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出现了大机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③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④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⑤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③⑤2.“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所谓“中”就天下之中,所谓“华”就是指有文化的民族。可见“中华”二字集中概括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信,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形成这样民族自觉共识()A.汉族是中国最主要的民族B.中华民族是用以称呼中国的主体民族C.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D.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表1: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产量
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63.42
1.30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5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4.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此次探索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5.俄国彼得一世即位后进行了改革。下列属于他改革措施的是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②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于当时地价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7.“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流动资本带动工业革命C.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D.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8.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B.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9.某国际组织自1948年至今,总共采取了60次维持和平行动。目前,它在全球共有15维和行动特派团和阿富汗政治特派团。这个国际组织指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联合国10.被称为“人文始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A.黄帝、炎帝 B.炎帝、蚩尤 C.尧、舜 D.禹、商汤1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阶段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和最后一个繁盛时期分别是A.光武中兴和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C.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和康乾盛世12.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③“三角贸易”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④“三角贸易”促进了非洲的经济繁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A.国民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和新四年D.解放军14.“辛亥革命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评价辛亥革命的A.原因B.目的C.性质D.影响15.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对哪位诗人的写照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辛弃疾16.阅读材料,分析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时间学校名称办学地点1912年北京大学北京1937年临时大学(北大与清华、南开共同组成)长沙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同上)昆明1946年北京大学北平(今北京)A.军阀割据B.外来侵略C.国共合作D.政权更迭17.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萨拉托加大捷——美国内战的转折点B.《人民宪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爱因斯坦——提出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D.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8.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19.1947年,中共的一项决议指出: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20.宣告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事件是()A.“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1.“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22.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23.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C.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24.新疆古称西域,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汉时期,中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汇集到了这里。这个史实充分说明了()A.汉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B.各民族为西域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C.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观察下图,请将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方框里。A被称为“全希腊学校”的城邦B军事实力最强的希腊城邦C希腊文明的发源地26.下图是南京市某中学一位教师的工资条。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姓名
年月
基本工资
……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
XXX
XXXX
XXXX
……
XX
XXX
XX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B.教育领域的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D.注重实施素质教育27.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日本想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中国希望收回山东权益,要求日本废除“二十一条”。英、法、美都对中国代表表示支持。但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称若不同意它的要求,则要仿效意大利退出会议,也不会加入国联。美国为保住国联,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英、法为使日本在讨论最主要的欧洲和殖民地问题上不给它们制造麻烦,也妥协了。这样,中国的正义要求就被出卖了。——摘编自《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边缘谈判”的始末》根据材料一,归纳巴黎和会的特点。材料二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的,并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一战结束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29.(6分)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的论述,可谓数次提及,掷地有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思维创新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材料一所说的时代是指14﹣16世纪时期,该时代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制度创新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规定:来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权利法案》的通过限制了英国国王什么权力?该法案对英国历史发晨有什么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材料三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制定了专利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到18世纪中期,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开始用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工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据材料二、三,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得益于什么?30.(7分)主席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在欧洲进行国事访问,为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空间。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丝路萌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和影响。材料二(丝路拓展)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新加坡)李光耀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材料四(丝路重建)主席在3月23日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会谈时指出:中意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中意要以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投资意大利计划”对接,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中国新闻网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①从上图可以看到生产的动力已经从“人力、水力、风力”向“蒸汽力”转变,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是蒸汽机的作用,故①项正确;②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蒸汽机被运用于生产部门及其改革中,生产的动力变成机械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②⑤符合题意;③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机器。图中只是反应了从珍妮纺纱机到蒸汽机的发展与应用,不能说明工业革命的完成,故③不符合题意;④从图的右边部分可以看出,蒸汽机被运用到了交通运输发明制造之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是蒸汽机在交通领域的作用,所以④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④⑤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华”的理解。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表格中的内容是对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比较,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粮食、棉花等农业产品产量提高幅度不大,而煤、钢等重工业产品产量有大幅度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C。4、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可知,这次探索是洋务运动,故A符合题意;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百日维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不是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故C不合题意;1911年武昌起义,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5、D【解析】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故D正确;含有①③的ABC排除。故选D。6、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中“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答案为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都与题干“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不符,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
