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环评_第1页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环评_第2页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环评_第3页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环评_第4页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环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则

1.1项目背景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由北向南纵贯四川经

广元、苍溪、阆中、南部、蓬安、武胜、合川等县市,于重庆汇入长江,是长江水系主

通道之一,被国家列为战备航道。它连接川、陕、甘、渝三省一市,是沟通西南、西北

的主要交通运输线,形成了一条西北、西南地区与三峡库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系的

通衢大道,是西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运输形式不可替代的作

用,地位十分重要。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利泽工程”)位于嘉陵江中游重庆市合川区利

泽河段,是嘉陵江干流重庆段航运梯级自下而上的第三级,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航运

工程。其库尾与上游的四川省武胜县桐子壕航电枢纽工程衔接,枢纽下游与重庆市合川

区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相接。枢纽坝址在合川区城区上游约32km,库区涉及重庆市合川

区和四川省武胜县。工程开发任务是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等综合利用。工

程属河床式开发,总库容6.19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210.725m,正常蓄水位库容为0.5282

亿m3;船闸设计通过能力为2×500万t;电站装4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

74MW,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1657亿kW·h。

2008年3月,重庆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港航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

农村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四川省武胜光明实业总公司联合投资,在重庆市合川

区注册组建了“重庆嘉陵江利泽航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泽公司”)作为项目法

人,负责本工程的筹建及运行管理工作。

从50年代起,国家和四川省水利、电力及交通部门就对嘉陵江流域的水力资源进

行了持续、全面的调查、勘测、研究、规划与开发工作。经过多次规划及调整,最终确

定了嘉陵江干流中下游广元至重庆段17个梯级开发方案,利泽工程是第15级梯级。2008

年8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总结了嘉陵江流域历史规划及建设成果,提出了《嘉陵江流域

综合规划报告》,其中提出的梯级布置方案与前述方案完全一致。

目前,嘉陵江干流中下游已先后建成了亭子口、苍溪、沙溪场、桐子壕、草街枢纽

等14个梯级工程,除首、尾两个航电枢纽工程未建外,拟建的利泽工程河段(29.7km)

1

成为嘉陵江广元至重庆段航道水运的瓶颈。

从2005年起开始了利泽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由于渠化航道涉及四川省和重庆市

两省市,长期以来重庆市和四川省对正常蓄水位选择不能取得一致意见。2012年11月,

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推进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前期工作协调会纪要的通知》(厅

规划便[2012]256号),确定按210.725m方案(正常蓄水位)推进前期工作。2013年

6月,重庆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港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共同建设利泽工

程的协议。2014年9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批复

了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渝发改交[2014]1078号)。2014年,中水珠江

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和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始编制可行性研究工作。

2015年9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了可研

评审会,2015年12月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以渝交委计[2015]127号文给出了行业预审意见。

2015年12月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移民规划研究院以长移咨函

[2015]8号文通过了《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重庆部分)》

的技术咨询。2015年12月15日重庆市水利局以渝水许可[2015]250号文批复了《嘉陵

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16年5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以长许可

[2016]129号文批复了《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2015年3月,受项目建设单位重庆嘉陵江利泽航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见附件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

规、技术导则要求开展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多次走访了重庆合川区及四川武胜

县的环保、规划、水利、渔业、林业、农业等部门,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多次现场

调查、收资、公众参与及计算分析;并委托合川区环境监测站、重庆市华测检测技术有

限公司对项目建设区大气、噪声进行了监测,委托长委水文局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重庆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嘉陵江利泽工程河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收集了嘉陵江

流域(重庆)近年来的水质资料;委托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陆地生态进行了调查监

测和影响评价,并编制陆生生态影响专题报告。

本工程涉及“合川区大口鲶自然保护区”合川区级保护区,涉及“嘉陵江合川段南方

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嘉陵江武胜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

资源保护区”两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合川区大口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功能区划分、保护对象等与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完全重

合。建设单位委托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开展了本工程的水生态现状调查和影

2

响评价工作,编制水生态敏感区影响专题报告并分别通过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审查,

并编制水生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目前已取得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合川区大口鲶自然保

护区的批复文件(渝农渔函[2015]45号)、农业部关于两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的批文(农长(资环)便[2016]22号、农长(资环)便[2016]23号)。

鉴于《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还未批复,《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

书》还未编制完成,为了弥补规划环评方面的不足,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业主单位委

托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嘉陵江流域(重庆)航电梯级开发的环境影响回顾

性评价工作,编制了《重庆市嘉陵江流域航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回顾评价报告》,并通

