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2014财务报表分析副本_第1页
BAT2014财务报表分析副本_第2页
BAT2014财务报表分析副本_第3页
BAT2014财务报表分析副本_第4页
BAT2014财务报表分析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AT2014财务报表分析分析内容1.BAT公司简介2.BAT2014财务报表简介3.BAT资产质量,盈利质量,现金流量指标分析及由此深入的质量分析4.赢在未来--移动端对决BAT简介BAT是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首字母缩写。百度于2000年1月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自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其主要产品和效劳是搜索效劳、社区效劳、游戏娱乐、云计算、以及移动类产品等阿里巴巴由本为英语教师的马云于1999年带着其他17人所创立,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致力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交易渠道;自成立以来,集团建立了领先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云计算业务,近几年更积极开拓无线应用、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电视等领域。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效劳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效劳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主要的效劳产品有:社交软件〔QQ、微信〕、游戏、效劳、娱乐等总结下百度的优势在搜索,阿里的优势在电商,腾讯的优势在社交,尤其是微信说明因为阿里是在纽交所上市,所以阿里巴巴集团的2014年之前的年报无法获取。且今年年报阿里巴巴官网没有披露,纽交所也查询不到。本案例数据采集自同花顺。因为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其数据采集自同花顺。百度2014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百度2014现金流量表腾讯2014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腾讯2014综合权益变动表和综合现金流量表腾讯2014报表附注阿里2014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简表〕阿里2014年现金流量表〔简表〕盈利质量指标及分析〔1〕

盈利质量分析的三个方面的指标计算表盈利质量指标及分析〔2〕三项指标的折线图盈利质量指标及分析〔3〕盈利质量主要从收入质量、盈利质量和毛利方面分析收入质量上从表和折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度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说明其主营业务占利润总额的比率最高,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也最好,其次是阿里和腾讯。从成长性方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阿里和百度的不相上下,但是从每股收益增长率来说阿里要领先百度和腾讯,主要是因为阿里去年IPO导致的。从盈利质量方面,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阿里都要高于百度和腾讯,而腾讯又要好于百度。从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看出阿里无论是从资产的利润产出率还是利润的增长方面都是最棒的!这主要原因可能是归于阿里上市和最近两年电商行业的繁荣开展。从毛利方面,尽管三家的毛利都高的吓人,但是阿里的销售毛利率要高于百度和腾讯,高达75%。小结: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对盈利质量的分析,虽然不可能一个公司在各个指标都表现优异,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阿里要优于其他两巨头,此回合阿里胜出!资产质量分析〔1〕资产质量分析的三个方面的指标计算表资产质量分析〔2〕资产质量分析指标折线图资产质量分析〔3〕从资产质量分析的指标折线图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阿里的指标水平总体要高于腾讯和百度,腾讯次之。现金含量上看,阿里最高腾讯次之,百度最低。说明阿里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比较充足。从成长性考虑,阿里的资产增长率最高,一个方面是阿里的电商业务最近两年高增长性,其次是阿里上市后的国际业务的扩展。在盈利性上面,阿里的表现也是最优秀的。阿里的每股收益增长率要明显高于腾讯和百度。