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文化创新1/32-2-234151.(·江苏)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剽窃,山寨景观屡次出现。对这类现象认识正确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融合C.发展了国家提倡大众文化D.需要经过文化创新去改变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在一些旅游景区,经常照搬、模仿或剽窃国内外标志性建筑,说明一些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这需要经过文化创新改变,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中山寨景观不符。答案解析关闭D2/32-3-234152.(·课标全国Ⅲ)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告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同时,推出适合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表达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停增加需求②有价值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输载体变革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确保④信息技术推进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在推出纸质版《辞海》同时,还紧随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推出适合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电子版和网络版,表达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停增加需求,故①当选;适合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电子版和网络版《辞海》出现,表达出信息技术推进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故④当选;有价值文化创造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文化传输载体变革,故②不选;③含有很强迷惑性,轻易误选,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文化创新作用,故排除。答案为B项。答案解析关闭B3/32-4-234153.(·海南)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情节和感人形象,创作出来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是(

)①人民群众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根本动力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作品③深刻反应社会生活本质作品才是最有价值④文艺创作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答案关闭D4/32-5-234154.(·山东)下列图中“雷风侠”,是一个现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输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成功,给我们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知识。材料中作者创新设计表达了文化创作者主动担当、自觉地进行文化创新及作品深受喜爱,这表达了①④。体制机制创新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排除②。文化创新要吸收和借鉴外国优异文明结果,③不正确且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项。答案解析关闭B5/32-6-234155.(·北京)“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启发下,伴随二十四节气更替,推出了清明青团、谷雨椿芽酥、立夏青梅饼、芒种乌梅酥、大暑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化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含有相互交融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主要考查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知识。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民族文化传承能够依靠市场经济,但并不是必须依靠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文化传承前提说法夸大了市场经济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作用,②观点错误;③④符合题意。答案为D项。答案解析关闭D6/32-7-考点一考点二文化创新源泉、动力和意义1.是什么——文化发展实质、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关系、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关系(1)文化发展实质: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传输,在继承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意义。文化发展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关系: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假如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社会实践中不停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停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首先,社会实践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资源,准备了愈加充分条件。7/32-8-考点一考点二②文化创新又能够推进社会实践发展。推进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根本目标,也是检验文化创新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关系: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②文化创造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文化创造者创作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道路。2.为何——文化创新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主要确保。(2)文化创新能够推进社会实践发展。(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主要确保。8/32-9-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1.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创造主要靠文化创作者聪明才智。(试判断

)

点拨:文化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要靠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聪明才智最终也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他们创造离不开人民群众。2.文化创新根本目标是促进民族文化繁荣。(试判断

)

点拨:应正确区分目标、直接目标、根本目标,文化创新根本目标是促进社会实践发展。9/32-10-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结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体在十多年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新发觉,为未来相关药品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率领科研团体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怎样“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生动诠释。10/32-11-考点一考点二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创新”作为自己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创新经验。利用文化作用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进创新发展作用。11/32-12-考点一考点二思绪分析12/32-13-考点一考点二13/32-14-考点一考点二答案: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人全方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集中表达。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发展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进创新发展。

14/32-15-考点一考点二文化创新路径1.是什么——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关系;文化创新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关系(1)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关系: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①首先,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首先,表达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主要追求。②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2)文化创新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关系: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不一样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主要基础。15/32-16-考点一考点二2.怎么办——怎样推进文化创新;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1)怎样推进文化创新?16/32-17-考点一考点二(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异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结果。②不一样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③在学习借鉴其它民族优异文化结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好文化民族特色。17/32-18-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1.文化交流中要以世界各国文化为营养。(试判断

)

点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借鉴、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份,而不是全部成份。2.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二者不可兼得。(试判断

)

点拨: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指吸收外国有益文化,“以我为主”强调文化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好文化民族特色,二者并不矛盾,而且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利于保持好文化民族特色。3.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主要路径。(试判断

)

点拨: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伎俩和工具而不是路径。18/32-19-考点一考点二4.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根本路径。(试判断

)

点拨:要正确区分文化创新根本路径和基本路径,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路径之一。5.文化创新源泉、起源习近平指出:“中华优异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主要源泉。”据此有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创新源泉。你是怎么看?点拨:文化创新源泉、起源只能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一个基本路径,而不是根源。详见下表:19/32-20-考点一考点二20/32-21-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江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写照,都含有时代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精品力作,就要(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答案答案关闭B21/32-22-考点一考点二试题剖析22/32-23-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1.文化传输、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之间关系23/32-24-考点一考点二24/32-25-考点一考点二2.正确了解四种“主义”(1)“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相对应,都是在对待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上错误倾向。“守旧主义”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全盘必定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错误倾向。(2)“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相对应,都是在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上错误倾向。“封闭主义”是全盘必定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拒绝接收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倾向;“民族虚无主义”是全盘否定民族文化,全盘必定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错误倾向。25/32-26-考点一考点二3.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认可、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标准。每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精粹。不一样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结果。(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异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有益结果,因为每一国文化都有良莠之别。优异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文化则妨碍社会发展。(3)在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优异文化结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6/32-27-考点一考点二(4)果断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收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同时,也应高度警觉文化殖民主义,预防西方国家以文化为伎俩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27/32-28-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1.(·福建)以下选项能表达下面漫画寓意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防止出现与过去重复东西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动力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包袱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主要确保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从漫画中文字能够知道,作者意图在于对传统文化批判。图中认为传统文化是“妨碍我们进步”东西,③中内容与这一观点相符合;既然传统文化含有许多不合理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