过了环保部评估中心组织的专家审查。

环评单位于2015年11月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2015年12月20

日,由重庆市环保局会同四川省环保厅组织专家对环评报告进行了咨询审查,会后评价

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完成了报告书的修改和完善工作。2016年9月业主单位按照环境保护

部要求补充开展嘉陵江流域(桐子壕至河口)航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工作,2018

年9月环评单位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以环办环评函[2018]1037号回复了“关于嘉陵江

流域(桐子壕至河口)航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评价报告有关意见的函”,对报告进行了

重新梳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进行了现场现状补充调查和监测,再次进行了公众参与

补充调查,形成了现在的报告版本。

建设单位于2015年12月底实施了本项目的坝址左右岸进场道路、施工用电35kV

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等前期工程的开工建设。环评单位于2016年8月再次进行现场查勘,

补充调查本工程的开工建设情况及施工环境影响等,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

补救措施。该部分开工建设内容的环境影响调查成果已经纳入到现有环评报告中。

本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专题单位对环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

协助,也得到了合川区和武胜县的交通、环保、水利、规划、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

支持和帮助,同时生态环境部以及重庆市环保局、四川省环保厅等对环评报告提出了许

多指导意见。在此,对以上单位表示感谢!

1.2编制目的

调查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拟建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现状,预测评价工程建

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

3

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与运行期的环境

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

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工程建设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修订;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4月修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8月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年1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年1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年3月;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7月;

(1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令);

(2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

(2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6年本)》,国家发改委9号令;

(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原环境保护部

4

令第44号部分修订),2018年4月;

(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环境保护令第34号,2015年4月;

(2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8年4月;环保

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的通知,2015年12月;

(2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1999.1;

(2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588号,2017年10月修

订;

(28)《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679号,

2017年6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5

年第25号,2016年5月;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3年第5

号修订);

(31)《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令2011年第1号。

1.3.2地方法律法规

重庆市:

(1)《重庆市地面水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调整后)》,重庆市政府,2016

年7月;

(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

分成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第197号;

(3)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重庆市人大,2004年5月;

(4)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重庆市人大,2014年

9月修订;

(5)《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重庆市人大,2015年7月修订;

(6)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重庆市人大,2012年9

月;

(7)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

例》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渝府发[2008]128号);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1]111

5

号;

(9)《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人大,2017年3月修订;

(10)《重庆市林地保护管理条例》,重庆市人大,2001年9月;

(11)《重庆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重庆市人大,2011年11月;

(12)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

实施意见;

(13)《重庆市绿化条例》,2001年6月。

四川省:

(1)《四川省地表水功能区划》,2010年3月;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8年12月;

(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大,2016年11月修订;

(4)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大,2009年

3月;

(5)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大,2007年5月;

(6)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大,2002年

9月;

(7)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人大,2005年4月;

(8)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2007年9月;

(9)《四川省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268号,2013.4);

(10)《四川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修订,四川省人民政府,2017年8月;

(11)《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四川省人大,2009年3月;

(12)《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四川省人大,2009年3月;

(13)《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人大,2017年9月。

1.3.3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

(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16);

(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464-2009);

(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3.4规划、设计及审批文件

(1)《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年10月;

(2)《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2008年;

(3)《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

(4)《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水污染控制规划》;

(5)《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庆市政府,2016年5月;

(6)《合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7)《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评价报告》、《嘉陵

江武胜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评价报告》、《合川区大口鲶

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报告》,2016年10月;

(8)《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15年12月;

(9)《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移民安置规划报告》,2015年10

月;

(10)《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修编),2009年2月;

(11)《四川省武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2)《四川省“十三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政府,2017年4月;

(13)《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征地区(重庆境)文物影响评估报告,2015年

10月;

(14)《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四川省武胜县境内文物影响评估报告》,2015年10月;

(15)《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015年5

月;

(16)《重庆市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四川段)》,

7

2015年5月;

(17)《重庆市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重庆段)》,

2015年5月;

(18)《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2016年5月。

(19)《嘉陵江流域(重庆)航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长江水资源保护

科学研究所,2018年7月。

1.3.5委托函

任务委托函,见附件1。

1.4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本工程枢纽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境内,库区涉及重庆市合川区和四川

省武胜县。根据重庆市及四川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工程所在嘉陵江河段水质保护

目标为Ⅲ类水质,因此,本环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标准;

