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还用山柳菊、玉米等植物做杂交实验也都取得了成功B.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C.先提出假说,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D.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2.正常情况下果蝇体内等位基因不可能存在于()A.精细胞 B.四分体 C.同源染色体 D.次级卵母细胞3.豌豆豆荚饱满和不饱满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豆荚饱满为显性性状。某种豌豆由于某种原因含有a基因花粉出现50%败育,不能完成受粉,杂合的豆荚饱满豌豆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中豆荚不饱满的植株约占()A.1/9 B.1/4 C.1/6 D.1/24.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该植物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所得子一代全是粉红花植株,所得粉红花植株自交,子二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分析最准确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白花对红花为显性C.粉红花对红花和白花为显性 D.不能确定性状的显隐性5.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型有8种B.子代中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7/8C.子代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3/8D.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6.A/a、B/b和D/d是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现将基因型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_B_D_的植株所占比例及后代表型种类分别为()A.27/64、8 B.3/4、6 C.9/16、6 D.9/32、87.小麦的紫粒和白粒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实验小组让一株紫粒小麦和一株白粒小麦杂交,F1植株中紫粒:白粒=1:3,让F1的紫粒植株自交得到F2,F2植株中紫粒:白粒=9: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F1中白粒植株的自交后代仍然为白粒植株C.F2紫粒植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约为4/9D.选取F1中两株白粒植株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紫粒植株8.某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情况如图所示,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4,则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1、3 B.2、4 C.2、3 D.1、49.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1:1的高茎豌豆植株,在自然条件下种植(自交),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论上是()A.DD:Dd:dd=2:2:1 B.DD:Dd:dd=3:2:1C.DD:Dd:dd=5:2:1 D.DD:Dd:dd=6:2:110.细胞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不完全相同。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A.每条染色体出现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B.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相缠绕并交换片段11.在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数据和比例严重偏离了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3:1)。下列有关偏离原因的讨论,错误的是()A.可能该小组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太少B.实验过程中桶内的两种小球没有混合均匀C.一个小桶中小球总数比另一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多D.其中一个小桶中D小球的数目比d小球的数目要多12.下图中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13.某种养殖兔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其性状显隐关系的是()①灰毛×黑毛→灰毛②灰毛×黑毛→灰毛101+黑毛99③黑毛×黑毛→黑毛④灰毛×灰毛→灰毛211+黑毛70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孩子。若这对夫妇想再生育一个孩子,那么该夫妇最好优先生育(不考虑基因突变)()A女孩 B.男孩C.男孩、女孩都可以 D.男孩、女孩都不可以15.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中基因的数量远多于染色体的数目B.色盲基因与X染色体上的其他基因呈线性排列C.某患红绿色盲男孩体内细胞中都只有一个色盲基因D.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在人类亲子代间进行传递二、选择题:16.在某植物的花色中,M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无M基因的植株花色表现为白色,紫色素则是在红色素基础上由N基因控制的。让两株均为紫花的植株杂交,所得F1中有81株紫花植株,27株红花植株,36株白花植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红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不会出现白花植株B.正常情况下,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全部是白花植株C.控制植物色素合成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自交的子代中红花植株理论上占1/417.甲乙图为某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模式图(T、t是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丙图为该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完成该次分裂后只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处于丙图中b、c时期的细胞中都会发生基因T、t的分离D.甲图中细胞处于丙图中的b时期,c时期对应的细胞内无染色单体18.牵牛花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受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态有宽叶的窄叶,受基因H和h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利用白花宽叶植株(甲)、红花窄叶植株(乙)、红花宽叶植株(丙)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杂交组合亲本组合F1表型及数目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一甲×乙202201203200二乙×丙302301102101三甲×丙302102301101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宽叶对窄叶为显性B.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rrHh、Rrhh和RrHhC.杂交组合二F1红花窄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D.杂交组合三F1部分红花窄叶植株基因型和乙的不同19.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他们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发现F1全为红眼,又将F1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1全为红眼,说明白眼对红眼为显性B.F1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3:1,说明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F1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说明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白眼雄果蝇与F1雌果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眼、白眼个体均各占一半20.下图是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2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常个体可能会携带该病致病基因C.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源于3、4号个体D.1号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三、非选择题:21.某种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亲本F1表型及数量实验Ⅰ桔黄色×枣褐色全部为桔黄色实验Ⅱ桔黄色×桔黄色148桔黄色,52枣褐色实验Ⅲ实验Ⅰ的F1×枣褐色101桔黄色,99枣褐色(1)依据实验___________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2)实验Ⅱ中的实验结果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F1桔黄色扇贝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3)实验Ⅲ为____________实验,可检测实验Ⅰ中F1个体的____________。