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德育思考_第1页
新世纪的德育思考_第2页
新世纪的德育思考_第3页
新世纪的德育思考_第4页
新世纪的德育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世纪的德育思考――学习《决定》后的体会绿园区正阳小学王淑荣新世纪的德育思考二00一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新的百年之首,新千年之首,丫站在这样的一个“千载一逢”的新旧交汇处,抚古思今,展望未来,会让人产生无限的感慨和遐想。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坐标,确定前进的方向。认识自己的工作。衡量自己的价值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新世纪德育工作的思考。如果说中国进入新世纪的教育是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的完美统一,德育的理论支点就应该是学生社会化需要与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完美统一。德育该怎么做,做什么呢?我们要研究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在研究、满足、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需要,这就是德育的功能。搞德育总是要一手抓住传统,一手抓住未来。现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约定俗成的行为总则,我们一定要继承,这是个体的社会化,离开了这一点,不是文明人,而是野蛮人,第二是学会负责,要使学生懂得,自爱的最高形式不是爱的索取,而是爱的输出。引导学生输出爱,认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懂得爱自己,爱亲人,爱家乡,爱环境,爱祖国,爱人类,一个党校德育的成效,第一个要看规范的程度在原有基础上升华了多少,第二个要看负责的外延扩大了多少,一个人学会了,外延越大,境界越高,这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这乐而乐”。所以,德育是助孩子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掌握规范,学会负责。第一,掌握规范,我看可以简化一下。首先,是对自己讲仪表,一个学生,得体为美,适度为美。比如女孩结婚,穿着婚纱是美的,但是一个清洁工,穿着婚纱去扫大街,还美吗?应该让学生懂得,着装得体,举止典雅,其次是对别人讲礼貌,见人问候、微笑问候、礼貌地问候、有目的地问候,即使刚刚挨了批评,也能忍住满肚子的委曲,微笑主动问候。一个朋友向我讲述了一件事,他说他有一次到香港开会,在香港大学的一个电梯上,碰见了两名香港大学生,他们问他:“先生,您是第一次到香港大学吗?”朋友说:“不是第一次,是碰到你们是第一次。”他们又问:“您在香港大学是不是还有公务?”朋友说:“是的”。两个学生又说:“第一次来到香港大学生活区,又要履行公务,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的,您能为我们提供一个为您服务、解除麻烦的机会吗?您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对我们两个来讲,今天晚上就格外有意义。对此,我听了很惊讶,我也教学生向人问好。我的学生见到素不相识的人,问一声老师好,随后扬长而去了,没有人会问,您第一次来,能不能给我我提供一个帮您解决困难的机会。这样主动地有目的地去问候别人,我们应该瞄准国际水平,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应该毫不含糊地做到,学习讲勤奋,回家讲孝顺,社会讲公德,这是我们规范的基本内容。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负责,使负责的外延逐渐扩大。学生道德水平升华的过程,就是他对社会负责的外延扩大的过程,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德育工作任何时候都回避不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要提高学生对社会负责的实效性,又要有针对性。这个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得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最高、最普遍的管理原则,叫三恰当原则。这就是在最恰当的时刻,安排最恰当的人,从事最恰当的工作。这个三恰当原则对于我们组织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学校德育过程,是有好处的。在引导学生学会负责方面,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二000年是长春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的攻坚年,根据27项指标,我们长春只有一项未达标,即空气污染,而森林又是净多空气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开展了“以纸换树,为春城增绿”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自愿把用过的书本纸、废旧报纸捐献出来,换钱买树苗,并在区政府门前认养了一块绿地,并挂了牌上面写着“正阳小学红领巾看护园”。常年为小树苗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让小树和自己一起长大。我想,当一个学生从小能够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的时候,他长大了一定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会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护绿的是手段,目的是育人。此外,德育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德育要做精品,任何事情做到精品的程度,它们的教育性就显出来了,每次观测流星雨,我们都组织一部分学生到天文观测站进行观测,孩子们兴奋得几乎是通宵未眠,对于青少年来说,通宵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难忘的,教育工作者是以中老年的心态来主持校园生活,还是以青年的节奏来安排校园生活呢?我个结论当然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有一颗童心,要以一颗童心拥抱校园生活。学生感兴趣,我们为什么不在满足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我们常说,通情达理、通情是条件,达理是结果,要达理先要通情,情先通、理必行。把学生当作人的德育,在满足人的合理精神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目的的内化的教育是阻力最小的教育,德育改革,说到底是选就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在计划经济下的德育跟市场经济下的德育,服务于工业化经济下的德育跟服务于知识经济下的德育,不同的地方,首先在于它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学校不应该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德育应在学校坐第一把交椅,要想有地位,要想有作为,而提高我们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就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我们原有的德育队伍怎样提高,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调整我们的知识结构,今天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在纵向上、某一门里能够居高临下,在40分钟的教学当中能让学生如沐春风,而不是如坐针毡;第二,今天有魅力的老师要有横向的广度,具有这样知识结构的老师,学生在他们的身上能感受到师长的温暖,能够见到知识的光芒,现在的情况是:学生信息多,老师信息少;学生信息快,老师信息慢;学生信息鲜,老师信息陈旧,所以,我们有一个调整知识结构的问题。一个学生给我提意见:我们感兴趣的你们不讲,你们讲的,我们不感兴趣。我跟学生解释说:“不是你们感兴趣的老师们还不熟悉。”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老师的知识结构像两条互不相交的沟,所谓的知识结构不是让受教育者靠拢到老师的这条“沟”上,为什么老师不能走进学生的我个知识“沟”里去拓宽这个“沟”呢?

进入新世纪,德育工作者要率先实现一种历史性的改变,这就是学习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位印度朋友写过一首诗,我觉得这首诗用在我们德育工作者身上再适当不过了,这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