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下发的“环水体[2017]142号文和重点流域水

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嘉陵江四川省~重庆市界断面执行Ⅱ类标准。标准

限值见表1.4-1。

(2)地下水:工程区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

Ⅲ类水质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4-2。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4-3。

(4)声环境质量标准:本工程所在嘉陵江河段属于重要的内河航道,根据标准规

定,枢纽施工等地点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部分

营地、料场、渣场距离河道在200m以外,属于典型的乡村,这部分地点执行1类标准;

主要集中移民安置点属于居住、商业混杂区,这部分地点执行2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4-4。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标准值见

表1.4-5。

8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工程施工期产生少量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一般情况下收集处理

后用于工区道路、渣场、料场等洒水降尘以及绿化,不向河道排放。部分处理后的废水

确需排放的,排放标准要根据排放去向水体的水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嘉陵江干流水体水

质保护目标为Ⅲ类,根据要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标

准值见表1.4-6。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枢纽施工期扬尘,属

于无组织排放,影响主要发生在重庆市范围内。因此,本环评执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

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4-7。

(3)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4a类标准,其限值见表1.4-8;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其限值见表1.4-9。

表1.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mg/L)

分类

序号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标准值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值在:

1水温(℃)

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2pH值(无量纲)6~9

饱和率90%

3溶解氧≥6532

(或7.5)

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

5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

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

7氨氮/NH3-N)≤0.150.51.01.52.0

0.020.10.20.30.4

8总磷(以P计)≤

(湖、库0.01)(湖、库0.025)(湖、库0.05)(湖、库0.1)(湖、库0.2)

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

10铜≤0.011.01.01.01.0

11锌≤0.051.01.02.02.0

12氟化物(以F计)≤1.01.01.01.51.5

13硒≤0.010.010.010.020.02

14砷≤0.050.050.050.10.1

15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

16镉≤0.0010.0050.0050.0050.01

17铬(六价)≤0.010.050.050.050.1

18铅≤0.010.010.050.050.1

19氰化物≤0.0050.050.20.20.2

9

20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

21石油类≤0.050.050.050.51.0

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

23硫化物≤0.050.10.20.51.0

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

表1.4-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序号指标Ⅲ类标准限值(mg/L)

一般化学指标

1色(度)≤15

2嗅和味无

3浑浊度(度)≤3

4肉眼可见物无

5pH6.5~8.5

6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7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8硫酸盐(mg/L)≤250

9氯化物(mg/L)≤250

10铁(Fe)(mg/L)≤0.3

11锰(Mn)(mg/L)≤0.1

12铜(Cu)(mg/L)≤1.0

13锌(Zn)(mg/L)≤1.0

14铝(Mo)(mg/L)≤0.2

15挥发性酚类(以苯酚)(mg/L)≤0.002

16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0.3

17耗氧量(mg/L)≤3.0

18氨氮(以N计〕(mg/L)≤0.5

19硫化物(mg/L)≤0.02

20钠(mg/L)≤200

毒理学指标

21亚硝酸盐(以N计〕(mg/L)≤1.0

22硝酸盐(以N计〕(mg/L)≤20

23氰化物(mg/L)≤0.05

24氟化物(mg/L)≤1.0

25碘化物(mg/L)≤0.08

26汞(Hg)(mg/L)≤0.001

27砷(As)(mg/L)≤0.01

28硒(Se)(mg/L〕≤0.01

29镉(Cd)(mg/L)≤0.005

30铬(六价)(Cr6+)(mg/L〕≤0.05

31铅(Pb)(mg/L)≤0.01

32三氯甲烷(µg/L)≤60

33四氯化碳(µg/L)≤2.0

34苯(µg/L)≤10.0

35甲苯(µg/L)≤700

10

表1.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单位:mg/m3)

项目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

SO20.500.150.06

NO20.200.080.04

TSP-0.300.20

PM10-0.150.07

PM2.5-0.0750.035

CO10.04.0-

O30.2--

Hg--0.05

表1.4-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标准限值(dB(A))

功能区时段

昼间夜间

0类5040

1类5545

2类6050

3类6555

4a类7055

4类

4b类7060

表1.4-5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

风险筛选值

序号污染物项目

pH≤5.55.5<pH≤6.56.5<pH≤7.5pH>7.5

水田0.30.40.60.8

1镉

其它0.30.30.30.6

水田0.50.50.61.0

2汞

其它1.31.82.43.4

水田30302520

3砷

其它40403025

水田80100140240

4铅

其它7090120170

水田250250300350

5铬

其它150150200250

果园150150200200

6铜

其它5050100100

7镍6070100190

8锌200200250300

表1.4-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1996)

