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修辞手法_第1页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_第2页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_第3页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_第4页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知识回顾与梳理修辞手法表达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双关、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顶真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描写角度正侧、虚实、动静、哀乐、白细、感觉(听视触味觉)(绘声绘形绘色)顺序(时空、远近、点面)、明暗对比、衬托、象征、抑扬、渲染、联想想象铺垫、过渡照应、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线索、顺序、详略、起承转合、以小见大、总分得当。第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第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拟人)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对偶)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问)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设问)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借代)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第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1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对比用典12、芙蓉泣露香兰笑通感第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通感、双关、对偶、设问、反问、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第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点明使用的修辞手法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具体运用点明使用效果答题步骤:第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比喻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比喻:“如眉”,以眉喻月,形象地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衬托出月光的明洁。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第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刘攽《雨后池上》

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第1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这首元曲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第1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答案: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长江万里白如练”一句从色和形的角度写远望长江所见,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伸向远方,形象而有气势;“塞鸿一字来如线”一句只从形的角度,描写塞外归来的大雁一字排开,宛如一条细线。这既点明时令,又令人遐想,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

结合诗句分析点明使用效果点明修辞第1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比拟(拟人、拟物)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拟物)写。它使得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第1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书事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居庸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阁”通“搁”,使……停下来。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答案:最后一句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想象苍苔好像要从地上蹦起来,像一个天真浪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在人的身上,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青苔的清新可爱,充满情趣,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对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第1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得特别深切,蕴含了诗人世事变幻无常的深沉的历史思考。第1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下面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制陶者辛劳却屋无片瓦与富贵者不劳却居住大厦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极端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第1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五千仞岳:此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第1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南国烽烟正十年举酒欲饮无管弦第1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用事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1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第2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送崔九》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江汉》

借《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

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老当益壮而又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第2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

(陆游《邻水延福寺早行》)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齐物论》后人以“化蝶”或“梦蝶”,借喻为“睡觉”。而“闻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剑”。第2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利用词的多义和多音的特点,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

“晴”字谐音双关,谐“情”的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第2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生”语意双关,既是指豆与豆萁是同根生,又是指曹植与曹丕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曹植借此来表达对曹丕不顾兄弟之情,手足相残的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控诉。第2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手法。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视觉——触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视觉——听觉)通感第2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反问:用疑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问,表强调。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用以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2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本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简析。

用设问句开篇,点明主旨,领取下文三个典故,分层次地叙述三国英雄人物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抱负的宏愿。第2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偶音节整齐,节奏感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第2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使意蕴丰富。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2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白头吟》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之二》叠字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第3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采桑子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反复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第3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烟水江南小月淡,淡对山风湿红残,残夜难禁凋人颜。颜若弦。亭外一别风月闲,闲心浮云随孤雁,雁归无书入碎帘。帘已乱。

——佚名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顶针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第3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⑸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⑼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⑽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对偶\拟人、双关借代\设问夸张比喻对偶反问设问对偶拟人拟人第3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12、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夸张)(反问)1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对偶)(比喻)(对比)第3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第3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第3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赏析下面这首诗中拟人手法的妙处

“草木”本属无情物,却能“知”能“斗”,有“才思”高下之分;柳絮、榆荚虽乏色少香,却不藏拙,也来凑热闹,显得十分可爱,令读者不禁为其勇气叫好。诗人用拟人手法,赋予草木以人的思想情感,形象地描绘出百花争妍,似乎要将春留住的情景。【赏析】第3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赏析双关在下面这首诗中的妙处。

诗题中的“春”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喻指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丝”(思)、“枝”(知)属谐音双关,传达出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和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

【赏析】第3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次潘别驾韵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注: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举例说明这首送别诗中修辞手法的妙用。第3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次潘别驾韵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1诗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2自己与友人离去的浓重的愁恨和悲凉(千愁万恨、雨、烟)巧妙的借用绞缠无绪的柳丝表现出来。把柳条喻成“黄金缕”;3既没有分别的场景描写,也没有作者个人身影的出现,却把浓重的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第4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②。因脱水边屦③,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④值⑤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襟,指胸怀、心怀。③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