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_第1页
探析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_第2页
探析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_第3页
探析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_第4页
探析红楼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红楼梦》子女教育观研究柴丽月艺体系艺术设计102班河南新乡摘要:《红楼梦》不仅仅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为我们展现了封建社会时期全景式的家庭教育模式,其中有成功的也有让我们引以为戒的范例。面对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青少年恶性伤人事件,我们在审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时,更应该从家庭教育这一基础性的教育入手去探究近年来层出不穷的依仗金钱、权势恶意伤人事件的根源性。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子女教育观的分析,从而启发现代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关键词:家长;孩子;环境;教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么。”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正是磨刀石。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帮助孩子成为富有知识、极具才华的社会人才之前,应该让青少年首先具有优秀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自我控制能力。否则当下社会将不乏仗势欺人的薛蟠,贪图美色的贾瑞,当然在红楼中也有人情练达的贾芸,担起复兴家族使命的贾兰,被忽视被荼毒的贾环等等形象。《红楼梦》提供了成功与失败的家庭教育范例,其中的教育观念值得我们探究。一、《红楼梦》所呈现的家庭教育范例(一)负面的家庭教育“如果我们有幸,父母是有教养的谦谦君子,而且对我们始终如一,那么我们会很自然地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人们都善良可信。可是,如果父母是瘾君子,或者有心理方面的疾病,那么生活向我们展示的则是恐怖和无序的一面,没有快乐可言。童年的梦魇即使在遗忘后很久也依然会有力地冲击我们的生盾。”[1]。如果说负面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灵伤口,那么这个伤口不仅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动痊愈,相反的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就会渐渐溃烂,终究会成为我们心理失衡的一个诱因。在《红楼梦》中不乏这样的范例。1、棍棒教育除了贾宝玉接受着贾政辱骂、棍棒式的家庭教育之外,在《红楼梦》中贾府塾师贾代儒同样也是对孙子贾瑞要求苛刻。贾瑞父母早亡,而祖父“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贾代儒一心希望贾瑞考取功名,贾瑞稍有越轨便狠打“三四十板,还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补出十天的功课”。(第十二回)在贾代儒这样棍棒夹击的教育方式下,贾瑞开始厌恶学习并走上叛逆甚至背道而驰,在鞭笞与体罚中,贾瑞心理极端的不平衡使得最终他死在对情感和美色的过度迷恋中。贾环也是生长在冷酷的家庭环境中。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政的三子二女时,连死去的贾珠都有提到却独独没有只字片语给贾环。在第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连年幼无知的贾兰都到场了,贾环却又被再次的忽略。因为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众人都把他跟贾宝玉比较。庶出的身份,丑陋的外貌使得他成了众人嘲笑与辱骂的对象。对于贾宝玉的恨更是从小根植在他心中,有一回贾环在王夫人房里抄金刚经咒时,“因一沉思,计上心来,故作失手,将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只一推”这种不露声色的伤人行为,怕也是一般儿童想不出的。有一次贾环因没见过牛黄一时好奇失手打翻药罐时,也不能得到理解和原谅。所有这些刺激,使他儿童的自尊一次次的失落,仇恨便慢慢酿成。终于,他在生母又抱怨时说:“我不过弄倒了药铞子,撒了一点子药,那丫头子又没就死了,值得他也骂我,你也骂我,赖我心环,把我往死里遭塌?等着我明儿还要那小丫头子的命呢!”。他后来造谣污蔑、发展至偷典偷卖、宿娼滥赌、无所不为,甚至把对凤姐的怨恨,报复到无辜的巧姐儿身上。可以说家庭教育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而大多青少年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病态的最初的原因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造成的。2、溺爱教育溺爱孩子最深切的当属贾母与王夫人。《红楼梦》就几次写到王夫人替宝玉掩饰的事情。贾政到外地两三年里,宝玉终日游戏花丛荒废了学业。当贾政回到贾府,宝玉知道“搪塞不过”,宝玉找王夫人帮忙,王夫人唯恐贾宝玉急急忙忙赶出病来。王夫人居然同意宝钗、探春替宝玉临写。金钏死了,宝玉被贾政打了,王夫人匆忙穿衣而去,慌得众门客小厮唯恐避之不及。当贾政还要再打时,王夫人已经死死地抱住板子,哭着极力袒护贾宝玉,就连贾母也是不断斥责贾政。这样的溺爱助长了宝玉的不学无术,侍宠傲物,这种溺爱的教育使得贾宝玉成了一个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的人。面对爱情,他捍卫不了林黛玉跟他之间的爱情,对于家业,在贾家落败之后,他只会寻求母亲的庇护,无法像一个男人一样承担支撑家业的责任。最后他更是抛开至亲至近之人出家为僧,即使厚重如父母深恩,宝玉也只是儿戏似地:“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只有这一场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也喜欢,便是儿子一辈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曹雪芹说宝玉是“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由此可见,正是溺爱使贾宝玉失去了一个成年人应有的担当与气魄,面临困难,他只会逃避,自私的毁了林黛玉,毁了薛宝钗只是成全了他自己。3、负面的父母榜样教育作为人类最本能的生存与生活能力“模仿”向来是影响着人的品质与德行的建立,而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模仿”榜样,所以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以及“虎父无犬子“等等一些列谚语。《红楼梦》中不乏为父的骄奢淫欲,做儿子的有样学样的家庭教育范例。如贾敬痴迷求道,只想羽化成仙,甚至将官位给了独生儿子贾珍,自己放弃一切责任只与道士们论道。有了这样的“榜样”贾珍是“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敢管他的人”。他终日吃喝嫖赌,挥霍无度甚至做下大逆不道、违背伦常的举止。儿媳死了,贾珍如丧考妣,“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声称“尽我所有”大办丧事,令人“无不纳罕”。贾珍的儿子贾蓉更是“子承父业”,不仅公然调戏自己的姨娘,还寡廉格要求自己,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良好的榜样。其次,可以在社会中设立家教培训机构,利用科学研究得来的理论知识来教育父母如何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科学的方法往往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的方法足以让父母在轻松的状态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于此同时,这种培训机构也可以把教育理论通过实践让家长反馈其成效从而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开拓。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双赢。然后,利用网络、传媒等多种渠道倡导一种科学的普世价值观,使家庭教育能够利用一种社会上普遍的舆论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当物质与权势逐渐失去控制的时候,只有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才能避免更多的“薛蟠”出现。网络、电视、广播、报纸、街头文化等等时刻影响着青少年,父母不可能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引导他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正确的信息,但是只要这些传媒本身严格要求自己,从源头杜绝传播不健康的信息,这对于家庭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注释[1][美]罗卡拉·莱娜《每日心灵自励》,吕吉宁、王莉萍译[M].海南出版社,2004前言[2]刘秀丽,盖笑松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李向前,黄莺,杨佼佼主编《中国家教批判》[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4]《新京报》《河北大学撞人案疑犯被拘》2010年10月19日参考文献:[1][美]罗卡拉·莱娜《每日心灵自励》,吕吉宁、王莉萍译[M].海南出版社,2004[2]曹雪芹,高鹤著.《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版[3]李向前,黄莺,杨佼佼主编《中国家教批判》[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4]罗斯·派克著.父亲的角色[M].李维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