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120712-刘文建_第1页
大地测量120712-刘文建_第2页
大地测量120712-刘文建_第3页
大地测量120712-刘文建_第4页
大地测量120712-刘文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刘文建2012年7月大地测量06五月2024内容要点考试大纲变化一技术设计二项目实施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坐标转换六06五月2024一、考试大纲变化2012(第1条)根据测绘基准建设的要求,确定国家和区域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以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案,进行技术设计。变动/差异基本为2009大纲的第1条及第5条,但舍弃了“边角控制网”;

2009大纲侧重工程需要,2012大纲则强调测绘基准建设及技术设计。2009(第1条)根据国家、区域和工程测量的不同需求,优化设计满足要求的卫星定位连续参考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边角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等空间框架基准,并应充分考虑到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的要求。第1条06五月20242012(第2条)根据技术设计,优化作业组织,控制作业进度,确定安全生产、成果保密和质量控制措施。变动/差异基本为2009大纲的第3条-“编写实施方案”。2009(第3条)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情况,编写实施方案,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检验,并依据设计的作业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获得合格的观测成果。第2条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2012(第3条)根据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交通、地形和气象等条件,选择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建造合适的测量标志,并提交相应的资料。变动/差异为2009大纲的第2条,但增加了“提交相应的资料”(选点、造标资料)。2009(第2条)根据不同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地物以及气象等情况,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并建造适合该区域的测量标志。第3条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2012(第4条)根据技术设计,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外业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变动/差异为2009大纲的第3条和第4条的概括。2009(第3、4条)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情况,编写实施方案,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检验,并依据设计的作业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获得合格的观测成果。根据观测方法和工程项目的要求,选择经过验证、可靠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应符合设计的要求。第4条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2012(第5条)根据项目要求,建立并运行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变动/差异新增“建立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2009(无)第5条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2012(第6条)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现状,分析确定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变动/差异为2009大纲的第6条2009(第6条)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情况,进行坐标系之间的分析,确定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关系。第6条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2012(第7条)根据大地测量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变动/差异新增“项目过程质量控制,项目成果整理”2009(无)第7条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技术设计:舍弃了“边角控制网”;强调测绘基准建设,包括几种网的技术设计1;根据技术设计实施2;根据技术设计观测、数据处理4;依作业区域选点造标,增加提交相应的资料3;新增“建立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5;坐标转换6,分析确定转换方法;新增项目过程质量控制,项目成果整理7。一、考试大纲变化06五月20242011试题分布

测绘综合能力(单选1~12,多选81~83)

案例分析---第一题

卫星定位控制网(18分)一、考试大纲变化分布题数分数题号卫星定位控制网681,3,4,7,81,82高程控制网458,9,10,83重力控制网2211,12似大地水准面225,6坐标转换112,06五月2024内容要点考试大纲变化一技术设计二项目实施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坐标转换六06五月2024根据测绘基准建设的要求,确定国家和区域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重力控制网以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案,进行技术设计。根据技术设计,优化作业组织,控制作业进度,确定安全生产、成果保密和质量控制措施。二、技术设计06五月2024基本概念级别及精度划分仪器选用及观测要求二、技术设计06五月2024基本概念:

时段

同步观测同步观测环异步观测环

独立基线单基线解

多基线解二、技术设计1、卫星定位控制网06五月2024级别及精度划分:

GPS测量按照精度和用途分为A、B、C、D、E级。二、技术设计1、卫星定位控制网级别相邻点基线分量中误差相邻点间平均距离/km相对精度水平分量/mm垂直分量/mmB51050C102020D20405E20403——06五月2024仪器选用与观测要求:二、技术设计1、卫星定位控制网项目BCDE卫星截止高度角/(°)101515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4≥4≥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6≥4≥4观测时段数≥3≥2≥1.6≥1.6时段长度≥23h≥4h≥60min≥4min采样间隔/s3010~305~155~15单频/双频双频/全波长双频或单频观测量至少有L1、L2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4≥3≥2≥2注1: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将各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数扣除期间的重复卫星数;注2: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注3:观测时段数≥1.6,指采用网观测模式时,每站至少一时段,其中二次设站点数应不少于60%;注4:采用基于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点观测模式时,可连续观测,但观测时间应不低于各时段和。06五月2024水准联测要求:二、技术设计1、卫星定位控制网级别ABCDE联测要求逐点联测高程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可依具体情况联测方法不低于二等水准精度不低于二等水准精度按四等水准测量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GPS定位是根据卫星的瞬时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A.空间距离前方交会

