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1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2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3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4页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第一章遗传因子发觉第一篇教材同时导学篇第1页一、知识准备1.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遗传图解第2页2.分离定律(1)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2)在形成配子时,成正确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一样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概率基本运算法则(1)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乘积。第3页(2)加法原理:互斥事件中相关事件出现几率,等于各相关互斥事件几率之和。二、课标要求1.掌握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过程及解释。2.熟记F2中各种表现型及所占百分比。3.会利用分离定律处理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问题。第4页第5页(2)过程分析①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_____对_____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②F2有四种表现型,其中_______、_______是不一样于两亲本性状重新组合类型。③每对性状都遵照分离定律,即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黄皱绿圆第6页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阅读P10)(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分别由______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2)F1在产生配子时,成正确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正确遗传因子能够____________。(3)F1产生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分比为_________________。(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________,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9种。两对自由组合YR、Yr、yR、yr1∶1∶1∶1随机第7页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验证(阅读P10~11)(1)方法:_____________。(2)预测过程测交试验第8页(3)试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___________现象解释是正确。4.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阅读P11)控制不一样性状遗传因子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成正确遗传因子彼此_______,决定不一样性状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_。5.孟德尔试验方法启示(阅读P11)(1)正确选取________作试验材料是成功首要条件豌豆为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含有易于区分____________;(3)花较大,人工_______和异花授粉较方便。自由组合分离自由组合豌豆相对性状去雄第9页(2)对相对性状遗传研究,从一对到多对孟德尔采取了由单原因(即_____相对性状)到多原因(即多对相对性状)研究方法。(3)对试验结果进行________分析孟德尔利用了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从而发觉了生物性状遗传在数量上展现一定百分比,并最终解释了这些现象。(4)利用________________法这一科学方法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按“试验→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总结规律”科学试验程序进行。一对假说—演绎统计学作出假说测交验证第10页6.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觉(阅读P12)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基因”,而且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概念。(1)_______就是遗传因子。(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______,如豌豆高茎和矮茎。(3)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基因组成,如DD、Dd、dd等。(4)等位基因:控制____________基因,如D和d。基因性状相对性状第11页探究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二、疑问探究1.选取黄色皱粒纯合子和绿色圆粒纯合子杂交,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和不一样对遗传因子各发生怎样行为改变?提醒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一样正确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选取黄色皱粒纯合子和绿色圆粒纯合子杂交,F2中表现型相同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吗?请举例说明。提醒不一定。F2中黄色圆粒豌豆有4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第12页第13页三、新知破解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分析第14页1/4YY(黄)

/4Yy(黄)1/4yy(绿)1/4RR(圆)2/4Rr(圆)1/16YYRR

2/16YyRR2/16YYRr

4/16YyRr(黄色圆粒)1/16yyRR2/16yyRr(绿色圆粒)1/4rr(皱)1/16YYrr

2/16Yyrr(黄色皱粒)1/16yyrr(绿色皱粒)第15页2.相关结论总结F2共有16种组合,9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4种性状表现类型。(1)遗传因子组合形式:第16页(2)性状表现类型:第17页(3)F1配子分析: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一样正确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图解以下:第18页二、疑问探究1.测交有哪些作用?

提醒(1)测定F1产生配子种类及百分比;(2)测定F1遗传因子组成;(3)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行为。2.测交后代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百分比为1∶1∶1∶1原因是什么?提醒F1是双杂合子,能产生4种配子且百分比为1∶1∶1∶1,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个配子。3.怎样验证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是否进行了自由组合?提醒(1)自交法:据F1自交是否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百分比为9∶3∶3∶1判断。(2)测交法:据测交后代是否出现4种性状表现型,且百分比为1∶1∶1∶1判断。第19页三、新知破解应用分离定律处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1)思绪: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情况下,有几对杂合遗传因子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以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2)乘法标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乘积。比如黄色圆粒豌豆出现概率是该豌豆为“黄色”概率与该豌豆为“圆粒”概率乘积。(3)常见题型:推断性状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表现,求对应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百分比或概率。第20页①配子类型及概率问题a.求AaBbCc产生配子种类数Aa

Bb

Cc↓

↓2

×

2

×

2=8种b.AaBbCc产生ABC配子概率为1/2(A)×1/2(B)×1/2(C)=1/8。第21页②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组合方式种数为

AaBbCc×AaBbCC

↓配子种类8种

×4种

↓组合方式32种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探究三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二、疑问探究1.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有什么关系?提醒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基础。2.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什么?