(4)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该种扇贝的壳色遗传可能是由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一结论为扇贝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学依据。22.果蝇的灰体(A)对黑檀体(a)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中甲为隐性纯合子,杂交组合、F1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短刚毛和长刚毛中的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丙的表型为______________。(2)实验一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实验一F1中灰体长刚毛个体与乙杂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3)理论上,实验二的F1中与丙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实验二F1灰体短刚毛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23.若某细胞中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图1表示该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2表示不同分裂时期该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B~C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丁细胞继续分裂将产生子细胞是__________。图2中的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填“C~D”、“F~G”或“H~I”)时期,丁细胞处于__________(填“A~B”、“F~G”或“H~I”)时期。24.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与性别转换相关的基因T/t,隐性基因t纯合时可导致雌果蝇在不改变性染色体组成的情况下,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反转效应。果蝇的体色有灰色和黄色,受等位基因H/h控制,且灰体对黄体为显性。某同学将黄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雌果蝇:雄果蝇=1:3,且雌果蝇全为灰体,雄果蝇有灰体和黄体。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H/h位于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T/t与H/h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2)亲本黄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亲本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雄果蝇中灰体与黄体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3)某小组欲从上述所有的果蝇群体中设计一个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和统计后代的性别及比例来判断上述F1中可育黄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该待测雄果蝇与上述表型为___________的雌果蝇杂交,写出所有可能的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是_________病。另一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2)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Ⅱ-10(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__。(4)Ⅱ-7和Ⅱ-8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CDC6-10DCACD11-15CBBAC二、选择题:16.BCD17.ACD18.ABC19.AC20.D三、非选择题:21.(1)①.Ⅰ或Ⅱ②.桔黄色(2)①.性状分离②.桔黄色亲本为杂合子③.1/3(3)①.测交②.基因型(或遗传因子组成)(4)1##一22.(1)①.长刚毛②.AaBb③.黑檀体短刚毛(2)①.能②.灰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短刚毛∶黑檀体长刚毛=3∶3∶1∶1(3)①.1/4②.1(或100%)23.(1)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②.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倍增(答出有丝分裂、着丝粒分裂或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即可)③.此时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分别进人不同的子细胞中(答出同源染色体分离即可)(2)①.初级卵母细胞②.该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且细胞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答出减数分裂I、细胞不均等分裂即可)(3)①.(一个)极体(或第二极体)和(一个)卵细胞②.F~G③.H~I24.(1)①.X染色体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2)①.TtXhXh②.ttXHY③.1:2(3)①.黄体或灰体②.若杂交后代中雌果蝇:雄果蝇=3:5,则待测(可育黄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XhY③.若杂交后代中雌果蝇:雄果蝇=1:3,则待测(可育黄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XhY25.(1)①.乙②.隐(2)①.AaXBXb②.AaXBY(3)Ⅰ-3和Ⅰ-4(4)①.1/24②.3/16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还用山柳菊、玉米等植物做杂交实验也都取得了成功B.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C.先提出假说,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D.在豌豆人工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2.正常情况下果蝇体内等位基因不可能存在于()A.精细胞 B.四分体 C.同源染色体 D.次级卵母细胞3.豌豆豆荚饱满和不饱满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豆荚饱满为显性性状。某种豌豆由于某种原因含有a基因花粉出现50%败育,不能完成受粉,杂合的豆荚饱满豌豆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中豆荚不饱满的植株约占()A.1/9 B.1/4 C.1/6 D.1/24.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该植物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所得子一代全是粉红花植株,所得粉红花植株自交,子二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分析最准确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白花对红花为显性C.粉红花对红花和白花为显性 D.不能确定性状的显隐性5.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型有8种B.子代中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7/8C.子代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3/8D.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6.A/a、B/b和D/d是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现将基因型为AaBbdd、AaBbDd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_B_D_的植株所占比例及后代表型种类分别为()A.27/64、8 B.3/4、6 C.9/16、6 D.9/32、87.小麦的紫粒和白粒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实验小组让一株紫粒小麦和一株白粒小麦杂交,F1植株中紫粒:白粒=1:3,让F1的紫粒植株自交得到F2,F2植株中紫粒:白粒=9: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F1中白粒植株的自交后代仍然为白粒植株C.F2紫粒植株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约为4/9D.选取F1中两株白粒植株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紫粒植株8.某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情况如图所示,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4,则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1、3 B.2、4 C.2、3 D.1、49.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1:1的高茎豌豆植株,在自然条件下种植(自交),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论上是()A.DD:Dd:dd=2:2:1 B.DD:Dd:dd=3:2:1C.DD:Dd:dd=5:2:1 D.DD:Dd:dd=6:2:110.细胞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不完全相同。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A.每条染色体出现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B.