B.空间距离侧方交会

C.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D.空间角度交会19C使用N台(N>3)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GPS边中,独立的GPS边的数量是()。

2011-1

A.NB.N-1C.N(N+1)/2D.N(N-1)/220B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中,A、B级GPS观测应采用(

)定位模式。2011-3

A.静态相对

B.快速静态相对

C.准动态相对D.绝对21AGPS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一般内容包括()。

2011-81A.控制网应用范围

B.分级布网方案C.测量精度标准

D.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E.测站间的通视22ABCD按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对于D级GPS网的高程联测要求为(

A.可依具体情况

B.需按一定比例联测C.需逐点联测

D.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23A24GPS网点位应均匀布设,所选点位应满足()条件。A.GPS观测B.天文大地观测C.三角网联测D.水准联测E.导线网联测AD25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的GPS测量,在满足B级精度要求基础上,其相对精度应不低于(

)。A.B.C.D.B.A级GPS网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进行()。A.地球动力学研究B.地壳形变测量C.精密工程测量D.卫星精密定轨测量E.建立地方坐标基准框架26ABD06五月2024基本概念:大地高系统是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似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记为

。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二、技术设计2、高程控制网06五月2024级别及精度划分

二、技术设计2、高程控制网水准点类型间距布设要求基岩水准点500km左右只设于一等水准路线上,在大城市和断裂带附近应增设基本水准点40km左右;经济发达地区20~30km;荒漠地区60km左右设于一、二等水准路线上及交叉处,大、中城市两侧及县城附近。尽量设置在坚固岩层上。普通水准点4~8km左右;经济发达地区2~4km;荒漠地区10km左右设于各级水准路线上、山区水准路线高程变换点附近,长度超过300km的隧道,跨河水准测量的两岸标尺附近。06五月2024级别及精度划分

二、技术设计2、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等级一等(mm)二等(mm)三等(mm)四等(mm)的限值≤±0.45≤±1.0≤±3.0≤±5.0的限值≤±1.0≤±2.0≤±6.0≤±10.006五月2024仪器选用与观测要求

二、技术设计2、高程控制网序号仪器名称最低型号备注一等二等三等四等1自动安平水准仪、自动安平数字水准仪、气泡式水准仪DSZ05DS05DSZ1DS1DSZ3DS3DSZ3DZ3用于水准测量2水准标尺线条式因瓦标尺、条码式因瓦标尺线条式因瓦标尺、条码式因瓦标尺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用于水准测量3经纬仪DJ1DJ1DJ2DJ2用于跨河水准4光电测距仪Ⅱ级Ⅱ级

Ⅱ级用于跨河水准或高程导线5GPS接收机大地型双频接收机大地型双频接收机

用于跨河水准06五月2024仪器选用与观测要求

二、技术设计2、高程控制网用于水准测量的仪器和标尺应送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和校准,并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应每天检校一次i角,气泡式水准仪每天上、下午各检校一次i角。作业开始后的7个工作日内,若i角较为稳定,以后每隔15天检校一次。数字水准仪,整个作业期间应每天开测前进行i角测定。若开测为未结束测段,则在新测段开始前进行测定。06五月2024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及适应性二、技术设计2、高程控制网序号观测方法方法概要最长跨距1光学测微法使用一台水准仪,用水平视线找准觇板标志,并读记测微鼓分划值,求出两岸高差5002倾斜螺旋法使用两台水准仪对向观测,用倾斜螺旋或气泡移动来测定水平视线上、下标志的倾角,计算水平视线位置,求出两岸高差15003经纬仪倾角法对向观测,用垂直度盘测定水平视线上、下两标志的倾角,计算水平视线位置,求出两岸高差35004测距三角高程法使用两台经纬仪对向观测,测定偏离水平视线的标志倾角;用测距仪量测距离,求出两岸高差35005GPS测量法分别测定两岸点位的大地高差和同岸点位的水准高差,求出两岸的高程异常和两岸高差3500地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常高为该点沿(

