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央电视台曾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公布的情况进行报导和评论(下图)据此判断,以下对美国当下做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政府正在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B.美国优先使美国争取到更多合作伙伴C.美国这一做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D.美国积极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 B. C. D.3.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下列四位人物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们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4.利用历史年代尺,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习。从下图所提供的时间信息判断,解读最准确的应该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部过程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5.宣告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事件是()A.“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6.社会风俗是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产物,清廷覆灭之后,随即又出现了改革服饰习俗的热潮,由服饰体现的等级制度也随之被打破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文化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B.传统习俗的变迁,对于人们冲破封建的束缚,追求民主风尚,积极投身社会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比较平衡的,城市、农村变化明显。D.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体现了自由、平等、文明、门第高低的不同的特征。7.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国家,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大化改新学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制度文化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8.1922年,苏联成立。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包括A.俄罗斯联邦B.乌克兰C.外高加索联邦D.白俄罗斯9.“伟大的变革—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自11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磐安杂交水稻新品种“嘉丰优2号”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水稻品种,入选国家改革开放40年成果展,并在国家博物馆展示。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邓稼先B.王淦昌C.屠呦呦D.袁隆平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国土。这些被霸占的国土主要位于A.西南和西北地区B.东南沿海岛屿港湾C.东北和西北地区D.南方沿海沿边地区11.青州是汉武帝设立的十三个刺史部之一,今潍坊大部分县市区在当时属于青州。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缓和民族矛盾 B.惩处贪官污吏C.强化思想控制 D.加强中央集权12.“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和这段材料的描述有关的是A.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指的是明治维新B.日本民族的优点在于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C.中日交往史上,都是日本派遣大量人员到中国来学习D.日本移植外来文化一直是照搬照抄,且不顾虑也不以为耻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及其作用。14.列举19世纪中期,哪些国家为挽救国内危机进行了哪些活动15.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一国两制”构想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2)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谁?(3)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于何时回归祖国?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优先”的根本意思是美国为了国内的繁荣而抛弃了自己过去70年的外交政策及其同世界的契约,不顾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走贸易保护主义的路线,发动对整个世界的贸易大战。所以BCD三项均表述不正确,A项是对美国当下做法的叙述,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古两河流域,产生了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故D符合题意。A是古印度文明,B是古中国文明,C是古埃及文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以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古两河流域的文明。掌握古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是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45年8月,周恩来、毛泽东等到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周恩来,故B符合题意;毛泽东、朱德、邓小平不合题意,故ACD排除。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南昌起义、重庆谈判”是解题的关键,1927年,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1945年8月,周恩来、毛泽东等到重庆同蒋介石谈判。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年代尺上标出了三个重要时间1842年、1895年和1901年,其中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对这一年代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答案为B。5、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上的支持者越来越多。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国的“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选项D符合题意;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选项A不符合题意;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选项不B符合题意;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在三国总理的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

根据材料“随即又出现了改革服饰习俗的热潮,由服饰体现的等级制度也随之被打破了”可知传统习俗的变迁,对于人们冲破封建的束缚,追求民主风尚,积极投身社会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B正确。A错误在“彻底”,故排除A项。农村变化不大,故排除C项。D项不是近代社会变化的特征,故排除D项。故选B。7、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解决本题要主要区分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大化改新中日本学习中国的隋唐制度文化,明治维新中日本向西方学习。8、ABC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所以ABCD符合题意,故选择ABCD。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俄国的关系最大,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所以答案选D。1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重在加强对地方太守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便更好地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缓和民族矛盾、强化思想控制,故AC不合题意;惩处贪官污吏的最终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主要目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12、B【解析】

大规模学习中国文化的是大化改新,即可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借鉴明治维新经验,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故排除C,D项日本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本国国情有选择的引进”,B符合题意,其他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美国: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度严重束缚工农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农奴起义此起彼伏,同时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和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爆发了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日本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5、(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