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抚顺县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充满CO1.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1代表加入的是水B.吸收用NaOH溶液较合适C.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D.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原因是振荡烧瓶使瓶内气体迅速反应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氢气作清洁燃料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作电池电极3.下列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之初,要不时地移动试管B.证明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时,先在软质塑料瓶内加水,后通入二氧化碳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D.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CO2:先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C.氧化钙、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则氧化铁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H20)和过氧化氢(H20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A.向碱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8.对下列实际问题或实验的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人用力推箱子,即使箱子未动人对箱子也做了功B.乙图: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C.丙图: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D.丁图: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9.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H4H2CO B.CH4COH2C.COCH4H2 D.H2CH4CO10.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1.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碱,它对人体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发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变绿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龙葵碱的化学式为C45H73O15N,下列有关龙葵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龙葵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67gB.龙葵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龙葵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D.龙葵碱是由45个碳原子、73个氢原子、15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12.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检验某气体为CO2鉴别硫酸钾和硝酸铵两种化肥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方案一用磁铁吸引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BaCl2溶液加紫色石蕊试液方案二加稀盐酸加澄清石灰水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加硝酸银溶液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_____;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____g;把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_____;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14.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3)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4)A和B两种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_____相同。(5)A、D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15.请回答下列关于KCl溶液的问题:(1)KCl溶液跟其他溶液一样,都具有稳定性和_____性;(2)测得KCl溶液的pH=7,说明KCl溶液呈_____性;(3)若用KC1溶液浇花,相当于为花施用了化肥中的_____肥。16.如图是使水沸腾的实验。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右侧烧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左侧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可能是_____(填名称),右侧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合理即可),烧瓶内的水沸腾的原因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请完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某同学将氢气与空气混合,在安全保障下在老师指导下点燃,实验如下V(H2)/V(空气)1:993:974:9650:5070:3075:25点火不炸不炸炸炸炸不炸①该实验说明氢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可能为______~______之间(用百分数表示)②鉴于该实验爆炸的危险性,说明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验纯的操作为_____③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___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A铜氧化铜稀硫酸B二氧化碳水蒸气生石灰C盐酸硫酸氯化钡溶液D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18.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清描述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得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向盛有20g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20mL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提示:7.3%的稀盐酸密度约为1.035g/mL)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由图1可知,曲线3代表的反应最剧烈,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故曲线3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通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曲线1反应最弱,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故曲线1代表的是水,曲线1代表的是石灰水,曲线AB端呈现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注射器中的液体迅速注入烧瓶,导致气体的体积缩小,气压增大,而CD段“急速”下降的原因可能为振荡试管后,会加速反应进行,使瓶内气压急速减小。故选A。2、D【解析】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氢气作清洁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3、A【解析】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之初,要先给试管预热,不时地移动试管,待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符合题意;B、证明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时,应先通入二氧化碳,后加水,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压强变小,软质塑料瓶会变瘪,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符合题意;C、测定溶液pH值时,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试纸润湿,会影响实验结果,不符合题意;D、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澄清石灰水,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检验,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再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有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解析】

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就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H2O和He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同一种元素,选项A不正确;B、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粒子,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不正确;C、氧化钙、氧化钠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但氧化铁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选项C不正确;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点是对微粒概念的理解,微粒指微小的颗粒,包含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5、A【解析】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属于纯净物,所以分子中都不含有氢气分子(H2),只含有氢原子,故A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

D、常见的净水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

故选A。点睛: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质及其电解水和净化水方面的知识是解题关键。6、B【解析】

A、向碱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饱和前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7、C【解析】A、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氧气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28,水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C物质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8:6×18=14:27;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1价,没有变化。8、D【解析】

A、甲图:人用力推箱子,箱子未动人对箱子没有功,解释错误;B、乙图:渔民叉鱼时,下叉的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的鱼的位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解释错误;C、丙图:通入气体的方向错误,不可以利用此装置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解释错误;D、丁图: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解释正确。故选D。9、C【解析】

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有氢元素组成,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y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y为甲烷,z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x、y、z分别是CO、CH4、H1.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对于可燃性的气体往往是通过检验其燃烧产物对它们进行鉴别.10、B【解析】

A、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求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14+16=30,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A错误;B、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B正确;C、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一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C错误;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选项D错误。故选B。11、B【解析】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带单位g,故不符合题意;B.龙葵碱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5):(1×73):(16×15):14=540:73:240:1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符合题意;C.龙葵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5):(16×15)=9:4,故不符合题意;D.龙葵碱是由龙葵碱的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C【解析】

A、磁铁能够吸引铁粉,稀盐酸不能和铜反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铜,不过滤不能把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分离,该选项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但是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氮气等气体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C、加入氯化钡,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不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铵,可以用氯化钡检验硫酸钾和硝酸铵,加熟石灰研磨,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硝酸铵,不能产生气味的是硫酸钾,可以用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区分硫酸钾和硝酸铵,该选项正确;D、加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盐酸,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用石蕊试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加硝酸银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区分氯化钠和盐酸,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丙50乙>甲>丙甲不变【解析】

(1)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2)由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时,要完全溶解20g乙种物质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50g;(3)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的饱和溶液还是饱和溶液,但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所以,三种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4)由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20℃时,分别配制10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多的是甲;(5)由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50℃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4、11Cl﹣BC最外层电子数CaF2【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填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故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画为:。(2)由图可知,C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书写其符号时,在氯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即可,故填Cl﹣。(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C。(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最外层电子数。(5)A是9号元素——氟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D是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钙的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15、均一中钾【解析】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KCl溶液跟其他溶液一样,都具有稳定性和均一性;(2)对于溶液来说: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KCl溶液的pH=7,说明KCl溶液呈中性;(3)含钾元素的化肥就是钾肥,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是常用的钾肥,因此若用KC1溶液浇花,相当于为花施用了化肥中的钾肥。16、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2NaOH+CO2=Na2CO3+H2O装置内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解析】

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到试管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是因为液体与烧瓶内的气体反应,使烧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使水的沸点降低,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烧瓶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烧瓶内的水沸腾的原因是压强降低后,水的沸点降低。

故答案为:

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装置内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3%75%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进行检验;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是纯净的氢元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