)的距离。

2011-5

A.垂线至似大地水准面

B.法线至似大地水准面

C.垂线至大地水准面

D.法线至大地水准面33A正常高的参考基准面是(

)。

34DA.参考椭球面B.海水面

C.大地水准面D.似大地水准面GPS的大地高H、正常高h和高程异常ζ三者之间正确的关系是(

)。

2011-635AA.ζ=H-hB.ζ<H-hC.ζ=h-HD.ζ<h-H某点的高程异常是指该点的大地高与(

)之差。

36DA.正高

B.力高

C.地区力高D.正常高大地水准面和似大地水准面,在(

)是一致的。

37A

A.海水面

B.平原地区C.山区

D.任意地区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

)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

2011-10

A.50B.100C.150D.20038B若视线长度超过100m,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各种观测方法对应的最大跨距分别为:光学测微法:500m;倾斜螺旋法:1500m;经纬仪倾角法、测距三角高程法、GPS测量法:3500m。超过350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跨河水准测量中,倾斜螺旋法的最大跨距为(

)。

39CA.100B.150C.1500D.3500下列测量方法中,可用于建立国家一二等高程控制网的方法包括()。

2011-83A.三角高程测量B.水准测量C.GPS水准测量

D.地形控制网测量E.重力测量40ABCE可用于一、二水准测量的方法有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GPS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时)及重力测量(重力异常改正)。06五月2024基本概念:重力基准点:用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定其重力值,并作为国家重力控制网起算基准的点,简称基准点。重力基本点:以国家重力控制网中基准点的重力值为起算值,通过相对重力联测和整体平差确定的重力控制点,简称基本点。引点:为便于使用,从基本点、一等点按同等联测精度以支线形式联测的重力点。二、技术设计3、重力控制网06五月2024基本概念:段差:重力测量中,相邻两个点间的重力差值。测线:相对重力测量中,从一个起始重力点开始观测,联测一个或数个重力点,返回到起始点的重力联测,称为闭合测线;从一个已知重力制点开始观测,联测一个或数个重力点,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重力控制点的重力联测,称为附合测线。绝对重力测量,就是用仪器直接测出地面点的绝对重力值,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值约为978~983伽之间,它是相对重力测量的起始和控制基础。相对重力测量,就是用仪器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重力差值,地球表面上最大的重力差值约为5000毫伽的量级。二、技术设计3、重力控制网06五月2024级别及精度划分:二、技术设计3、重力控制网绝对重力测量应使用标称精度优于±

的绝对重力仪。基准点的测量要求:每个测点不得少于48组合格数据;每组下落次数不少于100次,合格次数不少于80次,每组整点或整30分开始,相邻组之间相隔0.5h;无效组8组或仪器停止4h以上,以前观测无效,重新开始观测;将观测结果进行观测高度改正,归算至离墩面1.3m高度处;每个点的总均值中误差应不超过

。06五月2024级别及精度划分:二、技术设计3、重力控制网国家重力控制点进行相对重力联测时使用的仪器数和成果数要求。等级基本点一等点二等点仪器数431成果数432加密重力测量测线中,当仪器静放3小时以上时,必须在(

