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红光农场学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20世纪初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说“孝”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促成上述言论产生的历史因素,不包括A.民国初年封建思想依然存在B.反对尊孔复古逆流的要求C.清王朝的腐朽反动统治D.民主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2.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A.两处B.三处C.四处D.五处3.以下是1970年4月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据此判断,该评论涉及的科学技术成果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4.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瓦特改良蒸汽机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5.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6.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宣称:“现在,我们美国人距最终战胜贫困是如此之近,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在这方面都无法与我们相比。”结果第二年,美国就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矛盾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C.资产阶级和旧贵族的冲突D.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对立关系7.“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科技进步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快慢不同,国际体系与50年前英国遥遥领先的局面相比变得更加动荡,更为复杂……”这种局势下出现的国际组织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C.北约和华约D.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8.1858年,美国总统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这句话体现了美国内战前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A.原料产地与市场问题B.关税问题C.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D.政府职责问题9.“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10.王斯德的《世界通史》中:“(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法国大革命时期D.俄国十月革命时期11.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12.下图为基督教世界的传奇斗士罗兰正在接受查理大帝授予其作为骑士标志的宝剑和服饰。画中年轻的骑土双手伸展的恭顺姿势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过宣誓,骑士承诺为其领主的尊严而战。作为回报,他能够在其生命和领土受到敌人威胁时得到领主的庇护。以上场景发生在()A.古希腊 B.古罗马C.中古西欧 D.中古日本13.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起义者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特点的是A.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B.走城市革命的道路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14.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发展”为宗旨的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是()A. B.C. D.15.下图(清府城南门的月城)机构位于东南沿海的宝岛,最早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置。下列关于该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机构是郑成功当政时设置B.该机构当时隶属浙江省管辖C.加强了与祖国内地联系D.巩固了祖国的西南边疆防守16.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时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这一“大胆突破”的前提是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7.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刺史 B.太尉C.司隶校尉 D.御史大夫18.如果给如图的卡片加上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A.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B.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C.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影响D.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困难19.据岛内《天下》杂志(2018年)1月2日发布的年度民调显示,铁心搞“台独”的蔡英文上任一年多以来,认同自己是人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人比例,比蔡英文刚上任时增加了一倍,占比是历年新高。这一事实说明()A.统一指日可待B.“一个中国”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C.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D.“一国两制”是回归的良策20.“史可法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英雄,死后部将将其衣冠葬于某城的梅花岭。“材料中的“梅花岭”位于A.无锡 B.常州 C.苏州 D.扬州2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22.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3.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明成祖给了他一封敕书: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材料说明郑和船队远航的使命是()A.国力的宣扬 B.贸易的促进 C.航线的开拓 D.和平的传播24.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苏联人追求的是不战而胜。……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没有等到1999年的到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共已经不战而败。“苏共不战而败”导致了A.美国称霸世界的局面形成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____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___________,转战陕北,贺龙、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26.下列人物的生活经历,对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最能提供鼓励力量的是()27.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局面。比如,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等。材料一对照《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变化最大的是(方向),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是;图二中在A地设立的管理机构是。材料二《有观政要》是唐人吴兢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大臣为魏征等议论古今政治得失的书。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李世民44次公开承认错误,而且有文字记录,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他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净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侯杨方《盛世启示录》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②材料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盛世社会的看法。29.(6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实践和推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根据材料一指出无产者运用这一武器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它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材料四: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谁?材料五:有位领导人曾经说过:“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的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材料六: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创造性探索,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据材料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的创造性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综上述材料,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30.(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400年401年—1000年1001年—1500年明清时期19世纪中国占比50%62%71%58%30%以下0.4%——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端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列举中国古代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材料二下面是某本书中的部分目录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算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材料二中目录不完整,请根据所学知识,将目录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材料三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位居世界第一。世纪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7席。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中外历史纲要》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从“20世纪初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可以推测此项运动为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灭亡。所以C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时期,民国政局动荡,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的传播与民主自由思想传播关系密切。AB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0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已经废除了科举,①不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②不正确,1911年年辛亥革命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废除了跪拜礼,④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3、B【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970年4月,”材料文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空间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科学技术成果是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以前,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这就促使人们研制新的动力驱动机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故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是因为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B符合题意。火车发明于1825年,轮船发明于1807年,内燃机发明于1876年,都不符合题意。珍妮纺纱机与题意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5、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工具的改进会推动人类的进步。由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因此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经分析ABC不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依据课本所学,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工具的改进会推动人类的进步。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手脚分工明显;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开始种植水稻,出现了原始农耕;比建筑技术进步,开始建造干栏式的房子,饲养家畜,制造陶器。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科技进步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快慢不同”,可知是进入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争夺市场、原料、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酝酿着战争;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其核心是英国。”由德国、奥钢帝国和意大和三国组成“三国同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选项A符合题意;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是二战时期形成的;北约和华约是冷战时期形成的;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是今天的国际组织;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内容。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奴隶”指的是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半自由”指的是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北方资本主义工业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南方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实行种植园奴隶制。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变得不可调和,于是引发内战。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9、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数以亿计的精壮劳动力,为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开发,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资金。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是正确的。10、A【解析】

