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1-1_第1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1-1_第2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1-1_第3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1-1_第4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1-1

(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4,分数:84.00)

1.SARS病例传染性较强的时期是在

・A.恢复期

・B.发病早期

・C.呼吸困难明显期

•D.咳嗽症状明显期

•E.体温下降期

(分数:1.00)

A.

B.

C.7

D.

E.

解析:SARS患者是最主要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传染性随病程

而逐渐增强,在发病的第2周最具传染性。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

咳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传染性较强。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

2.肺炎链球菌的特征包括

•A.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B.无鞭毛,有芽胞,有荚膜

•C.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

・D.有鞭毛,有芽胞,无荚膜

・E.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肺炎链球菌俗称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

形成荚膜。

3.长期存在于体内,呈长期潜伏感染状态的病毒是

•A.狂犬病病毒

・B.甲型肝炎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EB病毒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EB病毒原发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能防止病毒的外源性再感染及限制体内病毒

扩散,但不能清除潜伏在细胞中的病毒,持续感染状态可维持终身。

4.感染后能长期潜伏在人三叉神经节的病毒是

•A.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单纯疱疹病毒

•D.EB病毒

•E.人巨细胞病毒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在三叉神经中潜伏起来,此时机体既无症状,也无病毒排出,以后由于机体

过度劳累或者免疫功能下降、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影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后沿感觉神经到达皮肤、黏

膜,发生单纯疱疹。

5.变形杆菌属的一个重要特征为

•A.耐盐

•B.无动力

•C.迅速分解尿素

•D.迅速分解乳糖

•E.靛基质试验阳性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变形杆菌能产生尿素酶,可迅速分解尿素产氨。

6.水产品的菌落总数测定,培养温度为

•A.(37±1)℃

•B.(35±1)℃

・C.(30±51)℃

•D.(28+1)°C

•E.(25+1)℃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水产食品兼受海洋细菌和陆上细菌的污染,检验时细菌培养温度应为30匕。

7.沙门菌检验时,不需经过前增菌的食品有

・A.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

•B.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

•C.蛋制品、乳制品等加工食品

•D.豆制品、肉制品等加工食品

•E.乳制品、肉制品及其他加工食品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进行食品沙门菌检验时,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鲜肉、鲜蛋、鲜乳或

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

8.外斐试验中,菌体抗原可替代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凝集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变形杆菌

•C.肠杆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沙门菌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具有与变形杆菌某些X株的菌体抗原(0)共同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以代替相

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人或动物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检查。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

外斐试验,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9.霍乱毒素由A、B2种亚基组成,A:B亚基数量之比为

•A.2:1

•B.1:2

•C.3:1

•D.1:4

•E.1:5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霍乱毒素为A、B两种亚基组成,其中这两种亚基在毒素致病机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A亚单位为

毒性单位,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每个毒素分子的A:B亚基数量之比为1:5。

10.可观察活细胞内线粒体和鞭毛运动的显微镜是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生物显微镜

•C.暗视野显微镜

•D.偏光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在检查不染色标本时由于细菌的折光性与周围环境的折光性相近,明暗对比不明显,相差显微镜可

将光相的差异转换成光强度差,使细菌中的某些结构比其他部分深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易于观察。主要用

于不染色活细菌的形态及某些内部结构观察。

11.军团菌病的最佳实验动物模型是

•A.小白鼠

•B.豚鼠

•C.家兔

•D.大白鼠

•E.绵羊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军团菌病的最佳实验动物模型是豚鼠,动物实验表明军团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感染豚鼠。

12.鉴别羊、牛、猪3种布鲁菌的依据是

•A.产生硫化氢的多少和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B.是否产生硫化氢和在含酸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C.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D.产生硫化氢的多少

•E.是否产生硫化氢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布鲁菌大多能分解尿素和产生硫化氢,根据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尿素酶试验和产生硫化氢的多少及

在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鉴别羊、牛、猪3种布鲁菌。

13.PFGE是指

A.垂直电泳

B.等电聚焦电泳

C.脉冲场凝胶电泳.