提醒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若n表示生物个体所含有等位基因对数,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该个体产生配子种类数是多少?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多少?提醒配子种类数为2n,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数为3n,表现型种类数为2n。第26页三、新知破解1.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第27页2.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规律项目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对象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F1基因对数12或n形成配子时基因遗传行为等位基因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种类222或2n配子百分比1∶1(1∶1)2或(1∶1)n配子组合数442或4n第28页F2基因型种类332或3n基因型百分比1∶2∶1(1∶2∶1)2或(1∶2∶1)n表现型种类222或2n表现型百分比3∶1(3∶1)2或(3∶1)n纯合子种类222或2nF1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222或2n基因型百分比1∶1(1∶1)2或(1∶1)n表现型种类222或2n表现型百分比1∶1(1∶1)2或(1∶1)n联络在生物遗传过程中,两个定律同时发生,其中,分离定律是基础,自由组合定律中任何一对等位基因遗传都遵照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分离定律延伸和发展第29页3.患病概率问题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能够同时分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发病情况。如:若患甲病概率为m,患乙病概率为n,两种遗传病之间含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概率以下列图所表示。第30页考向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例1]番茄果实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育种者用纯合含有这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

)A.7/8或5/8

B.9/16或5/16C.3/8或5/8D.3/8[思绪点拨]第31页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有两种情况(设红色A,黄色a;两室B,一室b):①AABB×aabb,②AAbb×aaBB。这两种情况杂交所得F1均为AaBb,F1自交所得F2中,A_B_(双显性:表现红色两室)占9/16,A_bb(一显一隐:表现红色一室)占3/16,aaB_(一隐一显:表现黄色两室)占3/16,aabb(双隐性:表现黄色一室)占1/16。若为第一个情况AABB×aabb,则F2中重组类型(红色一室和黄色两室)占3/16+3/16=3/8;若为第二种情况AAbb×aaBB,则F2中重组类型(红色两室和黄色一室)占9/16+1/16=5/8。答案C第32页【方法规律】(1)重组类型:重组类型是指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不一样个体,而不是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不一样个体。(2)含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性状所占百分比并不都是(3+3)/16。①当亲本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百分比是(3+3)/16;②当亲本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百分比是1/16+9/16=10/16。第33页考向二应用分离定律处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例2]某种哺乳动物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BbCc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百分比为3∶3∶1∶1。个体X基因型为(

)A.BbCcB.BbccC.bbCcD.bbcc[思绪点拨]已知后代表现型及百分比,能够依据每对相对性状子代百分比推出亲代每对性状基因型,然后再组合。第34页解析后代直与卷百分比为(3+1)∶(3+1)=1∶1,推知个体X与直、卷相关基因型为bb;黑与白百分比为(3+3)∶(1+1)=3∶1,推知个体X与黑白相关基因型为Cc,故X基因型为bbCc。答案C【规律方法】由子代推亲代基因型首先,判断相对性状显隐性,然后若已知亲代表现型需先写出亲代大致基因型,未知基因用“_”表示,最终依据子代表现型及百分比确定亲代基因型。第35页第36页第37页【方法规律】两种遗传病概率计算方法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含有“自由组合”关系时,若已知患甲病概率为m,患乙病概率为n,则各种患病情况以下表:序号不一样类型概率计算公式①不患甲病概率1-m②不患乙病概率1-n③只患甲病概率m(1-n)④只患乙病概率n(1-m)⑤同患两种病概率mn⑥只患一个病概率m+n-2mn或m(1-n)+n(1-m)⑦患病概率m+n-mn或1-不患病概率⑧不患病概率(1-m)(1-n)第38页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一样性状遗传因子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成正确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一样性状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在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F2中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百分比为9∶3∶3∶1,重组类型在F2中所占百分比为5/8或3/8。3.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控制不一样性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39页4.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基因。5.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性状,基因型是与表现型相关基因组成,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结果。6.孟德尔取得成功原因主要是:①正确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是取得成功首要条件。②在对生物性状进行分析时,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针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③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第40页1.孟德尔经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被人们公认为“遗传学之父”。关于杂交试验相关描述不正确是(

)A.利用了“假说—演绎”科学方法,其中测交试验是演绎过程B.正确地选取豌豆做试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防止了外来花粉干扰第41页C.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等假说D.在杂交过程中,当开花后,除去全部雄蕊,然后采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D

[在杂交过程中,在花未成熟之前,除去全部雄蕊,假如花开后再去雄,就已经受粉了,达不到杂交目标,且去雄后也要套上纸袋。]第42页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含有1∶1∶1∶1百分比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百分比②F2表现型百分比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百分比④F1表现型百分比⑤F2基因型百分比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B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F1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只有一个,F1产生配子为YR、Yr、yR、yr,百分比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