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诗词鉴赏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诗词鉴赏(一)(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B.本诗主要运用“赋”和“比”的艺术手法,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等双声词和“窃窕”等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君子”和“淑女”的理解。(二)(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望”字写出了诗人浓浓的悲伤之情。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都是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C.尾联两句中,“歧路”照应送别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D.这首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拋开离别之绪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别离之歌。4.这首诗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是送别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三)(2022春·广西贵港·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5.下列对《卖炭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牛困人饥日已高”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全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的艰难困苦。C.“把”“称”“叱”“牵”,几个动词简洁而有力,形象地描绘出了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D.“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敕”,指皇帝的命令,“口称敕”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6.叠词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请你说说本诗中的两处叠词是如何刻画人物、表达诗人情感的。(四)(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7.概括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本诗中诗人仅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请简述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五)(2022春·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对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10.“何时眼前突元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六)(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磐音。11.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诗中有什么作用?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12.“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动衬静,使寂静的后禅院更为空寂,下列诗句中与之写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七)(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营造了寂寞、凄清的氛围。B.“碾”字既表现了摧残者的无情,也写出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大。C.作者仕途上屡遭排斥的遭遇与梅花“一任群芳妒”的经历相类似。D.本词表现了梅花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高洁坚贞的品质。14.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意境。(八)(2022春·陕西渭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5.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你对颔联的理解。1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自己__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2022春·四川内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7.“缺月”“疏桐”“漏断”构成了一个______的世界,为下片______的出场作铺垫。18.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妙处。(十)(2022春·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1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诗,描写了浣花溪畔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B.首联中的“长夏”点明时间,“江村”照应诗题。C.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生活的富足。D.本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是杜甫后期的作品。20.请简要品析首联中“抱”字的妙处。(十一)(2022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①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蓣。注①五湖:当指太湖。21.颔联“飞鸟没何处”中的“飞鸟”有什么喻意?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2.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友人已经登舟远去,诗人远望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泪别之情。B.颔联“青山空向人”中的“空”,不只点出了友人已远去,同时烘托出诗人此刻空虚寂寞的心境。C.颔联写出了友人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D.这首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录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离思深情,悠然不尽。(十二)(2022春·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各题。别滁①(欧阳修)花光浓烂②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③。【注释】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浓烂:形容鲜花灿烂。③离声:离别歌曲。23.这是一首送别诗,采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24.“柳”与“留”谐音,故“柳”是送别诗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请准确写出含有“柳”字、前后连贯的另外两句送别诗。(十三)(2022春·湖北咸宁·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杜甫的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乙】兵车行(节选)长者①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②?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注释】①长者:指杜甫,本诗是以服兵役的人回答杜甫询问的形式展开。②申:诉说怨恨。25.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也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B.甲诗中,“何由彻”和“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C.乙诗中“役夫敢申恨?”句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统治者的残暴由此可见一斑。D.乙诗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两句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的批判,指出这造成了“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悲剧。26.一切景语皆情语,请赏析甲诗“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27.后人对杜甫有这样的评价:杜甫一生愁。请结合【甲】【乙】两首诗的相关诗句,说说杜甫的“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十四)(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二首诗,回答问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8.这两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被人们传诵到今。请说出两首诗歌在体裁方面的不同。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涵着怎样的哲理?30.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落笔清新秀丽,整首诗充满了唯美的意境,落成之后便被人殷勤传唱,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请说说你对这首诗“诗情画意”的理解。(十五)(2022春·四川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村居即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3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动静结合,山原河水,有“绿”有“白”,是静景;子规鸣叫,细雨飘洒,是动景。B.这首诗笔调清新明快,写出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催耕的鸟声又平添了无限的生机。C.诗人抓住乡村田园这个典型环境,妙用修辞,有景有人,有声有色,读来画面感极强。D.尾联“才”和“又”两个虚字的使用极富表现力,渲染出乡村四月静谧闲适的气氛。3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B

