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1页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2页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3页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4页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三单元复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放革新、经济文化繁荣多元文化碰撞、文明高度发展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趋势第三单元绵延不绝中华文明(一)复习1/23(1)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联络加强,具备了统一社会基础;(2)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含有进行统一战争可能性。(3)人民渴望统一,正确战略方针。疆域: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1、秦朝建立及疆域: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大帝国,定都咸阳。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意义:结束了诸侯国长久割据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大帝国。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2/232、秦始皇巩固统一办法: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实施郡县制,地方设郡、县,由皇帝任免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采取圆形方孔钱。③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演变为隶书④思想上:采纳李斯提议,进行焚书坑儒。⑤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车轨。⑥军事上: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北拒匈奴;开凿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南统越族。3、对“焚书坑儒“正确认识和评价: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国家统一;但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3/23秦朝统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三公制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大修驰道统一文字开凿灵渠中央集权4/2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等。秦始皇采取办法对中华民族发展有何影响?以上这些办法有什么意义?

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5/23指统一法律、计量单位、车轮距、文字。指发生在什么时代历史事件?发生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历史事件。这对国家发展含有主要意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地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有着主要意义。《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描述,说出这句话大意。国家政令难以通行,文化交流出现障碍,经济贸易往来不畅。假如“言语生异,文字异形”你会碰到哪些问题和困难?6/23秦王朝快速灭亡原因骊山陵墓(兵马俑)阿房宫(复制)秦超统治者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酷,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激起民众反抗。公元前2,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驾崩于河北沙丘(今邢台市),二世继位。公元前2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秦朝灭亡,只存在了14年。7/23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残暴统治。2、公元

年,

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建立刘邦前202长安3、文景之治: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而且注意法纪,所以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统治为“文景之治”。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快要四年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8/23汉高祖刘邦总结秦亡经验,减轻赋税和徭役,开始实施休养生息政策,要求田租十五税一汉文帝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汉景帝认为:农业是天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深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初统治者采取哪些办法?4、西汉分封制留下什么隐患?诸侯王各自为政,图谋夺位。“七国之乱”汉景帝采纳晁错提议削藩,以后平“七国之乱;汉武帝颁“推恩令”,加强监督制度等。5、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什么办法处理诸侯问题?9/231、汉武帝主要政绩(加强集权统治主要办法):政治上:①颁布“推恩令”,深入减弱王国势力。

②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各地官员监察,以加

强皇帝权威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生产销售,增

加中央财政收。民族关系上:①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汉朝与西域

往来。②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占领河西走廊。文化上:在长安设置太学,地方设置官学,大大推行儒学教育。(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第三课、汉武帝时期大一统格局(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思想上:①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

议,巩固统一,维护统治,出现思想“大一统”局面。10/23

从思想文化发展角度看:不利于学术发展,禁锢了人民思想,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主义一个表现。从政治角度看:有利于国家稳定,维护统治

2、评价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来加强思想统一办法:3、东汉建立和光武中兴公元9年西汉灭亡。公元

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25年经过以上办法,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局面。11/23汉代讲学图确立了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思想上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需要,有利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巩固。儒家思想独尊局面,禁锢了人们思想,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一个表现,对学术发展非常不利。汉武帝做法所产生主动和消极影响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目标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12/23

史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1.史料一反应了董仲舒怎样思想?君权神授史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一样,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2.史料二反应了董仲舒怎样思想?思想上:读史料思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23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1、西汉与匈奴关系:秦朝: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汉初:战争失败-和亲(被动和亲)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取得决定性

胜利,占领河西走廊,设郡管辖,使北部边

郡安定。(国力强盛武力还击)汉武帝之后:和亲(主动、平等互利和亲)。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昭君出塞为汉多两族友好相处与文化交流,作出了主要贡献。公元前60年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域正式接收中央管辖开始。2、西汉与西域关系:

张骞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4/231、丝绸之路东起哪里?最远抵达哪里?(今天指哪里?答:长安、大秦、罗马2、路线?答:长安—河西走廊—敦煌---新疆---中亚---西亚---欧洲15/233、西域在今天主要指哪里?新疆、中亚4、丝绸之路开辟意义?开辟了古代东西方交通通道,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6/233、丝绸之路:开通:张骞出使西域后

路线:长安往西-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贸易之路:中国丝和丝织品运到欧洲,欧洲和西亚商品也沿这条通道抵达中国。文化交流: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希腊、波斯文化在新疆交汇。作用与影响: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主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沟通了亚欧两大陆,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4、西汉对西南经营:汉武帝征讨云南,封“滇王”。17/2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新疆地域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18/23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1)汉初被动和亲西汉与匈奴和战汉初国力较弱;休养生息,稳定边疆。办法公主嫁给单于每年赠予大量财物即使没从根本上解除匈奴威胁。但大冲突暂时防止,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时间。结果原因关系:友好共处。原因:西汉国力增强,且实施了和亲政策。19/23秦、西汉与匈奴关系:秦:北击匈奴,夺取大片土地;修筑长城抵抗匈奴。西汉:汉初国力较弱,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攻势,大破匈奴。昭君出塞;匈奴乐器、歌舞传入汉地;摔跤、赛马传入中原。列举汉与匈奴之间交流史实:20/23西汉时期全图长安西域都护府和秦朝疆域比较发生了什么改变?有何意义?西汉比秦朝疆域有所扩大,增加了西域地域。意义:这是新疆地域正式接收中央政权管辖开始,深入促进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原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域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21/23皇帝

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边疆治理秦始皇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和皇帝权威,设三公,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车同轨”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筑灵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