)读数,按静态零漂计算。

2011-11A.静放前B.静放后

C.静放中D.静放前后45D计算零漂改正时,需要先计算重力仪零漂率,重力仪的零漂率计算公式为:重力点联测过程中,仪器停放超过2小时,应在停放点重复观测,以消除(

)。

A.一致性误差B.联测中误差C.静态零漂D.固体潮46C相对重力测量是测定两点的(

)。

2011-12A.重力差值B.重力平均值

C.重力绝对值D.重力加速度47A绝对重力测量是测定地面点的(

)。

A.重力差值

B.重力平均值

C.重力绝对值D.重力加速度48C06五月2024内容要点考试大纲变化一技术设计二项目实施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坐标转换六06五月2024根据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交通、地形和气象等条件,选择满足技术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建造合适的测量标志,并提交相应的资料。根据技术设计,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外业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大地测量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三、项目实施06五月2024选点要求标志建造观测数据质量检核数据处理三、项目实施06五月2024选点要求:一是有利于GPS信号的接收,包括减少信号遮挡、减少信号干扰;二是便于GPS观测,包括点位便于到达及便于架设仪器;三是便于点位的保存,包括点位稳定及充分利用旧点。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06五月2024选点要求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影响因素详细描述备注有利于GPS信号的接收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减少信号遮挡1、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2、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4、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减少信号干扰四个方面:1、2减少信号直接干扰;3、减少多路径误差,4、利于修正气象误差06五月2024选点要求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影响因素详细描述备注便于GPS观测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点位便于到达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便于架设仪器便于点位的保存地面基础稳定,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点位稳定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充分利用旧点选点结束后应上交以下资料:GPS网点点之记、环视图;GPS网选点图(测区较小,选点、埋石与观测一起完成时,可以展点图代替);选点工作总结。06五月2024标志建造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等级可用标石类型B级点基岩天线墩、岩石天线墩、土层天线墩C、D、E级点基岩标石、岩层普通标石、普通基本标石、冻土基本标石、固定沙丘基本标石、普通标石、建筑物上标石06五月2024标志建造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各种类型的标石应设有中心标志。标志中心应刻有清晰、精细的十字线或嵌入不同颜色金属(不锈钢或铜)制作的直径小于0.5mm

的中心点。各种天线墩应安置强制对中装置。强制对中装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埋石结束后应上交以下资料:GPS点之记;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标石建造拍摄的照片;埋石工作总结。06五月2024观测数据质量检核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基线测量中误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闭合环及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06五月2024数据处理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提取基线向量几项原则:相互独立;闭合;质量好;异步环边数较少;边长较短。三维无约束平差几个目的:判定粗差基线;调整各基线向量观测值权。约束平差/联合平差具体步骤:指定进行平差的基准和坐标系统;指定起算数据;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进行平差解算。质量分析与控制指标:基线向量的残差:根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的大小;相邻点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59下列属于GPS外野观测数据质量检核主要内容的是(

)。A.同步观测环闭合差B.各时间段的较差C.复测基线长度差D.精处理后基线分量及边长的重复性E.独立环闭合差及附和路线坐标闭合差ACE60GPS网平差流程内容包括(

)。A.基线向量提取B.复测基线长度差计算C.三维无约束平差D.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E.质量分析与控制ACDE按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随GPS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只能用于(

)。

2011-7

A.C级及以下各级GPS网基线解算

B.A级GPS网基线预处理

C.B级GPS网基线静处理

D.A级GPS网基线处理61A目前“2000国家GPS控制网”是由(

)组成。

2011-82

A.国家测绘局布设的GPSAB级网B.总参测绘局布设的GPS一二级网C.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D.中国大陆环境构造监测网

E.国家天文大地网62AB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背景知识

63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GPS大地网(2666点)国家高精度GPSA、B级网(国家测绘局);全国GPS一、二级网(总参测绘局);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全国天文大地网(近5万点)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数据处理三网平差,即2000GPS大地控制网平差;二网平差,即2000GPS大地控制网与天文大地网的平差;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平差。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64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认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破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已有资料情况该市基础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及成果:联测国家高等级三角点5个,基本均匀覆盖整个城市区域,各三角点均有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城市及周边地区的GPS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及精确坐标;城市及周边地区近期布设的国家GPS点及成果。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65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10≤51/80000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66外业资料的检验使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对同步环闭合数、独立闭合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进行检核,各项指标应满足精度要求: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为基线测量误差

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67独立闭合坐标闭合差

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

n表示闭合环边数。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68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

应满足规范要求项目实施中,测得某一基线长度约10公里,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95.5毫米,某一由6条边(平均边长约5公里)组成的独立闭合环,其X、Y、Z坐标分量的闭合差分别为60.4毫米、160.3毫米、90.5毫米。GPS控制网平差解算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约束平差

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69坐标转换该市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了城市独立坐标系,该独立坐标系使用中央子午线为东经×××°××′××",任意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过平差与严密换算获得城市基础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成果后,利用联测的5个高等级三角点成果,采用平面二维四参数转换模型,获得了该基础控制网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

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70问题:计算该重复基线长度较差的最大允许值,并判定其是否超限。计算该独立闭合环坐标与坐标分量闭合差的限差值,并判定闭合差是否超限。简述该项目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简述该项目1980西安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转换关系建立方法及步骤。(上述计算: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二位,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71解答:计算该重复基线长度较差的最大允许值,并判定其是否超限。