2.所谓“君子”,应是品行端正、有修养的男子;“淑女”就是善良纯洁、勤劳能干的女子。【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篇开头即以关关鸣叫的雎鸠起“兴”,象征异性间的爱慕,以表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这既为诗歌抒写爱情提供了一个清丽秀美的环境,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同时又表达了诗句隐含的喻义,也就是“比”;所以本项“《关雎》主要运用‘赋’和‘比’的手法”表述有误;故选B。2.本题考查对诗歌具体词句的理解。《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这里指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淑女”指的是美貌贤良、善良纯洁的女子。3.A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抒发了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如“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作者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本诗体现出诗人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情感乐观豁达。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作者认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感情永恒,离别不必悲伤。【解析】3.本题考查赏析诗句。A.“写出了诗人浓浓的悲伤之情”有误。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故选A。4.本题考查对比赏析。本诗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分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此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心之情。5.B

6.“苍苍”写出了卖炭翁两鬓花白,突出了他苍老、生活艰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表达了诗人对“宫市”的谴责之意。【解析】5.本题考查诗歌理解。B.“牛困人饥日已高”,意思是: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故选B。6.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本诗所用的两处叠词分别是“两鬓苍苍十指黑”、“翩翩两骑来是谁”;第一句“两鬓苍苍十指黑”,意思是: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苍苍”写出了卖炭翁两鬓花白,突出了他苍老、生活艰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第二句“翩翩两骑来是谁”,意思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翩翩”写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诗人对他们掠夺百姓无耻行径的憎恶之情。7.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流露出诗人①对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深切同情;②对官吏横暴的揭露批判;③老妇自请应役的牺牲精神的赞扬;④还有对时局的忧虑。

8.⑴让事实说话,故事本身更可信、更具感染力;⑵诗人对这件事的感情是复杂的、矛盾的,难以直接表达,蕴含在叙事之中更能令人回味与深思。【解析】7.考查赏析作者感情。根据诗中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深切同情。根据诗中的“吏呼一何怒”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官吏横暴的揭露批判。根据诗中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可知,表现了作者对老妇自请应役的牺牲精神的赞扬。作者以安史之乱为背影创作了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8.考查写作手法。本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根据第一题的分析可知,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有对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深切同情,有对官吏横暴的揭露批判,有对老妇自请应役的牺牲精神的赞扬,还有对时局的忧虑。这些复杂的感情难以直接表达,作者将其蕴含在客观的叙事之中,更让人回味与思考。9.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诗人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

10.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划线句子的意思是: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苦闷之情,也能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10.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怀的理解。这两句大意是:什么时候这样的高楼大厦能突然出现在眼前,那么即使唯独我自己的茅屋破掉、使我受冻而死,我也心甘情愿,感到满足!这两句在原诗中,是紧接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写的,诗人从自己的经历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困顿放在一边,设想可庇天下寒士的千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是建立在作者许身社稷,饮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突出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11.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清晨时间,引起下文写到禅房之后的深山;内容上:通过“幽”和“深”这两字写出了这个禅房所处环境的幽静,禅房周围的树木花草的茂盛,更加凸显禅房的环境。

12.D【解析】1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由“清晨入古寺”可知“禅房”与上文照应;由“但余钟磐音”可知与“禅房”相照应,所以结构上这两句话是“承上启下”;“幽”是“昏暗;隐蔽的;深;深远;深沉;安静;高雅”这样的含义,由此可知这是充分地凸显环境的幽静;“深”是用来形容“花木”的,所以说应该是写出了这个地方的花木的茂盛,而这样的环境,更显现禅房所处之地的偏远与宁静,少有人来。所以内容上的作用就是“写出来禅房的幽静以及偏远”。1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用“蝉噪”“鸟鸣”声音衬托山林的安静,所以是“以动衬静”;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月出”这个动态场景,衬托当时山林的安静,这么小的动作都会引起鸟儿的惊慌;“时鸣”则是鸟儿的叫声,同样为了衬托环境的安静,所以是“以动衬静”;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用“人语响”衬托“不见人”的安静,所以是“以动衬静”;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含义是“挥挥手从这里离开,班马发出了声音”,所以描绘的是一个分别的场景,并非是以动衬静,所以和诗歌中的句子手法不一样;故选D。13.C

14.运用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写法,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高傲世、坚贞自守的品格。【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C.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并不是与“一任群芳妒”的经历相类似;故选C。14.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表达了诗人虽遭遇不幸(怀才不遇),历尽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15.“蒸”写出笼罩在湖面上的水汽弥漫蒸腾的样子,“撼”摇动,衬托出洞庭湖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这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磅礴气势。

16.