D.琼脂糖凝胶电泳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PFGE为"pulsefieldgelelectrophoresis”的缩写,即脉冲场凝胶电泳。

14.沙门菌属的抗原结构有

•A.0抗原和Vi抗原

•B.0抗原和K抗原

•C.0抗原、H抗原和Vi抗原

•D.0抗原、Vi抗原和K抗原

•E.Vi抗原、H抗原和K抗原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沙门菌抗原主要有0、H2种,少数菌种有Vi抗原,可根据这些抗原对沙门菌进行分型。

15.专性厌氧的细菌是

•A.淋病奈瑟菌

•B.变形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幽门螺杆菌

•E.破伤风杆菌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

16.英文缩写“EB”代表的试剂是

A.聚丙烯酰胺

•B.溟化乙锭

•C.罗丹明

•D.滨麝香草酚蓝

•E.亚甲蓝

(分数:1.00)

B

C

D

E

解析:浪化乙锭(ethidiumbromide,EB)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

胶中的DNA。

17.咳痰标本制作中,患者痰量少时可用45c的10%雾化吸入进行导痰的物质是

•A.过氧化氢

•B.丙三醇

•C.乙醇

•D.氯化钠

•E.高钵酸钾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对于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的10%氯化钠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

18.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D.贝纳柯克斯体

•E.汉塞巴通体

(分数:L00)

A.

B.J

C.

D.

E.

解析: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斑疹伤寒,由莫氏立克次体感染引起。

19.肥达试验中,如0、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最可能是

・A.感染了伤寒或副伤寒

•B.回忆反应

•C.做过预防接种

•D.伤寒感染早期

•E.与伤寒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肥达试验中,0与H抗体在体内的消长情况不同。IgNU型0抗体出现较早,持续时间仅半年左

右,消失后不易受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细菌的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IgG型H抗体出现较

晚,维持时间可长达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短暂地重新出现。因此,若H、0凝集效价均

超过正常值,则感染伤寒、副伤寒的可能性大。

20.嗜肺军团菌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色氨酸

・B.苯丙氨酸

・C.甘氨酸

•D.赖氨酸

•E.谷氨酸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嗜肺军团菌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为主。

21.血清凝集试验是

•A.用未知的免疫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凝集试验

•B.用已知的免疫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已知多种细菌进行凝集试验

•C.用未知的免疫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已知多种细菌进行凝集试验

・D.用未知的免疫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多种细菌进行凝集试验

E.用已知的免疫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凝集试验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血清凝集试验是用已知的免疫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凝集试验,以测定相应抗

体效价的方法。

22.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A.血液

•B.骨髓

•C.下疳渗出液

•D.粪便

•E.脑脊液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下疳渗出液,梅毒螺旋体侵入皮肤黏膜约3周后,在侵入局部出现无

痛性硬结及溃疡,称硬性下疳。其溃疡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

23.具有转运氨基酸功能的RNA是

•A.mRNA

•B.rRNA

•C.tRNA

•D.hnDNA

•E.cRNA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转运RNA(tRNA)主要功能是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

24.立克次体用吉姆尼茨法染色结果为

A.立克次体为红色,背景为蓝色

B.立克次体为红色,背景为紫色

C.立克次体为绿色,背景为蓝色

D.立克次体为红色,背景为绿色

E・立克次体为绿色,背景为红色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立克次体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不明显,常用吉姆尼茨法或吉姆萨法染色,前者立克次体被染为红

色,背景为绿色。

25.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

•B.垂直传播

•C.粪一口途径传播

•D.手接触传播

•E.近距离空气飞沫

(分数:1.00)

A.

B.

C.

I).

