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技术实务必背考点新规范版本_第1页
2023年技术实务必背考点新规范版本_第2页
2023年技术实务必背考点新规范版本_第3页
2023年技术实务必背考点新规范版本_第4页
2023年技术实务必背考点新规范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K必会考点》

考点1燃烧基础知识

1.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

(或)发烟现象。

2.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大部分燃烧产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

火源(温度)

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口诀:可助火

势)

4.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为着火和爆炸。

5.气体燃烧方式有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6.液体燃烧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7.固体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和动力

燃烧(爆炸)。

(口诀:发表意见时发烟才有动力)

考点2火灾基础知识

1.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

玩火、放火和雷击。

2.灭火的方法有冷却、隔离、窒息和化学抑制。

3.火灾分A、B、C、D、E、F六类。A类固体、B类液体、C类气体。

4.火灾按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四个等级。(记忆方法:313,151)

特别重大火灾:死30人,伤100人,损1亿。

重大火灾:死10人至30人,伤50人至100人,损5000万至1亿。

较大火灾:死3人至10人,伤10人至50人,损1000万至5000万。

一般火灾:死3人,伤10人,损1000万。

5.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

雷击。

(口诀:防(放)备吸烟的不玩雷电)

6.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递、热对流和热辐射(太阳向地球表面热传递

的过程)。(口诀:传对幅)

7.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闷顶内、外墙面。

(口诀:管缝内外开)

8.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燃)和衰减阶段。

考点3爆炸基础知识

1.爆炸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

理爆炸、化学

爆炸和核爆炸三种。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

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火源能量、初始压力、初温、惰性气体。(口诀:能力、

气温)

3.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有物料、作业行为、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口诀:工作

备料)

4.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因素:爆炸介质和爆炸能源,两者缺一不可。

5.常见的爆炸点火源: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化学火源。(口诀:热化电

机)

6.采用豪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

考点4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1.爆炸品危险特征主要包括:爆炸性和敏感性。

2.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是决定敏感度的内在因素。另外,影响炸药敏感度的

外来因素还由

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

3.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W13%(体积),

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4.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有:(1)易燃易爆性;(2)扩散性;(3)可缩性和膨胀性;

(4)带电性;(5)腐蚀性、毒害性。(口诀:易散、可胀、带毒)

5.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V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

体,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它危险已列入其它类别管理的液体

6.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有:(1)易燃性;(2)爆炸性;(3)受热膨胀性;(4)

流动性:(5)带电性;(6)毒害性。(口诀:易爆、受冻、带毒)

7.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有:⑴燃点低、易点燃;(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口诀:低点遇到一头有毒的羊易爆)

K典型习题D

一、单选题

1.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

2.可燃物与氧化剂起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

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3.木材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

4.下列物质中()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0B.COC.CO2D.HCN

5.燃点低于()°C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A.100B.300C.500D.1000

6.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可分为

()级。

A.二B.三C.四D.五

7.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易燃液体可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是指Oo

A.闪点<28℃的液体B.28CW闪点V60C的液体

C.闪点260℃的液体D.闪点240℃的液体

8.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气体爆炸D.固体爆炸

9.镁铝合金的爆炸浓度的下限是()g/m3.

A.30B.40C.50D.60

二、多选题

10.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阴燃E.闪燃

11.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P3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链式反应自由基E.燃点

12.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P2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链式反应自由基E.燃点

13.闪点是()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P31

A.甲B.乙C.丙D.TE.戊

14.以下不属于爆炸品特性的是()oP28

A.爆炸性B.敏感度C.氧化性D.水溶性E无色无味

15.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条件是()。P21

A.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B.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C.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D.粉尘必须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

E.空气中含水量较高

16.影响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是()。P23

A.温度B.压力C.含氧量D.湿度E.蒸汽浓度

17.下列()的爆炸不属于化学爆炸。P20

A.汽油桶B.可燃气体C.蒸汽锅炉D.气体钢瓶E炸药

K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P7,固体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

