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_第1页
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_第2页
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_第3页
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_第4页
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写作指导【例文鉴别】(一)

家里的窗是铝合金的那种——它是带颜色的,透明、空灵的湖蓝。这色彩只有在傍晚,天将暗未暗时才看得清。蓝色的窗映出蓝色的世界,一切在弥漫着的蓝色里存在着,梦幻一般。若是再晚些时候,窗子就成了宝石蓝的,厚重而安详。这时独倚窗前,顺着对面窗户透出的灯光望去,惊奇那也站着一位倚窗者……这又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真的,从窗口望出去的感觉很不错。特别是刚开窗,新鲜空气扑面而来的时候,以笑脸对着蓝天,沐浴着轻风,定会很惬意。同时,阳光也会在你心中注入温暖。

每当学习累了,我就在窗边站上一会儿,想许多许多美丽的往事,心胸便开阔起来。觉得烦躁了,也会打开窗,向空气发发牢骚。窗,实际上已成为我心灵的慰藉。我总有种感觉,有窗口就有阳光,有阳光就有希望。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有的紧闭,有的开着。心窗关闭的人,把自己的真诚关了起来,也拒绝别人的关心;心窗敞开的人,把所有美好的东西迎进心中,同时,也向世界献出真情。请记住:我们有敞开的心窗,有灿烂的阳光。生活充满希望,我们热爱人生!

(二)

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全部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

说明文: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功用、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介绍说明,达到以知识教人的目的。说明文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写好一篇说明文应当解决好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2.要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3.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燕

子(例文)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怎么样才能做到生动形象地说明?1.穿插传说、趣闻。例如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引用东西方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使我们对极光有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也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2.运用描写。如王有路同学的《雪花的自述》:到了冬天,我们从天上飘下来,降落到地上,树上,屋顶上,为人类献上一个银妆粉砌的美丽世界。在大雪山里,人们还可以用滑雪板滑雪呢!另外,我们还有更重要的用处,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瑞雪兆丰年”。我们落到地上可以化成水,给冬季的农作物补充水分;还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冻死藏在泥土里的病虫害。在北方,我们还能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雪被”,给麦苗儿保暖。人们常夸奖我们呢!

本段文字在介绍雪的作用时,用了一些描写,如“为人类献上一个银妆粉砌的美丽世界”、“给麦苗盖上一层厚厚的‘雪被’”等,既强调了雪的益处之大,又显得生动形象,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香烟的自白》:我的名字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就是香烟。别看我身矮个头小,我的“威力”可不小。不信?且让我告诉你。问我从哪儿来的?我的祖籍在葡萄牙,15世纪时我的祖先就降生了。

最初,我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后来人们把我经过干燥处理送到了工厂,先被穿上了白大褂,又被整齐地放进烟盒里,然后被运往四面八方,还被人们当作礼物赠送,被人“亲吻”不已。这段话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介绍得妙趣横生。应注意哪些问题:1.为生动而生动,引用的传说、趣闻等与说明事物的特征关系不大;2.为了生动形象而忽略了说明的准确性;3.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结合得不好,造成全篇风格不协调。1.炒腰花——我是这样做的

杨一凡

从初出襁褓,到长大成人,自幼便尝惯了妈妈做的饭菜,尤其是一手绝活——炒腰花,最让我难以忘怀,久而久之,似乎自己也颇精于此道了。于是便突发奇想,想要与妈妈的手艺一较高低。机会终于来了,妈妈因事外出,厨房里却正好留下了炒腰花的各种材料。炒腰花的情形,我已经“明察暗访”过数次,自然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一踏进厨房,便开始了炒腰花两个步骤的第一步——准备。准备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腰花的制作。首先把猪腰子从侧面剖开,于是便可以看到两部分,外层红色易切的是可食部分,内层白色柔韧的是不可食部分。慢慢地将这些丑恶的白色“斩草除根”,就算完成了第一道工序。接下来,将腰子洗净,摆上菜板,开始切花。从腰子的外表面向内切,下手要不轻不重,刚好切到腰子的一半便得停刀,直到把腰子切成一张“网”。