E.V

解析: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

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

26.口蹄疫病毒除感染偶蹄类动物外,还可以感染

•A.禽类

•B.啮齿类动物

•C.肉食类动物

•D.人

•E.昆虫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口蹄疫,是•种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有个别口蹄疫病

毒的变种可传染给人。

27.革兰染色法的操作步骤是

A.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B.初染,脱色,媒染,复染

C.初染,媒染,复染,脱色

D.初染,脱色,复染,媒染

E.初染,复染,媒染,脱色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革兰染色细菌涂片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Imin,小水冲洗后加碘液媒染Imin,小水冲洗后用95%

乙醇脱色Imin,小水冲洗后用稀释复红复染30s,吸干后镜检。

28.检测化妆品中真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是

•A.血琼脂培养基

•B.虎红(孟加拉红)培养基

•C.伊红亚甲蓝培养基

・D.麦康凯培养基

•E.SS琼脂培养基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化妆品检验中,用于真菌和酵母菌检测的培养基是虎红(孟加拉红)培养基,置28匕培养72h,计算

所生长的真菌和酵母菌数。

29.DNA变性后,将溶液立即放在冰上,叫做“淬火”o这是为了

•A.让DNA复性

•B.让DNA降解

•C.使,DNA分解破坏

•D.防止DNA沉淀

•E.保持DNA的单链状态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

链,即为DNA变性。最常使用的使DNA变性的方法是加热,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如加热

后,将其迅速冷却到4℃以下,则几乎不可能发生复性,这一特性被用来保持DNA的变性状态。

30.细菌的0抗原为

・A.细胞膜抗原

•B.微荚膜抗原

・C.鞭毛抗原

•D.菌体抗原

・E.表面抗原

(分数:1.00)

A.

B.

C.

I).J

E.

解析:细菌的0抗原为菌体抗原,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中的特异性多糖。

31.只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鸭沙门菌

•D.火鸡沙门菌

•E.猪霍乱沙门菌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沙门菌属多数为人和动物共患病的病原菌,只对人致病的是引起肠热症的伤寒沙门菌。

32.沙门菌属中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的是

•A.伤寒沙门菌

•B.鼠沙门菌

•C.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D.鸭沙门菌

•E.猪霍乱沙门菌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沙门菌属发酵葡萄糖,除伤寒沙门菌不产气外,其余沙门菌均产酸产气。

33.大肠埃希菌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中,置(36±1)℃培养24h后,可见培养液

•A.无变化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颜色变深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大肠埃希菌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中,置(36±1)℃培养箱内培养24h可见培养液产酸产气。

34.葡萄球菌A蛋白是一种细菌表面蛋白,其简称为

•A.SPA

•B.HRP

•C.AP

D.TB

E.ASU

(分数:1.00)

A

B

C

I)

E

解析: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是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蛋白质。

35.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

•A.脂多糖

•B.外毒素

•C.荚膜

•D.侵袭性酶

•E.菌毛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有荚膜的菌株有毒力,无荚膜的菌株无毒力。

36.引起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毒是

•A.HAV

•B.HEV

•C.HIV

•D.HCV

•E.HBV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loDS或艾滋病)的病原体。

37.鼠疫耶尔森菌的储存宿主是

•A.啮齿目

•B.灵长目

•C.蚤目

•D.偶蹄目

•E.翼手目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鼠疫病原体为鼠疫耶尔森菌,储存宿主为啮齿类动物(鼠、旱獭)。

38.IEF是指

•A.琼脂糖凝胶电泳

•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D.等电聚焦凝胶电泳

•E.区带电泳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IEF即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的等电点不同,在一个稳定的、连续

的、线性的pH梯度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

39.诊断斑疹伤寒的特异性反应是

•A.外斐反应

•B.肥达反应

•C.瑞氏反应

•D.coombs反应

•E.Ascoli反应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株的菌体抗原(0)有共同的抗原成分,因而临床上常用变形

杆菌x菌株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凝集反应,作为人或动物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检查。这种交叉凝集

试验称为外斐反应,用于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40.2003年我国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特点是