和动力燃烧(爆炸)。

2、D,P1,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

发烟现象。

3、B,P7,本题考察的是分解燃烧。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

分子的热固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燃烧都属于分解燃烧。

4、B,P7,本题考察的是燃烧产物的概念。CO、NH,醇类、醛类、醛类等都

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5、B,P32,燃点低于300℃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6、A,P32,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

的大小可分为二级。

7、A,P31,数轴记忆法。甲乙丙,28—60o

8、A,P20,本题考察的是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

称为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气锅、压

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9,C,P23,根据教材表格1-3-2可查镁铝合金的爆炸浓度下限为50g/m3。

二、多选题

10、ABCD,P7,固体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

(阴燃)和动力燃烧(爆炸)

11、ABCD,P3,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

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12、ABC,P2,无焰燃烧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

化剂)、引火源(温度)。

13、ABC,P31,闭杯闪点指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闭杯中试样的蒸气与

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

<28oC的液体归为甲类火灾物质,将闪点2280c且<60°C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

性物质,将闪点N60°C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性物质,

14、CDE,P28,爆炸品的主要危险性是爆炸性、敏感度。

15、ABC,P28.16、ABC,P2117、ACD,P20

K综述R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整体难度不大,考试所占比例6%左右,2015年考试中属

于易得分的章节,此部分必须好好掌握不能失分。重点记忆分类,分类题的考法

有俩种:一种是分哪几类,多选,较易;另一种是,给出具体的事例问是哪一类,

单选,有点难度。辉哥特别强调此部分有一个陷阱需要考生特别注意,做多选一

定要看清问题是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最后一点涉及到数字的分类题可以借助

数轴记忆法,比如P31易燃液体的分类:甲一乙一丙:28-60»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一章至第三章

K必会考点D

考点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气体:爆炸极限和自然点

液体:闪点

固体:熔点、燃点

2、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P43-45

重点掌握表2-2-1中的甲、乙两类

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P47-48

重点掌握表2-2-3中的甲、乙两类

考点2建筑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类P50

重点掌握表2-2-3中的一、二两类

2,按建筑高度分类

(1)单层、多层建筑。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

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2)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

于24m的非单层建筑。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称

为超高层建筑。

考点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1.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A:不燃材料(制品)、BI难燃材料(制品)、B2可燃材料(制品)

、B3易燃材料(制品〉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P54-55

(1)不燃性。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

(2)难燃性。如: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

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

(3)可燃性。如:木材、竹子、刨花板、保丽板、塑料等。

3.影响建筑耐火性能的因素

材料本身的属性、构配件的结构特性、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标准所规定的

试验条件、材料的老化性能、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等。

考点3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1、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P57

重点掌握表2-3-7,特别注意“柱”、“梁”、“楼板”。

2、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P58

重点掌握表2-3-8,特别注意“柱”、“梁”、“楼板”。

(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

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级;

②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一、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

1.00ho

(3)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但屋面防水层可采用可

燃材料(补充:新规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

铺设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然材料

作防护层)。

(4)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住宅建筑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其耐火极限

不应低于0.75h。

(5)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二、三级耐

火等级建筑中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

(6)建筑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节

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

K典型习题U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建筑火灾原因的是()。P37

A.电气火灾B.燃放烟花爆竹C.吸烟D地震

2.关于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对于可燃气体,以()作为分类标准。P44

A.闪点B.自燃点C.熔点D爆炸下限

3.闪点在60c或者60c以上的可燃物,和可燃固体物质为()类存储物品火灾

特征。P44

A.甲B,乙C.丙D,丁

4.单多层民用建筑是指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P51

A.多层建筑B.高层建筑C.公共建筑D居住建筑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P56

A.甲B.乙C.三D.四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墙的耐火极

限不应该小于()h。P58

A.4B.3C.2D1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hoP58

A.1B.2C.3D4

8.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级P57

A.三级B.四级C.二级D.五级

9.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决定的。P57

A.燃烧性能B.耐火等级C.支座条件D.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1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个等级。

P57

A.3B.4C.5D.6

答案:1-5DDCCD6-10BCBDB

二、多选择题

1.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有()P66

A.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B.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

C.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D.在建筑物相邻面减少开口面积

E.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是()。P61

A.考虑热辐射的作用B.考虑灭火作战的实际需要C.考虑节约用地D.考虑建

筑物内的

消防设施E.防火间距为相邻的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

答案:1.ABCDE2.ABCE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七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K必会考点U

