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自然灾害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1页
高三自然灾害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2页
高三自然灾害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3页
高三自然灾害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4页
高三自然灾害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第1页自然灾害概念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主要自然灾害特征、成因、分布、防御办法知识结构干旱=旱灾?干旱旱灾可能引发一定由其引发第2页灾害类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对应天气系统发源地我国空间分布我国时间分布气旋(低气压)冷锋热带海洋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蒙古西伯利亚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域秋、冬、春第3页第4页长江中下游水患灾害严重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水文流经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流域面积大、河道弯曲、支流多、汛期长

人为原因上游滥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能力差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第5页110°E中国重大洪水灾害点位示意图●我国重大洪水灾害分布特点及原因?●1、2两处洪水发生主要原因是什么?12第6页第7页第8页干旱=旱灾?干旱旱灾可能引发一定由其引发思索问题:第9页我国各地出现旱灾时间相同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第10页54万立方米储水量燕窝寨水库,在5个月前已干涸西南---旱灾贵州威宁县村民六个月来天天都要到几里外去背水第11页我国干旱灾害出现次数第12页年西南地域连续干旱,旱情不停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83%。年中国西南大旱是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特大旱灾。一些地方干旱天气可追溯至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1)年西南地域旱灾发生省区主要是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2)此次旱灾严重,试分析此次旱灾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西南地域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为石灰岩分布区,轻易渗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备条件差。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缺乏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3)旱灾造成影响有哪些?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春耕困难;电力担心;农作物价格上涨;人畜饮水困难。(4)此次旱灾造成影响是极其深刻,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防止或降低类似灾情?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节水意识;推广先进浇灌技术;提升工业用水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办法: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第13页气象灾害防御办法防御生物办法建立灾害监测系统非工程办法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减灾教育减灾管理监测工程办法兴建水库建排灌站分洪蓄洪工程其它建立防护林体系第14页地质灾害第15页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震中等震线地震的基本知识第16页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第17页第18页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暴雨泥石流、冰川泥石流)滑坡是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现象。滑坡示意图滑坡体第19页滑坡、泥石流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普通暴发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激发,所以往往含有显著季节性规律。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因为诱发原因很多,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均以外界诱发原因为引发条件。滑坡普通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多发。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地域上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泥石流与滑坡异同第20页第21页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从较陡斜坡上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地质现象。第22页甲乙12.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是 A.A地B.B地C.C地D.D地13.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恰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哪一条路线 A.①B.② C.③D.④第23页地质灾害关联性花莲宜兰第24页中国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区第25页西南地质灾害频发成灾机制第26页防御生物办法工程办法非工程办法立法执法普法灾害监测系统监测办法加固山体建护坡支挡物加固房屋其它

地震滑坡泥石流危害破坏房屋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危害与防御办法建立防护林体系第27页第28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