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1.以下文物反应的共同主题是()A.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B.青铜文明,灿烂辉煌C.礼器制度,规范完备 D.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材料“司母戊鼎(河南出土)、四羊方尊(湖南出土)、虎食人卣(湖南出土)、辟大夫虎符(山东出土)”结合所学知识,这些都是青铜器具,展示了青铜文明,灿烂辉煌,B项正确;题干未展示器具的发展的时间历程,不能得出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排除A项;题干未展示器具的等级作用,不能得出礼器制度,规范完备,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对比,不能得出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2.下表中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人物主张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墨子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关注民生 D.崇尚节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等信息可知,材料中孟子与墨子都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关注百姓的需要和忧伤,这体现了二人共同主张是关注民生,C项正确;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材料没有体现法律,排除A项;无为而治强调统治阶级顺其自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崇尚节俭强调节约、节俭等,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二人都关注民生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3.秦统一后,通过颁布诏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下列能直接佐证这一史实的是()A.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B.司马迁的《史记》C.许慎的《说文解字》 D.出土的里耶秦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也称为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历史真实。出土的秦朝竹木简为第一手史料,D项正确;《资治通鉴》、《史记》、许慎的《说文解字》均为第二手史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4.西汉建立之初,面对匈奴的袭扰,采取了以和亲为主、积极防御为辅的策略;到汉武帝时,正式改变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反击。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推恩令”的实施C.儒家学说得到尊崇 D.国力逐步强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西汉建立之初,面对匈奴的袭扰,采取了以和亲为主、积极防御为辅的策略;到汉武帝时,正式改变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反击。”结合所学可知,经过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力不断增强,汉武帝时在经济上也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才能开始大举反击匈奴,D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西汉还不够国力强盛,不足以对匈奴用武,排除A项;“推恩令”的实施是思想上汉武帝的大一统,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儒家学说得到尊崇是思想上汉武帝的大一统,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地方官员宣传佛教,促使多民族交流,形成佛教文化,而汉族的文化习俗也广泛影响到各民族群体。这体现了()A.民族的交融 B.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C.佛教的传入 D.科技的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地方官员宣传佛教,促使多民族交流,形成佛教文化,而汉族的文化习俗也广泛影响到各民族群体”,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积极宣扬佛教。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人到汉族的生活中,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信息,排除B项;佛教的传入是在西汉末年,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科技的进步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唐朝的中央学府是国学、太学,而在这里就学的学生并不限于高官子弟,还有各国的留学生。国学之盛,近古未有。这说明唐朝()A.开放包容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政治清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朝的中央学府是国学、太学,而在这里就学的学生并不限于高官子弟,还有各国的留学生”可知,唐朝的中央学府招收各国留学生,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特点,没有体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政治清明的特点,排除BCD项。故选A项。7.《永乐大典》中记载:“(元代)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贯通。”这有利于元朝()A.提高全国粮食产量 B.沟通五大水系C.加强与边疆地区联系 D.生产技术的进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永乐大典》中记载:“(元代)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贯通。””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驿站的设置加强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C项正确;提高全国粮食产量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项;题干中未出现沟通五大水系的信息,排除B项;生产技术的进步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祖法儿以下诸夷,多有自古未通者’,出于对中国的敬慕,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宾。”材料意在强调郑和下西洋()A.促进了中外交往 B.促进了明朝的海外贸易C.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D.打破了与世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祖法儿以下诸夷,多有自古未通者’,出于对中国的敬慕,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宾”可知,很多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线,纷纷来到中国,所以说材料意在强调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往,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往,没有涉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排除C项;打破了与世隔绝的状态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被英国的暴力所打破时,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被英国的暴力所打破”带来的影响是使中国()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被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被英国的暴力所打破时,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第二次鸦片的影响,排除B项;被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曾国藩选择了自强,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他们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民族危亡 B.建立民主共和国 C.推翻清王朝 D.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曾国藩选择了自强,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共同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A项正确;只有孙中山的革命是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排除B项;曾国藩自强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排除C项;只有康有为的变法想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A项。11.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等人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这里的“旅程”最直接的影响是()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促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等人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持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得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因此“旅程”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项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影响了世界局势的变化,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排除D项。故选A项。12.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是()A.南京保卫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渡江作战,突破了长江天堑,解放了南京。诗句中的“钟山”指的就是南京,“百万雄师过大江”形象地描绘了渡江战役的壮观场景,D项正确;南京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与日军进行的一场战役,与诗句中“人民解放军”不符,排除A项;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战略决战,主要在东北地区进行,与“钟山”(即南京)和“过江”无关,排除B项;淮海战役也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与“钟山”和“过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1952年,某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并跟随时代潮流,开设了分店。此改造采用的主要方式是()A.外商独资 B.承包经营 C.中外合资 D.公私合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主题干“1952年,某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及结合所学知识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D项正确;外商独资是改革开放后的经营模式,排除A项;承包经营是中国70年代末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后的经济模式,排除B项;中外合资是改革开放后的经营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14.某地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立经济特区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该材料描述的城市是()A.深圳 B.上海 C.福州 D.厦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特区的发展尤为瞩目,由过去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深圳速度”,更被誉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A项正确;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且与“边陲小镇”不符,排除B项;1984年,福州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且与“边陲小镇”不符,排除C项;厦门虽然是经济特区,但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5.古希腊社会很重视体育竞技,人们也积极参加文体竞赛。竞赛的奖励和荣誉也是竞争的动力和目标,有花冠、奖杯、赞歌、雕像等,体现了体育与荣耀的结合。这表明古希腊()A.生活方式朴素 B.崇尚力量之美 C.和平时代来临 D.追求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古希腊社会很重视体育竞技,人们也积极参加文体竞赛。竞赛的奖励和荣誉也是竞争的动力和目标,有花冠、奖杯、赞歌、雕像等,体现了体育与荣耀的结合。”可知,题干反映出古代希腊体育项目多,重视力量型的体育活动,表明古希腊崇尚力量之美,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古代希腊体育项目多,重视力量型的体育活动,与生活方式、和平时代、民主政治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6.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贸易繁荣,与中国往来频繁。今天伊朗的赖伊、内沙布尔,伊拉克的萨马拉城,都被发现存在大量唐朝时期的青白瓷器,在西安与新疆的古墓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阿拉伯国家的金银货币。这表明阿拉伯帝国()A.人口密集 B.贸易发达 C.港口众多 D.疆域辽阔【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巴格达的市场上贸易繁荣,与中国往来频繁。今天伊朗的赖伊、内沙布尔,伊拉克的萨马拉城,都被发现存在大量唐朝时期的青白瓷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与新疆的古墓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阿拉伯国家的金银货币,说明这时期阿拉伯帝国与中国有贸易联系,即体现了阿拉伯帝国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人口的情况,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阿拉伯帝国的对外贸易较为发达,没有涉及其港口,无法得出港口众多的结论,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阿拉伯帝国的疆域,排除D项。