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满分75分,政史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学生小米打算周末都宅在家里不出门,并且说:“我不想融入社会,宅在家里我就不社会人了。”同学小芳却告诉他:“你虽然宅在家里不出门,但你得用电、喝水、吃饭……这些都来自社会,你还是一个社会人。”这告诉我们()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③要主动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与奉献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与社会的关系知识。①②③:根据题文中的描述和所学知识,这告诉我们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要主动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正确,题文中未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前段时间,南宁某中学的五位学生雨中扶起摔车阿姨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并获得了网友们的点赞。据了解当天一位身穿雨衣的阿姨在骑电动车时不慎摔倒在路中间,一时无法起身,五位学生见状便主动前去扶起了摔车阿姨。这五位中学生的行为()①传递了正能量,有利于树立文明新风②发扬了南宁“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③旨在博得他人和社会的关注④体现了敢于担当,急他人之所急的亲社会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认识和理解。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五位中学生雨中扶起摔车阿姨的行为传递了正能量,有利于树立文明新风,发扬了南宁“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体现了敢于担当,急他人之所急的亲社会行为,故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③:该说法是对五位学生行为的错误评价,他们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如图的漫画反映了()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B.网络促进民主的政治进步C.网络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D.网络为传播谣言提供便捷通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A:漫画中电商与农民合作,市场广阔,表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故A符合题意;BC:网络对民主政治和文化传播的作用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BC不符合题意;D:传播谣言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B.道德和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C.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他律D.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改进规则。D: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故D说法正确;AB: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B不符合题意;C:遵守社会规则靠他律和自律,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5.东汉清官杨震,别人送黄金给他,他拒收。送礼的人说:“深更半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却认真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该故事启示我们()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遵守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的监督C.遵守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D.所有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C说法正确;AB:说法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AB不符合题意;D:社会规则包括道德,违反道德受到舆论的谴责,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6.近日,潍坊昌乐法院对魏某某等十三名被告人犯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案依法进行了宣判,对各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并处罚金共计504万元,同时为被害企业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挽回经济损失772万元。魏某某等人的行为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C:题干中,魏某某等十三名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并处罚金共计504万元,他们受到的是刑罚处罚,其行为是犯罪行为,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故C符合题意;A:无论是严重不良行为还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有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B:刑事违法性是法律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D: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列违法行为与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序号违法行为违法类别承担的法律责任①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被判定民事赔偿6700余元。行政违法民事责任②王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刑事违法刑罚处罚③小红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行政违法行政制裁④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民事违法行政制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和判定。②:王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受到了刑罚处罚,是刑事违法行为,故②符合题意;③:小红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受到了行政制裁,是行政违法行为,故③符合题意;①: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被判定民事赔偿6700余元,承担了民事责任,是民事违法行为,故①说法错误;④: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承担了民事责任,是民事违法行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关于刑罚的种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刑罚的种类。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拘役,D正确;A:主刑和附加刑是并列关系,A错误;B:没收财产和罚金属于附加刑,B错误;C:管制和拘役属于主刑,C错误;故本题选D。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①国家主权②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③政治利益④经济利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国家的核心利益。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国家核心利益包括了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而是国家利益,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在班级组织的向贫困儿童捐款活动中,小明捐了自己节省下来的10元零用钱,小亮向爸爸说明情况后要了50元用于捐款。小亮笑话小明捐得少,小明应该文明礼貌、有理有据地这样回答()①捐款不在多少,贵在有爱心②50元是小亮爸爸的,不能代表小亮的爱心③无论捐多少钱都是心怀善意的举动④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要求。①:不管是小明捐的10元,还是小亮向爸爸要的50元钱,都是奉献爱心的表现,说明了捐款不在多少,贵在有爱心,故①符合题意;③:不管小明和小亮捐款多少,都是说明了他们两人有爱心,心怀善意,故③符合题意;④:小明的10元钱是自己节省下来的零用钱,说明了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故④符合题意;②:虽然50元是小亮向爸爸要的,但他也是有爱心的,也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1.2024年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青岛某社区民警马怀龙为社区群众做好事4850余件,扶困难家庭32户,救助危难群众50多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00余件,始终保持零投诉。46家被他长期照顾的孤残家庭,放心地把自家钥匙交给他保管。他先后被授予“齐鲁最美警察”“青岛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青岛楷模”等称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彰显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担当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就能获得省市荣誉③承担起角色应尽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④在服务和奉献社会是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承担责任。①③: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马怀龙的事迹彰显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担当,承担起角色应尽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就能,观点太绝对化;故②错误;④:马怀龙的行为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我国的航天科技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一些海外华人说:“我们中国的飞船飞得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会抬多高!”这充分说明()A.人民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B.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的核心利益C.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D.我们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C:“我们中国的飞船飞得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会抬多高!”体现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C说法正确;ABD: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3.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在学习《维护国家利益》内容时,某中学八(5)班学生开展时事播报活动。下列时事素材中,值得我们点赞的行为是()①无锡中学生精心绘制爱国画作,亮相中国空间站“天空画展”②某市两位网友在网站论坛跟帖,煽动群众打砸外国品牌车辆③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发誓要学好中文,不学外语④有关部门开展测绘法律宣传,“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①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中学生精心绘制爱国画作,亮相中国空间站“天空画展”;有关部门开展测绘法律宣传,“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做法,①④说法正确;②③:没有做到理性爱国,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14.