2023-2024学年1月河南周口项城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1月河南周口项城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1月河南周口项城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1月河南周口项城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1月河南周口项城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1月河南周口项城市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据《诗·商颂·长发》记载,商人的第11代祖相土发明了马车;而《周书·酒诰》记载,商人祖先王亥牵牛驾车到远方进行交易;《六韬》也记载:“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这表明,商朝(

)A.商业活动已开始兴起B.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C.注重商业与贩运贸易D.工商食官格局逐步形成2、岳麓秦简记载:“殴泰父母,弃市;奊訽詈之,黥为城旦舂。”意思是殴打祖父母要被在闹市处死刑;辱骂祖父母要被在脸上刺字,男犯人要罚去筑城,女犯人要被罚舂米,“城旦舂”的执行为无期。这可用以说明当时(

)A.平民劳役繁重B.法律制度繁杂C.律令的儒家化D.保护弱势群体3、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以及深通经学的女文士。她们写下了众多的诗、赋、谏、铭、颂、书,并流传于后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气的开放B.玄学学术的发达C.文学艺术的繁荣D.商品经济的发展4、《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漕河故事,军运一般不过淮,则民舡不得行。”“白粮乃玉食之供,各宫之膳,其视军储之粮尊卑轻重盖天渊矣,安可以军粮船而先于白粮船乎!”《明会典》也提到:“粮船如遇亲王黄船(装御用之物)二只经过,一时回避。”这反映了明代(

)A.官府垄断了运河漕运权B.礼制在运河交通中的体现C.运河的通航沟通了南北D.漕运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5、《清史列传》记载:康熙时靳辅(河道总督)奉旨修治黄河,其河务谋略大多出自幕客(官员私聘秘书)陈潢之手。但“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因此“废幕”的呼吁不断。清朝中后期,包世臣上书,主张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这表明,清朝秘书制度(

)A.符合推进社会治理需求B.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成为官员选拔重要途径D.是吏幕勾结贪腐的源头6、1912年2月,教育总长蔡元培为民国教育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后成为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这一新思想(

)A.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人格B.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新发展C.赋予教育服务于富国强兵的使命D.促进了完整教育体系的形成7、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出版,刊载150余幅新闻照片,中英文对照说明,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以来的战斗和生活。下图为《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封面和封底。这反映了(

)A.根据地军民抗战决心和信心B.对外宣传在抗战中的特殊作用C.第二条战线的抗战成就斐然D.中共重视抗日文化主阵地建设8、分析下图,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

)A.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B.造成了市场主体活力的丧失C.体现了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D.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9、埃及考古学家称,在吉萨新墓群的随葬品中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据此推知,古埃及(

)A.医疗技术上领先世界B.金字塔建造者以自由民为主C.拥有较高的建筑水平D.修建金字塔的劳工待遇优厚10、14世纪以来,拜占庭商人纷纷失去国外贸易市场,拜占庭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被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金币所取代。传统的谷物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大多沦入突厥人和保加利亚人之手。造成上述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蒙古西征的影响B.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C.奥斯曼人的冲击D.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11、孟德斯鸠指出,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据此推断,孟德斯鸠主张(

)A.加强君主专制B.实施君主立宪制C.建设民主共和D.权力制衡的原则12、1931年,斯大林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死亡”,“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即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去发展重工业。否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据此推断,斯大林提出高速度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基于(

