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开展以“龙文化探索”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1.下面是班长小语的动员发言,请帮他判断其中的读音和字形。(共4分)同学们,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利、尊贵和吉祥。龙的形象飘①而神秘,“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展示出无穷的威严和力量。上下数千年,悠悠岁月流转,龙的形象不断完善,龙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甲辰龙年到来之际,让我们追溯龙的前世今生,了解和传承②远流长的龙文化内③,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芒。(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2分)A.shǔzhuànshuò B.shùzhuǎnsùC.shùzhuǎnshuò D.shǔzhuànsù(2)语段三个横线处应填写的汉字依次是()(2分)A.①绎②源③含 B.①逸②渊③含C.①逸②源③涵 D.①绎②渊③涵2.【释“龙”之神】在探索“龙”的精神内涵时,你用古诗文名句来阐释,请补写完整。(共8分)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刚健威武、勇猛无畏、福泽四海,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不畏挫折、自信豪迈的乐观精神;“②,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是奋发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③,④”(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心系天下、胸怀家国的担当精神;“⑤,⑥”(龚自珍《己亥杂诗》),是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⑦,⑧,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是取法自然、与天和谐的适应精神。面对挑战、不失本心,遭遇挫折、奋斗不辍,心系家国、勇担责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这些龙的精神内涵被中华民族血脉相传,中华儿女当得起龙的传人的称号。3.【理“龙”之形】字形探究小组想为下面展板内容选配一组不同时期的“龙”字字形,请你为不同时期选择相对应的字形。(3分)甲骨文中的“龙”字是个象形字,既像鳄,又像蛇,头角峥嵘,张着大口,龇牙咧嘴,扭动身躯,长尾左右摆动。甲骨文里的“龙”字头上尾下,作竖置状,头上长角,有的头朝左则尾朝右,也有的头朝右则尾朝左。后来龙角逐渐变成像“辛”字、像“立”字,就是繁体“龍”字左上角部分。春秋战国时期,“龙”字逐渐变成左右结构,头在左,身尾在右,头作上辛(或立)下月,尾加撇或延长,表现龙鬣或龙尾。秦汉时期“龙”字左半部变上立下月,小篆以后,“龙”字就基本看不出象形了。现在通用的简化“龙”字,只取繁体“龍”字的右半部,加以草书化而形成。(选自《河南日报》张体义的《甲骨有灵见龙在田》,有删改)甲骨文春秋战国秦汉现在ABC①②③龙4.【探“龙”之用】小组准备以“龙”为主题制作“新年贺卡”,请你参与。(共7分)愿你是一块礁石龙燕微笑面对浪的击打生活怎会没有波澜胜利是坚守的勋章(1)同学们准备在贺卡封面写一副迎接龙年新春的对联,上下联首字分别选定为“燕”和“龙”,请你将下列词语准确排在首字之下(只填序号),组成一副对联。(3分)①国运②春风③舞④昌⑤暖⑥腾(2)请你紧扣贺卡内容中小诗主题,接续“龙”意象,写一节诗歌(3行),作为贺卡寄语。(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8题。(共16分)大雁快飞①白露才过几天,一场寒潮突袭了草原。家住草原边缘的李进,一大早就被他爹吼起来,让他跟着去捡牛粪。②一出门,18岁的李进就冻得直哆嗦,他背上背篓,拿起粪叉,咬牙跟爹往草原方向走。他今年高考失利,爹不让他复读了,现在上了大学也是自己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在家干活呢。③草原上的风更猛烈了,人哈出的气立即变成了白雾,又在唇边结成了冰粒。今年的天气也太反常了!④天渐渐亮了,路两侧已经枯黄的草地上,开始出现了一堆堆、一溜溜黑乎乎的牛粪。李进捡了几筐牛粪,身上开始发热了。抬头远望忽然发现,远处低洼的地方,卧着一片灰白色的东西,好像是一群羊。走近了才看清,哪里是羊,分明是一群大雁,一只只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喊了几声,又用粪叉去碰,雁群依然不动。李进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大雁是被突如其来的寒潮冻死了。⑤李进立即放下背篓,跑上高岗,挥手喊他爹。他爹快步走过来,挨个踢着大雁,然后扔下背篓,高兴地对李进说:“你在这里看着,别让人抢去。我回去赶车,咱拉回去,能卖好多钱哩!”⑥看着爹连跑带颠地离开了,李进的目光又落在那些大雁身上。他弯下腰,用手摸着它们,小声嘀咕:“你们怎么就冻死了呢,真是太可惜了。”⑦他开始把大雁一只只地抱到土坎下,每捡起一只,都会小心翼翼,他觉得这么大的家伙竟然可以在天上自由飞翔,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即便死了,还是那么美丽可爱。望着挤挤挨挨地形成一大堆的大雁,李进想,它们很快就会变成老爸手里的钞票,成为人类的口中食、腹中餐,还是有点心疼。不过他又想,反正它们已经死了,这也许是个机会,可以乘着老爸高兴,和他商量一下自己去复读的事情。一场高考下来,自己的同学有的展翅高飞了,有的也遭遇了严寒,比如自己……李进心中不由泛起一阵酸楚。⑧忽然,他发现一只大雁似乎动了一下。他急忙扑过去,伸手去摸它,透过羽毛,他感觉到它的身体还有温度;再摸别的,好像也在回暖。哦,大雁并没有死,它们只是被冻僵了!现在它们被集中到背风的坎下,就又缓了过来。李进心中一喜,但是马上又心一沉,如果大雁跑了的话……⑨这时候,李进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上前去抓住大雁的脖子,用力一扭。他提起一只大雁,比划了一下,却下不了手。这么美丽的鸟儿……先不说国家提倡保护动物,就是没提倡,也不能随便杀害呀。想到这里,李进把心一横,脱下身上的羽绒服,盖在了雁群上面,他瑟缩着身子,跺脚大。