故选B项。17.“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话体现了()A.专制思想 B.理性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文字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14世纪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D项正确;专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理性主义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8.随着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成为联系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材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成为联系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直接原因是商路危机等,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A项;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及航海技术的发展等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条件,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排除B项;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19.1933—1937年,美国政府大力进行造林、防洪、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推行“以工代赈”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整顿金融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1933—1937年,美国政府大力进行造林、防洪、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这一系列的做法是推行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付严峻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具体措施有“以工代赈”,其主要内容为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B项正确;题干中未出现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中未出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信息,排除C项;整题干中未出现顿金融体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0.福特汽车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在这些优势资源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常设机构,然后进行组装和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生产地的资源达到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水平和就业率。材料主要说明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A.政治多极化 B.科技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经济工业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材料中福特汽车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C项正确;政治多极化是指世界正在形成若于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中福特汽车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A项;科技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材料中福特汽车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福特汽车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不是经济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纸币铜板拓片《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推动之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领先地位。(1)指出材料一中文物的历史研究价值。(2)“华夏民族的科技、文化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顶峰,而非人们常说的盛唐。”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一观点提供相关的史实进行证明。【答案】(1)有利于研究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有利于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研究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研究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2)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价值:根据所学知识,纸市铜版拓片是宋代纸币的文物材料,对于研究宋代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具有重要意义;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印刷技术的高度发展时期,而纸币的印刷技术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纸币铜版拓片反映了当时印刷技术的水平和特点,对于研究中国印刷史也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研究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有利于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研究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研究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小问2详解】史实:根据所学知识,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摘编自[清]吴永、刘治襄《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番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材料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材料一中的“练兵也,海军也”指的是哪场运动?材料二中的“未竟之功”指什么?(2)材料三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什么事件?“站立起来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前行的探索历程的认识。【答案】22.运动:洋务运动。“未竟之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3.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含义: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4.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探索是一个曲折而伟大的过程,显示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不断努力,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解析】【小问1详解】运动:根据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了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富国强兵,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现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由此可知,“练兵”“海军”指的是洋务运动。“未竟之功”:根据材料二中的挽联:“……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可知指的是辛亥革命。据所学,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小问2详解】事件:根据材料三“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可知,该会议主要是筹备新中国成立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体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小问3详解】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型,要言之有理,论从史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前行的探索历程的认识:近代中国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中国近代化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体现了对西方学习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虽然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能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历了长征等艰难险阻,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带领人民走向独立自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社会主义探索也不是一帆风顺,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艰难时期,但是在中共的不断努力下,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总之,没有什么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把握方向,实事求是,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更好实现中国梦。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5月1日,《厦门日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下复刊。复刊号的头版头条标题为《工人阶级要带头打好重点转移第一仗》。材料二我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平均17.92%提升至2017年的58.5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为城市的非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1984年,我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拓展至城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和非农业的良性互动局面由此形成,中国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史实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1)根据材料一,指出什么是“重点转移”。在这一事件中,党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史实。【答案】23.重点转移: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24.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1984年以来,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5.史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等。【解析】【小问1详解】“重点转移”和决策:材料一中提到“工人阶级要带头打好重点转移第一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所以“重点转移”指的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这一历史性决策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我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平均17.92%提升至2017年的58.52%”可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根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城市的非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1984年,我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拓展至城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信息可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原因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为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1984年以来,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问3详解】史实:结合所学可知,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许多“胜利”,比如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在《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中,表达了对“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沙皇的深深谢意,并说:“(如果)和平地实现解放,那么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材料二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社会生活上的措施是什么?(3)上述两国崛起之路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答案】24.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5.事件:日本明治维新。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6.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国家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彻底;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向他国学习,积极借鉴他国改革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