序号项目一级标准(mg/L)

1pH6~9

2悬浮物(SS)70

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0

4化学需氧量(COD)60

5石油类5

6氨氮15

7氟化物10

11

表1.4-7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二级标准

排放源污染物地点浓度限值(mg/m3)

二氧化硫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

无组织排放氮氧化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

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表1.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类别昼间夜间

3类6555

4a类7055

表1.4-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昼间夜间

7055(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高于15dB(A))

1.5评价等级

按照工程特点及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原则,确定利泽工程评价工作等级。

1.5.1水环境评价等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分级原则,水环境

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主要从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受纳水体规模及水

质要求等方面进行判别。利泽工程本身为非污染生态类项目,主要是施工期生产废水及

生活污水等,生产废水中以油类及悬浮物为主,生活污水中主要以COD、BOD5为主,

具有污水量较少、成份较为简单的特点,经过收集处理后用于工地洒水及绿化,不向嘉

陵江排放。嘉陵江干流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四川省与重庆市省界断面水质保护目标为

Ⅱ类,本工程正常库容不足以容纳嘉陵江干流一天的来水量,也没有防洪任务,对河段

水文情势及水环境质量影响都很小,但具体影响需要进行较为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综

上所述,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拟定为二级。

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

本工程不涉及地下水敏感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航电枢纽工程属于Ⅳ类项目,不需要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5.2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工程在运行期基本无废气排放,主要是施工期间机械、车辆尾气排放及作业扬尘等

12

会对局部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工程施工现场在河谷,大坝枢纽附近居民较少,征地红线

内的住户已经搬迁,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十分有限,属于临时性影响。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拟定为三级。

1.5.3声环境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要根据噪声源种类、源强、工程所处地区的声学环境功能要求及受影响的人口数量等来

确定。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会影响局部声环境,运

行期间噪声影响很小。本项目评价区声功能区为1类、2类和4a类区,工地附近没有对

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敏感目标,目前拟建工程周围只有少量农户,施工时将进行搬迁,

主体工程施工影响当地居民问题较小;主要是施工进场道路沿线分布有农户,运输车辆

对靠近道路的居民会有一些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后可减小对道路沿线居民的

影响。考虑以上情况,声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

1.5.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主

要依据工程影响范围和主要生态影响及其变化程度所确定。本工程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是占用部分农田,淹没部分库区滩地、农田以及部分山坡草地,改变水库周边地

区的景观结构;利泽水库将抬高坝址至回水影响区的河流水位、流速等水文条件,影响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环境;工程直接影响两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嘉陵江武胜段

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区)和合川区大口鲶自然保护区。根据以上情况,将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拟定

为一级。

1.6评价范围和时段

1.6.1评价范围

(1)水环境评价范围

地表水评价范围包括工程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嘉陵江干、支流河段,具体为嘉陵江干

流桐子壕坝址至草街坝址段约100km,其中利泽库区段长29.7km、草街库区段长70km;

利泽库区支流长滩寺河(小溪河)、兴隆河(南溪河)的回水河段,其中长滩寺河回水

13

河段长5.38km、兴隆河回水河段长3.0km;利泽坝下嘉陵江主要支流涪江和渠江,其中

涪江重庆段长14km、渠江重庆段长87km。

(2)生态评价范围

水生生态评价范围同水环境,为嘉陵江干流上至桐子壕枢纽大坝、下至草街枢纽大

坝,全长约100km。陆生生态评价范围包括库区(长约30km,两岸各延至第一道山脊

线)、工程施工区、进场施工道路、工程移民安置点,其中施工区(大坝枢纽、渣场、

料场、施工营地、进场道路和临时道路等)占地红线外延200m范围。

(3)声环境和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声环境和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主要为施工区(大坝枢纽、渣场、料场、施工营地、进

场道路和临时道路等)周围200m范围内,周围有敏感目标的,评价范围适当放宽至敏

感目标处。

(4)社会环境评价范围

主要包括水库淹没区、施工区及移民安置区等。

1.6.2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

1.7评价原则与方法

1.7.1评价原则

(1)以国家和重庆市、四川省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技

术导则为基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评价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力求做到科学、公正、客观、明确;

(3)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监测,在认真分析监测数据和预

测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环保对策措施;

(4)评价工作主要关注水环境、河流水生生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声环境、

环境空气、土地资源等,注重保护工程附近居民生活环境。

1.7.2评价方法

(1)采用现场调查、部门走访、资料收集、专家座谈、环境监测、公众参与、专

题研究、遥感解译、GPS野外精确定位及植物样方调查等方法开展本项环评工作研究,

14

其中工程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进行分析;对水环境(水文、水

质、水温等)、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影响主要采用现场监测、资料收集和模型预测等