喊:“大雁大雁,快快醒来,快快醒来!”⑩大雁真的开始一只只动起来。先醒来的大雁看见李进,显得惊慌失措,开始四散奔逃,但是它们行动笨拙,一时无法起飞。这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野狗,扑过去追咬大雁。李进急忙拿起粪叉,喊叫着过去打狗,又扔石头把它们撵得远远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大雁已经全部苏醒了。它们聚在一起鸣叫着,好像在商量事情。看见他来,忽然一起扇动着翅膀奔跑起来,接着一只只冲向天空越飞越高,在李进头顶上恋恋不舍地绕了两圈,嘎嘎地叫着,似乎向他表示感谢。⑪李进从地上捡起羽绒服,也开始在草地上奔跑起来。他挥舞着衣服,大声地喊着“大雁大雁,快点飞吧,高高地飞吧,飞到南方去吧!”⑫跑着跑着,李进突然停住了。他看见他爹赶着一辆毛驴车,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他立刻蔫了,今天的一场打骂是避免不了啦,复读的事情也别提了,他霎时感觉心里凉透了。⑬奇怪的是,这天爹什么也没说。晚上娘告诉他:“你爹同意你去复读了。”看着吃惊的李进,娘又说:“你爹说,你早上放飞大雁,在草地上又跑又叫的样子挺稀罕人的。觉得你也应该像大雁一样高高地飞。”⑭李进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选自2023年4月19日《羊城晚报》,作者:申平,有删改)5.参照示例,简要概括李进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情及他的心理感受。(4分)(1)李进发现大雁被“冻死”觉得可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进赶走野狗、放飞大雁,心情十分激动。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前三段渲染严寒天气有什么作用。(4分)7.阅读第⑪段,分析作者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李进这一人物的。(5分)8.同学们想把本文编入《小小说选读》中,在按主题归类时,大家在“少年情志”“尊重生命”“父爱如山”间举棋不定。你认为本文应该归于哪个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共12分)文本一留将一面与梅花①丰子恺有一幅漫画,画中老友三人围桌而坐,闲聊小酌,空出的那一面,有一株芬芳氤氲的梅花开得正好。画面右侧题诗曰:“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令人印象深刻。②留,是一种境界。中国画的高超,就胜在留白之美。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有意留出几分空白,显示出丰富而曼妙的意境。这样的方式,看似虚空,但不是彻底的无,而是对复杂景物的约取,是一种隐略,往往留给欣赏者大片的思维空间。③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大家。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茫茫天地间,仅一叶扁舟,一蓑钓翁,却让人感觉满幅皆水,烟波浩渺;郑板桥画竹稀稀落落几笔,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风骨顿出;齐白石画虾,画面上寥寥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游动,剩余皆为空白,却给人水汽淋漓之感。④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是含蓄,读者可以无限地想象。王维的诗可说是留白的典范。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谷人语、斜辉返照,看似无感情,却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唯美幽静的山林画卷,体悟到在清幽中修道的闲趣怡情与豁然开朗。⑤古人云:“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留白是艺术的技巧,也是生命的艺术。绘画、文学、书法、音乐、建筑等都离不开留白。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万事万物,讲究留有缝隙;做人处事,讲究留有退路。再美好的东西,都要有留白。⑥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忙碌才是对生命的珍爱,所以习惯每天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可这样“忙”的结果,无形之中为心上了一道重重的枷锁,焦虑、急躁、冲动、愤怒等坏情绪纷纷来袭。经过反思,我幡然醒悟:凡事都应当留有余地,在喧嚣匆忙的纷繁世界,更需要给生活留白。⑦林语堂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留白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历经俗事后方能拥有的大智慧。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2023年02月08日《广州日报》,作者:钟芳,有改动)文本二无言之美(节选)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A】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B】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C】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D】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选自朱光潜《无言之美》)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强调以闲适的生活态度,适应喧嚣匆忙的纷繁世界;文本二倡导文学上追求尽量表现。B.文本一从丰子恺的漫画写起,既引出话题,又可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观点,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本二作者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与详细演义孔子心境的语言一样都是言不能尽达其意的。