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案_第1页
国标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案_第2页
国标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案_第3页
国标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案_第4页
国标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教学设计: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1、评选速度奖2、评选专心奖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3、发下调查表选填(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一、导入: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生词、疑难----?----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三、交流明法四、实践深化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五、总结提醒: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二、学习观察静物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2、实践运用(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3、实践分组(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四、总结、作业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1)选定目标反复看(2)写出所得至少3篇1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①指名读;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第二课时一、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六、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七、作业:1、抄写优美词句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附资料:您是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是黄牛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您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不,都不对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对,我知道了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心灵净化灵魂永远不知疲倦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老师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路从先生《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君子登堂《礼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这里说的是君子坦荡。君子出游,拜师访友,要做到走路有脚步声,决不可鬼鬼祟祟。一是说明君子心胸没有邪念;二是提醒室内的人,有客人到了。主人如有不想让外人看到的事,可以防备一下。还有君子登堂,内室门外有两双鞋,听得到谈话声,才可以入室拜会;听不见说话声,就不能乱闯。门外有两双鞋,则室内一定有三个人(主人与二个客人,古时候客人把鞋脱在门外,到室内席地而坐),三人内室谈话,外面听不见声音,则是密谈,所以君子要避开。所以古人登堂的礼节,那种君子坦荡的风度,是可以让我们现在借鉴的。2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但愿人长久)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师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诗歌诵读比赛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四作业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第二课时教学任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一复习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二细读课文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师板书:心绪不宁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师板书:埋怨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1)自由轻声读课文(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师板书:宽慰(3)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4)再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三总结课文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时候变得这么()、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四作业1背诵第4~6自然段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板书: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2、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理解《峨眉山月歌》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一、激发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书:课题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出示:峨眉君羌渝洲1、认读生字。2、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或下弦月)3、影:月影。夜发:连夜出发。四、读文释义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1、指名读。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3、交流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板书:月半轮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板书:影江水流1、由读。2、小组学习。3、交流。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2、引导观察想象。板书:思君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语调要低缓些。六、指导背诵指名背齐背。总结作者借峨眉山的月夜美景,抒发了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书:写景抒情1、作业: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朗读并背诵《峨眉山月歌》。教学札记:第二课时教学任务:1、理解《望洞庭》诗意,并写出诗意。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一、复习,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谁能来述说诗意,并有感情地背诵?2、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1、3、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很多。指名说。2、指名背。二、回忆学法,引导自学。1、指导回忆《峨眉山月歌》的学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串讲诗句的意思。3、看图想象。朗读体会。运用学法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自学情况。检查生字:磨洞潭螺三、流汇报自学情况1、一、二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与月亮叫相互应的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没有磨拭过的铜镜一样。交流:1、字词意思: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未磨:未曾擦拭过的镜子。2、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3、三、四句的意思: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作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就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遥望;远望。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引导思考讨论: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2、“湖光山色”为什么会“两相和”?3、文中的饿“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1、看图想象,思考讨论。2、交流。四、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课文挂图或幻灯。观察,用文中的词句来描绘图意。2、观察图,朗读诗句。指名描述意境。指导朗读、背诵。1、师范读2、评读,指点停顿方法和重音。以赞美的语气来读。1、生听读。2、自由练读。指名读、背。指导生字练写生字。作业: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并写下来。4秋天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两类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秋天是什么样儿的?欣赏秋天的美景图。齐读课题:《秋天》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检查自读情况(1)抽读生词。(2)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解答羊肠小路井井有条(3)诗歌一共有几小节?分节读文。3、默读诗歌,思考: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3、练习有感情地读诗歌。4、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读诗歌。二、品读诗歌。1、理清全诗的写作顺序。总写感受——秋风——具体事物——秋风——总2、找出写对秋天总的感受的诗句。读一小节,理解“更……更……”3、读二小节,说说秋风是什么样的?理解“打滚”“奔跑”“涂掉”,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4、自读3-5小节,练习感情朗读。分组比赛朗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5、师朗诵6小节。理解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秋风还像什么?秋光还像什么?6、读最后一段。三、背诵诗歌。四、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散文。习作1教学目的: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寄托一个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享受自由表达的快乐。2、学习写记事性的作文,练习如何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中秋节,月圆之夜,人们期待着家人团圆,共享合家天伦之乐;春节,是人们辛苦工作了一年,休息休息,走走亲戚窜窜门,是对一年工作生活的告别,也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开端;重阳节,人们插上茱萸,登高望远,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每个节日都有每个节日的意义,有每个节日的过法。在你的心中,也许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把你的心愿也设立成一个节日怎么样?二、生思考:设立一个什么样的节日?为什么会想到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节日那天怎么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三、师:把你心中想说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了。四、生写作文。练习1教学目的: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2、写好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5、学写毛笔字。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处处留心一、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师: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二、认识动物标牌。1、生自己认一认。2、抽生读。3、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三、修改作文1、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4、共同修改。第二课时一、写好钢笔字。1、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2、读小提示。3、练习书写。二、读读背背1、自读成语。2、抽读。3、理解成语的意思。4、背诵。5、读《风》这首诗。6、体会诗中的意境。7、背诵。口语交际:学会感谢一、创设情景。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3、医生为你解除病痛……三、说说感谢时要注意什么?1、表达清楚,说清楚想说的意思;2、态度真诚。3、表情动作真实自然。四、你得到谁的帮助?如果还没来得及感谢,请向他当面道谢。五、师: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天安门广场教学要求:⑴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

