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开学初历史适应性练习学校: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2.从经济上来看,江南地区经过六朝时人们的辛勤劳动,已经成为富庶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质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质。这主要分析了()A.开通大运河的必要性 B.开通灵渠的作用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隋统一全国的原因3.泉州有中秋节博饼的传统习俗。“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博饼文化。这一习俗体现的制度是A.禅让制度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科举制度4.唐太宗对大臣们说:“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无有所科差,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向使朕科差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为此太宗实施()A.轻徭薄赋 B.开科考试 C.任贤用能 D.减轻刑罚5.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而,使得天下大治,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材料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的()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不足6.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一项发明,它()A.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B.在《史记》中有其详细的描述C.对孙吴开发江东起到关键作用 D.是唐朝发明和推广的耕作工具7.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创造出许多精品。图中四件文物中属于唐代手工业精品的是()A B.C. D.8.在南方的南诏遗址内出土了建筑材料方形花砖和莲花纹瓦当,其形制和纹样都与唐长安城大明宫和兴庆坊出土的砖瓦几无二致。这一材料体现了()A.城市商业的繁荣 B.民族之间的交融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中外交流很频繁9.以下史实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公元907年公元923年公元938年公元947年公元951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刘知远建立后汉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A.南北朝时期 B.唐朝后期 C.五代十国 D.宋、金对峙10.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下面是通过时间轴建构的中国古代史的时空定位图,其中③的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1.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12.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抗浪潮,又能浇灌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举措相关()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13.以下三个时期经济格局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东晋南朝时期→唐朝中期→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铁器牛耕的推广 B.丝绸之路的开通C.北方人口的南迁 D.多民族政权并立14.中国唐诗为代表的古典文学,逐渐向受众广泛的通俗文学演变,出现了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盛世的出现 B.上层统治者的重视喜爱C.广大农民审美水平的下降 D.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15.如图是出土于河北邢台的宋代磁州窑瓷枕上的风俗画,这些瓷绘反映了宋代()“蹴球纹”枕“小儿相扑纹"枕“放鸭纹”枕A.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B.市民生活丰富多样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D.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16.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A.乡村文化繁荣B.夜市已经出现C.海外贸易活跃D交子开始使用17.《中国造船史》中记录:“中国的造船业到唐、宋时,技术已十分成熟,堪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平如衡、下侧如刃”是宋代福建海船的特点。宋代文献评价说:“海舟以福建为上。”能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A.宋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B.宋代泉州造船技术水平先进C.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D.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18.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人物主要事迹统一契丹各部,创制文字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A元昊、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B耶律阿保机、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铁木真D.阿骨打、耶律阿保机、铁木真、忽必烈19.“至元间,立巡检司。”这里的巡检司,在当时主要管理的是()A.澎湖和琉球 B.新疆地区 C.西藏地区 D.辽东半岛20.“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克服艰难险阻名垂青史 B.既有战争又有友好往来C.促进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D.和平交往加强中外联系21.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插图最有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22.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23.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A.官营手工业发达 B.商品经济日益兴盛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小农经济走向衰落24.据《清史稿》和《清实录》记载,清朝顺治和康雍乾时期,皇帝不管多忙,都要下地干一天农活,康熙皇帝则把皇帝亲耕变成一种制度固化下来,每年春天都会身体力行地进行亲耕。这表明清初统治者A.寄情田园、恬淡无为 B.重视农业生产 C.注重休养、心系苍生 D.提高农民地位25.清前期,江南许多农民将原种粮食的耕地,改种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优质产品投放于市场。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26.如图所示小说被认为借家事影射国事而受到清政府的封禁。这反映了清朝()

A.民众追求婚姻自由 B.讽刺文学十分流行C.文化专制政策严酷 D.社会矛盾日益加刷27.清朝时期,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京剧更接近于社会底层和民间的趣味,它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据此推知,清朝()A.人们的欣赏水平大大提高 B.艺术形式极丰富多彩C.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 D.艺术欣赏趋于大众化28.《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虽为名门闺秀,但她把全部心思都用于“非女儿本分”的读书写诗。更重要的是,她支持贾宝玉那个反宗法礼教的“孽根祸胎”。这表明《红楼梦》()A.语言艺术水平高超 B.是古典小说的巅峰C.以歌颂爱情为主旨 D.具有反封建的思想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辩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权力美学方面,朱棣为我们留下了北京故宫、长城、运河、郑和航海远征等杰作。其中,故宫是证明其正统性的核心,紫禁城以元宫和南京宫殿为蓝本,征用了上百万名民工,耗费14年之久。它占地72万余平方米,拥有各式木结构的殿宇楼阁9900多间,以琉璃瓦为屋顶、青白石为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其空间的宏大性超过凡尔赛宫而名列世界第一。越过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废墟,帝王美学在华北平原爬升到了历史的顶点。——摘编自朱大可《篡位者朱棣的六大形象工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故宫建造的朝代。(2)你是否同意材料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节选自[唐]杜甫《忆昔》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节选自[宋]仲殊《望江南》材料二:唐太宗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采学识……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活更加繁荣,为可以歌唱的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词在宋代文坛上遂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唐宋时期中国诗文发展到达高峰。——摘编自《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材料三:(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首诗词,说明其描述的社会景象。并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般社会景象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唐宋时期诗词高度发展的主要原因。(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地图,指出唐宋诗人(词人)分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进程(部分)朝代内容北魏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贵族联姻。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360卷经典、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明朝长城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材料二辽、宋、夏、金时期,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福建人口由唐朝安史之乱以前的几十万人口,至南宋上升到四百多万,福建形成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再加上福建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外贸易兴盛,时人评价福建“昔瓯越(注:指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古民族)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摘编自刘晓平等《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的地位》(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时促进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并概括民族交融的方式。(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代福建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其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作用。四、材料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