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自贡市重点名校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自贡市重点名校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自贡市重点名校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自贡市重点名校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自贡市重点名校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自贡市重点名校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据此判断,这可能是哪位的主张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2.1997年6月,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在《自度曲》中写道:“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他赞美的是A.开国大典B.“九二共识”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3.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A.南京B.武昌C.广州D.东京4.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5.“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B.八路军和抗日战争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国民革命军和北伐6.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7.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阳光灿烂”是因为()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8.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急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重庆谈判10.《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了B.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C.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1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A.鲁迅——《狂人日记》 B.茅盾——《子夜》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齐白石——《愚公移山》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D.军事力量强大13.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德国入侵波兰②太平洋战争爆发③诺曼底登陆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14.诗词、谚语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谚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⑤② D.②①④③15.人类的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下面这组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技术领域A.航天技术B.新能源技术C.信息技术D.生物技术16.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863计划17.“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A.四一二政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18.资产阶级政治家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①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击败王军取得最后胜利,英国成立共和国②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③罗伯斯庇尔采取措施,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④希特勒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20.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D.抹杀历史,拒绝战争21.《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A.扶植欧洲、侵略苏联B.遏制欧洲、称霸世界C.控制欧洲、遏制苏联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22.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A.两河流域的统一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C.罗马帝国的辉煌D.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23.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开辟了殖民道路 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2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500年前后,打破了各大洲彼此隔绝的状态,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门。1995年,______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26.重要事件推动社会发展。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发明大王发明照亮了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27.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国疆域示意图材料二:(北魏)尚书于果曰:“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孝文)帝曰:“今代(平城)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而独不得迁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三:1153年,金迁都燕一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虽卜善地何?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图中B地生活的是今天族的祖先;元政府在AB两地管辖的机构分别是、。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做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及其历史影响。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结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感悟?29.(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当代历史正剧《汉武大帝》汉武帝是个有为君主,请你说说他的开创性的贡献。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的史实2例并加以说明。材料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结合史实,请你回答这样评价邓小平的理由。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面对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国家政治的继续衰败复辟势力和尊孔文化的泛滥,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探索挽救中国危亡和实现国家富强的新途径……其中的许多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逐步成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办工会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直接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进而促成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周建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材料一中的“新途径”是指什么?有历史学家认为“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进而促成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材料二:近代以来,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了无数先进中国人的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把自己看成是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先行者的继承者,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张海鹏《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回望近代以来的历史,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具有怎样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可知,材料中主张变法图强,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B符合题意;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解题的关键,主张变法图强,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2、C【解析】

由已学知识可知“紫荆花”是香港的代表,且“长伴五星旗”,因1997年7月1日香港不再被英国租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送给香港的紫荆花雕塑,其希望的花语是:中央政府希望内地与香港,就像紫荆花一样和睦、骨肉情深,永久地在一起,不被任何困难分离。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浴血共和”指的是武昌起义,故B正确。“缔造共和”指的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地点在南京,故排除A项。“维护共和”指的是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地点较广,如江西云南广州等。故排除C项。“构想共和”指的是同盟会的创立,地点应该是在东京,故排除D项。故选B。4、B【解析】

依据图片文字“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说明胡人即少数民族可以穿汉人的服饰;汉人也吃上了少数民族的食物。体现了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学习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符合题意;图片中不能体现北方的统一,A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的是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不是中外交往,C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了民族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不能反映文化昌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5、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根据民国十五年可知,是公历1926年。“湖北新军”是1911年武昌起义的军队,与1926年的革命无关,故A选项错误;B、八路军和抗日战争是出现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1926年,当时日本侵华战争还未爆发,还没有八路军,也不存在抗日战争,故B选项错误;C、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还未破灭,当时工农红军和土地改革还未开展。工农红军和土地改革是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才出现的,故C选项错误;D、1926年正是国民革命时期,“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故D选项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可知,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7、A【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阅读题文“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主要得益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虽然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从而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符合题意。BCD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故此题选A。8、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他们处于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能制作陶器,都饲养家畜;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所以,①②④项是他们的共同特征,D项符合题意;③项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需排除含③的ABC三项;故选D。9、D【解析】

