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一 生物(学生版)_第1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一 生物(学生版)_第2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一 生物(学生版)_第3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一 生物(学生版)_第4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暑假作业高一 生物(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CATALOGUE

,暑假训练0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组•03

•暑假训练0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07

•暑假训练03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11

•暑假训练0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

•暑假训练05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9

暑假训练06基因的表达---------------------------------------------24

•暑作黄训练07突变和基因重Z且------------------------------------------29

•暑假训练08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33

•暑假训练09育种及基因工程------------------------------------------38

•暑假训练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42

e

暑假训练0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经典遍故

【2019全国n卷】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

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答案】B

【解析】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

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

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

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

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

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B正确。

经典集训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花蕾期)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不需要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花蕾期)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lX隐性类型个体-测F1遗传因子组成

e

B.通过测定Fl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根据FIX隐性类型个体所得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反向推知F1的遗传因子组成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

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1:2:】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4.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l/2n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I:1

C.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D.一段时间后,aa个体明显减少

5.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

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必需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l,F1

再自交

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l,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蓝黑色花粉粒占3/4

C.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l,Fl自交,取F2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

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

D.若含。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

6.两个亲本杂交,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l:1:1:1:2:2,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刑是()

A.YYRR和YYRr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D.YyRr和YyRr

7.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

进行杂交,后代中表现型的种类和AaBbCc个体的比例分别是()

A.8种,1/8B.4种,1/16

C.8种,1/16D.4种,1/8

8.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的纯种豌豆进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状的纯种进行种植,具有隐

性性状的一行植物上所产生的子代()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9.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

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Aaaa

雄性有斑有斑无斑

雌性有斑无斑无斑

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

B.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

C.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D.①与有斑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

10.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

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之一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

11.某雌雄同花植物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图所示,根据

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P红果x黄果

F,斗果黄果

F2红果黄果X

(1)亲代P的红果植株与黄果植株杂交的操作过程为:去雄一套袋—一再套袋,去雄的

个体做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套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F2代中红果所占比例为o

(4)亲代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交配类型)。

(5)将F2中的红果植株与X植株进行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6)对F1中的一株红果植株用某种试剂处理,经检测发现其花粉中含D基因的配子只有1/2有受精能

力,将这种处理后的红果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o

12.有些年份大蒜供不应求,价格疯涨,俗称"蒜你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育种工作者开展了大蒜有

性生殖的研究。

假设:红皮(A)对白皮(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1)已知抗病大蒜品系纯合时植株无法存活,用杂合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

抗病植株的比例为o

(2)现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后,表现

型有种,基因型有种,其中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占的比

例为。

暑假训练0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经典温故

【2019江苏卷】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卜8表示基因。不考虑

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卜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答案】B

【解析】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或4是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

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贝卜与2可

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离,C错误;5与6是相同的

基因,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

经典集训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2.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形状、大小不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四分体的两条染色体

D.含等位基因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3.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形成四分体

④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形成四分体

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

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⑦

4.下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进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5.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B.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

C.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

D.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6.如图所示中,甲图表示某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丙图分别表示某分裂过程

中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乙图所示的情况

B.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丙图所示的情况

C.甲图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D.甲图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着丝点数目的变化曲线

7.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8.一般情况下,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9.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0.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Hfl,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DNA复制的结果

B.图中受精作用过程是H-J

C.由Rf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结果

D.C-D和N-R段染色体数相同

11.下图表示同一动物三种处于分裂时期的不同细胞:

(1)这三种细胞可同时存在于性蚊子的哪种器官中o

(2)图甲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中选择)正

处于分裂______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细胞。

(3)图乙表示细胞正处于分裂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4)图丙表示细胞正处于分裂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12.下图一是某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2n=4),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

模型,请据图回答:

相对含量

o丽

图二

(1)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细胞内

染色体数最多的是________,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O

(2)甲细胞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图二数学模型中,be段形成的原因是,be段可以表示图一中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暑假训练03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

经典温故

[2019四川凉山高考模拟】摩尔根等通过染色体上基因位置的测定,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B.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基因的唯一载体

C.基因通过转录把遗传信息传递到RNA

D.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启动转录

【答案】C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基因的主要载体,不是唯一载体,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少量的基因,B错误;基因通过转录把遗传信息传递到RNA,C正确;RNA

聚合酶结合启动子启动转录,D错误。

「经典集训

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B.基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基因可以准确复制D.基因以葡萄糖为基本组成单位