主要是因为阿里于去年的IPO。小结:在资产质量方面,从财务数据方面分析,阿里小胜,百度靠后,需要努力。现金流量分析〔1〕现金流量分析的三个方面的指标计算表现金流量分析〔2〕经营现金流量分析的三个方面的指标折线图注:自由现金流量数据无从获知,此处主要分析经营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盈利能力方面,百度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最高,说明其盈利性最好,腾讯次之,阿里最低。但从营运能力方面,三者现金营运能力相差不大。阿里的现金营运能力相对好些从偿债能力方面考察,从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百度的偿债能力最强,其现金流量相对较充足,阿里次之。主要是因为百度的14年流动负债较小。小结:从现金流量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三者的经营现金流量都比较大,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相对实体经济也较大,主要是源于最近几年三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都在竭力构筑自己“赢在微未来”的根底。赢在未来--BAT2014移动端对决决战工程一:pk移动电商,阿里腾讯决一死战其一,微信春节期间凭借抢红包,强势推出微信支付,借助抢红包功能,外界疯传微信支付“一夜绑定一亿银行卡”,微信电商直捣阿里核心大本营—支付宝,对此马云不得不应对,强推阿里的自家社交应用来往,然而却犹如沙粒落入湖面,竟无一丝涟漪。于是,2014年春节刚过,马云即发出了《云+端,阿里巴巴ALLIN移动电商》的内部邮件,摆出决战移动端的姿态。其二,2014年3月10日,腾讯宣布对京东〔JD.NSDQ〕战略投资,以2.147亿美元现金+拍拍网全部股权+QQ网购全部股权+易迅物流全部资产,换取京东新发行的3.517亿股股票,占京东扩大股本后的15%。2014年5月21日,京东IPO招股之时,腾讯再次斥资13.11亿美元,使其在京东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7.9%。其二,腾讯在微信为京东提供一级入口,对于微信的海量用户和由此带来的流量,外界对腾讯发力电商预期较高。然而实际上,腾讯的一系列电商移动端的发力像腾讯以往在电商上的水土不服一样,微信的导流并没有给京东移动端带来爆发式的增长。从最近5个季度的电商移动端成交占比情况来看,阿里始终高出京东一截。阿里的移动端成交占比,从2013年第三季度的14.67%,增长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35.82%;而京东的移动端成交占比,从2013年第三季度的5.54%,增长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29.6%另外,从图中呈现的移动端增长趋势线来看,京东根本与阿里同样维持着一个平稳的自然增长率。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京东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接入微信的一级流量入口之后,并未在移动端出现突发式增长。此前外界普遍看好的、京东自身也是抱着很高预期的微信流量入口,实际效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京东前后总共只公布过三个数据:截至上午10:00,移动端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是2013年同期的3倍;截至下午16:00,移动端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到达40%;截至24:00,移动端订单量占比超过40%。40%的移动端占比也是按照订单量计算的,按照交易额计算,应要低于此比例。而且,京东未能公布移动端订单中,来自自家APP、微信、QQ各自的明细。阿里双十一的移动端占比,在媒体发布会现场那么是动态显示的,随着交易额的增加而实时变动,最终全天571亿元交易额的移动端占比定格在了42.6%。借着此次双十一,阿里首次通过直观的动态数据,向外界证明了其在移动电商的潜力及地位。微信是阿里的终结者的言论也要偃旗息鼓了。“双十一”京东和阿里移动端电商对决情况决战工程二:BAT移动端收入大PK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移动端创造了48.6亿元收入,占其总收入的36%;阿里的中国零售业务〔天猫+淘宝〕在移动端获得了37.19亿元收入,占其中国零售业务总收入的29%;腾讯游戏从移动端获得了26亿元营收,占其游戏业务总收入的23%。从趋势来看,百度营业收入的移动端占比,呈稳定上升态势,增速也最快;阿里中国零售业务的移动端占比起点低,但目前呈加速上扬的态势;而腾讯游戏的移动端占比起步晚,原本急速上升,却在2014第三季呈现转折性下滑〔图4〕,对此,腾讯在季报中解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版本的延迟发布,起因于我们必须在这些游戏内推出访客登录选项。我们已于2014年10月大致完成了访客登录选项的整合。”BAT移动端收入占比情况直观来看,百度的数字大幅领先。