第一节电气线路防火(P102)

一、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

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主要应从电线电缆的选择、线路的敷设及连接、在线路上采

取保护措施等方面入手。(掌握)

二、电线电缆的选择

1、根据使用场所的潮湿、化学腐蚀、高温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

宜的电线电缆。

2、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线缆。

3、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线芯截面为6mnf及

以下的线缆不宜选用铝芯线缆。

4、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线缆。

(熟悉)

三、电线电缆的选择

1、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适用温度范围为-15C〜60C。(熟悉)

2、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散放有毒烟气,不适用于地下客运设施、

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3、阻燃电缆的性能主要用氧指数和发烟性两指标来评定。(P103)

4、阻燃电缆燃烧时的烟气特性可分为一般阻燃电缆、低烟低卤阻燃、无卤阻燃

电缆三大类。(P103)

5、电缆成束敷设时,应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P103)(熟悉)

6、耐火电缆按绝缘材质可分为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P103)

7、有机型主要是采用耐高温800c的云母带以50%重叠搭盖率包覆两层作为耐

火层。(熟悉)

8、有机型耐火电缆加入隔氧层后,可以耐受950℃高温。(熟悉)

9、耐火电线电缆主要适用于凡是在火灾时仍需要保持正常运行的线路,如工业

及民用建

筑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考范围)

四、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P104)

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熟悉)(P104)

第二节用电设备防火(P104)

一、照明器具防火

1、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应从灯具选型、安装、使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

2、火灾危险场所应选用闭合型、封闭型、密闭型灯具。(P105)(三闭)

3、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防爆型、隔爆型灯具。(P105)(两爆)

4、有腐蚀性气体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灯具,灯具的各种部件还应

进行防腐处理。(了解)

5、潮湿的厂房内和户外可采用封闭型灯具,亦可采用有防水灯座的开启型灯具。

(了解)

6、可能直接受外来机械损伤的场所以及移动式和携带式灯具,应采用有保护网

(罩)的灯具。(了解)

7振动场所(如有锻锤、空压机、桥式起重机等)的灯具应具有防振措施(如采

用吊链等软性连接)。(了解)

8.人防工程内的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潮型灯具;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蓄电池室

等房间应采用密闭型灯具;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P106)(了解)

二、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掌握,做为案例题)(P106)

1、在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气体混合物的场所和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

混合物的场所选用定型照明灯具有困难时,可将开启型照明灯具做成嵌墙式壁龛

灯,检修门应向墙外开启,并保证有良好的通风;距门框、窗框的水平距离应不

小于3m,距排风口水平距离应不小于5m。

2、所有照明线路均应有短路保护装置。

3、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V;携带式照明灯具(俗称行灯)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

36V;如在金属容器内及特别潮湿场所内作业,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36V以

下照明供电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4、36V以下和220V以上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区别,低压插头应无法插入较高

电压的插座内。

5.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连

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不宜过超过60个;连接高

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全部为掌握)

6.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

7、明装吸顶灯具采用木制底台时,应在灯具与底台中间铺垫石板或石棉布。

8、舞台暗装彩灯泡,舞池脚灯彩灯灯泡,其功率均宜在40W以下,最大不应

超过60W。

三、电气装置防火(P107-108)

1、电气装置是指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具有为实现特定目的所需的相互协调的

特性。(熟悉)

2、电气装置防火分为:(1)开关防火;(2)熔断器防火;(3)继电器防火;

(4)接触器防火;(5)启动器防火;(6)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火(7)低压

配电柜防火)(P106-107)

(多选,熟悉)

3、电动机的具体火灾原因有:(1)过载(2)断相运行(3)接触不良(4)绝

缘损坏(5)机械摩擦(6)选型不当(7)铁心消耗过大(8)接地不良

四、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P109)

1、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功率和型式(2).合理选择启动方

式(3).正确安装电动机(4).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5).启动符合规范

要求(6).加强运行监视(7).加强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2、电动机机座的基础与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之间应留出距离不小于1m的通道。

(P108)(掌握)

3、380V及以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Q,6KV高压绝缘电阻应不

小于6M。。电动机不允许频繁启动,冷态下启动次数不应超过5次,热态下启

动次数不应超过2次。(掌握)

K练习题目D

一、单项选择题

i.根据使用场所的潮湿、化学腐蚀、高温等环境因素及■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

电线电段,其中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线缆.