最大允许值:

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95.5毫米,因此未超限。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72计算该独立闭合环坐标与坐标分量闭合差的限差值,并判定闭合差是否超限。因此,坐标分量闭合差Y方向超限,闭合环坐标、坐标分量X方向及坐标分量Z方向不超限。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73简述该项目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该项目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如下:GPS数据预处理及GPS基线解算、网平差。GPS数据预处理及GPS基线解算;网平差GPS基线提取基线向量:挑选相互独立、闭合、质量好、异步环边数较少、边长较短的基线向量;三维无约束平差:判定粗差基线;调整各基线向量观测值权;约束平差/联合平差:指定进行平差的基准和坐标系统;指定起算数据;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进行平差解算;质量分析与控制:指标:基线向量的残差:根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的大小;相邻点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74简述该项目1980西安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转换关系建立方法及步骤。可按平面转换四参数的方法来建立转换关系,步骤如下: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分析选取用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根据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除粗差点。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要求时,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计算待转换点的目标坐标系坐标。2011案例分析-第一题-大地测量

7506五月2024上交资料三、项目实施1、卫星定位控制网测量任务书(或合同书)、技术设计书;点之记、环视图、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选点和埋石资料;接收设备、气象及其他仪器的检验资料;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簿及其他记录;数据处理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成果表;GPS网展点图;技术总结和成果验收报告。06五月2024选点要求:

选定水准路线;选定水准点位;上交资料;标志建造:水准标石类型;上交资料;质量控制:

主要限差要求;误差来源;误差消除;数据处理:

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计算;观测值权确定;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06五月2024选点要求: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选定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较小的公路、大路进行;应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段和磁场甚强的地段;应避开高速公路;应尽量避免行人、车辆来往繁多的街道、大的河流、湖泊、沼泽与峡谷等障碍物;当一等水准路线通过大的岩层断裂带或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区时,应会同地质地震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选定。06五月2024选点要求: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选定水准点位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定,具有地面高程代表性的地点,并且利于长期保存和高程联测,便于卫星定位技术测定坐标的地点;水准点宜选在路线附近机关、学校、公园内。设在路肩的道路水准点宜选在里程碑或道路上的固定方位物附近(2m以内)。06五月2024选点要求: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选点结束后应上交的资料水准点之记、水准路线图、路线结点接测图;基岩水准点的地质勘探报告;选点中收集的有关资料;选点工作技术总结(扼要说明测区的自然地理情况;选点工作实施情况及对埋石与观测工作的建议;旧水准标石利用情况;拟设标石类型、数量统计表等)。06五月2024建造标志: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一二等水准标石类型序号水准点类型水准标石类型1基岩水准点深层基岩水准标石、浅层基岩水准标石2基本水准点岩层、混凝土、钢管、永冻地区钢管、沙漠地区混凝土柱基本水准标石3普通水准标石岩层、混凝土柱、钢管、永冻地区钢管、沙漠地区混凝土柱普通水准标石、道路水准标石、墙脚水准标志06五月2024建造标志: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水准点标石的类型除基岩水准标石须按地质条件作专门设计外,其他水准点的标石类型应根据冻土深度及土质状况,按下列原则决定:有坚硬岩层露头或在地面下不深于1.5m的地点,优先选择埋设岩层水准标石;沙漠地区或冻土深度小于0.8m的地区,埋设混凝土柱水准标石;冻土深度大于0.8m或永久冻土的地区,埋设钢管水准标石;有坚固建筑物(房屋、纪念碑、塔、桥基等)和坚固石崖处,可埋设墙脚水准标志;水网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水准点,埋设道路水准标石。06五月2024建造标志: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水准点标石的类型除基岩水准标石须按地质条件作专门设计外,其他水准点的标石类型应根据冻土深度及土质状况,按下列原则决定:有坚硬岩层露头或在地面下不深于1.5m的地点,优先选择埋设岩层水准标石;沙漠地区或冻土深度小于0.8m的地区,埋设混凝土柱水准标石;冻土深度大于0.8m或永久冻土的地区,埋设钢管水准标石;有坚固建筑物(房屋、纪念碑、塔、桥基等)和坚固石崖处,可埋设墙脚水准标志;水网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水准点,埋设道路水准标石。06五月2024建造标志: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上交资料埋石结束后应上交以下资料: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埋石后的水准点之记及路线图、埋石建造关键工序照片或数据文件;埋石工作总结(扼要说明埋石工作情况,埋石中的特殊问题处理及对观测工作的建议等)。06五月2024水准测量主要限差: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等级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闭合差环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一等——二等注:k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km);当测段长度小于0.1km时,按0.1km计算;L为附合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km);F为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km);R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千米(km);06五月2024质量控制: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视准轴和水准器轴不平行的误差,水准标尺每米真长误差,两根水准标尺零点差。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大气垂直折光影响,仪器脚架和尺台(庄)升降的影响等。观测误差作业员整平误差、照准误差和读数误差。使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其观测误差主要是作业员对准标尺的偶然误差。06五月2024质量控制: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误差消除仪器误差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角校正残余误差,这种影响与距离成正比,只要观测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或减弱此项的影响。水准尺误差:由于水准尺刻划不准确,尺长变化、弯曲等影响,水准尺必须经过检验才能使用。标尺的零点差可在一水准段中使测站为偶数的方法予以消除。06五月2024质量控制: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误差消除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仪器下沉:由于仪器下沉,使视线降低,从而引起高差误差。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可减弱其影响。

