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A.外戚宦官专权 B.道教开始兴起 C.王莽夺权改制 D.黄巾起义爆发2.如图所示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的大臣所下达的谕旨的部分内容。通过谕旨的内容可以判断其与哪一条约有关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3.“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以这场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科学 B.民主、独立C.专制、独裁 D.民主,共和5.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当时的世界:“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B.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C.美苏军事实力接近D.美苏“冷战”对峙6.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7.人民政府组织土改工作队下乡人村,组织农民群众划阶级定成分,经过自报公议,由乡人民政府批准,张榜公布;接着便开展对地主面对面的说理斗争;最后是重新分配土地。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案例主要说明(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9.“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材料认为A.多种因素造成了五四运动内涵的丰富性B.五四运动具有彻底不妥协的特点C.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五四运动是一场单纯的政治运动10.“下图是英国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上面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A.名画的作者 B.作者的国籍C.画作的名称 D.画作所体现的核心思想11.关于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中的人物及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的晚餐》﹣﹣但丁 B.《哈姆雷特》﹣﹣拉斐尔C.《罗密欧与朱丽叶》﹣﹣达芬奇 D.《蒙娜丽莎》﹣﹣达芬奇12.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性巨变或转折的三大标志性事件之一。请回答二十世纪引发中国社会巨变或转折的另两大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概括说明其历史作用。14.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先后把人类带入到哪些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充分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你怎样认识科学家的作用?15.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请回答:(1)古代亚非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为什么?古希腊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它的哪个城邦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2)中华民族十分注重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请举出隋唐时期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的两例史实。(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专政,是东汉后期特殊政治事件,对当时的朝野震动颇大。每个封建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崩坏,皇帝昏庸无能,这就为外戚、宦官操纵朝政提供了绝好的条件。题干材料是东汉末年的外戚宦官专政的最典型体现。故选A。2、A【解析】

根据材料中允许在厦门、宁波、上海等地方进行通商贸易,可知这个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因此A正确。BCD三项条约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综上故选A。3、A【解析】

依据“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及所学可知,该事件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①②正确,A项符合题意;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新中国的成立,④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5、D【解析】根据题干时间是二战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虽然都很强大,但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该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冷战的情形,故选D。6、D【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紫禁城、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故宫。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石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D符合题意;ABC项时期故宫还没有修建,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清建筑——故宫。7、A【解析】

依据“接着便展开对地主面对面的说理斗争;最后是重新分配土地”即对地主阶级进行斗争分配土地。”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A项符合题意;1950—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消灭了地主阶级,而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于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于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生于1978年。B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8、B【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内容说明庄园法庭还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的,真实的起到了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能充分体现题干材料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A【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结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能够体现出是多种因素,造成了五四运动内涵比较丰富。所以A符合题意,B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B【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题干对作者的国籍介绍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解析】

但丁是意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达芬奇: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D正确;ABC对应错误,排除。故选D。12、D【解析】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北宋和辽经历了多次战争,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北宋和西夏,金,南宋和金等国家政权之间也是战争不断,但总体上说,此时期是一个各民族政权并立,力量彼此消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时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都违背了史实,排除;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辛亥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4、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科学家是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他们用自己的科学理论或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具有:一、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等特点。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科学家用自己的科学理论或发明创造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科学家是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15、(1)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