A.铁芯B.铝芯C.朝石D.置芯

2.在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内,携带式照明灯具的供电电压不褂超过()V.

A.12B.24C.36D.72

3.耐火电缆在明敷时,其面积应不小于()mm2.

A.2B.2.5C.3D,6

二、多项选择题

1,电畿路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

C.剩余电流保护D.负我控制保护

E.接地故障保护

2.阻燃电缆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卜被燃燃,能使火焰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搬去火

源后,残焰和残均能在限定时间内自行熄灭的电缆,其性能主要用()和()

的指标来评定.

A.氯指数B,发烟性

C.用懒温度D.耐火等级

E.萧火淞度

答案与解析

单项选撵题

I.【答案】C

【解析】固定It设的供电饯路宜选用铜芯段城.重要电源.重要的操作回路及二

次回路、电动机的励磁回路等需要确保长期运行在连接可**件下的回

昌;~科动或各的他路廷姆动场物的蛾珞;对"婚窗at4依贝城:尔温贝短..

【考点来源】《消防安仝技*■实畀》收材(公安部消防局)*102M

2.【答案】A

【解析】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OV;携带式熙明灯具(俗你行灯)的供电电用不及

蝇过36V;如左金属容器内及待刚沏混场所内作土.行灯电压不得越过

12V.36V以下黑明供电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耗变压器.所以,根据题章.

正确筌案为A.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106K

3.【答案】B

【解析】时火电拢应考虑自身在火灾时的机械强度,因此,明效的耐火电筑藏面

积点不小于2.5mm:即正确梦素为B.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103I

二、多项选撵题

I.【答案】A.B、E

【解析】摹题解析*鼠简卷题习题1解析.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104K

2.tmA.B

【解析】以燃电观的柱能主要用n林数和发炮性高指标来评定.故正餐各重为A.B.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来实畀》枚材(公安部消防处)M103X

第八章建筑防爆

K必会考点】

第一节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P110)

1、防爆原则: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

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

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

故的扩大。(熟悉)(P110)

2、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熟悉)

(P110)

3、减轻性技术措施:(1).采取泄压措施(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

体系(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熟悉)(P111)

4、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新的)

第2.2.1条规定,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

所,按其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3个区域等级。(掌握)

5、(新规改动)

I―尘柳

小施—时雕州㈱娜吃肿列雕的分区.

曲峨跳圳帆咻港的的场所.《

(2)UK.瓶会聊.下蚓领膈除MIBU堆卿制勘酬&(

6、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

(掌握)

8、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

流量能使易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当

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理解)

9、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总平面布局(P112)(重点,案例)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

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如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

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甲类库房与重要

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民用建筑和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

间距按其储存物品性质不同为25m〜40m。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

45°(不是450°),以有效利用穿堂风,将爆炸性气体吹散,在山区,宜布置

在迎风山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4).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置。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

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以避免

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5、平面和空间布置地下、半地下室:(1)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

或半地下

(2)甲、乙类仓库也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掌握)(P112-113)

6、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掌握)

(P113)

7、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中间仓库最好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掌握)(P113)

8、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P113)(掌握)

9,变、配电所(1)甲、乙类厂房属易燃、易爆场所,运行中的变压器存在燃

烧或爆裂的可能,不应将变电所、配电所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

邻建造,以提高厂房的安全程度;(2)对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允许在配电所的

防火墙上设置不燃烧体的密封固定甲级窗。(P113)(掌握)

10、国内外许多工厂的总控制室,一般都单独建造。(P113)(掌握)

11、分控制室在受条件限制时可与厂房贴邻建造,但必须靠外墙设置,并采用

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墙体与其他部分隔开。(P113)(掌握)