尺垫下沉:如果在转点发生尺垫下沉,将使下一站后视读数增大。采用往返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弱其影响。

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影响:如果前视水准尺和后视水准尺到测站的距离相等,则在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中含有相同的影响,放测站时要争取“前后视相等”

。06五月2024质量控制: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误差消除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影响仪器水平,产生气泡居中误差,观测时应注意撑伞遮阳。06五月2024质量控制: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误差消除观测误差作业员整平误差:采用符合式水准器时,气泡居中精度可提高一倍。读数误差:水准尺倾斜将使尺上读数增大。91以下可以减弱三角高程测量中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的措施有(

)。A.对向观测B.提高观测视线高度C.利用短边传算高程D.延长观测时间E.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ABCE92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A.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B.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C.大气折光误差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E.水准尺分划误差ABC按水准测量时,应使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其目的是减弱(

)的误差影响。

2011-8

A.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仪器数轴

B.十字丝横丝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C.标尺分划误差

D.仪器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93D06五月2024数据处理: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

06五月2024数据处理: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每千米全中误差计算当构成水准网的的水准环超过20个时,还需要按环线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W为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准环闭合差,单位mm;F为水准环线周长,单位千米;N为水准环数。06五月2024数据处理: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观测值权的确定式中,C是根据水准网中各路线长度具体情况而定的常数。

对于山地水准测量,通常是统计水准路线的测站数n。式中,C可以根据水准网中各路线观测站数的多少适当地选择。97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成比例分配。A.高差大小B.测站数C.水准路线长度D.水准点间方向角E.站点高程BC98水准测量的精度可以用每公里高差中数的()来评定。A.单位权中误差B.偶然中误差C.理论闭合差D.全中误差E.往返闭合差BD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单一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2011-9