⑵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

⑶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⑷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

⒉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

⒊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

二、初读课文

⒈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

⑵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

“碑”的关键笔画“ノ”,“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

⑶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

⑷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

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

五、讲读第一段

⒈指名读,其余思考:

这段讲了什么?

⒉讨论:

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⒊朗读。

六、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能背诵课文4—6段。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领袖宣告纪念碑雕梁画栋

政府沸腾博物馆尽收眼底

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⒈指名读2、3段

⑴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

完成课后第四题。

⑵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

⒉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

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

⒊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

⑵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

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⑴“向往”是什么意思?

⑵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

⑶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

⑷齐读第4自然段。

四、讲读5、6自然段

⒈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

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清晨升旗仪式;②节日之时。

⒉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

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

训练朗读。

⒊小声读第6自然段。

⑴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

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

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

⑵背诵第六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⒈练习背诵。

⒉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读第一大段,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练习复述虎门销烟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习作2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剪纸人》,初步感知介绍做小制作一类文章的写法。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领会介绍做小制作类习作的写作要领:讲明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3、弄清习作要求,摹仿例文的写法写一篇介绍自己做小制作情况的写法。

二、作前准备

认真想一想,需要哪些材料,应该怎么做。把材料带进来。

三、教学设计

(一)研读例文,感知写法

1、人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它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今天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位小朋友的巧手创造出了什么。

2、自读思考:

(1)例文写了什么?

(2)为了把情况介绍清楚,抓住了哪些要点?

3、交流总结:抓住介绍的要点——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重点要把制作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交代清楚,动词运用很准确。

为了使习作生动,可以写进遇到的困难及其克服的过程。

(二)明确要求,现场制作

1、师明确要求:

(1)动手做一做,记住制作过程,以及制作中发生的小插曲。

(2)虚心听一听,倾听别人的意见。

(3)详细记一记,记下制作的材料,制作的过程,记下小插曲,以及心情的变化。

2、生动手制作,师巡回指导。3、组织生生之间的互评。4、指导大家记一记。

(三)词语超市

笨手笨脚奇思妙想精雕细琢画龙点睛不听使唤折折叠叠妙手巧绘神来之笔

笨拙可爱咬牙切齿心灰意冷烦躁不安半途而废有始有终啧啧称赞爱不释手

(四)修改习作

1、自改2、找朋友互改。3、指名读,集体修改。

(五)誊写习作小镇的早晨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得、地”。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3.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4.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意境。教学难点:感受小镇生机勃勃的气氛,正确使用“的、地、得”。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恬静、醒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2.能用看课题推想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3.能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会背诵。(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推想内容。(1)出示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说说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2)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情景或特点?2.听录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词义,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摇槽声恬静醒目价廉物美招揽(3)读课文,划出写小镇早晨特点的主要句子。4.检查自学。(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说说上面词语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词语。(3)读读写小镇早晨三个特点的句子。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城市的早晨与蚕乡小镇的早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口头填空:()的早晨的()的()声()的。(3)板书:短促的喇叭声悠闲的摇槽声①指名学生用声音模拟这两种不同的声音(或用录音),其他同学体会这两种声音给人不同的感受。(理解“短促、悠闲”)②搭配词语:短促的喇叭声惊醒悠闲的摇橹声唤醒“惊醒”和“唤醒”在句子中各含什么意思?在这里为什么不能调换?③说说:()声惊醒了()()声唤醒了()④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它们的不同。(4)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城市、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自由读、对比读(城市、小镇)、齐读。(5)指导背诵。6.作业。(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抄写课后生字、词语3遍。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犹如、坐落、不由自主”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能背诵第2自然段。3.能用“价廉物美”造句。(二)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请一名学生在书写投影片上练习。完成后看投影片反馈、集体订正。(1)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恬静、热闹、紧张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2.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出总起句,圈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2)讨论、交流。(第一句是总起句,课文主要描写了霞光、小河、小船、石桥等景物。)(3)细读分述部分,体会情境。①轻声读分述部分,找出哪些甸子写出了小镇的“恬静”,仔细读其中的一句,从中体会出小镇“恬静”的特点。②交流理解“遥遥相对(看图)、坐落、各色各样”等词语的意思。③重点研读两句话: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抓住“净、静”“透明、带子”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重点抓住“一叶叶、悄悄、轻轻、飘”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4)按“总——分”有感情地读第2自然段。(5)小结:第2自然段用“总——分”的写法,围绕“恬静”的特点,从“霞光、小河、小船”几个方面写出了小镇的恬静。(6)背诵指导。3.学习第3自然段。(1)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相同的地方。(2)自学第3自然段。①轻声读一读,划一划,完成口头填空:这一自然段从()、()、()这()个方面说明了()。②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是怎样体会的。(3)同桌交流,说一说,读一读。(4)重点研读: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抓住“不宽、很多、不由自主、拥挤的人流”来体会。)来赶集的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结合上文说说,农民怎样诉说,结合理解“诉说、价廉物美”,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5)用“价廉物美·造句。①价廉物美的()。②把“价廉物美的商品”分别放在句首、句中、句尾说一句话③用“价廉物美”造句。(口头)(6)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4.作业。(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2)完成课堂作业4(1)(2),5(1)。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经营、招揽、诱人”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吸引”造句。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地、得”。3.能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二)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听写词语:经营、开张、招揽、诱人、吸引、急匆匆、移动,说说“经营、诱人”的意思。2.回顾学法。上节课我们怎样学习总分写法的自然段?(找总起句、中心词一分述部分从哪几方面说明总起句一抓住重点词句细读体会3.自学第4自然段,并完成课堂作业4(3)。4.交流。(1)边交流体会,边进行朗读训练。(抓住“早早开张、忙个不停、紧张、急匆匆、人流”等词语,读出小镇早晨紧张的情景。)(2)用“吸引”造句。读原句,什么吸引谁?①用课文的内容说一句话:什么怎样地吸引着谁’②用“吸引”说一句话。(3)哪两句说明了蚕乡小镇今昔的不同?(买丝绸、买丝线——办各种厂)课文用哪两个词来说明这种不同’(变化、前进)这两个词可以调换位置说吗?为什么?(不能。说明了小镇的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不断繁荣进步。)(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6.作业指导(1)正确使用“的、地、得”。①找出课文中用上“的、地、得”的地方各两个,比较用法上的区别。②说出用上“的、地、得”的词语各两个,说说为什么这样用。③完成课堂作业2。反馈、订正。(2)正确使用顿号。①找一找课文中使用顿号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顿号用在什么地方?②完成课堂作业3,反馈、订正。(3)写话训练。①回顾总分写法。②说说学校或家庭早晨的紧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老师、学生准备上课,爸爸妈妈准备上班,我准备上学等。)③先说后写,以“学校(或家庭)的早晨是紧张的”为总起句写一段话。九寨沟第1课时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10个生字,认识其它七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通过品读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及理解的自我诊断与矫治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解释“沟”,指山沟。