12、有爆炸危险的部位(重点)(P113-114)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

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

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易产生爆炸的设备,应尽量放在靠近外墙靠窗的位置或设

置在露天。

(2)、要求甲、乙类生产部位靠外墙设置。

(3)、多层厂房将其设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的部位。

(4)、在厂房中,危险性大的车间和危险性小的车间之间,应用坚固的防火墙

隔开。

(5)、生产、使用或储存相同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性质

不同的危险

物品的生产,应分开设置,如乙焕与氧气必须分开。

13、其他平面和空间布置(P114)(重点)

(1)、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

(2)、该厂房的下水道应设置隔油设施;

(3)、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

炸的物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14、防止液体流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库门洞处修筑漫坡,一般

高为150mm〜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mm〜300mm的门坎,

再在门坎两边填沙土形成漫坡,便于装卸。(案例)

15、金属钾、钠、锂、钙、盥,氢化锂等遇水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的仓库,

要求设置防止水浸渍的设施,如使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仓库屋面严密遮盖,

防止渗漏雨水,装卸这类物品的仓库栈台有防雨水的遮挡等措施。

第三节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

1、泄压面积计算(了解)(P114-115)

爆炸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室内形成很高的压力,为了防止建筑

物的承重构件因强大的爆炸力遭到破坏,将一定面积的建筑构、配件做成薄弱泄

压设施,其面积称为泄压面积。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

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

2/3

A=10CV(式2-8-1)

式中A-泄压面积(nf);V-厂房的容积(nV);C-厂房容积为lOOOrrf

时的泄压比(nV/nV),可按表2-8-1选取。

2、长径比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长尺寸与其横截面周长的积和4.0倍

的该建筑横截面积之比。(P115)(了解)

3、长径比过大的空间,在泄压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压力。有可燃气或可燃粉尘

爆炸危险性的建筑物不宜建造得长径比过大,以防止爆炸时产生较大超压,保证

所设计的泄压面积能有效作用。(P115)(了解)

4、易发生爆炸的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设有足

够的泄压

面积。(P116)

5、泄压设施可为轻质屋盖、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

6、泄压构件和泄压面积及其设置的要求如下:(1)泄压轻质屋盖;(2)泄压

轻质外墙分为有保温层、无保温层两种形式;(3)泄压窗可以有多种形式;(4)

泄压设施的泄压面积按式2-8-1和表2-8-1计算确定;(5)作为泄压设施的轻

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m?;(6)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

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库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盖作为泄压设施;(7)

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

部位。(8)、泄压面在材料的选择最好具有在爆炸时易破碎成碎块的特点,爆炸

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P116)

7、在设计中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泄压面的单位质量(即重力惯性)和连接强度。

(P116)

8、防爆结构形式的选择:选用耐火性能好、抗爆能力强的框架结构。(P117)

9、耐爆框架结构形式:(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装配式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钢框架结构。(P117)

10、在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所,应设置隔爆设施,如防爆墙、防爆门和防爆

窗等,

11、防爆墙按照材料可分为防爆砖墙、防爆钢筋混凝土墙、防爆单层和双层钢

板墙、防爆双层钢板中间填混凝土墙等。防爆墙上不得设置通风孔,不宜开门窗

洞口,必须开设时,应加装防爆门窗。

12、防爆钢筋混凝土墙,构造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多为500mm、800mm,

甚至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13、防爆钢板墙:以槽钢为骨架,钢板和骨架倾接或焊接在一起。

14、防爆门的骨架一般采用角钢和槽钢拼装焊接,门板选用抗爆强度高的锅炉

钢板或装甲钢板,故防爆门又称装甲门。(P117)

15、防爆窗的窗框应用角钢板制作,窗玻璃应选用抗爆强度高、爆炸时不易破

碎的安全玻璃。

第四节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1、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

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即是爆炸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电气防爆就是将设备

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沙型、

充油型或正压型等其它防爆形式以达到防爆目的;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

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增安型电气设备),

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发生电弧、火花或过热现象,这种设备

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可进一步提高,同样可用

于爆炸危险环境。(P118-119)(了解)

2、电气防爆基本措施:(1)、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

内。(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3)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

断电装置。(4)、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

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

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

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3、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

气、薄雾);