)A.国家重工业基础薄弱B.服务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C.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D.维护苏联民族独立的需要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植于对荣耀过去的颂扬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这一政治话语相比“民主”“法治”“群众”而言增长趋势更明显。在党代会报告文本中,有“全国各族人民”“带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摘编自殷冬水、范京京《“人民”话语与国家认同—当代中国国家认同话语建构的政治学分析》材料二亨廷顿的《我们是谁?》(2004年发表),通过考察“国家认同危机”的现实,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正如该书扉页强调: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新估价“之所以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在他看来,信仰虽是国家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重建信仰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况且“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为此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摘编自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1)指出材料一、二论述“国家认同”的不同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亨廷顿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方案。(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研究表明,如果人口结构合理,劳动力数量就充足,社会也就处于人力资源运转良好的状况;相反,如果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那么老龄人口数就相对地增加,人力资源不平衡时,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养老、就业等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如何在不同经济时期采取合适科学政策导向成为关键性问题。—摘编自[意]马西莫·利维·巴奇《世界人口简史》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叙述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成文)三、论述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五四时期的“三次论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五四时期的“三次论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1、【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商人祖先王亥牵牛驾车到远方进行交易”可知,商朝注重商业与贩运贸易,C项正确;商业活动开始兴起是在原始社会,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是在清朝,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关于工商食官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秦朝。根据材料“殴打祖父母要被在闹市处死刑;辱骂祖父母要被在脸上刺字,男犯人要罚去筑城,女犯人要被罚舂米,”可知殴打祖父母、辱骂祖父母的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体现了儒家的孝道思想,说明当时法律制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劳役,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秦律对不同情况的惩罚,体现不出法律制度繁杂,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祖父母是弱势群体,排除D项。故选C项。3、【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以及深通经学的女文士。”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剧烈冲突,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社会风气开放。魏晋时期,随着崇尚自然、不拘名教的玄学的产生和发展,士人形成恣情任性、不拘礼俗的士风,故能够出现材料所述的现象,A项正确;玄学学术的发达也由于社会风气的开放,排除B项;文学艺术的繁荣属于表现,并非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并未有显著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4、【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军运一般不过淮,则民舡不得行”“粮船如遇亲王黄船(装御用之物)二只经过,一时回避。”可看出,民船在遇到军船时要避让三分,尊卑观念在运船中也有体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垄断运河漕运权,排除A项;运河的通航沟通了南北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漕运可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但材料主要说明运河交通中的尊卑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5、【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官员私聘秘书”“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并结合所学,清朝中后期,“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徇私,有利于保证秘书素质、能力等,这符合推进社会治理的需求,A项正确;“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徇私,有利于保证秘书素质、能力等,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治理和加强中央集权,对加强君主专制无直接作用,排除B项;清代科举制仍是官员选拔重要途径,而不是秘书制度,排除C项;秘书制度有利于减少贪腐,排除D项。故选A项。6、【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可知,这一新思想冲击了旧教育领域内的封建主义,适应了民国共和精神的要求,有利于新教育思想的实施,所以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新发展,B项正确;据本题材料中“五育”的内容可知,蔡元培要达到的目标是人的健全人格,而不是天下为己任,排除A项;“五育”中不仅有军国民教育还有其它内容,该选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五育”并举与教育体系的形成没有关系,没有强调对教育体系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7、【正确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时间“1942年7月7日”“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以及图片中“踊跃参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抗战中作为视觉媒体的画报不仅对内,在对外宣传中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适应了当时中国全民族抗战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必然会战胜日本,不能体现根据地军民抗战的信心,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战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晋察冀画报》并非抗日文化的主阵地,排除D项。故选B项。8、【正确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年至2021年的中国。据材料“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政策不断发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减税降费政策是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此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为经营主体发展持续赋能,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D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减税降费政策会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不能体现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9、【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随葬品中发现了原始的金属手术器械和一些死者在骨折后得到医治的痕迹,说明这些死者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待遇,而奴隶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的”“通过对这些遗迹测算,共有大约2万名劳工参与建造金字塔”及所学知识可知,大量修建金字塔的劳工受到了奴隶不可能享受的医疗待遇,反映了金字塔建造者以自由民为主,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古埃及的医疗,没有涉及其他国家的医疗水平,不能得知其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金字塔的修建,但没有涉及金字塔所体现的建筑水平,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修建金字塔受到了医疗待遇,没有涉及其他的待遇,不能反映待遇优厚,排除D项。故选C项。10、【正确答案】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4世纪(拜占庭)。14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不断进攻拜占庭,使得拜占庭的商业受到严重冲击其国际地位,C项正确;蒙古西征对于拜占庭的影响时间较短,并非拜占庭衰落的重要原因,排除A项;14世纪以来,中国境内相对稳定,陆上丝绸之路并未衰退,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排除D项。故选C项。11、【正确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世纪(欧洲)。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孟德斯鸠是主张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反之会产生权力的专断。因此启蒙思想家之一孟德斯鸠主张建立权力制衡的原则,D项正确;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而不是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民主共和制,排除BC项。