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试题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试题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试题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试题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Y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隋朝建立后,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满足中央政府的需要。为巩固政权,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隋朝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币制B.厉行节俭C.开通大运河D.三征辽东2.“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隋炀帝的统治是一种急政,而不是单纯的暴政,事实上,它的很多政策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要求的。只不过,在当时的情形下,他推行的急了一点,也早了一点。”材料认为隋炀帝()A.奢侈无度B.不恤民力C.贪图享乐D.急于求成3.《贞观政要》记载:“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A.重视人民力量B.注重选贤任能C.注意整顿吏治D.重视生产发展4.唐人陈陶在《陇西行》中说:“自从贵主(指文成公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A.使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B.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C.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D.使唐蕃订立了友好盟约5.书法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的作品是()A.《九成宫醴泉铭》B.《韩熙载夜宴图》C.《颜氏家庙碑》D.《弈棋仕女图》6.唐朝时期,高僧玄奘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关于他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①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②他的经历被记录在《大唐西域记》里③他是在唐太宗时期出发的④他的目的地是日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唐朝中后期,从边地到中原出现诸多大小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藩镇名义上从属于中央,实际上导致“土地、民赋非天子有”。这一局面开始出现于()A.平定突厥后B.五代十国时C.黄巢起义后D.安史之乱后8.北宋王安石变法涉及众多领域,其中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从而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是()A.募役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保甲法9.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B.元昊C.陆秀夫D.岳飞10.下图是位于泉州市跨越千年,续存385年的“泉州市舶司遗址”。在宋代,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A.管理城市经商B.管理律法C.管理海外贸易D.监管百官11.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结束这一局面,给草原带来和平的历史事件是()A.铁木真统一蒙古B.蒙古灭西夏和金C.忽必烈建立元朝D.元灭南宋1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颗星星”。其中,形成于元朝的那颗“星”是()A.女真族B.契丹族C.回族D.党项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二:在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两类。进士科考试在高宗以前仅考时务策(政治论文),后来逐渐增试诗赋杂文和贴经。考生中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需要知名人士的推荐——摘编自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三:宋代科举制实行复试制,以及考官锁院制,推广世家子弟、考官亲属的别试避嫌法,推行糊名、誊录(另外抄写考生试卷)法。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地主、农民、工商子弟,凡是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任。……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取士人数的5倍。——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进步性。(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确立的标志。(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科举制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和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发展。(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已配套,是唐代所不及的。……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材料三:宋代,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材料一图A.是唐朝发明并推广的重要生产工具______________。(1分)唐朝时期,农业还出现了用于灌溉的生产工具______________,它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1分)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______________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1分)图B是唐朝都城______________,它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1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纸币出现的时代背景,(2分)指出纸币使用的意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名称。(2分)1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结束了从五代以来的分立状态。北宋的统一不但在规模上不能和元的统一相比,而且在实际上,北宋的统一是在一个有限意义上的统一……元朝的大统一王朝的建立对于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促进各民族的交往有重要意义,它还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文化的交流。——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下)》材料二: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城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三:元朝形势图(133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与元朝统一全国的不同之处。(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2分)并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4分)(3)元朝时,为了加强对材料三图A.地区的管理设置了哪一行政机构?(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试卷类型:Y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1.C2.D3.A4.B5.C6.A7.D8.B9.D10.C11.A12.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13.(12分)(1)进步性:采取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使得普通民众拥有了提升社会阶层的可能。(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2分)(2)特点:分科考试;注重考查儒家经典和诗赋文章;分级筛选;以考试成绩和推荐为选官标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发展: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1分)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1分)(3)表现:完善考试程序,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规则;扩大取士的范围;增加录取人数。(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4.(12分)(1)曲辕犁;(1分)筒车;(1分)青瓷;(1分)长安。(1分)(2)表现: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已配套;(1分)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发展比较成熟。(1分)(3)背景: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新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2分)意义: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名称:交子。(2分)15.(12分)(1)不同:北宋统一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