2.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D

氧匕柒色体

Bm核

C酸

A.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

C.若C代表磷酸,则A是核糖

D.遗传信息是E中D的排列顺序

3.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

B.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研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4.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特点

B.科学家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使用了荧光标记技术

C.图中所有关于眼睛颜色的基因彼此之间均属于等位基因

D.图中的朱红眼、深红眼基因一般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摩尔根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的行为变化决定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D.同源染色体上既存在等位基因也存在非等位基因

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遗传信息蕴藏在基因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B.遗传信息可通过基因传递

C.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D.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7.下列各项中,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①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

②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

③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

④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下列关于染色体、核DNA、核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者行为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苗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四种碱基对的特定排列,而不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苗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昔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

10.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I白眼I

K-----------------S------------------M

4,,4-----------------

AGATT--CTG[AGGCIGAAC・•CKilACCGG[GAC-TTAAC

TCTAAGAd「CCGACTTG・<CATGGCC,CTG…AATTG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苗酸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与其它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其区别是部分碱基对的不同,使得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11.研究者偶然在野生型果蝇种群中发现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突变型果蝇的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的一条

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__基因在其上面呈______________排列。

(2)为研究野生型与突变型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做出了多种合理

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是: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型对野生型为显性;基因只位于Y染

色体上。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还有种。

(3)研究者用该只突变型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交配,F1全为野生型,F1雌雄自由交配,F2的野生型

和突变型之比是3:1,但突变型只出现在雄果蝇中。请为解释该现象作出合理的假设:

(4)为验证上述假设,研究者用F2突变型雄果蝇与F1雌果蝇进行测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某

同学认为该测交实验不科学,应该将F2的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自由交配,选取F3的o

(请将实验思路和实验结果预测补充完整)

12.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

是红眼果蝇,这表明是显性性状;

(2)摩尔根让F】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

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3)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

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

与X、Y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选择交配

结果预期:

若子代中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若子代中

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暑假训练0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经典温故

【2019江苏卷】赫尔希和蔡斯的1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l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C

【解析】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K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

记,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错误;噬菌体的DNA

合成的模板来自于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

质是DNA,D错误。

「经典集训

1.5型肺炎双球菌具有多糖类的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的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DNA及DNA酶,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其过程如下:

①S型菌的DNA->92℃加热后冷却一与R型活菌混合一注入小鼠体内

②S型菌的蛋白质-*92℃加热后冷却一与R型活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③S型菌的DNA+92-C加热后冷却的DNA酶一与R型活菌混合一注入小鼠体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小鼠均存活

B.①③中小鼠死亡,②中小鼠存活

C.①中小鼠死亡,②③中小鼠存活

D.①②中小鼠存活,③中小鼠死亡

3.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作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噬菌体要先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就是转化因子

4.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B.DNA酶处理后的DNA失去了转化能力

C.转化得到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D.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是导致小鼠患肺炎的病原体

B.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D.粗糙型(R)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败血病或肺炎的菌株

6.下列有关首次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科学家及原因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格里菲斯,因其观察到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现象,且"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

B.格里菲斯,因其发现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后,培养基中会出现S型菌菌落

C.艾弗里,因其发现肺炎双球菌可以在小鼠体外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是DNA

D.艾弗里,因其发现S型菌的DNA能使死亡的R型菌转化为活的S型菌

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35s标记的噬菌

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IS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

菌;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标记元素的

主要部位是()

A.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C.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D.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

8.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

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在2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在"355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图丙可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

量变化

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蛋白质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

变化

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

C.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D.若亲代噬菌体DNA的某一条链中A+T占48%,则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G占26%

10.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B.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鉴定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细菌培养

技术等

C.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是: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一搅拌、

离心-*检测放射性

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1.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S型肺炎双球菌和R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将S型细菌放入含有32P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环境中培养多代;

第二步:将S型细菌破碎,并提取S型细菌的DNA;

第三步: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后,保温培养在没有任何放射性原料的液体培养基;

第四步:保温适宜时间后,取培养液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情况。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用法对S型细菌的DNA去向进行研究,第二步获得的S型细

菌的DNA中含32P的占。

(2)第四步获得的沉淀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到的放射性情况为o

(3)该实验能说明的结论是o

(4)若将第一步中含32P的培养基替换成含35s的培养基,其他步骤不变,则第四步检测到的放射性情

况为»