根据“(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石油、汽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计算机、网络、航天等;因此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期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选项C,故选C。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的骑士接受查理大帝的赏赐,又要宣誓效忠领主,这反映了中古西欧的分封制,这种现象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古日本并没有出现。故答案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1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的结果,不是十月革命的。所以答案选C。1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A是欧盟会徽。代表了欧洲各国完美团结的美好愿望;B是世贸组织会徽,该标识由上下三道的弧线组成,意味着充满活力的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六道弧线组成的球形表示世贸组织是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B项符合题意;C项为亚太经合组织会标。会标不仅代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重要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也代表着亚太地区的希望和期待;D项为联合国会徽,地球和橄榄枝象征着用和平包围着整个地球,表达了人们渴望世界和平、团结的愿望,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收复,1683年,清军进入,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立府,隶属福建省,府的设立,加强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A【解析】

材料中这一“大胆突破”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特点,这一“大胆突破”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旨在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A符合题意;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B排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排除;罗斯福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排除。故选择A。17、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符合题意;西汉刺史、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官员,故AC不合题意;太尉掌管军事,故B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秦朝负责监察百官”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18、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这充分体现了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影响及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困难,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9、B【解析】

依据材料“认同自己是人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人比例,比蔡英文刚上任时增加了一倍,占比是历年新高。”反映了很多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即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结合课本所学,1992年海峡两岸的两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择B。20、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的一篇《梅花岭记》让史可法这位抵御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与梅花岭一道千秋不朽。梅花岭在扬州古城北边广储门,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这里有明朝兵部尚书、大学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这位誓与扬州城共存亡,孤军抵抗,兵败殉国的英雄成为城市的骄傲。史可法遗言:“我死后,葬在梅花岭上。”就是表明了自己忠贞不屈,犹如梅花般的气节。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1、B【解析】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之一。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戊戌变法无关,故选B。22、D【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中共十二大上,又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23、D【解析】

根据材料“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可知,材料说明郑和船队远航的使命是和平的传播。1405年﹣1433年,明政府为了和平的传播,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D符合题意;国力的宣扬是郑和下西洋是使命之一,但材料未涉及,A不符合题意;贸易的促进、航线的开拓是郑和下西洋的作用,B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重点识记郑和下西洋的内容与影响。24、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苏共不战而败”,可知与苏联解体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原延安【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北,贺龙、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26、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处于逆境中的人们”可以判断是贝多芬,因为虽然贝多芬完全失聪,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倔强的性格同“命运”和社会的不公进行抗争,对逆境中的人们起到鼓舞作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贝多芬的史实点评:关于贝多芬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他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深情,极富心灵的震撼力。他的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贝多芬有着“乐坛雄狮”的美称。27、瑞金【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故长征出发地点是瑞金。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西北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勇于自我反省。②赞同,理由: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等。(3)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有利于盛世局面的出现;盛世的前世和来生是乱世和衰世。(最少回答两个方面)【解析】

(1)依据材料《秦朝疆域》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疆域变化最大的是西北地区,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西汉时期在这一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是西北西域都护;图二中在A地设立的管理机构是安西都护府。(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我赞同“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的说法是,因为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历史上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有利于盛世局面的出现;盛世的前世和来生是乱世和衰世。29、(1)十月革命(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3)斯大林模式;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没有时间不扣分。)(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李大钊。(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6)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产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武器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