D.文本一论证是由“艺术的留白”到生命、生活的留白,文本二论证是从抒情到写景论证“无言之美”。10.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认为留白很重要,但论证角度和观点不尽相同,请简要概括。(4分)11.结合文意,把文本一中画线的例子放在文本二中的ABCD哪个位置,能使上下文衔接自然?请说说理由。(5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2~15题。(共11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曹刿论战》)【乙】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①从太宗征高丽,诏道宗与李勣②为前锋,及济辽水克盖牟城,逢贼兵大至,军中佥③欲深沟保险,待太宗至,徐进。道宗议曰:“不可。贼赴急远来,兵实疲顿,恃众轻我,一战可摧。昔耿弇④不以贼遗君父,我既职在前军,当须清道以待舆驾⑤。”李勣大然其议。乃率骁勇数百骑,直冲贼阵,左右出入,勣因合击,大破之。太宗至,深加赏劳。道宗在阵损足,帝亲为针灸,赐以御膳。(节选自《贞观政要·论征伐》)【注释】①道宗:即李道宗,字承范,唐初大臣,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屡立战功,封江夏郡王。②李勣(jì):唐初名将。③佥(qiān):全,都。④耿弇(yǎn):东汉初大将,封为建威大将军。⑤舆驾:皇帝的坐车,此代指皇帝。12.请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文言词语方法提示释义忠之属也课内迁移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1)及济辽水克盖牟城参照成语法:同舟共济(2)兵实疲顿查阅字典法:①叩,磕。②上下抖动使整齐,整顿。③停顿。④倒下。⑤困顿,疲弊。⑥立刻,马上。⑦量词。顿,次。(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3)(只填序号)13.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4.甲文虽短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3分)15.小文同学认为,李道宗、曹刿二人在战略上看似不同,实际有相通之处。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6、17题。(共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6.下列诗句中的“悠悠”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与本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中的“悠悠”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B.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D.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这首词借古讽今,作者是怎样借历史人物来表情达意的?(2分)四、名著阅读。(5分)18.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作家J.K.罗琳曾经说过:“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取一个,并结合他(她)的两次选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祥子(《骆驼祥子》) 简·爱(《简·爱》)江姐(《红岩》) 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三叠式结构,是文学作品以情节上三次大的重复为标志,叙写故事、结构文章的方式。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以及邹忌的“三问”“三答”“三思”“三赏”“三变”等。又称三段式、三复式。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项,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三叠式结构在情节安排方面的作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西游记》) 宋江三打祝家庄(《水浒传》)五、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路边开满了玫瑰花,三个步行者打这里经过。第一个人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第二个人深吸一口气:“真香!”他俯下身子伸手抚摸玫瑰花,却叹了口气说:“天,花中有刺!”第三个人也深吸一口气,说:“玫瑰虽然有刺,但花又香又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你对周围的人和事有自己的发现吗?(1)请以“我发现了___________”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上面这个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4年初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1)B(2分) (2)C(2分)2.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不畏浮云遮望眼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后天下之乐而乐⑤落红不是无情物⑥化作春泥更护花⑦人有悲欢离合⑧月有阴晴圆缺(一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3.①B(1分)②C(1分)③A(1分)(共3分)4.⑴燕③②⑤,龙⑥①④。(对一联1分,两联全对3分。)(2)小诗主题不怕困难、追求胜利的主旨;句式及表达内容为:愿你是一条蛟龙/应该怎么样/语义转折,会有困难、挫折,可用“……怎会没有……”句式/奋发努力会有好的结果,可用“……是……”句式。句式不拘泥,意思表达得当亦可。4分。