(5)如果有肺炎双球菌的固体培养基,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可将第四步获得的沉淀物

若观察到则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12.按照图示1-2f3f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肮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

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肮病毒(附)海。4\

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提取玩

一段时间云一段时间一病毒

.牛脑组黑牛脑组牛脑组

织细胞药织细胞织细胞

251连续培养

[一段时间

————提取去

培养适牛脑组病毒

上清液一香一搅拌后离心

沉淀物一号宜时间织细胞

4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也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肮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Q羿SO4,连续

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肮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中,

原因是;少量位于中,原因是

(4)一般病毒同肮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利用宿

主细胞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暑假训练05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经典温故

[2019浙江卷4月考】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首掺入到新合成的链

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

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

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

错误的是()

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B.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含半标记DNA的染色单体分别在两个细胞中,故有

两个细胞的两条染色单体荧光全被抑制,有两个细胞中的一条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一条染色单体荧

光被抑制,A、B正确;一个DNA分子中有两条脱氧核昔酸链,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故不含BrdU

标记的两条脱氧核苗酸链分别位于两个DNA分子中,新复制得到的脱氧核苜酸链必然含BrdU标记,故

所有DNA分子都被BrdU标记,C正确;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

期时一共有16条DNA单链,含BrdU标记的有14条,故有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D错误。

经典集训

1.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

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1%B.31.3%和18.7%

C.18.7%和31.3%D.17.1%和32.9%

2.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B.DNA两条链的“骨架”由磷酸和核糖交替连结而成

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DNA分子能够准确复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如图所示为双链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双链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连接两个脱氧核糖

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

C,只有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图示双链才能解开

D.含图示碱基对数目的DNA片段,结构最稳定的片段中有18个氢键

4.在搭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种碱基塑料片共30个,其中6个C,10个G,6个

A,8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8个,脱氧核糖塑料片、磷酸塑料片、代表氢键的连接物、

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等材料均充足,则()

A.能搭建出30个脱氧核苔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最长为5个碱基对

C.能搭建出4,5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12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5.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M可表示腺喋吟或胸腺喀淀

B.图中N键的名称为磷酸二酯键

C.DNA分子中(A+C)/(T+G)的比值一定等于1

D.DNA分子中(A+T)/(C+G)的比值越高,DNA的稳定性越高

6.下列关于细胞核中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C.DNA复制过程需要核糖核苦酸、酶和ATP等

D.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7.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13的DNA分子中n票吟数等于喀嚏数

B.Ml3的DNA复制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C.可用含3%的培养基培养Ml3以标记蛋白质

D.M13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

8.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含有m个腺n票吟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喋吟脱氧核苗酸数为mx2n-1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

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的两条链都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生的

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基团数=脱氧核糖数=脱氧核昔酸数

⑤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排列

在内侧

A.2项B.3项C.4项D.5项

9.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嚅

咤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

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

C.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p

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瞟吟脱氧核苜酸

10.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l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

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11.下图为DNA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建立DNA分子立体模型的科学家认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2)图中③的名称是;⑤表示;表示DNA基本组成单位的标号是

(3)构成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在图中的标号是

(4)该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_________o

12.某校生物活动小组要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学习,对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

人认为DNA分子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该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

完成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轻■■

™...............

全轻全重

',N-DNA15N-DNA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N-DNA;在氮源为"N的培养

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上图所示,其

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位置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I5N)转移到含I,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I),请分析:

如果DNA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I'N)转移到含"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

殖二代(II),请分析:

如果DNA1/4在重带位置3/4在轻带位置,则是;

如果DNA1/2在中带位置1/2在轻带位置,则是o

(2)有人提出:第一代(I)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

带和重带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o原因是

(3)该实验用到的最主要的方法叫、

暑假训练060基因的表达

经典温故

【2019全国I卷】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

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嗑咤核苦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①错误、③正

确;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故要合成蛋白质需要加入相关的酶,②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

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嚓碇核昔酸作模板,④正确;除去

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中含有核糖体和tRNA,以及不含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B正确。

经典集训

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上可同时出现mRNA、tRNA和rRNA

B.化学本质为RNA的酶主要形成于细胞核

C.tRNA结构中无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双链区域

D.真核生物rRNA的合成主要是在核仁中完成的

2.下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

A.R所示的节段①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氢键断裂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苔酸为原料合成的

C.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是DNA聚合酶

D.图中的②合成后,通过胞吐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