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远程联网报警系统_第1页
第十节 远程联网报警系统_第2页
第十节 远程联网报警系统_第3页
第十节 远程联网报警系统_第4页
第十节 远程联网报警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节远程联网报警系统

学习目标了解远程报警信号的传输和特点、联网报警系统组成、功能、建设模式,熟悉报警中心等有关知识。

实验回顾进入延时和退出延时24小时防区一、远程信号的传输方式

背景:信号的向外传输1、借用公用电话网络报警信号优于电话信号由于与电话通信公用线路,会受到电话占线和电话线内干扰的影响,在报警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不如专线传输方式,适于一般安全性要求的场合。2、无线传输无线报警传输信道有专用和借用之分。专用信道占用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报警系统的无线专用频率,目前主要用于固定目标或小范围移动目标的防范。1、借用移动公网中国公共移动通信网目前以GSM、CDMA技术为主体2、专用无线报警频段无线报警网实行全国统一报警频率,其空间接口国家标准由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分配给报警系统的无线电频率为:(1)36MHz的9个频点36.050MHz、36.075MHz、36.125MHz、36.350MHz、36.375MHz、36.425MHz、36.650MHz、36.675MHz、36.725MHz发射功率要求在1W以下,经批准最大不能超过10W。(2)双频:361.0000MHz(基站发射)和351.0000MHz(终端发射)单频:351.0000MHz发射功率:基站设备≤40W,终端设备≤3W;发射带宽≤16KHz;频率容量≤7ppm;杂散发射功率电平限值:基站设备≤-70dB,终端设备≤2.5µW。(3)两个频段315.0~316.及430.0~432.0mhz3、数字数据网络传输目前我国数字数据网的业务开展非常迅速,其中包括IP城域网、DDN数据专线、xDSL网络快车、ISDN一线通等等。通过它们,不仅可以在一条线路上实现语音、传真、可视图文、图像和数据等各种信息的传输,同时也因为采用的是数字信道,可以获得较高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报警系统借用这些信道,其中的报警信号只需占用极窄的频带,是一种便利而可靠性较高的方式。二、远程联网报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远程联网报警系统的组成远程联网报警系统由用户端、通信媒介和接处警中心组成用户端报警系统用户端报警系统中探测器是系统的输入部分,在网络前端负责信息采集、分析(部分探测器具有人工智能,能进行逻辑分析)的作用,当被感知的事件满足设定条件,探测器就会向主机发出信号报告警情。报警控制/通讯主机就像大脑一样,是用户端系统的处理部分。它负责控制、管理本地报警系统的工作状态;收集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安装探测器所在防区的类型与主机的工作状态(布防/撤防)做出逻辑分,进而发出本地报警信号,同时通过通讯网络往中心发送特定的报警信。3、接处警中心接处警中心是整个报警网络的信息控制和管理中心。负责接收网络内所有控制通信主机的各类状态和警情报告;对前端设备遥控编程;监控本系统和通信线路工作状况。接处警中心的设备功能、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因此常把它比作远程联网报警的大脑和心脏。前端探测器报警后,通过控制通信主机将警情信息编码成数字信息,经通信网络传送到远程数字报警中心接收机。可以显示警情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设备报告或转达警情信息。为便于核查,接处警中心所有信息均自动保存,不可更改。三、远程联网报警系统的建设模式示例1、电话交换网模式电话交换网模式报警接收机2、Internet模式3、公用无线网络模式4、多传输模式四、报警中心简介2、报警中心运营模式介绍系统的运营模式通常由当地公安技防部门、运营商、设备服务提供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