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第三部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第三部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第三部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第三部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文化对人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文化对人影响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方面发展1/34

◎基础梳理◎一、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起源(1)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2)来自于各种形式__________。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影响表现实践活动思维方式(1)文化影响人们__________和交往方式。交往行为(2)文化影响人们___________、认识活动和__________。特定文化环境2/343.文化对人影响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1)从影响过程来看,文化对人影响是____________。 (2)从影响效果来看,文化对人影响是____________。二、文化塑造人生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___________。2.优异文化能够增强人__________。3.优异文化能促进人___________。全方面发展精神世界精神力量3/34

◎自测自评◎

1.年6月15日,全国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红色旅游连续健康发展,能为人们提供大量健康有益文化。这说明优异文化能够()①满足人一切精神需求②激励人们不停创造美好生活③促进人全方面素质提升④丰富人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优异文化塑造人生,题干强调优异文化对人作用。①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4/34

2.天坛是世界上最大古代祭天建筑群,北圆南方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是中国传统“天圆地方”宇宙观表达。这意味着()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答案]A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解析]传统“天圆地方”宇宙观属于文化范围,在这一文化影响下才有了天坛北圆南方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这是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详细表达。B、C、D5/34

3.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龙舟赛具有悠久历史,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这说明文化影响含有()A.潜移默化特点B.深远持久特点C.多样性特点D.时代性特点[解析]题干从时间角度说明了深远持久影响,故选B。[答案]B6/34

4.年7月上旬至12月上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行年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们主动参加,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文化素养。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产物 B.文化是一个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文化对人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起源,经过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学生们提升了自己文化素养。这说明文化对人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

[答案]D7/34考点文化对人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表现 (1)文化对人影响起源。 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文化影响人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原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②从宏观上看,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原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8/342.文化对人影响特点(1)含有潜移默化特点。

文化对人影响普通不是有形、强制,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标地接收,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结果。所以,要主动参加健康向上文化活动。(2)含有深远持久特点。

①这一特点是说文化对人类影响含有相对稳定性,普通不会短期内改变。即使时间和空间等条件发生改变,某种文化依然对人们产生较大影响。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关键和标志,它们对人影响,主要是指对人综合素质形成和人终生发展。③启示我们青年学生,要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先进文化,主动参加健康有益文化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方面提升本身素质。9/34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方面发展(1)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②主动参加健康有益文化活动,不停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主要路径;人们对真善美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过程。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主流。10/34(2)优异文化能够增强人精神力量。

①优异文化作品以其特有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而由此产生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停创造美好幸福生活。②中国共产党一直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精神力量。(3)优异文化能促进人全方面发展。

①人全方面发展,表现在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方面提升。②优异文化为人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乏精神食粮,对促进人全方面发展起着不可替换作用。11/34误区1:处于一定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文化素养。

注意:处于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文化素养,但人们接收健康向上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过程。

误区2: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无法选择。

注意:人们接收文化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人们接收健康向上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过程。12/34

误区3:文化对人深远持久影响是一成不变。

注意:文化对人深远持久影响是相正确,不是绝正确;伴随人们文化素养逐步提升,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得到改造。误区4:文化能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注意:优异文化才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13/34【过关训练】

1.“在一幅画上有三种事物:鸡、牛和草,假如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普通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普通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这种差异表明()

A.中国人思维方式比美国人思维方式优越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C.文化环境不一样决定人们对事物分类不一样 D.文化影响人们思维方式

[解析]中国人和美国人对鸡、牛和草分类不同反应了两国人们思维方式差异。

[答案]D14/34

2.在5000多年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这说明()

A.文化对人影响含有持久深远特点 B.文化对人影响含有潜移默化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物质基础

[解析]注意材料中“一代又一代”,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符合题意。先进、健康文化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精神力量,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A15/34

3.在“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触动了国人情感,震撼了国人心灵。这一文化现象主要说明()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B.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C.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中心步骤D.以优异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16/34

[解析]“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是一个优异文化。“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震撼了国人心灵,说明先进文化对人塑造作用,B项符合题意要求。A项说法错误,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中心步骤是思想道德建设,C项错误。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要求,D项错误。[答案]B17/34易错点不能正确区分文化塑造人作用

