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时作业解析_第1页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时作业解析_第2页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时作业解析_第3页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时作业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战争课时作业解析1.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在不损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材料中的“让步” ()【解析】经过长期战争,广大人民渴望和平,毛泽东提出,在重庆谈判时可以作出有利于人民基本利益的“让步”,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决心,D项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基本完成,新的统一战线尚未建立,A项错误。当时国民党军事力量远强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提出“让步”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即实现民主与和平,B、C两项错误。2.[2023江苏常州模拟]1944年11月,美国总统的私人代表赫尔利来到延安与毛泽东等人会谈,并带来一份名为“为着协定的基础”的文件。经过协商,毛泽东在这份文件上增加了两项条款:现在的国民党政府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及无党派政治人士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改组统帅部为包含所有抗日军队代表的联合统帅部。毛泽东此举意在强调()【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11月,毛泽东在“为着协定的基础”上加的这两项条款,指出抗战胜利后的政府和军队应包含所有抗日力量的代表,毛泽东此举意在强调其他党派与国民党的平等关系,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改组国民党政府,不是建立联合国民政府的必要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掌握军事领导权的坚决态度,排除C项;当时国共合作抗日的任务已经完成,排除D项。3.[2023广东深圳龙华区期末]重庆谈判前,蒋介石的智囊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蒋介石接受了这一建议。这说明()【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而且企图将发动内战的责任嫁祸给中国共产党,这充分说明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的险恶阴谋,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的险恶阴谋,没有说明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而且人民解放军的数量超过国民党军队数量是在辽沈战役后,排除A项;“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与史实不符,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备战,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国民党假和谈真备战的险恶阴谋,没有说明中共获得国际主流支持,排除C项。4.[2023广东六校联考]毛泽东曾说:“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导致两者战略差异的原因是【解析】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尤其是随着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美国等国家也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反法西斯力量日益壮大,所以说“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爆发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推行“冷战”政策,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际形势对我党不利,所以说“解放战争拖不得”,故A项正确。5.[2023福建泉州二模]下图为丁聪于1945年12月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对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 ()《“良民”塑像》【解析】据材料“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对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人物眼戴墨镜,嘴被上锁,讽刺政府不让民众说话,不让民众了解真相,揭示了国民政府的独裁本质,故选A项;材料漫画中的“良民”嘴上挂锁,可见其不发言是被迫的,而非自觉的静默,排除B项;材料揭示的是国民政府在国内的反动统治,与民族独立无关,排除C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排除D项。6.据学者记载,1946年国民政府之国营中纺公司每天生产20支纱700包,这个产量只抵全部纺锤生产量的18%,且产品质量极劣。该公司有条件生产40支纱,却只生产20支纱和16支纱,而政府补助从未间断。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国民政府()C.强化官僚资本,挤压民族工业空间【解析】根据材料“每天生产20支纱700包,这个产量只抵全部纺锤生产量的18%,且产品质量极劣……政府补助从未间断”并结合所学可知,官僚资本下的国营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国民政府却一味扶持,这将挤压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C项正确;国民政府扶持官办企业并不意味着推动官办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官员的腐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看不出来自美国的压力,排除D项。7.下面为人民解放战争初期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概况(截至1947年4月)。表中数据表明()【解析】据表中信息,尤其是“占比或发展”数据可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东北地区控制面积、控制区域总人口比重较高,人民军队发展较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国民党的军队数量,无法得出哪一方更具有优势,排除B项;1947年辽沈战役还没有打响,东北人民还没有获得解放,排除C项;辽沈战役胜利后中共才控制了东北的大部分城市,排除D项。8.[2023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图所示战役发生于1947年,读图判断,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是()【解析】根据地图及题干信息可知,1947年,国民党军队集结于延安,人民解放军向西北方向转移,歼敌地点集中于青化砭;结合所学,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毛泽东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战役的胜利,综合可知,图示战役为青化砭战役,其背景为国民党军队重点攻击陕北解放区,B项正确。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即“双十协定”,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涉及地点、事件与图中不符,排除;战略决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9.[2023湖北名校联盟联测]1947年10月3日,毛泽东致电华野陈毅、粟裕:“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各纵应划定地境,每纵几个县……建立政权,实行土改……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毛泽东强调解放军要调整战略,进行土地改革,关注动员群众,建立政权,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调整战略,推进民主革命进程,故选A项;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是在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排除B项;“减租减息”政策实行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排除D项。10.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政府委员中,国民党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人,《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50%为其打分0分,平均分不到24分,2/3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解析】据材料,新政府是据宪法改组的,即具有合法性;新政府委员中,国民党占据大多数,体现了国民党的专政独裁;据《大公报》的民意调查,民众对此政府认可度不高。综合可知,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两种命运的斗争”,只体现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A项错误;“中国人民”的努力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B项排除;“民主联合”是表面的,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C项错误。11.[2023湖北名校联盟联测]1947年10月3日,毛泽东致电华野陈毅、粟裕:“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各纵应划定地境,每纵几个县……建立政权,实行土改……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毛泽东强调解放军要调整战略,进行土地改革,关注动员群众,建立政权,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调整战略,推进民主革命进程,故选A项;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是在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排除B项;“减租减息”政策实行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排除D项。12.抗战胜利之初,中共领导解放区进行教育改革,在坚持“干部教管第一”的原则下,加授有关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内容。1948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五个阶段的学制系统。这种变化反映了【解析】据材料“抗战胜利之初,中共领导解放区进行教育改革……加授有关军事常识、军事训练等内容”“1948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系统”可知,中共教育改革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军事色彩削弱,这反映了中共在解放战争中的优势更加突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即,因此教育改革中的革命色彩减弱,故选C项;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1965年,排除A项;据材料“1948年,不少地区提出建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五个阶段的学制系统”可知,材料只提及学制系统,未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无法看出教育目的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突出教育改革的重点,并非教育事业的急迫性,排除D项。13.根据下表内容,判断其主题应为【解析】题干体现的是解放战争后期,在东北解放区进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新的代表人民意愿的新政权机构的相关信息,所以主题应该是东北地区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故选C项;题干仅体现了东北解放区的基层政权建设,不能据此扩大为全国解放区的基层治理,排除A项;题干仅提及沈阳、长春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度,并不能据此说明保甲制度在全国废除而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不能仅凭北满各省召开村人民代表会议这一信息就得出解放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结论,排除D项。14.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设立了民政部、司法部、劳动局、财经委员会、法院等政府工作机构。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设置了一系列管理机构,这为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有益探索,故选D项;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A项不符合史实;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于抗战时期,排除B项;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C项。15.[2023南昌摸底]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对民族工商业实行“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将这一政策调整为“利用和限制”,提出发挥工商业的积极性,同时警惕它的消极性,将其逐步转化为国家经济。这一变化【解析】解放战争时期,“保护和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将这一政策调整为“利用和限制”,这一调整既有利于稳定后方经济,又巩固了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A项正确。材料中政策的变化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不是经济政策的“摇摆”,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排除。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确立于抗战时期,D项错误。16.[2023山西吕梁测试]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题干材料中“五月廿六日……上海全部解放”指的是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上海解放时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根据材料“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可知,解放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这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故该日记可用于研究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故选B项;1949年5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A、C两项;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排除D项。17.[2021山东卷](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下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参考答案】(一)史事能对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平等五个地点的革命史事作简要叙述。(二)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连贯,语言流畅。【解题思路】本题要求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和北平都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即可。如:1931年,中国共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