这道工序极考刀法和耐性,一不小心就会切成腰片或腰丝。尽管我十分的注意和小心,仍旧只切出了三分之一的腰花。然后把腰花宰成大小合适的几段,装进小碗里,再用水冲洗。水滤去以后,还得放上些芡粉,用手拌匀。因为这样妙出来的腰花才会更加鲜嫩可口。腰花准备完毕,接着就该准备佐料了。首先抓一碟泡姜、泡青椒,约二两左右,切成碎粒。再找好花椒、豆瓣儿酱。然后把调味盒摆到身边,整个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略加思索,使开始了妙腰花的第二步——下锅。与第一步的“持久战”比起来。第二步简直就是“闪电战”。先把锅烧得辣辣的,再倒入清油,油要稍多一点,待到油有了八成熟,油里的气泡都散尽时便可以了。于是便到了最精彩的时候了,就连油烟味里也充满了战斗气息。

先往油里扔几颗花椒,紧接着便是大半勺豆瓣儿酱入锅,用锅铲一压匀,锅里便闹翻了天,噼里啪啦的响。但却顾不得这么多,抓过调味盒,味精、盐、胡椒粉一阵倾泻,泡姜、泡青椒悉数上阵。先炒上几下,再下腰花,腰花一下锅,就更快了,刷刷刷,横竖三锅铲,关火,起锅,大功告成。

菜端上桌子,该是“丑媳妇见公婆”的时候了。先瞧上几眼,与妈妈炒的不相上下,便毫不客气的大嚼一口,嗯,炒得还真嫩,至于味道嘛……咦,怎么会这么咸呢?百思不得其解,这里妈妈恰好回来了,尝了一口,大笑着说:“傻儿子,勇气可嘉,经验不足,豆瓣儿酱本来就咸,盐就不能多放了,甚至于不放都可以!”哦,我恍然大悟,盐,千万不能多放,大伙儿可要记住哟!2.电子表趣谈

“蓝宝石,超薄型……”又在播机械表的广告了,可是在我印象中好像电视上还没有过我们电子表的独白,真不公平,我们电子表的出现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与机械表相比有不用上条、走时更精确、功能多样化等优点,却没有给我们表现的机会。不信,听我慢慢道来。1955年,第一代电子表就问世了,就是我曾祖父,它只保留了机械表的摆轮游线系统,而改变了能量来源,不再上发条,而用电来带动,这就为人们省去了上发条的麻烦,同时,准确度大大提高了。俗话说的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出现了我爷爷——音叉电子表,于是我们从根本上与机械表分了家,用音叉振荡系统代替了摆轮系统,更为电子表的准确计时立下一大功。

数十年发展史,我爷爷也退休了,我爸爸——石英表又立奇功。接着,家里人员可就爆满了,有夜视灯的,可报时的,有秒表的等等,父辈们花样叠出,为电子表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不久,家里发生了大变革,各种新发明装在了我们身上,于是,我们能预报天气,能随时听收音机,看电视,照相,通话,计算等等,还装上了能记事解题的电脑。这一下,表不光用于计时了,还为人们做着更多的事,提供更多的方便。哦,对了,大家看过“007”这类影片吧,瞧007那只表,有发报机,对讲机,照相机,还有武器,就凭这小小的手表把敌人弄得狼狈不堪,使他多少次死里逃生。别忘了,那也是一只电子表,听说是我的一个远房堂兄呢!真了不起。现在我装上了液晶显示系统,使时间更清晰,在许多计时场合,我为人们提供了准度达0.001秒的时间,这使我在许多体育场合露面。现在,我的兄弟姐妹们正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呢。这里还有一个秘密,我的价格便宜极了,更为我进入千家万户消除了障碍。