春节是万家团圆的传统佳节,但仍有许多劳动者默默坚守岗位,他们中有彻夜劳作的环卫工人,有巡逻执勤的公安民警,有奉献精彩节目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赞美这些劳动者,是因为他们()A.兢兢业业,劳动守护幸福 B.服务万家,懂得换位思考C.忠诚履职,守护群众安全 D.奉献社会,涵养优秀品格【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劳动的认识。A:依据教材知识,我们之所以赞美这些劳动者,是因为他们兢兢业业,劳动守护幸福,故A符合题意;BCD:服务万家,换位思考;忠诚履职,守护群众安全;奉献社会,涵养优秀品格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近年来,全区中小学充分挖掘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研发了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同学们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种植、养殖、扎染等生产劳动,也可以掌握一些民族特色编织、五色糯米饭烹饪等生活技能。这些劳动体验()①是为了开展职业教育,提升专业技能②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意识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提升合作能力④有利于学会尊重劳动,培养自立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劳动、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开设劳动体验的相关课程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提升合作能力,又有利于学会尊重劳动,培养自立能力,故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②:此二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①②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所以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因为()A.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B.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C.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D.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之所以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故D说法正确;A:基层群众性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故A说法错误;B: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故B说法错误;C: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7.“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在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因为()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①③:在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①③说法正确;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故②说法错误;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8.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是()A.舆论监督制度 B.党内监督制度C.行政监督制度 D.宪法监督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施宪法监督。ABCD:依据教材知识,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故D说法正确,A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9分。)19.【做网络生活的主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网民规模越来越大,网络逐渐成为影响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工具。对此,某校八年级(1)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课题:关于中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本校学生调查结果:①33%的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观看时事新闻。②63%的学生每天在家上网时长超过4个小时,且以游戏、娱乐为主。③18%的学生在上网时遭受过诈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结合调查结果,调查小组计划撰写调查报告,以下是报告内容的部分板块:板块一:分析调查结果,你发现的问题:①板块二:针对存在的问题,你提出的改进建议:②请你完成上述板块所缺内容。【答案】①部分同学利用网络学习,多数同学不能合理利用网络,少数学缺乏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②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识;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专时专用;上网以学习为主;增强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网友;等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调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可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33%的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观看时事新闻→可联系部分同学利用网络学习;关键词②:63%的学生每天在家上网时长超过4个小时,且以游戏、娱乐为主→可联系多数同学不能合理利用网络;关键词③:18%的学生在上网时遭受过诈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可联系少数学缺乏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调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可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63%学生每天在家上网时长超过4个小时,且以游戏、娱乐为主→可联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识+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专时专用+上网以学习为主;关键词②:18%的学生在上网时遭受过诈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可联系增强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相信网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传承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某校为八年级学生布置了“弘扬雷锋精神”的寒假实践作业,现展示其中的一份作业并请你参与探究。材料一寒冬送温暖2024年春运期间,受降温降雪天气影响,湖北多处高速公路积雪结冰现象严重,导致大量车辆滞留在高速上。回到湖北老家的小阳同学与家人自发为高速上滞留群众提供热水、泡面等免费物资。他们也被司机朋友们称为“寒冬的一股暖流”。(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小阳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付出怎样的代价?(2)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小阳同学与家人的善举被称为“寒冬的一股暖流”?材料二传承雷锋精神雷锋日记中,他以“一滴水”“一颗最小的螺丝钉”等发出“七问”审视自己。今天的我们应如何回答雷锋之问?(3)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今天的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回答雷锋之问?【答案】(1)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等。(2)①小阳同学与家人的善举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小阳同学与家人的善举有利于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③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营造积极承担责任的社会氛围。(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例如做科技馆义务讲解员;走进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承担责任的代价、关爱他人的意义、自觉承担责任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代价,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关爱他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阳同学与家人的善举被称为“寒冬的一股暖流”的原因→联系关爱他人的意义+承担责任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怎样承担责任,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1.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到达之后,同学们一起阅读该场馆的参观须知。参观须知1.观众入馆须自觉接受安全检查,仪容不整者谢绝入馆;2.馆内禁止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攀爬躺卧、随意丢弃杂物等不文明行为;3.禁止翻越围挡护栏,触摸、污损、毁坏展品等行为;4.展厅内和非餐饮区禁止饮食;……对此,小明同学发出感慨“外出参观还要守这么多规矩,真不自由!”(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请你对小明同学的感慨做出回应。参观过程中,讲解员带领同学们来到活动区,一起参演了一部案件模拟情景剧。☆剧情大纲某天,小阳和同学放学后相约一起回家,二人走到人少的小巷口时,发现几名社会青年正在恐吓另一名同学,并强迫其交出身上全部现金,此时小阳……(2)如果你是情景剧中的小阳,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答案】(1)观点错误。自由和规则不可分。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们有外出参观的自由,但是我们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能超越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社会规则,不仅会受到舆论谴责,情节严重还会受到法律制裁。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未成年人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借助他人和社会的力量,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外出参观还要守这么多规矩,真不自由。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①:自由和规则不可分;论据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们有外出参观的自由,但是我们要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能超越自由的边界;论据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社会规则,不仅会受到舆论谴责,情节严重还会受到法律制裁;论据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阳和同学发现几名社会青年正在恐吓另一名同学,并强迫其交出身上全部现金→可链接同违法犯罪行作斗争;第三步:整合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