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1页
针灸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2页
针灸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3页
针灸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4页
针灸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专业)

前言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

主要内容为英语语言的方式介绍经络、腌穴、刺灸法三个方面。本课程的教学目

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有关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提高中医专业英语的

水平,达到能够运用常用针灸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述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针灸学(英语)》教材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和英语

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章节内容,分别进行讨论,以加

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本课程共计40学时。

教学要求及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学的概念并用英语表达,针灸疗法的特点,明确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及本学科的意义。

2.熟悉针灸学发展简史及对外交流概况。

3.了解本课程主要的内容及学习目的和方法。

4.掌握针灸发展简史中有关专著名称的英文表达。

【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概念

2.针灸疗法的特点: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

3.针灸学的发展简史及对外交流:从古代、近代及现代发展的概况,可划分为五个时期;

从古到今针灸学术的对外交流。

4.针灸学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及方法:内容包括经络、腌穴、刺灸法及治疗;学习目

的即掌握运用针灸学理论指导临床,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学习方法即熟记基本知识,反复

练习操作技术,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幻灯.、电影、录像、多媒体等,加深学生对针灸学的了解,从而产生学

习兴趣。英语教学比例占80%o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经络系统及经络学说的概念及英语表达。

2、掌握经气概念及英语表达。

3、掌握经络系统组成及英语表达。

4、掌握十二经脉的英语名称、体表分布规律及其表里络属关系、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

血循环流注规律,英语表达循行。

5、熟悉奇经八脉的英语表达、分布特点及作用。

6、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概念、作用、英语表达。

7、了解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概念及英语表达。

8、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含义及英语表达与分布特点。

【教学内容】

1、经络、经络系统及经络学说的概念。

2、经气的概念。

3、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皮部。

4、卜二经脉的名称、体表循行特点、表里络属关系、循行走向、交接规律及气血循环流注

规律。

5、奇经八脉的组成、分布特点及作用。

6、十五络脉的组成、分布特点及作用。

7.十二经别的概念、分布特点及作用。

8、十二经筋的概念、分布特点及作用。

9、十二皮部的概念、分布特点及作用。

10、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含义及英语表达与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教学比例占80%。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熟悉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经络的作用。

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授课比例占80%。

第二章腌穴总论

第一节腌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目的要求】

1、用英语方式掌握腌穴的概念。

2、了解腌穴的发展概况。

3、用英语方式掌握腌穴的分类。

【教学内容】

1、腌穴的概念

2、月俞穴的发展。

3、月俞穴的分类

4、月俞穴的命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授课比例占100%。

第二节腌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目的要求】

1、应用英语掌握腌穴的主治特点。

2、熟悉经穴的主治规律,并会应用英语描述。

【教学内容】

1、月俞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2、穴的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规律

(2)分部主治规律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授课比例占80%。

第三节特定穴

【目的要求】

以英语方式掌握特定穴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内容】

1、特定穴的概念。

2、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授课比例占80%,

第四节腌穴的定位方法

【目的要求】

应用英语掌握腌穴的定位方法。

【教学内容】

1、骨度分寸定位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4、简便定位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可结合幻灯、电影、录像、多媒体及CAI课件等。

英语授课比例占80%。

第三章经络腌穴各论

【目的要求】

1、以英语方式掌握十四经脉的循行,掌握静脉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卜四经脉各经的腌穴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I-四经腌穴及奇穴,并用英语掌握其中168个重点的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

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教学内容】

1、十四经脉的循行。

2、十四经穴和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

手太阴肺经(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

*、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

手三里*、曲池*、肘髅、手五里、臂膈、肩髅*、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髅、迎香*。

足阳明胃经(45穴):承泣*、四白*、巨修、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

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医、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

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

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足太阴脾经(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

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手少阴心经(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鄱*、神门*、少府、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

贞*、腌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额髅*、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

天柱*、大抒、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修*、

次髅*、中修*、下修*、会阳、承扶*、殷门、浮郊*、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盲*、