【典题】载人航天精神,伴随“神舟”八号飞船直上九天刺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奋进精神火炬,化作我们深入推动改革开放和当代化建设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这表明()A.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B.优异文化能够增强人精神力量C.优异文化能够促进人全方面发展D.优异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物质基础18/34

[错因分析]假如不能正确区分先进文化塑造人三个作用,就会误选A或C。从关键词“激励”能够看出,优异文化能够增强人精神力量。[尝试解题]B

【指点迷津】正确区分文化塑造人作用。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强调人格完善;优异文化能够增强人精神力量侧重力度,强调力度加大;优异文化能够促进人全方面发展,强调人综合素质提升,从而使全方面发展成为可能。19/34

◎真题体验◎

1.(年浙江卷)“竖大拇指”在北美普通被认为是“做得好”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以为很正常,而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适。这类现象表明()A.各地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个行为是否影响人们交往取决于特定文化背景C.不一样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行为评价是不一样D.同一行为在不一样文化中有不一样含义20/34

[解析]分析背景材料应注意到两点:一是中间一个分号,前后两层意思应该是并列;二是最正确答案选取应该同时能合了解释“竖大拇指”和“吃面条”两层意思。依据排除法,A、B两项轻易排除,A项说法显著错误。B项“取决于”说法绝对化。C项为干扰项,但这一说法有偏颇之处,因为日本人和韩国人文化背景不一样,不过对同一行为评价是相同,这点和A项观点类似,故D项为最正确答案。[答案]D21/34

2.(年福建卷)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观赏了茶艺演出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演出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艺博大精深。”这反应()A.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B.优异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影响是深远持久D.优异文化能增强人们精神力量22/34

[解析]美籍华人观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展示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A项符合题意,C项深远持久则不选。其他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包括文化之间交流,和人们在文化感染下力量增强,故B、D两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23/34

3.(年天津卷)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平均数大致就是你月收入。测试结果准确程度让全部听众诧异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现在,也预示着你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升人们道德涵养,塑造完美人格24/34

[解析]材料中文化环境“彰显着你现在,也预示着你未来”,说明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进行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非人们交往行为和方式,B项入选,A项不选。C、D两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文化有高尚、先进、优异与庸俗、落后、腐朽之分。[答案]B25/34(

4.

年北京卷·T40·第三问)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相关部门公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者、实践者、推进者。利用《文化生活》中相关文化对人影响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意义。26/34

[解析]审设问:要求利用“文化对人影响知识”,回顾教材知识可知,包含文化影响人表现、特点、优异文化对人作用等。然后联络材料,一一对应作答,尤其注意要读出材料中隐含信息。

[答案]①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文化气氛。③先进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利于提升人道德素质,促进人全方面发展。27/34

◎考题预测◎

1.为深入弘扬雷锋精神,大力提倡社会文明新风,内蒙古阿盟阿右旗团委举行了“暑假服务青少年活动”,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文化气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文化活动②文化对人影响来 ③“服务青少年活④文化对人影响含有潜移默动”是人们文化生活唯一载体化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文化对人们含有影响作用,所以要营造健康向上文化环境,②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要求,③错在“唯一”。

[答案]C28/34

2.广东潮汕人有“放生积善”习俗,即买一些活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域长久盛传养成了潮汕人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精神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影响,来自于()

A.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答案]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解析]广东潮汕人“放生积善”习俗使其养成了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精神风貌,这说明文化对人影响,来自于特定29/34

3.为深入加大廉政文化传输力度,北京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工委、首都文明办、市工商局联合开展影视类廉政公益广告创意征集活动。公益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C.文化对人影响含有潜移默化特点 D.文化对人影响含有深远持久特点

[解析]A、B、C、D四个选项本身均正确,人们在观看广告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教育,这表达了文化对人影响潜移默化特点,所以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不选。故选C。

[答案]C30/34

4.“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全国武装弟兄们,抗战一天来到了……”这首威武雄壮、震撼人心战歌,充分表示了当初我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在8年抗战中流传最广,并成为70年来经久不衰经典。这表明,优异文化作品()①有其特有感染力和感召力②能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③产生精神力量含有持久性④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④说法错误,应该是优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