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评课反思_第1页
将进酒-教案-评课反思_第2页
将进酒-教案-评课反思_第3页
将进酒-教案-评课反思_第4页
将进酒-教案-评课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教案+评课研讨+自我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二)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三)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二、教学重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三、教学难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四、教学设想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章理解的难度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五、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教学时数2课时八、教学内容与步骤导语: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一)介绍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二)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读qiāng。(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单元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本诗便是读,在此,我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1、

①听范读,读准字音:将进酒(qiāng)

金樽(zūn)

馔玉(zhuàn)恣欢谑(zì)(xuè)沽酒(gū)将出(jiāng)

②听范读,读准句读和重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学生质疑,师生一起疏通疑难诗句。

课本注释补充:

古今异义词:人生得意须尽欢

得意:此处是指有兴致的时候,与今义不同。

词类活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悲:为动用法,为……而悲

文言句式:

【评课研讨】

教师通过范读建设了一种积极的诗歌诵读氛围。老师具备较好的诵读能力,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诵读普通话标准、感情充沛、表现力强,读出了李白诗歌的那种豪迈、飘逸的感觉,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中。教师采用启发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教态老练、奔放,自然,有感染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讲解清朗,层次分明,富有感情。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收放自如,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指导朗读非常到位,由诵读指导引出对内容的分析,很有层次感,由浅入深,由内容理解到主题,诵读贯穿始终。在学生启发式教学上,有一定的讲究,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形成开放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双边活动较好。能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强调提高。教学设计巧妙,从饮酒场面展开,貌似论“酒”,实则抒“愁”。水到渠成,主旨自如得到体现。板书过于简单没能起到提纲挈领的功能,应该逐步出现核心,重点。讨论过程中有些放的过开,收拢时有所欠缺,整体朗读还可以加强,个别提问的人应更多一些,时间把握欠精准。

《将进酒》自我反思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一、整体思路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对诗歌与散文的教学: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朗诵教学,是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漫长的语文教学的历史中,朗诵教学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诵读是诗歌教学的灵魂。在观摩了很多诗歌教学之后,我认为,在初专阶段的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朗读只是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尤其是朗读不但是技法,更是受限于个人音质等条件。一个学生可能在心里已经理解到了应该怎样来朗读,但是他无法读出。所以我选择以读为基本线索,重在对诗歌的理性思考。要注意班级风气也影响着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去。如果班级里有几个喜欢诵读的学生,我要鼓励他们,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同学来学习。如果整个班级都不习惯于诵读这种教学方式,则会给诵读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有同学发出笑声的时候,我要以更加投入、认真的状态去感染学生,将全班带入一个严肃活泼的状态中。二、具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介绍作者和解题。说明:《将进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既关照了全诗内容,又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单元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学习本诗便是读,在此,我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说明:朗读诗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教材也非常重视诵读和背诵,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

说明:学生根据注解和预习提示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劝酒诗,这样才能照应导入,也让学生有整体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从注解、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补充知识等筛选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激荡的思想情感。

(四)具体鉴赏,解决问题、难点。

1、诗歌开头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歌从哪一句开始点酒入题?作者的情感

有何变化?

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高度自信的豪迈诗句?

4、如何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5、如何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6、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7、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而他却高踞一席,反客为主,颐指气使,怪责主人少钱缺酒,缺乏“千金散尽”的豪气,提议“典裘当马”换取美酒,一醉方休;而且“呼儿”“与尔”口气甚大,狂放无礼,让人简直搞不清谁是“主人”,这说明了什么??

8、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1)感情上的大起大落

怀才不遇的愤懑

傲岸不屈的豪气

人生易逝的悲叹

及时行乐的狂放

(2)夸张的写法

①凭借数字夸张: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

现愁的深广。

②感觉的夸张:用“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

源头之高;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五)课外引伸、拓展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2.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通过预习,每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贪图教学进度的快速,而是依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