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生长环境-气象条件与土壤条件(茶树栽培)_第1页
茶树的生长环境-气象条件与土壤条件(茶树栽培)_第2页
茶树的生长环境-气象条件与土壤条件(茶树栽培)_第3页
茶树的生长环境-气象条件与土壤条件(茶树栽培)_第4页
茶树的生长环境-气象条件与土壤条件(茶树栽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分对茶树生育的影响

水分既是茶科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树生育过程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同时它也影响生境中的他气象因子。

月降水量与月鲜叶产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与鲜叶采摘量最多的月份基本相吻合。降水量伏旱降雨强度划分:小雨(小于10mm/d,或2.5mm/h)中雨(10.0~25.0mm/d,或2.6~8.0mm/h)大雨(25.1~50.0mmd,或8.1~16.0mm/h)暴雨(大于50mm/d,或大于16.0mm/h)大气湿度当相对湿度达70%左右时,光合、呼吸作用速率均较高。当空气湿度大于90%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接近饱和状态,这对茶树新梢生长虽然有利,但容易导致与湿害相关的病害发生。相对湿度低于60%时,呼吸速率增大,同化二氧化碳成为负值,土壤的蒸发和茶树的蒸腾作用就显著增加。光照度(光强)与茶树生育

弱光条件下,光照度与光合作用呈正相关,即随着光照度的进一步增强,光合速率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值之后,光合速率便不再受光照度的影响而趋于稳定,甚至有所下降,此时的光照度称作光饱和点。茶树的光饱和点与茶树年龄有关茶树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因季节不同有一定的变化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形成糖类的必要条件,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茶树幼苗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强度遮光的茶苗外表形态表现为茎干细而长,叶子较小;中度遮光的茶苗外表形态与前者不同,植株高矮居中,叶大色绿,叶面隆起,植株发育良好;不遮光处理的茶苗则生长较矮,节间密集,叶子大小处于两个处理的中间,叶色呈深暗色,嫩叶叶面粗糙,但茎干粗壮。氨基酸总量

适当降低光照度,茶叶中氮化合物明显提高,茶多酚、还原糖等会相对减少。故适当遮光有利于碳氮比的降低,对提高绿茶和乌龙茶品质有利,特别在夏秋茶高温干旱季节,适当遮阳对改善绿茶茶汤滋味有着积极作用。广州地区茶园:用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遮阳茶树,透光率在60%~80%的遮阳处理,夏天可增加新梢生长量和百芽重。广东英德茶场:遮光率以保持30%左右为宜。云南、海南胶茶间:遮光率30%~40%时,有利于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光谱成分(光质)与茶树生育

叶绿素对蓝紫光吸收能力强,而对绿光、黄光、红外光吸收能力弱张顺高等(1994)研究认为,700nm以上波长的光能几乎是不能被茶树所利用的无效辐射,只是作为环境增温的热源。

红、橙光照射下,茶树能迅速生长发育,对碳代谢、糖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蓝光为短波光,在生理上对氙代谢、蛋白质形成有重大意义紫光比蓝光波长更短,不仅对氮代谢、蛋白质的形成有大的影响,而且与一些含氮的品质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很多香气成分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黄光>红光>绿光>蓝光>紫光

紫外线中,波长较短的部分对新梢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波长较长的部分对新梢生育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同颜色薄膜覆盖提高茶叶产量:黄色薄膜处理的新梢最长,叶面积最大,叶片较薄、气孔密度较小;红色薄膜处理的新梢最短,叶面积最小,而叶片较厚、气孔密度较大。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地上部生物对茶树生育的影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

全世界记载茶树害虫(包括售螨)有1041种,其中,印度记载有害虫396种:斯里兰卡有售虫203种,印度尼西亚有售虫247种;日本有害虫216种;中国(包括台湾省)有害虫:33种。白脸山饭、棕头鸦雀、灰喜鹊

茶园地上植物茶园地上植物有茶园内间种的林木、果树、粮食、油料、蔬菜、药用植物,还有间种的防护林和遮阳树等乔木以及经济作物,合理地布置茶园间作物,可营茶树生长发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茶叶品质。茶园杂草低海拔茶园有杂草34科108种中海拔茶园有30科97种高海拔茶园有24科72种,

印度报道茶园杂草有25科103种,主要是菜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73种,单子叶植物30种,一年生杂草占68.25%,其余为多年生。这些杂草与茶树争夺水分、养分,有的甚至能穿透茶树根系,成为严重草害。从生长、繁殖速度和对茶树危害程度区分,中国茶园中危害严重的杂草主要是白茅、青茅、马唐、狗牙根、莎草等。真菌、细菌、类细菌、地衣苔藓白僵菌871、茶毛虫NPV制剂、韦伯虫座孢菌粉、杀鳞精、天霸茶园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土壤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土壤溶液的ph多4~9。最高pH为吉林、内蒙古及华北地区的碱土、高达10.5;最低的是广东的丁湖山、海南的五指山等山地的黄壤,pH低至3.6~3.8。

在碱性土壤中硼、铜、锰、锌的溶解度低。pH>7.5的石灰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还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微生物能够旺盛生长的pH范围比较窄,许多细菌只能生存在中性土壤中。茶树是喜欢酸性土壤和嫌钙的植物。

适宜植茶的土壤pH大致在4.0~5.5。茶苗对pH的反应相当敏感,当pH>6.0,茶苗牛连不良。pH<4.0以下的茶茶发生氢离子中毒症。在3.5以下时,可考虑施用少量石灰或苦土(氧化铁)茶树在过酸和偏碱的条件下生长,叶色较黄,光合能力转弱,而呼吸作用却极强,消耗大于合成,有机物的积累极少,生长不正常。不同pH土壤栽茶苗生育结果:当土壤pH为5.5时,茶树发芽早,新梢生长快较高和较低的pH时,茶树发芽迟缓茶树在一定的pH条件下,对氮磷、钾的吸收都较强,

当pH小于4.5或大于6.5的情况下,吸收能力显著降低。

土壤pH不适宜的条件下栽培茶树,即使多施肥料,茶树也难以吸收利用。茶树的遗传性决定了其对土壤的酸碱性有一定的要求茶根汁液的缓冲能力

在pH5.0时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pH5.7以上,缓冲能力就非常小了。植物体内的缓冲物质主要是有机酸和磷酸盐,有机酸中有柠檬酸、苹果酸、果酸、琥珀酸等,其缓冲能力一般偏酸性,而磷酸盐的缓冲能力则偏在中性和碱性,茶根中的磷酸盐含量较低,100g根中仅含磷(P:O)25mg。这也是由于茶树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极低的红壤中,因而造成了根中含磷量较低,借以适应红壤的环境。与茶树共生的菌根,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才能生长,与茶树根系共生互利。茶树是嫌钙植物。

当土壤中含钙量超过0.05%时,对茶叶品质有不良影响;

超过0.2%时,便有害于茶树生长;

超过0.5%时,茶树生长受严重影响。

土壤中氧化钙含量与土壤pH有密切关系,pH愈高,氧化钙含量愈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有机质3.5%~2.0%的可为一等土壤;含有机质2.0%~1.5%的为二等土壤;含有机质1.5%以下的为三等土壤。高产优质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达到2.0%以上。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体,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5%。呈黑色或棕色,主要成分是胡敏酸和富里酸。与矿物胶体紧密结合,凝聚形成具有多孔性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腐殖质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并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可以提高土壤吸附分子和离子态物质的能力,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当土壤溶液中H过多时,H+被腐殖质吸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