示例如下:示例一:愿你是一条蛟龙/潜渊学习修炼自身/生活怎会没有挫折/勤奋是一飞冲天的能量示例二:愿你是一条蛟龙/乐观迎接海的洗刷/风浪怎会从此停息/奋斗是荣光的前奏示例三:愿你是一条蛟龙/在求知的大海遨游/大海怎会没有风浪/搏击是强大的力量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5.(2)李进把大雁抱聚成一堆,看看大雁想想自己,心疼又酸楚。(3)李进发现大雁还有温度,既惊喜又担心。(一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6.为下文发现大雁被冻僵埋下伏笔(做了铺垫),使故事情节的发展符合逻辑;烘托了李进高考失利且父亲不让复读,失落沮丧的心情。(一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7.此处运用了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从“奔跑”和“挥舞”的动作,以及“高高地飞吧”的语言中,能看出李进为自己成功救活大雁而十分兴奋,他忘记了任务,尽情释放天性、表达和大雁一样想重新起飞的愿望,表现出李进是一个童心未泯、充满大爱、奋发向上的人。(共5分。说对描写方法1分、并联系内容恰当分析2分,“人物特点”2分)8.共3分。结合内容、分析合理2分,点明主题1分。示例如下:示例一:我认为应归于“少年情志”。文中的李进遭遇了高考的失利,虽然十分痛苦,但是内心深处却十分渴望通过复读来实现自己展翅高飞的愿望,赞美了李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示例二:我认为应归于“尊重生命”。文中的李进在面临着自己复读的希望和挽救大雁生命的抉择时,毅然地选择了挽救大雁的生命,从中看出小说是在启示人们要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示例三:我认为应归于“父爱如山”。文中李进的父亲本不想让儿子去复读,但是最后还是改变了主意。可以看出尽管生活艰难,但父亲仍然愿意选择去帮助儿子实现梦想,表现出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二)(共12分)9.A(3分)10.文本一从具体的艺术、文学、生命、生活几方面分析中得出“凡事都应当留有余地,在喧嚣匆忙的纷繁世界,更需要给生活留白”(或:凡事都应当留有余地)的结论。(2分)文本二节选部分则主要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作品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的观点。(2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1.【B】处,(1分)因为文本一画线句对《鹿柴》一诗的分析,是看似无诗人情绪表现的诗中,都能体悟到其中蕴含的感情、心情,(2分)这与文本二B处前边对陶渊明的《时运》《读《山海经》》、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分析是一样的,同样可以来论证文本二这一层的小论点,表面无诗人情绪的作品,言语之外能玩味出包含的诗人情感。(2分)(位置选对1分,对画线句内容特点分析恰当2分,能分析与文本二所举例子同类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11分)12.⑴类,种类。⑵渡,过河。⑶⑤(一词1分,共3分)13.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穷尽了。(2分)14.(1)曹刿具有突出的军事才能。军事见识卓越,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认为“民从”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作战指挥才能高超、谋略周密,战略战术运用正确,深知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反攻、追击,三鼓出击,“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才进行追击。(2分)(2)曹刿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在国家危亡的时候能挺身而出,积极向庄公出谋献策。(1分)(军事才能方面2分,爱国方面1分;有观点,能联系具体内容印证,意思对即可。共3分)15.同意小文的说法,李道宗和曹刿都善于选择出击、追击的时机。李道宗分析敌情、力排众议、一击破敌与曹刿三鼓出击、观察后追击、克敌制胜是相通的(观点正确1分,分析恰当2分,共3分)附:【乙】参考译文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跟随唐太宗征伐高丽,唐太宗命道宗和李勣为先锋。等到他们渡过辽水,攻克了盖牟城之后,遇到敌军大举进攻,军中都建议挖深沟以求保险,等唐太宗到了,再慢慢攻打他们。道宗发表意见说:“不行,敌军急行军远道而来,士兵实际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倚仗人马多,轻视我们。其实,一次战斗就可以摧毁他们。汉时,耿弇不把敌军留给汉光武帝处置。我们既然是先锋,就应当清除敌人,为陛下开路,等待他的到来。”李勣非常赞同他的意见。于是道宗率领几百名骁勇善战的骑兵,径向敌人的阵地,左攻右突,加上李勣的接应,联合出击,大败敌军。唐太宗不久赶来,对他们大加赞赏和犒劳。道宗在战斗中伤了脚,唐太宗亲自替他针灸治疗,还赐给他御膳。(二)(共4分)16.D(2分)17.词人通过赞赏孙权年纪轻轻,雄踞东南,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气概,表达对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渴望,对南宋朝廷屈辱求和、不思复国的失望与愤慨。(2分。意思对即可)四、名著阅读。(共5分)(1)必须结合作品内容写出两次选择,3分;能分析印证是什么样的人,2分。只是结合一个事例分析,最多得3分。意思对即可,有语病酌情扣分。祥子示例:祥子面对自己不喜欢的虎妞逼婚,他陷入两难选择,老马的惨剧让他决定和虎妞结婚,面包战胜爱情;虎妞死后,祥子喜欢的姑娘小福子想和他过日子,在爱情、责任与利益之间,祥子躲避责任,选择了利益。选择虽不能改变他的命运,但选择表现出他是一个软弱、狭隘、自私的人,决定他终将堕落。简·爱示例: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的妻子尚在人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