好了,广告算是完了,可我的优点一时也说不完,这就让你自己去体会吧,到时可别买了好的丢了我哟。欢迎你到蜂房来李华鹏大家都吃过香甜的蜂蜜,不过,蜂蜜的制造者——蜜蜂是怎样生活的呢?要想知道,就和我一起去蜂房中走一遭,看一看蜜蜂的生活吧。世界上大多数的蜜蜂是过群居生活的,它们常建立大小不一的蜂群。一个蜂群有几千只甚至多达四万只的蜜蜂。蜜蜂们贡献出自己的蜂蜡,自力更生,为自己修建了家。蜜蜂的家——蜂房,由无数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要看蜂房,首先就得看看这些房孔。每个房孔都是正六棱柱形。不过,房孔的底部,并不是平的,而是尖的。曾有人测量过,发现这个尖底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的。让人吃惊的是,这三个菱形的钝角都是10928′,锐角都是7032′。而且,全世界无论哪儿的蜜蜂,似乎是经过协商似的,全都采用了这一标准。这是怎么一回事?经过数学家们的计算,才知道,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聪明的蜜蜂们用最少的蜂蜡,做出最大的容器来,使蜂巢又轻又结实又实用。蜜蜂可真会打算盘啊。

蜂房做好了,怎么使用呢?你可不要以为工蜂们能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房孔是用来作蜜蜂的贮藏室和育儿室的。蜜蜂们很会过日子,是勤俭节约的典范。瞧,它们并不把采来的食物吃光,而是贮存在房孔中,还用蜡封住,打算长期保存。房孔除了作贮藏室,还可做育儿室。在贮藏室和育儿室的安排上,再一次体现了蜜蜂精打细算的品质。蜜蜂们把育儿室安排在蜂房的位置,最外层是蜂蜜贮存室,而中层则是花粉室。这样,不但有利于给幼虫们喂食,而且还有利于保温。因为,贮满花粉的房孔是空的房孔保温能力的双倍,而蜂蜜的保温能力又比花粉高一倍。贮藏室又兼做保温装置,真是一流的实用精神。在这样的蜂房里,蜜蜂是怎样生长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贴近蜂房,来看一看是怎么一回事。

当夏天来到时,蜂后会在育儿室中产卵。产下的卵有两种,一种是未授精的卵,将发育成为雄蜂。一种是受精卵,将会发育成为工蜂或蜂王。在卵产下后的四天,幼虫们便破壳而出了。在工蜂的精心饲养下,幼虫很快便长大了。其中,大多数幼虫会发育成为工蜂,而少数的食用蜂王浆的幼虫则发育成蜂王。幼虫长到一定程度,便会成蛹。两周之后,房孔中就会钻出小蜜蜂来了。工蜂大约能生存三十个星期。别看时间不长,蜜蜂要做的工作可多着呢。它们首先要当清洁工,打扫蜂房,把蜂房弄得整整洁洁。然后,便会干烧窑的工作,用蜂蜡做出修房的材料。再后,它们摇身变为泥瓦匠,扩建蜂房,修缮破损。再大一些,便是勇敢的战士了。倘若你不幸被蜂巢附近的蜜蜂扎过,那一定是这些斗士们。最后,蜜蜂便会干上采蜜的工作,从四面八方取回芳芬,并将其酿成甜美的食物。看过了工蜂,再来看看雄蜂和蜂王的生活。雄蜂唯一的使命是为蜂王授精,此后,便会被赶出蜂巢,在饥寒交迫中凄惨地死去。

蜂王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当蜂王长大成熟后,会首先在巢内巡视,毫不留情地杀死还未长成的蜂王。若两只蜂王相遇,则会摆下阵势,杀个你死我活,只能留下一只来。可见,蜜蜂的权力斗争,也充满了血雨腥风。蜂王不仅对自己的姐妹残酷无情,对自己的母后也是冷漠无情的。当新蜂王登上宝座时,旧蜂王只得带着一支人马,远走他乡,去重建自己的王国。而新蜂王,则留在蜂房中,建立自己的统治。这可真是六亲不认。大家看了蜂房中的生活,我再提一个问题:蜜蜂的智商有多高呢?在回答这问题前,先来看一个实验。把一勺糖水放在蜂窝旁,并且,每隔一定时间,就把勺子向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看到什么了呢?蜜蜂自己飞到了下一处糖水该到的地方去等待。事实上,蜜蜂是不折不扣的机灵鬼。朋友们,参观了蜂房,你对辛勤的蜜蜂了解得更多了吧。饮水思源,以后品尝蜂蜜的时候,可别忘了它们哦。训练题目

1.