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颔联内容揣摩加点字的意思,体会突出表现的内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蒸”是“蒸腾”的意思,“撼”是撼动的意思。从视觉和听觉、触觉上写出了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的博大气势,雄浑壮阔,极富感染力。16.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慕清高又想求仕而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溢于言表。17.

寂寞清冷

孤鸿(或幽人)

18.词人运用象征(拟人)表现手法,用遭遇不幸怀抱幽恨却选求宿处的大雁来象征自己形象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在贬谪黄州时期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解析】1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①空,依据“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的意思可知,这是描绘了一弯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的景象。描述了夜阑人静的时刻,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的事情。其中,句中“缺月”“疏桐”“漏断”是运用环境描写,营造了寂寞清冷的世界。②空,依据“缺月”“疏桐”“漏断”三个意象可知,这是渲染出了作者被贬的凄冷心境。依据“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句意可知,在这样的环境下,鸿雁出场了。孤寂的作者和孤独的鸿雁构成一幅画面,营造了物我同一,互为补充的意境和氛围,使孤独的诗人形象更具体感人。18.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要求从表现手法角度进行赏析。依据“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可知,这句话写出鸿雁心有遗憾却无人知情;依据“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句意可知,本句的主语是“鸿影”。本句中的“拣”字表明,这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所以,这是用大雁来象征作者自己,含蓄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怀。19.C

20.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茅草屋周围的环境和溪水的流动,表现出诗人与周围自然景观的融合和诗人内心的舒适。【解析】19.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C.有误,“表现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生活的富足”理解有误,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是通过描写普通的生活画面,表现出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安然闲适,并非是“富足”。故选C。20.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清江一曲抱村流”的意思是: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诗句用“抱”字,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安适祥和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内心舒适和惬意之情。21.友人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测,表达了诗人的关注和忧虑。

22.C【解析】2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意思是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飞鸟:比喻远行的人。这两句诗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2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C.有误,颔联“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写南游的友人不知归宿何处,只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的景象。颈联“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意思是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写出了友人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故选C。23.离别在即,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助兴音乐愈是悦耳,内心愈是难过,因此,第四句“莫教弦管作离声”是以“喜相送”反衬“悲离别”,更加突出了诗人离别时的伤感。

24.示例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示例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解析】23.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本诗是送别诗。开头却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春光的明媚、春花的烂漫、柳丝的轻扬,第四句“莫教弦管作离声”的意思是“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运用的是反衬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24.本题考查诗词积累。答案不唯一,写出含有“柳”字、前后连贯的另外两句送别诗即可。示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25.D

26.示例: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为下文抒写诗人博大胸襟蓄势。

27.一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二是对人民悲惨生活的深切同情,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古来白骨无人收”。【解析】2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两句表达的更多是对因连年战争导致大量的壮丁被征发的控诉,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造成了“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悲剧。故选D。26.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诗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句意为: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首先,结合“云墨色”“向昏黑”可判断此时是阴沉的天气,即将下雨,“墨色”“昏黑”则通过颜色渲染了一种惨淡、凄苦的氛围。其次,结合“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可知,作者家里穷苦,下雨将使处境更为糟糕,这怎能不让诗人心中愁苦?因此这句环境描写内容上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最后,结构上,先写天气即将下雨,再写家里破屋漏雨,起到了为下文抒写诗人博大胸襟做铺垫的作用。27.本题考查诗人情感赏析。由甲诗“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可知,作者写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的时间很少,他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表现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由甲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知,诗人说即使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