A.按距离成比例反号分配

B.按距离成比例同号分配

C.按测段平均反号分配

D.按测段平均同号分配99A水准路线中每个测段的高差改正数按下式计算即按水准路线闭合差W按测段长度R成正比的比例配赋于各测段的高差中06五月2024数据处理:三、项目实施2、高程控制网上交资料技术设计书;水准点之记的纸质文本及其数字化后的电子文本;水准路线图、结点接测图及数字化后的电子文本;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2份)水准仪、水准标尺检验资料及标尺长度改正数综合表;水准观测手簿、磁带、磁盘、光盘等能长期保存的其他介质,水准点上重力测量资料;水准外业高差及概略高程表两份;外业高差各项改正数计算资料;外业技术总结;验收报告。06五月2024基准点:三、项目实施3、重力控制网点位要求:位于稳固的非风化基岩上;远离工厂、矿场、建筑工地、铁路以及繁忙的公路等各种震源;避开高压线和变电设备等强磁电场;附近地区不会产生较大的质量迁移;不宜在大河、大湖水库附近,地面沉降漏斗、冰川及地下水位变化剧烈的地区建点。06五月2024基准点:三、项目实施3、重力控制网标石规格及埋石:基准点观测墩标石的尺寸为1200mm×1200mm×1000mm;标石周围与地面应留宽0.1m的隔震槽,填以泡沫塑料;标石距墙不得小于0.5m,两个观测墩之间相距应大于0.8m。06五月2024基本点、一等点及引点:三、项目实施3、重力控制网点位要求:基本点和一等点的点位一般选在机场附近(在机场的安全隔离区意外);点位应选在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和便于长期保存的地点,不得选在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点;点位应远离飞机跑道及繁忙的交通要道,避开人工震源、高压线路及强磁设备;点位应便于重力联测及点位坐标、高程的测定。06五月2024基本点、一等点及引点三、项目实施3、重力控制网标石规格及埋石:标石的尺寸为1000mm×1000mm×1000mm;标石用混凝土现场灌制;标石应标定正北方向;石面应平整光滑,标志镶嵌在标石面的中央。06五月2024上交资料三、项目实施3、重力控制网重力控制点点之记、委托保管书、点位资料、选埋技术总结;测量仪器检验资料、仪器鉴定证书、观测手簿、验算手簿、平面坐标和高程成果表、技术总结;重力仪各项检验记录手簿和验算手簿;长基线联测与比例因子标定计算资料;重力仪格值表;相对重力观测记录、验算簿、环闭合差计算、点位信息表;气压表、温度表检定证书;绝对重力仪检验和标定资料;观测记录光盘、绝对重力计算资料、成果表、点位与环境说明和垂直梯度测定资料。06五月2024内容要点考试大纲变化一技术设计二项目实施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坐标转换六107费用计算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08任务概况:通过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利用GPS技术结合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已成为高程测量的一种方式。为适应GPS技术以及CORS站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某市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涉及测区面积约5000km2。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09目标:某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目标是综合利用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该市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本项目外野工作内容主要包括:GPSC级点选埋50点,GPSC级点观测100点,GPSC级点三等水准联测1000km,外业成果整理、归纳。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10指标要求:①GPSC级网相邻点基线水平分量中误差不超过±10mm;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中误差低于±20mm。②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为±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为±6mm。③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2.5′×2.5′,似大地水准面精度±0.05m。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111、计算题依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本项目的标石选埋、GPS和水准观测、数据处理成本费用额定如下:——GPS普通标石选埋为10063.31元/点;——三等水准观测为1117.89元/km;——GPSC级点观测为5274.53元/点;——三等水准数据处理为23.60元/km;——GPSC级点数据处理为911.89元/点;——似大地水准面计算为60.81元/km2。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12①面积不足1000km2的,按1000km2计算。②对精度≤5cm而面积超过10000km2和精度>5cm而面积超过100000km2的,其面积超过部分按上述相应定额的20%计算。假设GPSC级点观测时,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下,每观测一个点需要技术人员2人,1个工作日,1套观测设备。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13请进行下列计算:(1)所需要的外业总经费,包括标石选埋和外业观测。(2)所需要的数据处理总费用。(3)若20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GPSC级点观测工作,需要最少投入的技术人员观测设备数。2、简答题(1)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2)简述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四、似大地水准面精化1141、计算题(1)标石选埋费用为10063.31元/点×50点=503165.50元;GPSC级点观测费用为5274.53元/点×100点=527453.00元;三等水准观测费用为1117.89元/km×1000km=1117890.00元;综上所述,共计2148508.50元。115(2)GPSC级点数据处理费用911.89元/点×100点=91189.0元;三等水准数据处理费用为23.6元/km×1000km=23600元;似大地水准面计算费用为60.81元/km2×5000km2=304050.00元;综上所述,所有数据处理费用为418439.00元。116(3)根据题中假设,每观测一个GPSC级点需投入技术人员2名,1个工作日,观测设备1套。若20个工作日内完成100个GPSC级点观测工作,则每个工作日至少完成5个,因此需要至少10名技术人员,观测设备5套。1172、简答题(1)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该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别区,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区应占有一定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各级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宜利用不低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中4.5规定精度的大地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118(2)检验点布设原则检验点的点位应分布均匀,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地区均应布设检验点;应采用未参加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实测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0个;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100km,总数不应少于50个;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总数不应少于20个。