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习目标1、归纳明清时期传统的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理解认识其影响及局限性。2、概括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分析评价其影响。3、概述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及其主张,理解认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明清时期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1)农作物①农作物: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生产方式变化: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明清时期手工业有哪些新发展?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朝后期,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有哪些表现?①货币变化: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②地域商帮: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③工商业市镇: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简述明清经济的发展状况(1)总体态势: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2)阻碍因素: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二、陆王心学与明清批判思想1、陆王心学是怎样形成的?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的主张是什么?“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谈谈你对陆王心学的评价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励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明清批判思想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各自的主张是什么?(1)李贽: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2)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3)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三、明清时代的文学与艺术1、明清时代的著名小说有哪些?形成了什么戏曲艺术?(1)小说名著作者地位和评价《水浒传》施耐庵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西游记》吴承恩神话小说的杰作《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小说的杰作《红楼梦》曹雪芹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2)昆曲: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长期流行。(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2、明清时代的科技著作有哪些?(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2)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3、明朝后期起,西方科技知识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来华,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传教士运用欧洲先进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精确的全国地图。等。习题巩固1.李贽认为“一物各具一乾元”“万物统体一乾元”,即每个事物既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又是广阔宇宙的一部分。每个个体作为“乾”的一部分,都分享着“乾”的性质,所以每个人都有“首出万物之资”的潜能,都可以超越平凡,成为圣人。李贽的这一言论(

)A.否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体系 B.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风气 D.折射出强烈的个体意识2.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学者焦竑批评世人“自世猥以仁义、功利歧为二途,不知即功利而条理之乃义也”;思想家李贽则提出人之有私、为私乃是“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臆说也”。这些观点(

)A.表明了国民道德水准的低下 B.瓦解了理学对社会的束缚C.冲击了儒家的正统义利观念 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写给朝廷的奏疏《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申述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以上信息表明明末嘉定地区(

)A.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长途贩运贸易发达C.形成向市场谋利风气 D.不适合水稻的种植4.1567年,明穆宗在漳州月港设督饷馆,允许商民出海。其后,出海人数不断增加。据记载,在作为国际贸易中转站的吕宋岛(今属菲律宾),“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中国(

)A.弃农经商现象日益普遍 B.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D.民间海外贸易规模较大5.在明中后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生活,他们发家致富的事迹,成为描述的对象;文人们塑造了许多有情有义、勤俭创业、慷慨好施、诚信不欺的商人形象。这表明()A.经济发展促进价值取向转变 B.文学艺术主动迎合市场需求C.社会流动因商业发展而加速 D.儒商文化传统受到广泛认同6.《晚明大变局》《万历十五年》等书都详实记录了16至17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