•A.医院内传播为主

•B.学校内传播为主

•C.饭店内传播为主

•D.家庭内传播为主

•E.公共场所传播为主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特点是以医院内传播为主。

41.乙肝患者血清中检测到HBV—DNA聚合酶表明

•A.HBV感染处于病毒活动复制期

•B.患者处于HBV感染潜伏期

•C.患者处于处HBV感染恢复期

•D.患者处于隐性感染

•E.患者无传染性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乙肝病毒的基因组(HBV—DNA)是由2条螺旋的DNA链围成的一个环形结构。其中1条较长负链已经

形成完整的环状;另1条长度较短的正链,呈半环状。在感染肝细胞之后,这条半环状的DNA链就会以负

链为模板,在催化剂一一HBV—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长,最终形成完整的环状。没有HBV—DNA聚合酶的

作用,乙肝病毒的复制就会停止。

42.副溶血弧菌的0抗原和K抗原的种类分别有

•A.12种、60种

•B.11种、50种

•C.13种、55种

•D.14种、70种

•E.15种、30种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副溶血弧菌的0抗原和K抗原的种类分别为12种和60种。

43.常引起旅游者腹泻的寄生虫是

•A.蓝氏贾第鞭毛虫

•B.华支睾吸虫

•C.血吸虫

•D.鞭虫

•E.绦虫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蓝氏贾第鞭毛虫主要寄生在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内,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蓝氏贾第鞭毛虫

病。本病多见于儿童和旅游者,引起的腹泻又称“旅游者腹泻”。

44.用滤膜法检测水样大肠菌群时,微孔滤膜的孔径是

•A.0.22um

•B.0.45um

•C.0.85um

•D.0.55um

•E.0.75um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滤膜法用孔径0.45um的微孔滤膜过滤水样,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

经培养后,计数生长在滤膜上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数。

45.狂犬病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

•A.PCR方法检测病毒RNA

•B.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

•C.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

•D.检测感染神经元内的Negri小体

•E.白细胞计数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内增殖时,在细胞质内形成圆形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

小体(Negribody)o检测感染神经元内的Negri小体是诊断狂犬病最具特征性的诊断依据。

46.显微镜物镜表面数值“0.70”代表

•A.数值孔径

•B.放大倍数

•C.光强度

•D.载玻片厚度

•E.分辨率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显微镜物镜表面数值“0.70”代表物镜的数值口径,简写为(NA),表示从聚光镜发出的锥形光柱照

射在观察标本上,能被物镜所聚集的量。NA值越大者分辨率相对越高。

47.常用于分离培养汉坦病毒的细胞是

•A.Itela细胞

•B.hep—2细胞

•C.WI—26细胞

・D.Vero—E6细胞

・E.NS1细胞

(分数:LOO)

A.

B.

C.

D.V

E.

解析:汉坦病毒常用Vero-E6细胞分离培养,培养7〜14d,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细胞内是否有病毒抗

原,胞质内出现黄绿色颗粒荧光为阳性。

48.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37匕生长时需要而在25〜28匕生长时不需要的离子是

•A.锌

•B.镣

•C.铁

・D.镁

•E.钙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某些菌株具有与鼠疫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在免疫学上相同的V1V抗

原。其在37。生长时需要钙而在25〜28C生长时不需要钙的菌株即含VW抗原。

49.用于制备较大量纯菌的玻璃器皿是

•A.大试管

•B.培养皿

•C.三角瓶

•D.广口瓶

•E.培养瓶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制备较大量的纯菌常取用三角瓶做容器。

50.测定空气细菌总数时,培养温度是

•A.(25±1)℃

•B.(28±1)℃

•C.(35±1)℃

•D.(36±1)℃

•E.(37±1)℃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

51.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检测计数时,通常选择的菌落数范围

•A.30〜100

•B.10〜200

•C.30〜300

•D.2-200

•E.10-100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检测计数时,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者进行计数。