119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在利用旧点作为检验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以及是否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符合要求方可利用。120检验点数据处理原则:GPS数据处理按照GB/T18314—2009的要求执行;水准数据处理按照GB/T12897—2006和GB/T12898—2009的要求执行;按公式计算检验点的实测高程异常;利用检验点的大地坐标和拟合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各检验点的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评定: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与其实测高程异常不复制计算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06五月2024内容要点考试大纲变化一技术设计二项目实施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坐标转换六06五月2024根据项目要求,建立并运行大地测量数据库和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06五月2024参考站网的分类参考站网的选址与基建系统构成大地测量数据库存储的数据工作内容特性五、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06五月2024为了促进测绘的进一步发展,某市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10个永久性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通过网络互联,构成新一代网络化大地测量系统,向各级测绘用户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并向导航、灾害预报等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服务,称为××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作为数字××基础设施之一。××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建成后,将通过网络服务器提供差分数据服务,用户(以GPRS或CDMA作为通讯方式)在系统覆盖范围内达到cm级的网络RTK服务及亚米级的网络RTD服务。五、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06五月2024系统建设参考规范为:《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22021-2008),《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T2008-200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问题:按照参考站网的管理形式、任务要求和应用范围,××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属于哪一类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该类型参考站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参考站距离是多少?在参考站建设过程中,选址与基建完成分别需要提交什么成果?参考站设备主要有哪些(至少列出5种关键设备)?设备配置完成应提交什么成果?五、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126答案××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属于区域参考站网,主要用途是用于构成高精度、连续运行的区域坐标参考框架,提供不同精度的位置服务和相关信息服务。区域参考站网的布设按实时定位服务精度的不同选择参考站间的距离不同,分米级服务精度对应的站间距离为50~150公里,厘米级服务精度对应的参考站间距离为20~80公里。127答案参考站选址完成需要提交的成果有:所属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地震地质概况、交通、通讯、物质、水电、治安等情况;点位的远、近景照片;选址点之记;实地测试数据和结果分析;收集的其他资料。参考站基建完成需要提交的成果有:参考站设计方案,包括整体式样、观测墩结构、观测室结构、管线、排水、安防等专项设计,施工方案、经费预算等;参考站基建工程包括,包括施工进度、经费使用、建筑结构图、竣工地形图(站周围20m范围)等。128答案参考站设备主要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天线、气象设备、不间断电源、通讯设备、雷电防护设备、计算机、集成柜等。设备配置完成提交的成果有:设计方案;测试报告(报告仪器检定证书、安装测试报告等);工作总结;设备登记表等。129130五、大地测量数据库存储的数据数据来源原始观测值:方向、边长、高差、重力等;平差值:如在原始观测基础上经数据处理得到的坐标、高程等;再生数据:如用平面直角坐标转化得到的经、纬度等;总结资料及文字说明等属性信息。三角点、水准点、重力基本网点、重力加密点,GPS点。131五、大地测量数据库工作内容对大地测量资料分析、整理;对数据进行检查、分析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结构的正确性;编写数据字典。132五、大地测量数据库特性准确性长期性与实时性共存周期性与累积性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复杂06五月2024内容要点考试大纲变化一技术设计二项目实施三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五坐标转换六06五月2024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现状,分析确定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六、坐标转换135坐标系统坐标形式变换坐标转换坐标转换步骤六、坐标转换136六、坐标转换序号坐标系长半轴扁率大地原点参考椭球11954年北京坐标系6378245f=1/298.3前苏联的普尔科沃克拉索夫斯基椭球21980西安坐标系63781401/298.245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IUGG1975年推荐的椭球参数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63781371/298.257222101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1980年(GRS1980)4WGS-8463781371/298.257223563地球的质心WGS-84椭球我国现行的大地原点、水准原点分别位于(

)。

2011-2A.北京、浙江坎门

B.北京、山东青岛

C.山西泾阳、浙江坎门

D.陕西泾阳、山东青岛137B138下列属于地心坐标系统的有()。A.1954北京坐标系统B.1980西安坐标系统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D.新1954北京坐标系统E.WGS-84CE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NS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体面为基准面。用大地经度L、纬度B、大地高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