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朗诵教案_第1页
将进酒朗诵教案_第2页
将进酒朗诵教案_第3页
将进酒朗诵教案_第4页
将进酒朗诵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朗诵教案【教学目标】1、赏析句子,品悟诗歌中蕴涵的复杂感情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诗词3、深刻领悟诗人于坎坷中见豪情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理解诗人的诗酒人生【教学难点】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诵读诗歌,达到美读的效果【教材分析】《将进酒》为高中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课。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以鉴赏诗词为主,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主要是在一二单元鉴赏诗词基础上,让学生在吟咏诗词上进行指导。《将进酒》是整个单元的学习第一篇,对于如何让学生吟咏诗词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在这个单元教学上至关重要,所以我安排了2个课时到3课时。李白这首诗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很适合用诵读,加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读”,所以本节课重点以读为中心,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知人论世,进行“音读”环节、“意读”环节,初步把握诗词内容,初读诗词并背诵。第二课时,进行“情读”环节、“美读”环节,一方面“情读”——通过学案导学问题研讨分析鉴赏诗句,把握情感,另一方面“美读”——在鉴赏全文之后进行创造性的诵读诗歌,读出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同时再通过诵读感受进一步把握和理解诗歌内容。【学情分析】在诗词鉴赏方面:学生进行鉴赏已经有二个单元了,鉴赏诗词的意识较好,但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而且本身鉴赏诗词也有一定难度,所以鉴赏上先以文本翻译解读为重,以问题研讨的形式为辅设计较简单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鉴赏上能有方向有方法,对诗词的意象、意境有所感悟。在诗词诵读方面,每讲一首诗都给学生放示范朗读,学生朗读诗词的意识较好,只是学生水平有限,个别学生在诵读上比较突出,但是能调动普通学生能尽量敢于吟咏诗韵,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给予指导。

【教学过程】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二、教师范读(注意读音、节奏)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⑤练习背诵。1、“天生我材必有用”和“但愿长醉不复醒”代表了哪两种人生观?为什么有这种矛盾的心境?(结合诗人李白的政治梦想与人生经历进行分析)

明确:积极入世,消极避世,这正是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权贵,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一方面想入世,一方面又不得不避世。所以在他的诗词中总有这种矛盾的体现,也使文章感情起伏波折,同时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2、我们都知道李白是“酒中仙”,谁能说说有关李白和酒的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化用诗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迅速融入学习诗歌的氛围。另:可以提醒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诗歌,就会给作文增添一笔文采。)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把诗、酒当成自己的朋友,诗和酒是李白于坎坷、失意中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教师活动:明确问题答案,引入李白生平和李白饮酒的故事,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德育指导(三)“美读”环节:创造性的诵读诗歌教师活动:先放濮存昕、焦晃、高二五班于晓琳的第一节的朗读,让学生对比感悟,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悟,并创设诵读情境,让学生有诵读意识,在全文鉴赏后,创造性的诵读诗歌,读出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再放配乐渲染情境,让学生练习,鼓励展示加分。学生活动:对比感受名家和同学是如何诵读的,借鉴和激励自己创造性的诵读诗歌,对诗词进行美读,积极展示为本组加分。三、作业1、“美读”《将进酒》,下节课分组抽查进行个人展示。2、写一段关于李白诗酒人生的感悟或评论(写在周记上,200字左右)。【教学反思】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篇目。全诗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思想深邃,既适宜课堂朗诵,又便于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李白的思想感情变化。要想准确解读《将进酒》,就必须深入了解李白,了解其生活经历,理解其复杂的思想情感。研究李白及其作品的专著很多,我在以往阅读的基础上又认真研读了学者康震对李白的解读,重温了唐代文学史及唐代诗歌史专著《唐之韵》,对《将进酒》的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将进酒》一诗音韵节奏极富特色,适合朗诵。朗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非常重视范读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