神堂、臆喜、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

承山*、飞扬、附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足少阴肾经(27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侮*、复溜*、交信、筑宾、

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

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

手厥阴心包经(9穴):天池、天泉、曲泽*、都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

冲*。

手少阴三焦经(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

四渎、天井、清冷渊、消烁、*嚅会、肩修*、天醪*、天牖、翳风*、愿脉、颅息、角孙、耳

门*、和髅*、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髅*、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

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

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修*、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

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

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督脉(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

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囱会、

上星*、神庭、素髅*、水沟*、兑端、跟交。

任脉(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院*、

建里、中脱*、上脱、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矶、天突*、廉泉*、

承浆*。

常用经外奇穴(36穴)

1、头颈部(12穴):四神聪*、印堂*、鱼腰、上明、太阳*、球后*、鼻通、金津、玉液、

夹承浆、奉正*、翳明*、安眠*。

2、躯干部(8穴):三角灸、提托、子宫穴、定喘穴*、夹脊*、痞根、腰眼*。

3、四肢部(16穴):十宣*、四缝*、中魁、八邪*、落枕穴*、腰痛穴*、中泉、二白、

肘尖、环中、百虫窝、鹤顶、膝眼*、胆囊穴*、阑尾穴*、八风*。

(划*者为重点穴位,其余为一般穴位)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图表、幻灯,可放映经穴的录像或电影。

2、实验室示教,学生分小组反复点穴。

3、英语教学比例占100%。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第一节刺法的源流与发展

【目的要求】

1、英语方式掌握刺法的概念。

2、了解针具的起源和发展。

3、了解刺法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

1、刺法的概念

2、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3、刺法的起源发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教学比例占80%,辅以图表,可放映幻灯、录像或电影,结合针具的实

物或模型。

第二节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要求】

1、英语方式掌握灸法的概念。

2、了解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

1、灸法的概念

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教学比例占80%。

第三节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目的要求】

熟悉针刺手法和灸法的量学要素。

【教学内容】

1、刺法的量学要素:刺激强度、刺激时间。

2、灸法的量学要素:艾炷的大小、壮数;艾条施灸距离、时间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教学比例占80%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第一节毫针刺法

【目的要求】

1、了解毫针的构造、规格,熟悉毫针的检查和保藏。

2、掌握毫针刺法的练习要领,熟悉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3、熟悉体位的选择。

4、应用英语方式掌握毫针刺法的进针法、针刺角度与深度和行针基本手法,了解辅助手法

的英语描述。

5、英语方式掌握得气的概念、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候气、催气、守气的概念和意义会用

英语叙述。

6、掌握捻转、提插补泻和平补平泻手法,了解其他补泻手法、影响补泻效应的因素。

7、应用英语掌握留针和出针方法。

8、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

【教学肉容】

1、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2、毫针刺法的练习:包括指力练习、手法练习和自身练习。

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

4、体位的选择

5、毫针刺法

(1)毫针进针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6、行针手法

(1)基本手法

(2)辅助手法

7、得气的概念、表现利临床意义

8、候气、催气、守气的概念和意义

9、针刺补泻手法:有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两类。

10、留针与出针

11、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2、针刺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实际操作练习和门诊见习,充分利用图表、录像,尤其是实际操作示范,英

语授课比例占100%o

第二节灸法

【目的要求】

1、以英语方式掌握熟悉灸法的作用和种类。

2、掌握各种灸法的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灸法的作用: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2、灸法的种类、操作、适应证

3、灸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授课比例占100%,实际操作练习和门诊见习,充分利用图表、录像,

尤其是实际操作示范。

第三节拔罐法

【目的要求】

1、了解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罐的种类,掌握罐的吸附方法和拔罐方法并用英语表达。

3、熟悉拔罐的作用。

4、掌握起罐的方法、注意事项,并会用英语方式描述。

【教学内容】

1、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2、罐的种类

3、拔罐方法

4、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5、起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英语方式授课80%,实际操作练习和门诊见习,充分利用图表、录像,尤其

是实际操作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