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茂兰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_第1页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茂兰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_第2页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茂兰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第1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中国历代诸王朝各有特点,与图①处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统一国家,科举取士B.修筑长城,焚书坑儒C.制礼作乐,封邦建国 D.开辟丝路,沟通中外2.隋朝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多个粮仓如图中的含嘉仓是隋朝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窑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主要反映了隋朝()A.国家富足 B.日趋衰落 C.奢侈无度 D.吏治清明3.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①开创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徭役,减轻农民负担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有学者曾经这样形容大运河“3+4+5=1(一条完整的大运河)”,其中“3”寓意大运河的三个端点,“4”寓意大运河的四段,关于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涿郡、余杭、长安是其三个端点 B.至北往南的四段分别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C.在隋文帝时期开始修建 D.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5.如图所示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异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6.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钱币,既有唐代流行的开元通宝,又有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环,还有波斯的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A.货币制度混乱B.民族交融深化 C.市镇经济繁荣 D.对外交往活跃7.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黑暗的历史时期,本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但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的增长……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A.藩镇割据的延续B.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凝聚力C.政权分立中孕育着统一D.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8.宋朝时期,饱受人文教育而有志于仕途的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始向重建士大夫政治传统这一方向演变。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D.市民阶层的壮大9.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能从空间上正确反映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的是()A. B. C. D.10.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1.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图三则史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①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②天宝已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唐宪宗)③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A.安史之乱的危害B.文学体裁的演变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赋税制度的沿革1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足以自豪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能为这一说法提供佐证的是()A.四大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B.实行八股取士,选拔优秀人才 C.“交子”出现促进城市商业繁荣 D.开辟海上丝路,管理海外贸易13.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致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它是()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4.《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十一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据此可知()巡检司相对行省较独立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C.中央与西藏地区的交流加强D.巡检司主要职能是收税 第=2\*ROMAN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官员选拔·社会治理】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了一项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此制度是。【经济繁荣·商业中心】下图是(城市)的平面图,这座城市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改革内政·富国强兵】北宋时,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进行变法。18.【和谈促发展】宋真宗时期,辽与宋议和,史称。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9.【民族交融·新发展】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三、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20.(18分)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摘自(唐)吴兢《贞观政要》(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分)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怎样的关系?(4分)材料二至于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摘自(唐)李观《项籍碑铭(并序)》(2)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摘编自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6分)①《耕获图》(局部)②宋代瓷器③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④《货郎图》(局部)⑤秧马⑥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21.(12分)某历史社团以“宋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题展开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图片(部分)材料一同学们草拟了一份“宋朝经济的发展”研究主题清单,请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史料(填序号)(6分)。研究主题推荐史料农业手工业商业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为进一步研究“宋朝经济的发展”,同学们还找到以下文字资料。材料二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商业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促进了海内外贸易繁荣,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摘编自朱汉国《中国历史》(3)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2分)四、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2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民生问题等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所有这些国家中,以唐朝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回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唐玄宗还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和平友好局面。(1)材料一中“松赞干布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统治者除和亲,还采取了哪些方式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2分)体现了唐朝奉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材料二: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城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城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中外文化交流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大唐文化传播四方”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材料三:《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3)材料三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1分)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1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分)材料四: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4)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2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ADDADCCBDCCDB二、填空题科举制16、长安(长安城)17、王安石18、澶渊之盟19、回族三、材料题(1)原因:隋炀帝奢侈无度,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恤民力(2分)关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4分)。

(2)观点:得人者昌,失人者亡。(2分)说明: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任答两点得4分)。

(3)原因:重用人才,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一系列改革等。(答案有理即可,任答三点得6分)。

21、农业:①=5\*GB3⑤(2分)手工业:=2\*GB3②=6\*GB3⑥(2分)商业:=3\*GB3③=4\*GB3④(2分),原因:统治者重视;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民的辛勤劳动;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任答两点得4分)广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