据题干“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促使资本家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D【解析】
根据“采取了60次维持和平行动”、“在全球共有15维和行动特派团和阿富汗政治特派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远古时代,炎帝、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此后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A正确,B排除;尧舜禹是黄帝之后通过禅让制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C排除;奴隶社会时期商汤灭掉夏朝,是商朝的建立者,D排除。故选A。1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朝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2、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从16世纪开始,罪恶的三角贸易开始,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三角贸易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三角贸易是非洲贫穷落后的根源。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3、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国民痛苦”“土匪军阀”“总理遗命”,结合课本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其目标是打到列强,除军阀,是在孙中山去世后进行的,所以说是“总理遗命”。国民革命时期进行的是北伐战争,其主力军是国民革命军。B项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组建的军队;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改编的军队;D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的军队。故选A项。14、D【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辛亥革命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分析可知,材料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失败,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5、B【解析】
根据“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并结合所学可知,“诗圣”是指杜甫。因此B正确。李白有着“诗仙”的美称,A错误。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C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D错误。综上故选B。16、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北京,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A项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C项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革命道路是依据中国国情制定的;罗斯福新政也是依据本国国情实施的;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因此,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故D正确;中国革命道路没有借鉴资本主义,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的优劣,没有涉及历史巨人化腐朽为神奇,故排除BC项;故选D。19、A【解析】
由“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可知,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是说这种土地制度必须废除,是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故A符合题意。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制度,这是土地改革的内容;土地改革是反封建,是新民主主义的任务之一,这是土地改革的性质;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这是土地改革的影响;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上的支持者越来越多。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国的“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选项D符合题意;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选项A不符合题意;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选项不B符合题意;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在三国总理的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2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2、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进入内战时期,一直到1949年才打倒了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蒋介石,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A项指的是1931年到1945年;B项指的1927年到1937年;D项指的是1949年以后。故选C。23、D【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大坝时代"等可知这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工程。结合课本所学,罗斯福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实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提高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缓和了阶级矛盾,D项符合题意;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在金融方面的措施,A项不合题意;在工业方面罗斯福施行《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B项不合题意;在农业方面,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4、D【解析】
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题文材料说明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ABC题文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左B,中上A,中下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图中中间、上面的城邦是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位于最左面的是斯巴达城邦,它崇尚武力,是军事实力最强的希腊城邦。位于图中中间、下面的是克里特岛,它是希腊早期文明的发源地。所以左B、中上A、中下C。26、A【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就业和社会保障【详解】依据题干里的关键词: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都属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所进行的改革,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7、邓小平【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因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英法美操纵和会;各国利益不同,列强矛盾重重;弱国受到不公正待遇;中国外交失败;和会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2)一战后,列强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战胜国建立的,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战败国的报复,二战爆发,体系瓦解,存在时间短。二战后,经过美苏冷战,建立起两极格局,因苏联解体而瓦解;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未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也充满矛盾和斗争。【解析】
(1)根据材料一“日本想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中国希望收回山东权益,要求日本废除“二十一条””、“日本制造舆论称若不同意它的要求,则要仿效意大利退出会议,也不会加入国联。美国为保住国联,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等信息可知,巴黎和会的操纵者是英法美,各国之间利益不同,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根据“美国为保住国联,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英、法为使日本在讨论最主要的欧洲和殖民地问题上不给它们制造麻烦,也妥协了,这样,中国的正义要求就被出卖了。”可知,弱国受到不公正待遇;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和会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2)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通过华盛顿会议协调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它是战胜国建立的,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战败国的报复,二战爆发,体系瓦解,存在时间短。二战后,二战结束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拉拢资本主义国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军事上,1949年北约的成立。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苏联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未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也充满矛盾和斗争。29、(1)文艺复兴运动。(2)立法权。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确立。(3)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可知,材料中的“重大变革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神学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出自《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由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这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质基础方面知识
- 2025年沈从文散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肋骨骨折多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溺水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非法集资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nba球迷测试题及答案
- 机动车检测维修士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战伤与创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春晓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山辅警考试题库
- 配网培训课件
- T-CESA 1281-2023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
- 深入浅出:2025年HTRI培训教程解读
- Q-CSG1204079-2020-10kV~11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试行)
- 自动化电气元器件介绍与使用
- 节假日金融服务应急预案
- UL1059标准中文版-2020接线端子UL标准中文版
- HRSSC组织架构搭建方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