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教材基础实验(解析版)-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_第1页
专题03 教材基础实验(解析版)-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_第2页
专题03 教材基础实验(解析版)-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_第3页
专题03 教材基础实验(解析版)-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_第4页
专题03 教材基础实验(解析版)-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变式4-1】(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仅是提供热量B.实验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C.实验三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答案】A【解析】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热量,而且能将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氧气)隔绝,说法错误;B、实验二中小木块能燃烧,小石块不能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说法正确;C、实验三小木块、小煤块都与氧气接触,温度相同,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法正确;D、实验一中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水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发生燃烧,该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说法正确。故选A。【变式4-2】(2024·陕西西安·二模)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和240℃。烧杯中水温为80℃。)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①②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③④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C.①③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2)实验中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今年春节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特大的火灾事故,消防知识必须人人懂得和重视。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一个灭火的原理是。(答一点即可)【答案】(1)B(2)(3)隔绝空气(氧气)或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一点即可)【解析】(1)A、红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①处白磷燃烧,②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B、③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④处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B正确;C、①处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③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C错误;D、①处的白磷燃烧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B。(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3)由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可以考虑隔绝空气(氧气)或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来灭火。►题型五金属的还原实验【真题5】(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前试管和气球中充满CO2。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Fe2O3处加热。(1)对B处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2)写出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答案】(1)红色(红棕色)固体变黑色(2)/【解析】(1)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为红色,生成的铁粉为黑色,则B处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要注意实验前和实验后的两个“先后”实验顺序。以及实验中尾气的处理。知识点:装置:1、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需对装置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漏气。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点燃酒精喷灯的原因是排出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3、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生成高温的铁又被氧化。4、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灯上方导管口处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5、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CO2、Ca(OH)2+CO2=CaCO3↓+H2O、2CO+O22CO2。6、思考装置中导管末端点燃酒精灯: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变式5-1】(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B.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C.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D.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为了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不纯时会发生爆炸,则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除去玻璃管内的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B.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铁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氧化铁是红棕色,铁粉是黑色,则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色,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则尾部加一台燃着的酒精灯,目的是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变式5-2】(2024·重庆·一模)用下图装置可还原Fe2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后气球先变大,结束冷却后,气球变瘪B.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C.试管中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D.实验后,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吸取试管内气体,可检验产物CO2【答案】A【解析】A、CO还原Fe2O3,生成CO2是气体,冷却后,气球不会变瘪,故A错误;B、实验过程中CO在密闭环境中,不需要再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B正确;C、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生成的铁粉是黑色的,会看到红棕色固体变黑,故C正确;D、反应产生CO2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检验CO2,故D正确。故选A。►题型六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真题6】(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用三枚洁净无锈铁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四天后,(填字母序号)试管中铁钉有明显锈迹。(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答案】(1)a(2)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1)a试管中与水和空气都接触,b试管中只与空气接触,c试管中只与水接触,所以四天后,a试管中铁钉有明显锈迹。(2)a试管中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b试管中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a试管中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c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金属锈蚀的因素:铁的纯度、环境温度、氧气浓度和酸碱性等都是影响锈蚀的因素。因此,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知识点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发生化学反应。2、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Fe2O3+6HCl=2FeCl3+3H2O。【变式6-1】(2024·安徽·一模)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水B.可用做干燥剂C.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红墨水右高左低D.a、b装置的对比说明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答案】C【解析】A、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故A正确;B、由于氯化钙能够吸收水分,所以b中的干燥剂可以是氯化钙,故B正确;C、a管内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会生锈,消耗管内的氧气,管内气压减小,b管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管内气压不变,所以,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C错误;D、a管内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会生锈,b管只与氧气接触,不会生锈,a、b装置的对比说明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故D正确;故选:C。【变式6-2】(2024·湖南株洲·一模)学习了铁在空气中生锈条件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铜在空气中生锈条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已知铜锈是绿色的,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提出问题】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做出猜想】(1)铜生锈与空气中的O2、N2、CO2、H2O中的一种或多种有关。小英认为铜生锈与氮气一定无关,其理由是。【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取相同的铜片,进行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并持续观察现象。编号①②③④实验

