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创造宣言》学习任务单(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1课《创造宣言》学习任务单(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1课《创造宣言》学习任务单(表格式)-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秋季课题《创造宣言》教科书书名:九年级语文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学习材料和观点如何建立联系。2.了解儿作者论证思路,并理解作者对“创造”的看法。课前学习任务课文引用了一些名言来阐释观点,先把它们摘抄下来。再读一读,理解其内涵。

2.搜集课文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填写下面的资料卡片。资料卡片陶行知,1891年—1946年,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和实践家。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教育家。宣言,一般指政府、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说明其政治纲领或对重大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文告。也有几国联合发表的或以会议名义发表的宣言,如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理解内容3.课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填写下页表格,思考材料和观点是怎样建立联系的。事例概述事例所证明的观点课文对事例的分析4.围绕“创造”这一论题,课文有一条清晰的论证线索。请仿照示例,各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对“创造”的看法。【学习任务二】赏析语言5.课文语言生动,符合宣言特点,请仿照示例举例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示例】词句:“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批注:“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象地展示了教育的效果。词句:批注:【学习任务三】拓展思考6.下列材料选自陶行知所著的《中国教育改造》一书,请细细品读,说说你从中读出陶行知先生哪些教育主张。【材料一】《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

——《行是知之始》

【材料二】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自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水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

——《教学做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