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乌海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乌海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乌海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乌海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乌海市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猜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主席在2018年上合青岛会上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北约、华约对峙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上述建议的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 B.实行分封制 C.削弱相权 D.削弱诸侯王的势力3.1840年,英国工业区利物浦的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平均寿命只有15岁,工人们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岁就死掉了。这说明工业革命A.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C.恶化了无产阶级的生存环境 D.激化了社会矛盾4.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全球化、信息化B.全球化、多极化C.工业化、全球化D.信息化、多极化5.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两次“分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C.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6.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日本明治时期社会现象的有()①近代工厂逐渐增多②土地买卖日趋频繁③新式学校发展迅速④天皇权力逐渐增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中的文物见证了A.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 B.明朝对外交往的盛况C.清朝对西北边疆的守护 D.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8.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9.根据下表内容,判断所学习的主题是时间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A.中华民族的抗争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C.新中国的成立D.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10.2019年4月7日,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在福建漳浦开幕。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直接实现“三通”C.加强经济文化交流D.调整“三不”政策11.下图所示内容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城12.下图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组成三国协约的国家分别是图中的A.①③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④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14.列举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的领导人及颁布的法律文件1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人物的航线画在答题卡图,且在相应航线上标出A或B。A.他在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B.他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他死后,其同伴沿西非海岸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题干“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强,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在世界立足,例如1993年,欧洲各国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欧盟,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欧盟各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③符合题意;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④符合题意;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不是加强合作的事件,①不符合题意;二战后,为了称霸世界,美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分别成立了北约和华约,形成了两极格局,②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削弱王国的实力的建议;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汉初的政策,推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C【解析】

根据材料“1840年,英国工业区利物浦的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平均寿命只有15岁,工人们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岁就死掉了。”及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工业革命恶化了无产阶级生存环境,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相关史实。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WTO的建立,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指的是土地改革,“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属于公有制,A理解错误,符合同意;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B理解正确,排除;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理解正确,排除;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D理解正确,排除。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上的区别。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所以近代工厂逐渐增多;允许土地买卖,所以土地买卖日趋频繁;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日本明治时期的社会现象,故选D7、D【解析】

图中的文物达赖金印是顺治皇帝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所赐,班禅金印是康熙册封西藏班禅所赐,金奔巴瓶是清政府为防止西藏内部操纵转世灵童而颁布金瓶掣签制度所赐,故这些文物见证了清朝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D正确;ABC都与图中的文物无关,排除。故选D。【点睛】对图中文物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掌握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知识点的基础上解答此题。8、A【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英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的转型。美国独立战争是建立了新国家,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被推翻,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A。9、C【解析】

根据题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这是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有关,因此C符合题意。A、B、D从表格内容中无法体现。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时间是“1949”年,以及结合国旗、国歌、首都、开国大典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内容。10、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同胞书》发表,结束了两岸军事对峙的状态,首次提出了两岸“三通”的倡议,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87年,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并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和1990年成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惊喜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1、A【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都江堰到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BD项是属于建筑方面的成就,C项是隋炀帝于605年开凿的水利工程,以洛阳为中心,从南到北分为四段。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是图片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材料信息—“内江、外江、飞沙堰、宝瓶口”,判断历史事件所指—“都江堰”。审题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1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为争夺市场、原料、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各国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酝酿着战争;同盟国是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和三国组成,其核心是德国;协约国是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其核心是英国。因此组成三国协约的国家分别是图中的①③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解析】

通过材料考查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及经验教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如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姚崇、宋璟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14、独立战争领导人:华盛顿文件:《独立宣言》南北战争领导人:林肯文件:《宅地法》或《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是林肯,美国内战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