现象铜片表面有绿色物质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2)为了除去铜片表面的杂质,实验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实验分析】(3)对比实验①④得到的结论是:。(4)说明铜生锈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是(填序号)。【实验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与O2、CO2、H2O接触。(5)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铜绿中不含氮元素(2)打磨(3)铜生锈需与二氧化碳接触(4)①③(5)【解析】(1)碱式碳酸铜中不含氮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说明铜生锈和氮气无关。(2)打磨铜片,能将表面的杂质除去。(3)实验①中,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共同接触,会生锈,但实验④中铜只与水、氧气接触,没有生锈,对比可知铜生锈需与二氧化碳接触。(4)实验①中,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共同接触,会生锈,而实验③中铜只与水、二氧化碳接触,没有生锈,对比可知铜生锈需与氧气接触。(5)铜和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题型七配制溶液【真题7】(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B.⑥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①~⑥项实验操作均正确D.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③【答案】C【解析】A、③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故正确;B、⑥读数时应该平视,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操作正确,故正确;C、②操作中,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图示操作错误,故错误;D、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⑥⑤③,故正确;故选:C。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2、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3、误差分析:(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1、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2、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ml),需加水——g计算的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量取水,倒入烧杯中。(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4)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变式7-1】(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农业上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该仪器需要用到。A不符合题意;B、溶解需要在烧杯中进行,该仪器需要用到。B不符合题意;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过滤,则不需要使用漏斗,该仪器不需要用到。C符合题意;D、溶解过程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该仪器需要用到。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C。【变式7-2】(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仪器配制500g10%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2)配制5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氯化钠溶液中的微观粒子有(填粒子符号)。(3)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取用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答案】(1)烧杯(2)50Na+、Cl-、H2O(3)10%【解析】(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上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烧杯;(2)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氯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离子、氯离子表示为:Na+、Cl-,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水分子表示为:H2O;(3)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取用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题型八基本实验操作【真题8】(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问题: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填序号)。(3)使用仪器③正确读数的方法是。【答案】(1)①(2)④(3)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则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即①;(2)烧杯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填:④;(3)仪器③是量筒,量筒正确读数的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熟记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判断一个实验操作正确的依据:1、是否易造成人身伤害。水倒入浓硫酸(酸液飞溅);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液体体积超试管溶剂1/3(液体飞溅);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向上(炸裂);嘴吹灭酒精灯(引燃)等。2、是否易污染试剂。错误做法:瓶塞正方桌面;胶头滴管伸入、接触试管内;PH试纸伸入待测液;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等。3、是否易对仪器损伤或腐蚀。错误做法:取块状药品,竖直放入;连接仪器,试管竖在桌面;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等。4、是否影响实验结果。错误做法:量筒仰视或腐蚀读数;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与砝码放反了等。【变式8-1】【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 D.点燃酒精灯【答案】A【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操作错误;答案:A。【变式8-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答一点即可)。(3)若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钙溶液的pH,则测定的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溶解。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三分之一(2)腐蚀橡胶胶帽;沾污试剂;污染试剂(答一点,合理即可)(3)偏小(4)称量小于【解析】(1)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2)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若橡胶胶帽平放或倒置,则可能会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或污染试剂等。(3)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溶液pH>7,但若用湿润的pH试纸,则会使碱性减弱,溶液pH偏小。(4)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会使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题型九实验综合考查题【真题9】(2023·辽宁·中考真题)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测空气中氧气含量C.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A: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2)实验B:若装置漏气,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填“偏大”或“偏小”)。(3)实验C:加入硝酸铵后,液面a处变化情况为(填“上升”或“下降”)。(4)实验D:为确保实验成功,必须在容器中进行实验。【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2)偏小(3)上升(4)密闭【解析】(1)分子间有间隔,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的气体受热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膨胀从导管逸出,看到气泡。(2)若装置漏气,进入水的同时会有部分空气进入,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实验结果偏小。(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集气瓶内气体收缩,大气压将b侧液体压向a侧,所以液面a处变化情况为上升。(4)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确保反应前后称量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为防止外部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集气瓶内物质质量增大,该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变式9-1】(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水的组成 B.验证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答案】C【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B、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可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故选C。【变式9-2】(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实验是九年级化学重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只答一条)。(2)图2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3)图3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当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4)图4实验探究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答案】(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或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2)溶质的性质(3)出现较多固体时(4)Fe˃Cu˃Ag【解析】(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白磷、红磷均是可燃物,均能与氧气接触,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也不燃烧,说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故填: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或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2)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溶质的性质不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3)蒸发食盐水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4)银丝不和硝酸铜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Cu>Ag;铁丝和硝酸铜反应产生铜和硝酸亚铁,说明金属活动性Fe>Cu;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Fe˃Cu˃Ag。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

