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教学设计

课前说课

1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选文和写作训练点“如何突出中心”,这节课我拟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引用故事,把握核心知识“中心”及其重要性;理性思辨,认识同一对象的不同层面,理解“欲扬先抑";设置情境,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片段写作。核心知识为中心、中心的重要性、欲扬先抑的内涵。培养学生从表面和实质两个层面看待对象的思辨性思维。创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情境,在支架的帮助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重点是从思维的层面理解“欲扬先抑"对突显中心的重要作用,并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教学难点是巧妙自然地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思维并写作,突显中心。

整个课堂以情境开始,最后落实到情境。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这节课的核心点是先培养学生思维具有了思辨性,然后在写法上尝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中心。

2说支架搭建

这节课我在不同的时机提供六种支架。首先是在课的开始阶段搭建故事支架,讲雕塑家罗丹砍掉雕塑上那双完美的手的故事,用来理解核心知识何为中心和中心的作用。然后出示例文支架孟姜之《一双手》中的两个片段(一段对手的外部描写,一段是这双手的贡献),用来引导学生形成从表面和本质两个层面思考的思辨性思维,理解核心知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三次表达实践,分别提供句式支架、范文支架和图表支架,帮学生打开思路、找到路径。在完成情境下的微写作后出示评价支架,为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提供依据和标准。

3说写作评价

我设计了一个写作评价量表,分ABC三个等级评价学生的作品。三个等级以运用欲扬先抑的灵活度、对人物心理的表现细腻度、对中心的突显度以及是否有自己的创意来质化评价。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如何突出中心》支架式写作教学设计

01课标要求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0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单元主题指向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类要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具体到每篇文章都有集中明确的中心,突显中心的方法各有特色。

03学情分析

围绕中心写作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在理论上明白写作要围绕中心,但如何突出中心没有具体的做法。教材短文中提到的设置线索、安排详略是之于全篇的理念性的内容。学生缺乏可视的操作性强的做法。

04教学目标

1.引用故事,认识中心及其重要性。

2.理性思辨,认识同一对象的不同层面,理解“欲扬先抑"。

3.设置情境,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片段写作。

05写作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思维的层面理解“欲扬先抑"对突显中心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微写作,突显中心。

06写作教学支架搭建点与支架类型

1.故事支架,用在课首,用来理解核心知识中心和中心的作用。

2.例文支架,从思维层面理解欲扬先抑的内涵时,用来引导学生形成从表面和本质两个层面思考的思辨性思维。

3.句式支架,第一次写作实践之前,支持帮助学生第一次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说话。

4.范文支架,第二次写作实践之前,给学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话提供范例。

5.图表支架,第三次写作实践之前,给学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完成情境中的微写作提供素材和思路。

6.评价支架,第三次写作实践之后,为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提供依据和标准。

07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小小辩论:期中考试我儿子全班60人考了49名,所谓的“考砸"是坏事还是好事?

学生分正方反方充分发言。

小结:认为是坏事是从表象上看,认为是好事是理性分析透过表象看到实质。

班上召开以“期中考试的得失”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帮他准备一段发言稿,表明“从考砸中看到收获决定发奋努力”的中心意图。字数100字以上。

二、故事中明中心

结合图片讲罗丹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的故事。

在一个深夜,罗丹好终于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他觉得将大文豪的精神气质雕刻出来了。连夜叫醒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不禁连声感叹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径直提起一把大斧,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讲故事中追问:

罗丹为什么忍心破坏他好不容易完成的作品呢?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1.知识点讲解:

中心就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文章的主旨所在。中心是全文的内核,是全文的主心骨,没有中心或中心不突出,文章就是一盘散沙,作者的写作意图就难以呈现。

2.回顾整理: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梳理突显中心的方法:

3.指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通过理性思辨,学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显中心。

【故事支架】在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中,引导学生从雕刻艺术到写作进行知识迁移,体会到中心主旨的重要性,体会到文章中的选材、构思、语言表达都是为了突显中心。

三、思辨中析抑扬

1.结合图片,分析关于“这双手”的两段文字。

第一段文字(贬抑其颜值):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第二段文字(褒扬其价值):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2.知识点讲解:

我们刚刚对这双手的认识就是一个理性思辨的过程,作者首先贬抑了它的颜值,然后褒扬了它的价值。这就是“欲扬先抑”,在抑扬的对比中突显出文章的中心——“赞美劳动者奉献精神”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3.方法讲解:

欲扬先抑简单说就是先写不好的再写好的、先写缺点再写优点、先批评再表扬。但必须注意:是针对同一个描写对象的一个侧面,先贬抑的是它的表象,褒扬的是它的本质,从而达到突显中心的目的。

【例文支架】引导学生分步阅读两段文字,深刻感受表面的“抑"和本质的“扬”结合起来对中心的突显作用。

四、实践中学方法

第一次实践:说话

句式:虽然妈妈经常……,但我还是从中体会到深深的爱。

【句式支架】口语训练,本质上的“扬"已确定,转折关系关联词语的运用,引导学生说出表面上的“抑”,即令自己讨厌的妈妈的行为。

第二次实践:仿写

任务:来到新的学校,有没有发现哪位老师或同学刚开始时对他印象并不好,随着接触的增多慢慢觉察到他的好呢?

仿照示例,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选择一个人写几句话。

示例:

我的同桌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板着脸,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那次我忘带书了,他默默地将书放在座位中间,并用眼神示意我一起看。原来他是一个热心温暖的人。

【示例支架】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突显中心,为学生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第三次实践:回到情境,微写作

班上召开以“期中考试的得失"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帮一个退步超大的同学准备一段发言稿,表明“从考砸中看到收获决定发奋努力"的中心意图。字数100字以上。

【图表支架】从感性的“抑”到理性的“扬"给学生提供写作方向和内容。

五、归纳总结

围绕中心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今天学习了“欲扬先抑”突显中心的方法。此外,设置线索、安排详略、处处点题等都是突出中心的途径。今后在阅读中用心品味,在写作中有意运用。然而这些都是技术上的手段,“关注生活、用心感悟、发现美好、爱上写作"才是写作的正道,走在正道上,学到的“术”才能发挥作用。

写文章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要有坚定的人生信念,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切的努力奋斗才有意义。

同学们,祝愿你们的人生路上能多一些理性,走得顺畅、坦然、自信。

08作业设计

结合具体事例,自拟题目,运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母爱的体会。

09板书设计

10

学生作品

1.虽然妈妈经常不自觉地吼我两句,但我还是从中体会到深深的爱。

2.虽然妈妈经常在我上课的时候进来打断我,但我还是能从中体会到深深的爱。

3.在训练时教练总是对我们非常严格,甚至打骂。直到在我比赛受伤他露出关切的神情时,才知道教练对我们的关心和在意和藏在心中的铁汉柔情。

4.我的同桌说话很小声,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好像不太喜欢有人注意到他。有一次他主动发言,声音洪亮,原来他也是一个自信的人。

5.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言的主题是“收获经验,砥砺前行"。这次期中考试,我退步很大,当我得知成绩的时候,震惊、怀疑、痛苦、迷茫一齐涌上心头。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把头埋得很低,生怕看到哪张嘲笑的面孔。夜晚在床,仔细思量,终于明白:退步终归是自己的懈怠,自己的懒惰终会在某一天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中考中的一分之差,顿时一身冷汗。初三已快过半,我不能再懈怠,要振作起来,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让我们收获经验,砥砺前行,给初中生涯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6.亲爱的老师同学,大家好。期中考试已经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