HI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P119-120)

4、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

电流决定的。(P120)

5、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

(2)按最小点燃电流(MIC)分级。(3)按引燃温度分组。(P120)

6、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HA、IIB、HC三级。

II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II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P120)

7、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HA、IIB、IIC三

级,最小点燃电流愈小,危险性就愈大。II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

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11c危险性最大。

8、T6引燃温度最高,T1引燃温度最低。

9、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级组根据粉尘特性(导电或非导电)和引燃温度高低分为

HIA、IIIB二级,T11、T12、T13三组。

10、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形式:(1)、隔爆型(d);(2)、增安型(e);(3)、

本质安全型(i);(4)正压型(p);(5)、油浸型(O);(6)、充砂型(q);(7)、

无火花型(n);

(8)、浇封型(m);(9)、特殊型(S);(10)、粉尘防爆型。(P120-121)(了

解)

1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和H类:除煤矿外的其

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P121)(了解)

12、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

设备、B型防尘设备。(P121)(了解)

13、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温度。(P122)

(了解)

14、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须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

(P122)(了解)

15、复合型电气设备,应分别在不同防爆型式的外壳上标出相应的防爆型式。

(P122)(了解)

16、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P122)(重点)

(1)、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应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

(2)、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爆炸性气

体环境内,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和温度组别,应与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和分组相对应;

可燃性粉尘环

境内,防爆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3)、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4)、应符合整体防爆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便。

K练习题目』

一.■项选择H

I.防止液体流散的W中肿做法就是在桶装仓摩门涧处修筑慢坡•谟慢坡离度•般

不小于()mm.

A.50B.100C.ISOD.300

2.爆炸性气体.可燃藏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作性气体混合物环埴,按其出现的撅率

和持续时间分为()个区域等级.

A.2B.3C.4D.5

3.为了是少爆炸损失,作为油压设底的较原屋面板的总位面根肮量不宜超过()

kg/mJ.

A.20B.40C.60D.100

4.爆炸性气体、耳燃液体和闪点抵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埸炸性粉尘或易

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方质.其分为()类.

A.2B.3C.4D.5

5.F列选项中,适用于。区的防爆电气设备的影式是().

A.隰爆型B.增安型

C.ia级本质安全型D.正压型

二、多项选择题

1.爆炸性气体.可燃其气与空气泡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泡合物的场所,按其出现的领

繁程度和持埃时间分为《).

A.0区B.1区C.10区D.11区

E.2区

2.康炸性粉尘环境根据爆诈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A.20区B.21C.10I*D.II1<

B.12K

3.爆炸性气体等爆炸性初腐可分为<)等几员.

A.矿井甲烷B.爆炸性气体程合物

C.爆件性最浮物D.爆炸性的尘

E.爆炸件气溶段

4,可燃性粉尘环境根据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皮分为

).

A.10区B.II区C.20区D.21区

E.22区

一、单项选择也

1.【答案】C

【解析】防止液体滤散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桶装仓岸门沟处修筑慢检,-

般畚为150〜300mm;二是在仓库门口砌筑高度为150~300mm的CM.

再在门悔两边及沙土彩成慢坡,便于装如.所以,根据题意.正稽小案

为C.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M114K

2.【答案】B

【解析】本题斛析参照筒答题习题1解析.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111页

3.【答案】C

【解析】作为渡区设施的轻度及面板和经度修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正

项察盘为C.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梆消防局)第116页

4.【答案】B

【解析】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集:I类(¥弁甲烷);U臭(埠炸性毛体观合物,

含茶薄雾);m臭(爆炸性粉尘,含拧雄).正瑜答案为B.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米实务>级材(公安部消防曷)第119M

S.【答案】C

【解析】隔爆小遣用于I区,2区危险水埴;增安型主要"it用于2区危陛环地;正

用型一般用于I区,2区危险环境;而ia级木质安全5)适用于。区.I区.

2区危除总战.正碟答案为C.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放材(公安部消防局)第121页

二、多瓒选择题

1.【答案】A.B.E

【解析】本题解析参照朝答题习题1解析.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放材(公安部消防局)第111页

2.【答案】C.D

【解析】本II解析参膑初答题习题I解析.