52.在生化特性上,拟态弧菌与霍乱弧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拟态弧菌

•A.不发酵山梨糖

•B.不发酵葡萄糖

•C.不发酵蔗糖

•D.不发酵乳糖

E.不发酵甘露醇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霍乱弧菌可发酵蔗糖,可进行鉴别。

53.不具有周鞭毛、不能运动的菌属是

•A.埃希菌属

•B.沙门菌属

•C.克雷伯菌属

•D.变形杆菌属

•E.普城菌属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克雷伯菌属不具有周鞭毛。

54.虫媒病毒中能引起肝炎的是

•A.新疆出血热病毒

•B.登革病毒

•C.黄热病病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森林脑炎病毒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黄热病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一一黄热病,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黄疸

和出血等。黄热病的主要病变在肝、肾、心、胃、肠等内脏,可引起肝炎。

55.关于超低温冰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箱内温度可低至-80℃

•B.电源线可使用串列结线

•C.机器空气过滤网至少6个月清洗1次

•I).每次取放物品前应擦干手,以免冻伤

•E.温度较高物品可直接放入冰箱内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

56.淋病奈瑟菌的特征是

•A.无芽胞,有鞭毛,无荚膜

•B.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

•C.有芽胞,无鞭毛,有荚膜

•D.有芽胞,有鞭毛,有荚膜

•E.有芽胞,有鞭毛,无荚膜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无芽胞,无鞭毛,从病人体内新分离株有荚膜和菌毛。

57.10ml微量滴定管精度为

•A.0.01ml

•B.0.02ml

•C.0.05ml

•D.0.5ml

•E.0.1ml

(分数:LOO)

A.

B.

C.-J

D.

E.

解析:微量滴定管容积为1ml、2ml、5ml、10ml等规格,刻度精度因规格不同而异。1ml规格精度为

0.01ml,2ml规格精度为格01mL5ml规格精度为0.02ml,10ml规格精度为0.05ml。

58.与人类鼻咽癌密切相关的病毒是

•A.人疱疹病毒

•B.人巨细胞病毒

・C.汉坦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EB病毒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EB病毒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人疱疹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Burlkitl淋巴瘤的病原

体,又与鼻咽癌有关。

59.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是

•A.低温冷冻保存

・B.超低温保存

•C.液体石蜡保存法

•D.半固体培养基保存

•E.冷冻真空干燥法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冷冻真空干燥法综合利用了各种有利于菌种保存的因素(低温、干燥和缺氧等),是目前最有效的菌

种保存方法之一。

60.产毒白喉杆菌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又称

•A.锡克试验

•B.外斐试验

C.豚鼠试验

D.Elek平板毒力试验

E.肥达试验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又称艾立克(Elek)平板毒力测定。其原理是白喉外毒素与适量抗毒素作用后,产

生白色沉淀线。

61.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不得检出的致病菌是

A.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B.沙门菌、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C.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D.沙门菌、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

E.沙门菌、志贺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食品中不得检出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62.需用恒温振荡培养箱培养的细菌是

•A.变形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铁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好氧微生物需大量生长时,为了增加其与氧气的接触,多用振荡的方式来达到。铁细菌大多是好氧

微生物,需用恒温振荡培养箱培养。

6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含有10%小牛血清组织培养液内培养Id可发生自凝的温度是

•A.22'C

•B.25℃

•C.28℃

•D.35"C

•E.37℃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含有10%小牛血清组织培养液内22C培养,菌液浑浊;而37℃培养,细菌

凝结,上层液体透明,即为有毒力的菌株,称为自凝阳性。

64.外斐反应无法区别的疾病是

•A.战壕热与恙虫病

•B.斑疹伤寒与战壕热

•C.斑疹伤寒与恙虫病

•D.战壕热与Q热

•E.斑点热与Q热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战壕热由五日热立克次体引起,Q热由Q热柯克斯体引起,二者与变形杆菌菌株抗原均不发生凝

