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四《声声慢》微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四《声声慢》微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四《声声慢》微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四《声声慢》微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四《声声慢》微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四《声声慢》微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声声慢》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2.体会李清照夫亡国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的愁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词人写愁运用的艺术手法。

2.体会词人复杂深沉的愁情,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中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一剪梅》,这两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词,表现的是淡淡的闲愁,后期的愁是不是也表现淡淡的闲愁,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后期的词的《声声慢》。

二、朗读《声声慢》

三、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找出能表现词人情感的一个字是什么?(愁)

四、诗歌赏析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

合作探究一:怎样写愁?

(一)李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分别从哪个角度写愁?

明确:“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李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所以,李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

(二)赏意象品愁绪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就是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李清照下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李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明确:

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渲染愁情

雁: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

注意: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2.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凄清、凄美的意境

传达出孤寂愁苦

合作探究二:写了哪些愁?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意境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的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的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生愁?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我们从李清照的遭遇中寻找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国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

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李清照就怎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愁":夫死财失国破家亡感情受挫、流离失所、孤苦无依。

比起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一剪梅》中的淡淡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深刻的内涵呀!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五、布置作业

我为清照写碑文。

六、板书

声声慢

怎么写愁?(动作、环境、心情、意象)

写了哪些愁?(国愁、家愁)

《声声慢》说课稿

一、说教材

《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词。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愁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他抒写“愁绪”的作品,但对后期词“愁绪"的理解可以结合词人的境遇,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词人写愁运用的艺术手法。

2.体会词人复杂深沉的愁情,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李清照前期的词《如梦令》《一剪梅》的愁情导入《声声慢》。

(二)朗读本词,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悲苦之美)

2.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找出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字。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探究学习任务(一):词人怎样写“愁”?

1.结合具体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分析。

直接描写:动作、环境、心情

2.赏意象,品愁绪

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探究学习任务(二):词人写了哪些“愁”?

展示:李清照的个人境遇。

总结“愁”:夫死财失国破家亡感情受挫、流离失所、孤苦无依。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怎样写愁,写了哪些愁两个角度来感受词的情感和艺术手法,通过学习,我相信大家会深深的同情李清照的遭遇,同时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骄傲。有国才有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心系国家,树立家国情怀,为将来能扛起建设祖国的重担而努力学习。

(五)布置作业

我为清照写碑文。

五、说板书

声声慢

怎么写愁(动作、环境、心情、意象)

写了什么愁(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