用滴管取液体 B.

浓硫酸的稀释C.

电解水 D.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答案】B【解析】A、胶头滴管取液时,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应先在瓶外将胶头中的空气排空,然后吸取溶液,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试管a与负极相连,生成的是氢气,产生的气体较多,试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产生的气体较少,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红磷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可以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海南·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B.称量C.量取液体D.溶解【答案】C【解析】A、应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且瓶塞应倒放,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D、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B.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C.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燃烧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案】D【解析】A.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故A错误;B.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B错误;C.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是氧气,故C错误;D.通过该反的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从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D4.(2023·云南·中考真题)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答案】C【解析】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会使得称量药品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A错误;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会使得水的量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B错误;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得量取水的量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选项C正确;D、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选项D错误;故选:C。5.(2023·北京·中考真题)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答案】D【解析】A、乙中通入氧气前,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乙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B、通入氧气后,甲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而乙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通入氧气后,甲中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而乙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由此可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通入氧气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的红磷也不燃烧,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6.(2023·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图所示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D.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A、图1实验中蒸馏水和通入二氧化碳的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所以图1实验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A错误;B、图2实验75℃热水提供的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B正确;C、图3实验中铁片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银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即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C正确;D、图4实验将硝酸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里,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未变浑浊。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即图4实验能说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7.(2022·广西玉林·中考真题)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的反应是置换反应B.甲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C.用乙装置可防止液体倒吸和防止CO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答案】D【解析】A、甲中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与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粉为黑色,因此甲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故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从溶液中逸出,留存在试剂瓶的上层空间,由于压强的作用,溶液被压入烧杯内,一氧化碳气体被收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但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既可用来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又可以用乙装置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是为了防止产生倒吸,故错误;D、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防止还原出的铁在高温下重新被氧气氧化,故正确。故选:D。8.(2023·湖北咸宁·中考真题)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答案】D【解析】A.图1集气瓶中的水是吸收红磷和水反应生成的有毒物质五氧化二磷,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错误;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不可以用木炭替代,因为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影响压强的变化,木炭的着火点太高,错误;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压强变化量小,所以测量结果偏小,错误;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热水中的白磷仅仅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正确。故选:D。9.(2023·安徽·中考真题)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制取B.通入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C.通入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答案】B【解析】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故A说法正确;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图示中白磷在60℃的热水中,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O2后,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并不是只需要氧气,故B说法错误;C、白磷和红磷都在60℃的热水中,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故C说法正确;D、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B。10.(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

检验氧气 B.氢气验纯C.

点燃氢气 D.