2、根据课题质疑。如: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取名叫九寨沟?它是怎样一个山沟?……

3、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思考刚才的问题。

4、检查自读。

(1)指名逐段朗读,读通读顺。

(2)说说课文内容梗概。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读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九寨沟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找出关键的词语。(神奇)引导朗读这句话。

(2)提问:看到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3)讨论问题“九寨沟是怎么样的?”

(4)朗读1、2自然段,说说根据1、2段的介绍,你想象中的九寨沟是什么样子的?。

2、读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文中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划出你最欣赏的一处。

(2)指名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给大家欣赏。

(3)讨论交流:从第一句“插入云霄”、“银光闪闪”你想象到什么?从第二、三句中你有感受到什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说说“五彩池”、“五花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寨沟还神奇在那里?

(4)边讨论边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5)最后,生再练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体会。

3、读第4自然段。

(1)回忆第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看介绍了几处景观;边读边品;讨论交流体会;感情朗读。

(2)生依据学法自学。

(3)讨论交流:课文介绍了哪四种珍稀动物?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4)朗读,体会动物的机灵可爱。

4、读第5自然段。

(1)联系上下文边自渎,边思考:省略号前面和上文的关系?省略号后面与上文的关系?

(2)讨论交流,明确前半句是对九寨沟风景名胜的概括,总结了全文;下半句和“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互相照应。

四、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试试当个小导游,向人们介绍九寨沟。

2、提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背诵。

3、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五、发展性练习。

搜集描写祖国名胜的文章,进行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本课生字、认清字形。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词句。

3、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词句,体会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

2、能够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九寨沟风景图片(两三张),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追问。

2、引出课题:九寨沟(美美地齐读课题)

3、师介绍: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到那游览,九寨沟究竟拥有怎样的神奇魅力,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尽情地去享受吧!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把预习中遇到的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或向同学请教,然后再放声朗读课文。

2、出示四字词语,学生练读,把字音读准确。(雪峰插云、林深叶茂、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平湖飞瀑、高低错落、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诗情画意、人间仙境)——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3、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别人知道它的意思。(指名读、齐读)

4、师: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描写景色的)

5、播放课件、配乐朗读2—5段,学生欣赏后,师问:此时,你最想说什么?(一个词或一句话都行)相机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异兽珍禽、人间仙境

6、作者在文中也用了一句话来集中表达了他对九寨沟的赞美之情,是哪一句?请画下来。(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给予充分的时间读词、读句、鼓励学生有感而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同时积累语言。]

三、品读感悟、想象创造。

1、师:在这个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里,你最喜欢哪?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黑点或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划完后再放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划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和句子?

3、全班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图片,指导朗读(自由读、赛读等)、背诵。

[设计意图:在宽松的自读自悟、生生交流的氛围中,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教师只是一个桥梁作用;在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背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的积累。]

[想象说话练习:]

第一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就像。

第三句: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有色、有色、还有色,。

湖水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

第五句:当天气晴朗时,的天空,的云朵,的雪峰,的森林,都倒映在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想促悟、以想促读,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四、小结。

走进九寨沟,看到高耸的雪峰、五彩缤纷的湖泊、茂密的森林、高低错落的瀑布,这所有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就好象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你还想继续往纵深行进吗?那好,我们先休息一会,再接着去感受大自然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杰作!

第3课时第3课时教学要求:

1、了解九寨沟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老师继续带领大家去仔细地欣赏神奇的童话世界——(读题九寨沟)

2、回忆一下,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板书:自然风光珍稀动物)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九寨沟风景图)看,九寨沟自然风光是多么美丽,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哪些景物?圈出来。再读读有关句子,感受一下这些景物怎么样。在书上做做记号。

2、交流。你最喜欢哪些景物?

△雪峰找出句子读一读。练读。

△湖泊(多媒体出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