故选D项。12、【正确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苏联)。根据材料“否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可知,斯大林提出高速度发展重工业主要是基于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苏联国家重工业基础如何,也不是材料所述苏联高速度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依据,排除A项;斯大林提出的高速度发展重工业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列宁新经济政策下,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材料未涉及新经济政策的弊端,C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正确答案】(1)角度:材料一:民族发展角度;材料二:国家安全角度。原因: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实践。(2)评析:亨廷顿对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所进行的研究是独特的,勾画出了美国国家安全新的挑战类型与背景,揭示了认同因素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强调了国家利益来自于国家认同,这些理论努力,不仅为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路重开了新河,而且为以认同为主要因素的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挑战的分析开辟了新的视角,具有相当的理论创新意义;亨廷顿的理论不反对美国人用善恶去判定美国与别国之间的“异质”冲突,表明他仍坚持着“霸权护持”的伦理立场,陷于传统国家中心主义的思维“误区”而不能自拔。(3)意义: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民之间的凝聚性;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建设;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北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中国)。第一小问角度:材料一:根据材料“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可知,材料一论述国家认同的角度是民族发展;材料二:根据材料“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可知,材料二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论述国家认同。第二小问原因:从根本原因看,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根据材料“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可知,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根据材料“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可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实践。(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美国)。评析:从研究视角、理论创新看,亨廷顿的理论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即亨廷顿对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所进行的研究是独特的,勾画出了美国国家安全新的挑战类型与背景,揭示了认同因素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强调了国家利益来自于国家认同,这些理论努力,不仅为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路重开了新河,而且为以认同为主要因素的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挑战的分析开辟了新的视角,具有相当的理论创新意义;从局限性看,亨廷顿的理论不反对美国人用善恶去判定美国与别国之间的“异质”冲突,表明他仍坚持着“霸权护持”的伦理立场,陷于传统国家中心主义的思维“误区”而不能自拔。(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现代(世界)。意义:国家认同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国家认同是一种纽带,有助于增强国民之间的凝聚性;国家认同包含了文化认同,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建设;对于人类而言,认同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14、【正确答案】(1)人口结构合理与否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源能否有效运转;不同经济时期需要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2)人类人均寿命虽有波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影响人类人均寿命的因素很多,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一,生产力的水平,农业发展状况,政局的变动,科技与医疗水平等都会影响人类人均寿命。在人类早期,人类人均寿命呈现不稳定性,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对人类寿命影响特别大;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保障;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此背景下人类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冷战时期,美苏势均力敌,人类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全球局势相对稳定,人类人均寿命大幅度提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寿命接近80岁。综上所述,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但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多元化。;【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现代世界。关于作者的主要观点,据材料“人口结构合理,劳动力数量就充足,社会也就处于人力资源运转良好的状况”可知,人口结构合理与否将会影响到人力资源能否有效运转;据材料“如何在不同经济时期采取合适科学政策导向成为关键性问题。”可知,如何在不同经济时期采取合适科学政策导向成为关键性问题。(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738年至2019年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1738年至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图,据图可知,人类人均寿命预期呈现波动性,20世纪50年代以后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人类人均寿命虽有波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次,结合史实阐述。据所学可知,制约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时期,影响人类人均寿命的因素不一,生产力水平、农业发展、政局变化、医疗水平等均会产生影响。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人类人均寿命具有不稳定性,政局变动、瘟疫、自然灾害、战争等均会影响人均寿命,尤其是农业发展是影响人均寿命的重要因素;近代以来,人类因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人类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保障,人均寿命较之前有了一定上升;二战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变,政治上美苏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此背景下人类人均寿命大幅度提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寿命接近80岁。最后,强调生产力水平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因素,但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多元化。15、【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在争论中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19至1921年间,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流派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论战。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这场论战是无产阶级思想对资产阶级思想的第一次反击,它有力的回击了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帮助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认清了改良主义的反动本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1920年和1921年,出现了社会主义论战,论战的中心是中国是否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1920年11月,张东荪在《时事新报》发表文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主张。当时的共产主义者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其观点进行系统的批判。通过论战,驳斥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第三次论战是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取消任何性质的组织纪律和集中领导,建立“自由组织”的无政府主义社会。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卷首,发表了《谈政治》一文,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这场论战,争论的中心是如何看待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通过论战,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帮助了小资产阶级革命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通过上述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大论战,肯定了在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立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专政,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