进行分析评价。

(2)对水生生态环境,重点是工程对两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一处自然

保护区的影响分析,进行专题评价,委托相关鱼类研究单位进行水生生态调查并编制专

题论证报告。

1.8评价重点

根据工程特点及所在地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评价重点主要包括水环境、水生态

环境和施工期影响。

(1)水环境影响

嘉陵江干流水质较好,水质目标为Ⅲ类,省界断面水质为Ⅱ类。本工程建设和运行

将改变自然河流的天然水文过程,对嘉陵江干流水文情势、地表水环境、水体富营养化

状况等产生影响。因此,地表水环境影响为评价重点,重点评价工程建设对嘉陵江桐子

壕至草街坝址段水文情势、水质、水温、富营养化、生态流量等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

本工程筑坝蓄水后,淹没区内陆生动植物将会消失,将对当地的陆生生态将产生一

定的影响。大坝建设将造成坝址上下游河段的连通隔断,河流连续性受到破坏,生境片

断化,同时水库调度运行将影响坝址下游的日内水文过程,这些都将对水生生物及鱼类

等产生影响。本工程库区涉及嘉陵江武胜段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

护区,坝址下游涉及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合川区大口

鲶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将对保护区水生生态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生态环境影响为

评价重点,重点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对植物、动物、水生生物、鱼类以及保护物种等影响,

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3)施工期环境影响

本工程枢纽建设周期为5年,工程施工期间嘉陵江分期截流、土方作业、临时工厂、

土石方及材料运输、弃土场等,对工区水、气、声、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对附近居

民的生产生活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因此,施工期环境影响也作为重点评价内容,需要提

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缓其不利影响。

15

1.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9.1水环境保护目标

(1)嘉陵江水质保护目标

利泽工程库区水环境为重点保护目标,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应采取最严格的水环

境保护措施,嘉陵江干流河道(库区)水质应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即Ⅲ类水质标

准,省市界断面水质应达到Ⅱ类标准。

(2)取水口

评价区内分布有19个生活饮用水取水口、2个灌溉取水口,其中利泽航运枢纽工程

库区分布有武胜县真静乡场镇取水井、合川区古楼镇自来水取水井2个地表水生活饮用

水取水口,米口村狮子坟泵站、西游村泵站2个灌溉取水口;坝址以下分布有合川区利

泽自来水厂取水口等17个生活饮用水取水口,但坝址下游草街库区的17个生活饮用水

取水口取水基本不受本工程影响。受本工程影响的水源地保护区有2个,均为二级保护

区划,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以中泓线为界的同侧水体;

二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m至2000m,下游100m至200m,以中泓线为界的

同侧水体。受本工程影响的各取水口与工程区位关系统计见表1.9-1。

表1.9-1项目区水质保护目标及取水口统计表单位:万m3/年

分类保护对象保护要求与工程区位关系

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利泽库区武胜段

嘉陵江(GB3838-2002)Ⅲ类标准,川渝省界断面水

17.7km、合川段12km

质满足Ⅱ类。

河流

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武胜境内库区回水长度

水质长滩寺河

(GB3838-2002)Ⅲ类标准。5.38km

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川渝界河库区回水长度

兴隆河

(GB3838-2002)Ⅲ类标准。3km

水质达到Ⅲ类,并满足饮用水标准,保证取

真静乡生活取水口利泽坝址上游12.2km

取水水水量。

口米口村狮子坟泵站水质达到Ⅲ类,保证灌溉水量。利泽坝址上游500m

西游村泵站水质达到Ⅲ类,保证灌溉水量。利泽坝址上游1000m

饮用重庆江城水务有限水质达到Ⅲ类,并满足饮用水标准,保证取

利泽坝址上游6.0km

水水公司古楼水厂水水量。

源保水质达到Ⅲ类,并满足饮用水标准,保证取

合川利泽自来水厂利泽坝址下游3.5km

护区水水量。

1.9.2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施工将对局部环境空气和声环境造成一些影响,主要影响枢纽工区、渣场料

16

场及入场道路附近的居民。施工前枢纽征地范围内大约120户居民要先行搬迁,枢纽施

工会对占地红线外围附近及施工进场道路沿线的居民造成一些影响,总计影响324户

780人,距工程施工边界在10-110m。受影响的村民分布见表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