集,外斐试验均为阴性,不能区分。

65.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的结果是

•A.红色

・B.褐色

•C.紫色

•D.黑色

・E.粉色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细菌根据革兰染色可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2类,革兰阳性菌染为紫色,革兰阴性菌染为红

色。大肠埃希菌为革兰阴性菌,染为红色。

66.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不包括

•A.荚膜

•B.内毒素

•C.外毒素

•D.溶血素

•E.菌毛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因子有内毒素、外毒素、荚膜和菌毛。

67.欲使融化后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保持液体状态,所放置的水浴锅的设定温度不应低于

•A.45℃

•B.55℃

•C.60℃

•D.65℃

•E.70℃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琼脂是培养基的赋形剂,具有在100C融化、45c以下时凝固的特性。融化后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如需放在水浴锅中保持液体状态,则水浴锅的设定温度不应低于45C。

68.01群霍乱弧菌根据菌体抗原成分A、B、C组分的不同分为3型,其中小川型含

•A.A抗原

•B.A、B抗原

•C.A、B、C抗原

•D.C抗原

•E.B抗原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01群霍乱弧菌依菌体中主要抗原成分A、B、C组分的不同分为不同血清型,其中含A、B、C抗原

者称为彦岛型,含A、C抗原者称为稻叶型,含A、B抗原者称为小川型。

69.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结构有

•A.0抗原、K抗原和Vi抗原

•B.0抗原、K抗原和H抗原

•C.0抗原和Vi抗原

•D.H抗原和K抗原

•E.H抗原、K抗原和vi抗原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大肠埃希菌的抗原有菌体抗原(0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和表面抗原(K抗原)3种。

7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学试验分

•A.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B.假定试验和证实试验

•C.间接试验和直接试验

•D.多价血清试验和单价血清试验

•E.群因子血清试验和型因子血清试验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学试验分假定试验和证实试验。假定试验:挑取经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埃

希菌的琼脂培养物,用EIEC、EPEC和ETEC多价0血清和EHEC0157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当与某一种多

价0血清凝集时,再与该多价血清所包含的单价0血清做试验。如与某一个单价0血清呈现强凝集反应,

即为假定试验阳性。证实试验:制备0抗原悬液,做单管凝集试验如出现凝集,可证实为该0抗原。

71.关于超声波清洗仪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清洗槽内无清洗液时,不可开机

・B.清洗过程中可用手直接将清洗干净的物品取出

・C.开机运行后,槽内清洗液温度会逐渐上升,应及时更换

•D.不可将清洗物直接放在清洗槽底部

•E.若机器暂不使用,应倒掉清洗液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

72.70%〜75%乙醇溶液的杀菌机制是

•A.改变细菌细胞壁通透性

•B.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

•C.抑制某种酶类活性

•D.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E.干扰细菌代谢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70%〜75%乙醇溶液杀菌的原理是使细菌蛋白质变性与凝固,干扰细菌代谢。

73.铜绿假单胞菌接种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液化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后,形成的菌落特点是

•A.表面湿润,菌落呈粉红色

•B.表面湿润,菌落呈淡绿色

・C.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

•I).表面干燥,菌落呈蓝绿色

•E.表面干燥,菌落呈灰白色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将铜绿假单胞菌划线接种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溟化镂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后,菌落扁平无定

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

74.临床上检测鹦鹉热衣原体标本时,其预处理采用的抗生素是

•A.卡那霉素

•B.万古霉素

•C.庆大霉素

•D.链霉素

•E.四环素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衣原体对链霉素不敏感,标本可用链霉素预处理,杀灭杂菌。

75.关于狂犬病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狂犬病病毒外形似子弹状

•B.病死率几乎达100%

•C.病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D.狂犬病病毒为DNA病毒

•E.机体感染后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中和抗体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狂犬病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是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76.我国流行的汉坦病毒是

•A.汉滩病毒,安第斯病毒

•B.汉城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