虽然这三家的移动端营收数据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无论是阿里的淘宝+天猫,还是腾讯的游戏,都是各自的创收核心,因而该业务的移动端占比情况,大体上也能反映出各自企业的整体情况。决战工程三:O2O大战谁将胜出?BATO2O领域产品阿里寄希望于支付宝钱包;腾讯是微信+;百度那么主推百度直达号阿里布局2014年阿里尝试了淘点点和淘宝作为O2O的突破点,但是收效甚微。针对缺乏粉丝营销及客户关系管理平台的短板,支付宝钱包2014年5月又推出了直指“公众号”的“效劳窗”,商户在支付宝平台开通效劳窗之后,支付宝用户可以自行关注商家的效劳窗。此后,支付宝钱包启动了旨在令O2O落地的“未来方案”,其中包括未来医院、未来公交、未来生活广场等一系列子方案,以将支付宝接入到医院、公交、商场、地铁、酒店、美食等生活场景,消费者未来可以在支付宝钱包中找到线下的消费、效劳场所,并且用通过支付宝钱包完成支付。腾讯的O2O一直围绕着微信展开,随着公众号、微信支付的上线,腾讯的O2O布局逐步有了雏形。腾讯布局不甘示弱的微信在2014年8月28日推出了“智慧生活”全行业O2O解决方案,为各行业的合作商家提供“连接一切”的能力。具体而言便是,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根底,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业务“移植”到微信平台。比方,智慧酒店,可以实现微信自助选房、微信开门、微信客服和微信支付;智慧餐厅,可以微信自助点餐、微信呼叫效劳和自助结账;智慧医院,可以全流程微信挂号、到号微信提醒、微信支付结账、微信查验检查单;温馨提示:微信可以在搜索栏,搜索附近的餐馆酒店等本地,那么会显示附近的搜索结果,这项O2O的效劳是和群众点评战略合作的。更多微信智慧生活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公开课"百度布局9月3日,不甘落后的百度推出了“直达号”,全力抢食O2O市场。直达号类似于微信的公众号,是商家在百度移动平台上开设的账号,消费者在其移动平台〔搜索、地图等〕上搜索商家的名称时,百度会在移动端优先呈现商家的直达号,而如果消费者在搜索框里输入“@商家名称”,那么可以“直达”商家的直达号平台。小提示:想体验的同学可以在“百度云”端“发现”下的“轻应用”里面找到直达号,本人体验过一次,很糟糕,不是很好用〔个人意见〕一个完整的O2O闭环,由入口〔线上用户来源〕—支付〔实时结算〕—线下〔传统商家衔接〕—场景〔消费者使用习惯〕四个环节构成。在这四个要素中,BAT三家各自的能力与禀赋高差不一。入口:腾讯最优。阿里的支付宝钱包获得的流量远不如腾讯和百度。而阿里做O2O会存在线上和线下互博的情况,阿里的O2O,商家自是希望将线上流量引入线下,而阿里的比价系统那么有可能将线下的流量引入线上。在商家的以后营销及客户关系管理上,百度的直达号最差。因为多数人都不会为了搜索目的而去注册账号,即便有百度账号的用户也不会单纯为了搜索而去登录,如此,百度直达号的商家很难积累粉丝,进行后续的互动与营销。支付:阿里最优。目前的情况是支付宝的用户数量要多余微信支付,但是微信天生的社交属性和由此带来的用户黏性,以及微信支付更多与实体经济的合作,相信微信支付以后会有更多的用户和使用频率。百度今年虽然也高调推出了自己的百度钱包,但是跟支付宝和微信相比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使用习惯上都是未知数。场景:百度最弱。无论是在购物、餐饮、旅游、住宿等衣食住行的各方面,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在努力培养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而百度钱包因用户基数的问题,在使用场景的推广方面也是相差太远。线下:阿里最优。如何培育商家在O2O平台上进行有效的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阿里在之前的电商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百度及腾讯几乎需要从头学起。总体评价从三者14年的财报数据分析在盈利质量方面,阿里从盈利增长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方面总体水平要好于腾讯和百度在资产质量方面,我们从现金含量,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方面考察可以得出,阿里的总体资产质量水平最高,腾讯其次,百度最低。在现金流量方面,三者去年都有较大的投资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投融资的现金流,而百度的现金流盈利能力较强,三者的现金的偿债能力那么相差不大。上面主要是在过去的数据或者业绩的根底上的评价,下面我们再从移动端布局--未来业绩方面来总体评价下赢在未来--移动端布局分析去年是BAT移动端布局关键的一年,腾讯的王牌是微信,QQ,QQ空间;阿里的王牌是淘宝,支付宝钱包和旗下收购的一系列入口的小公司,如UC浏览器和高德地图;百度那么重在百度,百度地图等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的市场份额无疑被微信支付侵蚀了一块宝地。但是支付宝在支付领域的王者地位暂时还是无人能撼动的。鉴于百度去年刚推出百度钱包,甚至于很多人还没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