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十一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重庆十一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重庆十一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重庆十一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重庆十一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十一中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D.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2.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3.“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4.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5.《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①西汉强化监察制度②隋朝开创科举制度③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④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④6.日本占领东北后,又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这一事件引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是A.五四运动B.公车上书C.一二九运动D.反苏运动7.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①焚书坑儒②故宫③明长城④清文字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8.“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②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下面年代尺上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B.②——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C.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D.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11.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谓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一一签署《凡尔赛条约》一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一决定成立联合国一一14.孙中山先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他在临终前告诫国人:“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在四十年革命生涯中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试着设计一个表格加以说明。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请回答: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错误:<填字母>,理由:。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题文的“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反映的是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ABC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理解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

根据题干“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D符合题意。ABC项题干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所以答案选择C。5、C【解析】依据材料“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反映的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的统治者沿用。“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指的后来者在政治制度反面的不断完善、修正。结合课本所学,西汉的统治者强化监察制度、隋朝开创科举制度都属于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①②正确,C项符合题意;开创三省六部制的是隋朝,唐朝只是完善开创三省六部制。③错误,AB三项不合题意;厂卫特务机构是锦衣卫和东厂的合称。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成立特务机构东厂,④表述错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6、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华北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公车上书是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46年春反苏运动指的是1946年2月因国民政府官员张莘夫接收抚顺煤矿时被苏联保护的东北民主联军杀害而导致的中国学生抗议苏联侵犯中国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需要把握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区分一二九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异同。7、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封建社会的工程建筑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理解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封建国家可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大型的建筑工程。要求选出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备选项中②③是符合马克思论述的史实,其他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A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B排除;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故CD排除。故此题选A。9、B【解析】

据“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③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①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复存在。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39——1945年是二战的时间,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A【解析】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他们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而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故选A。12、A【解析】

根据“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说明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A符合题意,BCD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万隆会议(2)巴黎和会(3)26国华盛顿会议(4)雅尔塔会议【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凡尔赛和约》。(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14、时间主要贡献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创立同盟会1906年发表三民主义1912年1月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为“中国之自由平等”所做的最大的贡献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又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民报》上,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纲领。此后,他领导了多次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回国领导了辛亥革命,并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政体。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可以制作表格为:时间主要贡献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创立同盟会1906年发表三民主义1912年1月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1)契丹(2分)(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4)C.(2分)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