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相缠绕并交换片段11.在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数据和比例严重偏离了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3:1)。下列有关偏离原因的讨论,错误的是()A.可能该小组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太少B.实验过程中桶内的两种小球没有混合均匀C.一个小桶中小球总数比另一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多D.其中一个小桶中D小球的数目比d小球的数目要多12.下图中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①⑤13.某种养殖兔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其性状显隐关系的是()①灰毛×黑毛→灰毛②灰毛×黑毛→灰毛101+黑毛99③黑毛×黑毛→黑毛④灰毛×灰毛→灰毛211+黑毛70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孩子。若这对夫妇想再生育一个孩子,那么该夫妇最好优先生育(不考虑基因突变)()A女孩 B.男孩C.男孩、女孩都可以 D.男孩、女孩都不可以15.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中基因的数量远多于染色体的数目B.色盲基因与X染色体上的其他基因呈线性排列C.某患红绿色盲男孩体内细胞中都只有一个色盲基因D.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在人类亲子代间进行传递二、选择题:16.在某植物的花色中,M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无M基因的植株花色表现为白色,紫色素则是在红色素基础上由N基因控制的。让两株均为紫花的植株杂交,所得F1中有81株紫花植株,27株红花植株,36株白花植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红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不会出现白花植株B.正常情况下,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全部是白花植株C.控制植物色素合成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自交的子代中红花植株理论上占1/417.甲乙图为某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模式图(T、t是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丙图为该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完成该次分裂后只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处于丙图中b、c时期的细胞中都会发生基因T、t的分离D.甲图中细胞处于丙图中的b时期,c时期对应的细胞内无染色单体18.牵牛花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受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态有宽叶的窄叶,受基因H和h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利用白花宽叶植株(甲)、红花窄叶植株(乙)、红花宽叶植株(丙)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杂交组合亲本组合F1表型及数目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一甲×乙202201203200二乙×丙302301102101三甲×丙302102301101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宽叶对窄叶为显性B.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rrHh、Rrhh和RrHhC.杂交组合二F1红花窄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D.杂交组合三F1部分红花窄叶植株基因型和乙的不同19.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他们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发现F1全为红眼,又将F1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1全为红眼,说明白眼对红眼为显性B.F1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接近3:1,说明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F1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说明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白眼雄果蝇与F1雌果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眼、白眼个体均各占一半20.下图是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2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常个体可能会携带该病致病基因C.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源于3、4号个体D.1号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三、非选择题:21.某种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其中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亲本F1表型及数量实验Ⅰ桔黄色×枣褐色全部为桔黄色实验Ⅱ桔黄色×桔黄色148桔黄色,52枣褐色实验Ⅲ实验Ⅰ的F1×枣褐色101桔黄色,99枣褐色(1)依据实验___________结果可判断出上述壳色中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2)实验Ⅱ中的实验结果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F1桔黄色扇贝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3)实验Ⅲ为____________实验,可检测实验Ⅰ中F1个体的____________。(4)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分析,该种扇贝的壳色遗传可能是由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一结论为扇贝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学依据。22.果蝇的灰体(A)对黑檀体(a)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中甲为隐性纯合子,杂交组合、F1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短刚毛和长刚毛中的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丙的表型为______________。(2)实验一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实验一F1中灰体长刚毛个体与乙杂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3)理论上,实验二的F1中与丙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实验二F1灰体短刚毛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23.若某细胞中只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图1表示该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2表示不同分裂时期该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B~C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时期同源染色体对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丁细胞继续分裂将产生子细胞是__________。图2中的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填“C~D”、“F~G”或“H~I”)时期,丁细胞处于__________(填“A~B”、“F~G”或“H~I”)时期。24.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与性别转换相关的基因T/t,隐性基因t纯合时可导致雌果蝇在不改变性染色体组成的情况下,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反转效应。果蝇的体色有灰色和黄色,受等位基因H/h控制,且灰体对黄体为显性。某同学将黄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雌果蝇:雄果蝇=1:3,且雌果蝇全为灰体,雄果蝇有灰体和黄体。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H/h位于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T/t与H/h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2)亲本黄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亲本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雄果蝇中灰体与黄体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3)某小组欲从上述所有的果蝇群体中设计一个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和统计后代的性别及比例来判断上述F1中可育黄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该待测雄果蝇与上述表型为___________的雌果蝇杂交,写出所有可能的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