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二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夺位 D.外戚宦官交替考权2.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3.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突破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河 D.强渡大渡河4.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A.AB.BC.CD.D5.2018年7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申,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设立上海浦东新区B.“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C.开放广州、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D.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6.“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符合此材料描述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美国7.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叙述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化异同B.说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D.寻找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历史原因8.1950年9月,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文中的“邻人”是指A.泰国 B.越南 C.朝鲜 D.缅甸9.西欧中世纪晚期,庄园经济衰落和城市市民阶层的扩大,其直接影响是促进A.基督教的产生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北美爆发革命 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0.“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发生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兴起11.“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为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澶州之战D.郾城大捷1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幅学习卡片,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C.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13.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1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进行国有企业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创办经济特区15.“17世纪末,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种“有效限制”开始于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C.查理一世执政时期 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发展尤为迅速的两个地区是()A.东部和北部 B.南部和北部 C.西部和南部 D.东部和西部17.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A.释放奴婢 B.建立刺史制度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8.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A.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B.两次内战时期C.“光荣革命”时期 D.《权利法案》颁布后1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0.如下图是载于1949年苏联报纸上的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这幅漫画是在讥讽()A.罗斯福新政 B.绥靖政策 C.铁幕演说 D.马歇尔计划21.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造成这一后果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德国某位学者评价毛泽东时说:“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一条路”的初步探索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的召开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红军长征23.下列英雄人物中,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是()A.佟麟阁和谭嗣同 B.关天培和赵登禹C.佟麟阁和赵登禹 D.谭嗣同和关天培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时间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商品1985年130种188种70种1987年60种23种36种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发明飞机、电灯的大洲B.发明火车、汽车的26.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历史上都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伟大理论成果。法国是________,受此影响的历史事件有(只举一例)________;德国是________,受此影响的历史事件有(只举一例)________。27.罗马共和国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里。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机遇稍纵即逝。放眼世界,许多国家都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也有的国家错失当时发展机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材料一中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同一时期,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失败也是一种机遇。甲午战败,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中国近代史选编》在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材料三(如下图)材料三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有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有哪些共同机遇。材料四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材料四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今我朝罢垂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7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势图?材料中长城的起止点分别位于哪个地方?(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机构?(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发展趋势?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材料三:对于不明白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冷战”和中美俄大三角关系的人而言,很难理解中美关系的复杂与纠结。历史已经给出了选择,在波诡云谲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博弈中,中美两艘大船只能相向而行。否则,在亚太的波涛汹涌和全球的惊涛骇浪中,中美两艘大船不经意的刮擦,都会导致无可预料的恶果。从图一到图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三,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哪些“新形势”导致了美国的这一变化。中美两国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发掘潜力、不断扩大中美关系的积极面、合作面?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政权中后期的典型特征,故D符合题意;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与中央政权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与东汉中期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朝中大将夺位与东汉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是指对史实的陈述,不包含主观观点,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是指对史实的陈述,故B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对史实的评价,属于主观评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C【解析】

四渡赤水战役,是在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故答案选C。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故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分清: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D符合题意;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A不符合题意;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是经济特区的建立,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B不符合题意;开放广州、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题干“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是解题的关键,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去—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6、C【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与该材料描述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苏联。苏联是通过1917年十月革命的发生而诞生的,因此说它“横空出世一战中”;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说“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战中苏联人民的英勇抗争,为“反法西斯建大功”;但是由于国内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于1991年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因此“一朝解体两极终”,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7、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德相俾斯麦认为日本学习制度优于中国单纯学习技术,梁启超叙述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说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故选B。8、C【解析】

据题干“1950年”“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结合所学可知,文中的“邻人”是指朝鲜。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9、B【解析】

欧中世纪晚期,庄园经济衰落,城市市民阶层的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

中世纪是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新鲜思想”指的应该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AC为干扰项。故答案选B。11、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004年、寇准、宋真宗”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澶州之战。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故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牧野之战、郾城大捷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004年、寇准、宋真宗”是解题的关键,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12、A【解析】

根据题干图表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不断增长,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A符合题意;1950-1970年,美国在此阶段没有放弃“两个中国”政策,B不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C不符合题意;在七十年代国际格局依然是两极格局,D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3、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人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14、C【解析】

依据题干“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运用和创新实践,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符合题意;“光荣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A排除;查理一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C排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没有建立民主共和制,D排除。故选择B。1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因为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科技的进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7、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释放奴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等措施均是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建立刺史制度是西汉汉武帝建立的制度,与光武帝无关,故选B。点睛:解题是分析题干人物身份,再分析实施选项中措施相关人物,对比得出答案。18、D【解析】

根据材料“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由此判断国王权利受到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还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B【解析】根据所学,在元朝时期在西藏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是其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20、D【解析】

根据漫画时间“1949年”“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由于战争的严重破坏,欧洲经济凋敝。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的困难,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一方面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打开了西欧的门户,控制了西欧。题干中的漫画反映的正是马歇尔计划的有关历史,选项D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实施是在二战前,排除A;绥靖政策是二战前英法等大国采取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排除B;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排除C。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二战后,星条旗即美国,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即美国的经济援助。由此可以链接知识点马歇尔计划。21、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东交民巷、国将不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2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找到的这条“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之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受挫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3、C【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28日,日军向北平郊区发动进攻,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阵亡,这是抗日战争最初为国牺牲的高级将领。C选项符合题意;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戊戌六君子之一,A选项不符合题意;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抗击英军的民族英雄,B选项不符合题意;D项谭嗣同和关天培不符合题意;故选C。2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所以出现了表中经济现象的变化,A选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左框A右框B【解析】

(1)根据信息“发明飞机、电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诸多家电,包括白炽灯泡,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因此发明飞机、电灯的大洲是北美洲,所以左框A。(2)根据信息“发明火车、汽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因此明火车、汽车的是欧洲,所以右框B。26、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一例即可)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一例即可)【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产生过的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启蒙运动;受启蒙运动影响的历史事件有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等等;德国曾产生过的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历史事件有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等。27、元老院;【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因此填写元老院。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维新(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3)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共同机遇:美国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各国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4)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2)依据材料二“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征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机遇是同机遇:美国的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各国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4)依据材料四“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