的自述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运用拟人手法介绍,600字以上。2.我家的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用进行生动形象的介绍,600字以上。3.一种趣味游戏要求:生动形象地介绍,600字以上。4.XX发展小史要求:引用相关的传说、趣闻,600字以上。写作学会记事【写作指导】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所谓的六要素。■时间、地点:往往在文中点出即可。■人物:事是人做的,写事离不开写人,叙事文章重在表现事件的意义和感悟,写人的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起因: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必须交代清楚的,简要交代即可。■经过和高潮: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事件的经过往往会出现高潮,或者会出现一波三折,这部分应详细具体地写,但不应该啰唆。■结果:整个事件的结尾,一般简要交代即可。写好记事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精心选材。选取身边发生的事件,再加以精心挑选。如校园新事、社会新风尚、家庭新故事,都是“滚滚材源”。无论写什么事,一定要是你所熟悉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2精致结构。清晰的结构能显示出作者清晰的思路。这里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叙事的六个要素要交代清楚。二是详略要得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3深化主题。记一件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或所受到的启发等。只有主题深刻,才会给读者以思考、回味和启迪,才会让你的文章更耐读。【写作实践】一、下边这件事写得既简单又干巴,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请你帮忙“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提示:1所谓“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2添加细节,比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3融入情感,就要恰当使用一些描写心情、感受的修饰语或句子。【写作例文】好好的天说变就变,正是放学的时候却下起了小雨,还好早上出门的时候妈妈让我带了一把伞。因为雨不大,我把伞拿在手里懒得打开,就和几个好朋友有说有笑地回家,说到高兴的时候禁不住嘻嘻哈哈你追我赶起来……突然我脚下一滑,“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立刻感到右手和膝盖火辣辣地疼,耳边听到他们在哈哈大笑。他们看到我龇牙咧嘴的样子就把我拉起来,我低头一看,原来我右脚正好踩在湿滑的石块上,再一看右手掌出血了,校服的裤腿也磕破了。我再也笑不起来,狼狈地回到家里。妈妈看到我,问我怎么了,我低着头不出声,伸出右手。妈妈拿起我的手,立刻大叫起来:“这是怎么了?怎么出血了?”爷爷奶奶闻声从里屋出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抬头看见他们脸上写满了“着急”。我小声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妈妈正在唠叨我“不好好走路”的时候爸爸回来了,他赶紧拿起我的手看了一眼,快步走到摩托车旁,一下子骑到摩托车上,说:“赶快到医院去!”……【点评】经过“添枝加叶”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待得很清楚。与原文比较,一是添加了细节,如摔跤的原因、摔跤的惨状、长辈的反应等。二是融入了情感,如长辈们的语言和行动都包含着疼爱、着急之情。二、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注意题目中“真”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2.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有重点地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3.注意开头、结尾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扣住题目。叙述中要适当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让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写作例文】那一次,我真惭愧每当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就感到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啃我的脸一样。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地上都冻得硬硬的。早上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做操了。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肚子疼。”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说完,老师就出去了。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一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脚都发痒了,但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平时我是个爱发言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当我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我思维敏捷,声音响亮,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赵志达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似的。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发热、发烫。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乎乎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点评】这篇作文细细回味,主要有这样几个亮点:①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串联起众多材料,文脉贯通,组成一个整体。从开始的“怕冷”“不想出去做操”到“不由暗喜”,从“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到“担心露馅”,从“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到“惭愧得脸发热、发烫”,这些心理描写与所写的中心事件紧密相关,层层推进,有力地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意思。②描写逼真而又细腻。第2段增添了几句环境描写,使“寒冬”一词得到具体体现,为“我”的怕冷心理作铺垫,也是情节发展的一个外在推动力。③注意前后呼应。结尾点明题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感情上不仅再次突出“惭愧”的心理,而且在追忆往昔的基础上,也表达了自己的自责和追悔之情。三、自由作文。从你的日记、读书笔记或随笔中选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以此为,自拟题目,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你的日记、读书笔记或随笔中所记的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