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3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3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3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3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诗经》两首第二单元新课导入学习目标知人论世知识链接课前达标结构梳理一、小组研讨

《氓》中女主人公在叙述生活经历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试作简单分析。问题探究二、师生探究1.《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参考答案: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2.《氓》中三写淇水,有何作用?参考答案:诗中多次写到淇水,正是通过淇水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轨迹。当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渡过淇水他们定下了婚期,淇水见证了他们的欢乐时光;现在,女主人公被遗弃了,作为弃妇,她又见到了淇水,淇水勾起了她的思绪,令她不能自已,“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多么令人伤心啊;但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主人公并不是软弱无能的人,她不靠男人也能活着,最后她坚强起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达了她决绝的态度,令人敬佩。3.清人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理解的?参考答案: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是回忆当年的出征;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是写罢战归还。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4.《采薇》一诗中的戍卒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分析人物的思想要注意体会诗中的心理描写,注意人物态度的复杂性。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名戍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尽快回家,内心里充满着忧伤。由于意识到犭严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室靡家”“不遑启居”,因此,在对犭严狁的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之情,对于自己的军营也怀有一种自豪感。同时还对士兵与将帅之间的苦乐不均透露出怨恨情绪。走在回乡的路上,他并没有感到轻松和喜悦,相反,他的心中充满了哀伤。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诗中的主人公时刻感到矛盾重重,苦闷彷徨。素材应用写法特色[温馨提示]重章叠句是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说的,而排比、反复则是从修辞的角度来谈的,虽各是一个层面,但是用重章叠句的结构模式其实就是练习写排比句或段落。仿照例句,拟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情感基调一致。重拾感动,如饮沁脾甘泉,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清澈明亮;重拾感动,如沐醉人海风,让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宽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