熄灭酒精灯【答案】D【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二者体积比为1:2,要检验氧气,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口,打开活塞放出气体,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操作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B、氢气验纯的操作: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再将拇指移开,若听到轻微的“噗”声,则证明氢气很纯,可以点燃;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操作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C、点燃氢气的操作:在带尖嘴的金属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操作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操作错误,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1.(2023·辽宁·中考真题)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 B.溶解C.过滤 D.蒸发【答案】B【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符合题意;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2023·辽宁盘锦·中考真题)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A、图中实验,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可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红磷本身是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导致集气瓶中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C、图中实验,溶质的种类相同,溶剂的种类不同,可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3.(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从单质变成化合物的过程B.在潮湿的空气中,铝比铁耐锈蚀C.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比铁易生锈D.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CO2有关【答案】C【解析】A、金属的腐蚀,实际上是金属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是金属从单质变成化合物的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潮湿的空气中,铝比铁耐锈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说明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不如铁易生锈,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能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盛有铜丝的试管中,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说明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CO2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①——给液体加热 B.②——配制氯化钠溶液C.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④——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答案】D【解析】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A实验操作错误;B、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的,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所以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故B实验操作错误;C、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实验方案错误;D、根据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该装置可用于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故D实验方案正确;故选D。15.(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答案】B【解析】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水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氯化钠和硝酸钾互相交换成分不能得到水、气体或沉淀,则两者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钙结合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但氯化钾不能,则能鉴别,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6.(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色;(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答案】(1)红(2)比较环保,节约药品(3)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a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比较环保,且节约药品;(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先聚集在上方。17.(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A烧杯内的溶液逐渐变为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实验说明。(2)图2: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a管内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3)图3: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H2氢、氧元素(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解析】(1)浓氨水与酚酞溶液不接触,但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2)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由图可知,a中收集的气体较多,则为氢气,化学式为H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以上,则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18.(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过量的原因是。(2)实验二中药品混合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该实验现象(填“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3)实验三A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4)实验四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部分实验装置,实验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答案】(1)保证将氧气消耗完(2)不能(3)需要有氧气(或空气)(4)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解析】(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利用红磷消耗氧气,减少装置内压强,该实验中红磷必须过量,其目的是保证将氧气消耗完;(2)实验二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实验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3)实验三A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4)实验四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部分实验装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19.(2023·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填“a”“b”或“c”)处。(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3)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4)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下图: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答案】(1)c(2)2:1(3)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4)

(5)随着电压的增大,电解水速率增大10%NaOH溶液、12V电压【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电极上产生气泡,所以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c处;(2)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甲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乙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故甲(氢气)、乙(氧气)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3)由上可知,乙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4)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应该补充两个氢分子,即为

;(5)①由图可知,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随着电压的增大,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越短,即电解速率越快;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即为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当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12V电压时,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此时电解水速率最快。20.(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两个实验中部分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这两个实验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填实验操作名称)(2)图3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然后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4)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经检测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答案】(1)溶解(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更换滤纸,清洗仪器(或换干净仪器)(4)ad【解析】(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加水用玻璃棒溶解,故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溶解;(2)图3是蒸发操作,需用到玻璃来搅拌,故该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等,故应该更换滤纸,清洗仪器(或换干净仪器);(4)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溶液的体积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是均一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水的体积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会造成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故选ad。21.(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溶液。他查阅资料得知: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加水稀释后可以得到稀硫酸。请回答:

(1)通过计算,需量取5.4mL浓硫酸,选择量筒(填“A”或“B”)量取;(2)若完成溶液的配制,除如图所提供的仪器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浓硫酸稀释时应将中(填“a”或“b”);a.水注入浓硫酸

b.浓硫酸注入水(3)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9.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A(2)玻璃棒b(3)小于【解析】(1)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需量取5.4mL的浓硫酸,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故选A;(2)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配制步骤有计算、量取(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烧杯、漏玻璃棒)、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故选b;(3)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小,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9.8%。22.(2023·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答案】(1)(2)增大(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解析】(1)白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3)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I);②将图I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3.(2023·四川·中考真题)工业上可用焦炭与赤铁矿冶炼铁。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并探究其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2)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用于检测气体产物之一(填分子式)。(3)装置C的作用是。(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证明已经冶炼出铁。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硫酸铜溶液”),观察到,说明铁已生成。【答案】(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2)澄清石灰水CO2(3)收集一氧化碳气体(4)先把K3关闭(5)稀硫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解析】(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2)然后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焦炭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气体产物之一中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3)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不溶于水,因此装置C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先把K3关闭,以防产生倒吸,发生危险;(5)铁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两种方法中最简单为: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铁已生成。24.(2023·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活动一:(1)探究水的组成如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该实验表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C.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①上述实验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②实验室现有、、、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溶液起相似作用的一种是。活动二:(4)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

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若选用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变为无色时,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5)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6)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该同学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上图所示:

①B可能是。②氧气通过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目的是。【答案】(1)2:1(2)C(3)Zn+H2SO4=ZnSO4+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