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收回。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第Ⅰ卷(共5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的历史经验说明,国家的统一是改革国家治理、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前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全国,开创了再造雄强中华新时代的王朝是()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北宋2.杜佑在《通典》中对一位皇帝做了这样的描述:“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据此判断。这位皇帝是()A.秦始皇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3.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4.群臣善于将李世民成就圣君的愿望变成积极态度,进而转化为开创盛世的行为,君臣同向而行,齐心建立命运共同体,从而将盛世蓝图变成现实。该盛世蓝图是()A.光武中兴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文景之治5.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筒车的好处是()A.材质坚硬,利于深耕 B.沟通河道,利于水运C.滑行自如,利于拔秧 D.节省人力,提高效率6.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7.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这说明,当时洛阳()A.商业贸易繁荣 B.城市布局对称 C.市民文化兴盛 D.政治制度完备8.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唐初贞观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武周神龙元年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天宝十三年200304380615841906.9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9.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拥有“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壮志。这些诗句体现了()A.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 B.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C.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D.蔑视权贵的浪漫情怀10.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下列属于唐朝“大出”的史实是()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行天竺 C.册封回约首领 D.击败东西突厥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A.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2.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13.“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推行操之过急C.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损害农民利益14.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辽 B.北宋 C.金 D.西夏15.关键词检索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精忠报国 靖康耻 郾城大战“莫须有”A.卫青北击匈奴 B.文天祥抗元 C.岳飞抗金 D.戚继光抗倭16.“考古表明,南宋船坞不仅是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很可能还是朝廷设立的专为皇室运送货物的码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这种“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建造于()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7.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剑、射弓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A.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 D.重文轻武之风盛行18.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某地博物馆收藏了如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A.唐朝驿站制度比较发达 B.宋代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C.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元朝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9.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宋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 B.宋太宗时,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C.澶渊之盟使宋辽之间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20.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 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④元定都于大都A.①②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21.“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主题歌唱出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是()A.统一全国 B.设立行省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22.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 B.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C.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 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23.“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我们能够在《资治通鉴》一书里查阅到的历史是()A.黄帝到春秋时期的历史 B.夏朝到西周的历史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元朝到清朝的历史24.元朝规定: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各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C.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D.不利于管辖辽阔的疆域25.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了四幅图片:《清明上河图》、《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岳飞塑像》、《忽必烈像》,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A.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Ⅱ卷(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唐]杜佑《通典》材料二如图所示材料三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宋代《陆游集》(1)结合材料一分析“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这一工程有何积极作用?(4分)(2)写出材料二图一中农具名称。图二表明了南方造船业和海上贸易非常繁荣,请列举一个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分)(3)请写出宋朝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至少两点)(4分)(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分)(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27.(16分)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材料二政治民族关系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材料三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2年10月16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史实对该政策加以说明。(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请写出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4分)(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当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2分)28.(16分)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杨《中国人史纲》(1)依据材料一,隋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的皇帝是谁?(2分)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