【考点来源】《消防安仝技术实务》被忖(公安部消防局)«111K

3.【答案】A、B.D

【解析】本题解析参照单第选择题习题4解析.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M119I

4.【答案】C,D.E

【解析】摹题解析多黑简答题习题1解折.

【考点来源】《消防安仝技术实务》放材(公安/消防荷)«||9ff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K必会考点D

考点1防火分区

一、厂房的防火分区

1、除甲类厂房外,规范允许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卷帘等进行分隔。

2、各类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应符合表2-5-1的要求。P71-72(《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GB50016-2014表3.3.1注)

・个■火。M的・大北侪

truAit

厂・■・次♦・・■多・««9

r«厂・r»

一.不■样«000M00MQ

工柿■00040002000W

1900021WO一一

一・二奉・不・柿4Mo100»

T三。14000»00—

t10»一一

一•二・椿相•eoo1*00

ftSM00MOO一

1IMS—一一

•个■火。建第・>:允忤・■■■/・'

厂■一•«♦・■•怎华■■

・・■■«■・下

厂・

-■4000SOO*—一

s*2000

*一

一.

g.柿90004000

=■*4M)3000

_______________IM*

3、甲类厂房除因生产工艺需要外,应尽量采用单层建筑。

4、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1.0倍计算。

二、仓库的防火分区

1、库房防火分区之间的水平分隔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

2、甲、乙类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3、丙、丁、戊类仓库内的防火分区之间可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分隔,宽

度不大于6.0m,高度4.0m以下。

4、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除冷库的防火分区外,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

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规定值增加1.0倍。

5、仓库的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2-5-2的要求。P72-7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表3.3.1注)

三、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

1、不同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应符合表2-5-3的要求。P7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表5.3.1)

L———

时.翻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

:怨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龙蛆那

]、嫩走嘎处装脩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性

1.没货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时,

2.被寅在事,用J8筑内或仅收9在各层建筑的首法内时

3.没嵬在地下或牢地产时,不应大于2000™"”

2、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

的要求确定

3、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

适当增加,并应符合规定。

4、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规定值增加1.0倍;

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计算。

四、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1.0.2)

1、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办公建筑或丁、

戊类(库房)的房间隔墙和非承重外墙可采用木骨架组合墙体。

2、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丁、戊类地上厂房,防火墙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

积不限。

3,采用木结构的自用车库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60m2。

五、城市交通隧道的防火分区《建筑设诏防火规范》GB50016-201412.1.10)

1、隧道内设备用房及辅助用房等,应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

甲级防火门等分隔措施。

2、隧道内地下设备用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2。

考点2防火分隔

一、放火分区分隔

1、高层建筑在垂直方向应以每个楼层为单元划分防火分区。

2、所有建筑物的地下室,在垂直方向应以每个楼层为单元划分防火分区。

二、功能区域分隔

1、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1)当其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2

m0

(2)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

火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

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2、人员密集场所

(1)观众厅、会议厅(包括宴会厅)等人员密集的厅、室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

层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且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幕布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2)剧场、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应采

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3)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设置

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4)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楼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

(5)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该面积也不得增加。

三、设备用房分隔

1、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

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

其他部位分隔。

2、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和不低于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3、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

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4、锅炉房、变压器室等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

墙和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5,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

火门、窗。

6、锅炉房内设置的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In?,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

与锅炉间分隔;

7、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8、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

火隔墙;

四、中庭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火灾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

2、烟气迅速扩散。

3、疏散危险。

4、自动喷水灭火设备难启动。

5、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

五、中庭建筑火灾的防火设计要求

1、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的空间进行防火分隔

2、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4、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六、玻璃幕墙防火分隔

1、对于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Oh、

高度不低于1.2m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mo

2、为了阻止火灾时幕墙与楼板、隔墙之间的洞隙蔓延火灾,幕墙与每层楼板交

界处的水平缝隙和隔墙处的垂直缝隙,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3、防火墙不应与玻璃直接连接,而应与其框架连接。

考点3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

1、防火墙是具有不少于3.00h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实体墙,在设置时应满足6个

方面的构造要求。P79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