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晨读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3份打包)_第1页
第三单元 晨读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3份打包)_第2页
第三单元 晨读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3份打包)_第3页
第三单元 晨读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3份打包)_第4页
第三单元 晨读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3份打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晨读本—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份打包)13唐诗五首

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野望

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

生卒约589—644朝代唐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物概况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风格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

黄鹤楼

作者崔颢朝代唐

生卒—754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

人物概况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作品风格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字摩诘朝代唐

生卒701—761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人物概况盛唐山水田园诗人、边塞诗人。人称“诗佛",因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文人,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

作品风格前期诗歌风格浑厚,气象壮阔;后期多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多山水田园情趣。其边塞诗多慷慨激昂,显示出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苏轼称赞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生卒701—762朝代唐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评价与杜甫并称“李杜",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作品风格他的诗雄奇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音律和谐多变。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卒772—846朝代唐出生地河南新郑

评价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作品风格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背景链接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渡荆门送别》:开元十三年(725),诗人辞亲远游,出蜀东下,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纵情观赏沿途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到西湖游玩,骑行于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3.文体知识

律诗

定义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特点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5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7字,全首共56字。

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限定押平声韵,并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还讲究平仄。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皋(ɡāo)徙倚(xǐ)萋萋(qī)

2.理解词意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暖树】向阳的树。

名句积累

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自己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崔颢在《黄鹤楼》中触景生情,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发对西湖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素材积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彭德怀

如果把人生比作圆形的指环,那么祖国就是那温热的手指,而故乡则是镶嵌在指环上永不褪色、熠熠闪亮的钻石。故乡在人们的心里永远璀璨,尽管故乡对于有的人来说代表着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代表着苦难,可她始终蕴藏着浓浓的亲情,包裹着难忘的过去、牵挂着现在与充满希冀的将来,代表着永远。永远是什么是一颗跳动的不肯安眠的心。尽管那颗心已然衰老,故乡已经远去辨不清模样,但她依旧在我们心中沉淀发酵,像一颗永不褪色的宝石,一壶陈酿的美酒,一座在记忆的长河中永远漂浮不沉的灯塔。

知识拓展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因唐朝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名句,名扬四海。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紧靠洞庭湖畔。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临赋诗。自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后,岳阳楼便名扬天下,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唐代名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也都有题咏。现存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是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于公元675年所建,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2*与朱元思书

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作者吴均字书庠朝代南朝梁

生卒469—520籍贯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作品风格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的文坛颇有影响力,时称“吴均体"。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评价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2.文体知识

骈文

定义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特点讲求对仗全篇以对偶句为主,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

讲求平仄上下句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讲究用典和藻饰目的是追求形式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邈(miǎo)

泠泠(líng)千转(zhuàn)鸢(yuān)

嘤嘤(yīnɡ)横柯(kē)戾(lì)

经纶(lún)窥谷(kuī)

2.理解词意

【共色】同样的颜色。

【缥碧】浅青色。

【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鸢飞戾天】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横柯】横斜的树枝。

【交映】互相掩映。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①千转不穷(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2.一词多义

①绝

②百

③直

3.古今异义

①任意东西(古义:向东或向西。今义:指物品)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应允,或者等)

③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

④窥谷忘反(古义:看,观察。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4.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①风烟俱净(消净、消散)

②互相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

(2)名词作动词

①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②负势竞上(向上)

(3)名词作状语

横柯上蔽(在上面)

(4)动词作名词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名句积累

1.《与朱元思书》中领起全篇,赞美沿江两岸的绮丽山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与朱元思书》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与朱元思书》中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与朱元思书》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素材积累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刘勰《文心雕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人至山水处,寄情山水间。山为静,水为动;山为情,水为性;动静互生阴阳,天性净化心灵;山水可涤躁心、凝静气,从而洗心养身。天地之美寓于生命,真正的美必合乎自然造化,如山川草木蓬勃风茂,似物外生机充满勃郁,内存坚毅,质朴无华,超然大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且是永恒的。美好的自然风光,总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与美好的感受。我愿意享受这美好,也愿意徜徉在描写山水的诗词歌赋中,来陶冶性情,来寄情于山水诗词之间。11短文二篇

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生卒456—536朝代南朝齐梁籍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代表作品《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

人物概况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地理方物、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生卒1037—1101朝代北宋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评价北宋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人物简介

(1)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2)张怀民,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他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3.背景链接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选择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常常在书信中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将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本文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无薪俸,并规定不得签书公事、不得擅离职所,其实就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此文便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4.文体知识

(1)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记"是一种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或记人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颓(tuí)_与其奇者(yù)

相与(yǔ)藻(zǎo)荇(xìng)

2.理解词意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相与】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盖】大概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文言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④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思念)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转折连词)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五色交辉(辉映)

②相与步于中庭(散步)

名句积累

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原因是“念无与为乐者”。

6.《记承天寺夜游》中,把作者和张怀民恬静的心境和诗意的感受化作从容的步伐,表达彼此间默契的心声的句子是“相与步于中庭"。

7.《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素材积累

虽不是暖春,但几只早归的小鸟已经在细长的树枝上蹦蹦跳跳,山石上,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也“噗”的一声展翅飞去,颇有白居易笔下“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景致。山间的空地上,几只花色鲜艳的美丽“鸟儿”正迎风飞扬,那是顽童手中放飞的纸鸢。望着被春风高高托起的风筝,孩子们清脆愉悦的银铃般的笑声被风儿送向远方。几位精神矍铄、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石凳上谈天说地,沐浴着春风的老人们怡然自得,谈得兴致勃勃。

“缺月挂疏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