依据题干给出“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倭寇投降指日本投降,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D【解析】

题干中的“宗室贵戚”指的是奴隶主贵族,他们反对商鞅变法(多怨望)的原因是变法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代享受爵禄的特权,选项B说法错误;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顺应还是被处死了,故选项C不是从题干材料中得出的;选项A不直接涉及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商鞅变法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D项符合题意;故选D。11、D【解析】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作品,与齐白石无关,D错误,符合题意;ABC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0年3月以来,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所以,“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1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德国进攻波兰在1939年;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③诺曼底登陆在1944年;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1943年。所以先后顺序排列为①②④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战的过程。1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诗句①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景象;诗句②描述的是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诗句③反映的是明朝戚继光抗倭的史实;诗句④反映的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所以②①④③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依据题干图片“windows”可以判断是计算机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1945年底,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故C符合题意;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6、A【解析】

根据题干“伟大的支点”“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等提示信息,可知“伟大的支点”是对外开放的起点。结合课本所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首先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A符合题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属于对内改革,B不合题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在民族方面采取的政治措施,C不合题意;863计划是我国制定的高科技计划,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17、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进入到全国性的抗日战争阶段。故B符合题意;四一二政变是1927年发生在上海,故A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1936年发生在西安,故C不符合题意;八一三事变1937年发生在上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特勒为摆脱危机,使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希特勒并没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也没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有④的BCD三项,只有A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题目,优先使用排除法可以快速得出答案。19、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党中央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A项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决策;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改革;C项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上的内容。故选D。20、C【解析】依据“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可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南京大屠杀。这次大屠杀是近代史上日本侵华时制造的,显示了侵略者的残暴,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不让历史悲剧重演。2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控制欧洲、遏制苏联。杜鲁门为美国总统时,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7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得欧洲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削弱了正在壮大的工人运动和共产党力量,遏制了苏联,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2、D【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第二幅图是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民主的完善和发展,第三幅图也是体现了民主法治的发展,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共同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图片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正确理解图片的内容,结合古代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23、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一些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对亚洲、非洲、美洲展开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扩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寻找到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カ,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力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4、B【解析】

“君子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其实就是“求同存异”。周恩来曾经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并且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苏建立外交关系,主要是因为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是相同的。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都存在对抗的因素。故答案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26、(1)共产党宣言(2)京师大学堂(3)电灯【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明大王发明电灯照亮了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27、B【解析】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因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故答案选B。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藏;岭北行省、宣政院。(2)①理由:巩固北魏统治,促进经济发展;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状态,缓和社会矛盾;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先辈迁都促进了民族发展等;影响:加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鲜卑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②原因:上京偏僻,漕运不便;燕京地势险要,易于据守;燕京物产丰富、文化先进,有利于加强金国实力。影响:加强了金国的实力;促进了金国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3)感悟:符合国情的社会变革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文化文化融合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国疆域示意图”可知,B地是今天的西藏地区,唐朝时吐蕃人生活在这一带地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的管辖,元政府在A地设岭北行省,在B地设立宣政院。(2)①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巩固北魏统治,促进经济发展;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状态,缓和社会矛盾;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先辈迁都促进了民族发展等;影响:加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鲜卑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②金迁都燕京的原因:上京偏僻,漕运不便;燕京地势险要,易于据守;燕京物产丰富、文化先进,有利于加强金国实力。影响:加强了金国的实力;促进了金国对汉文化的认同;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等。(3)综上所述可知,符合国情的社会变革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文化融合等。29、(1)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等。(2)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分得了土地,巩固了人民政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进行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任2例)(3)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新阶段。【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内外朝制、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