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他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二、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三、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四、题目解说“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游石钟山。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六、全文分析1.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特点: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原因: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2.“噌吰”与“窾坎镗鞳”有什么不同?作者反复写声源有何意图?“噌吰”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窾坎镗鞳”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作者反复写声源是为了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3.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①“余笑而不信也”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这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近乎“权威”。而他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故他“笑而不信”。②“因笑谓迈曰”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壁下”后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③“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沧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5.《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6.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七、中心思想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八、写作特点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九、补充资料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通过叙事、写景、状物、写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核舟记》《病梅馆记》。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十、总结全文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十一、布置作业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思辨拓展1.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做简要分析。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③“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2.李渤真的可笑吗?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未必是正确的的。后人考证石钟山的命名原因的三种观点: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第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3.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