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一生就是一舍一得过程,有些人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由此,人生境界也就不一样。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选择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今天我就来学习他《饮酒》,来领会陶渊明舍与得之间人生境界。

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页1/16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题目,写对世事人生感叹。这里选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一篇。本篇写在观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一个特有生活情趣与美享受。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2页2/16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鼻祖——南朝宋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3页3/16同桌相互听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4页4/16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5页5/16思索: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这里“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车马发出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6页6/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写隐居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志趣?

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7页7/16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品格;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志趣。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8页8/16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心情?假如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何?“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形象映入眼帘。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9页9/16飞鸟相与还“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怀抱自勉此句有两意: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何不肯接收这美好归宿,投身宁静优美自然怀抱中呢?这两句诗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何还要奔走于龌龊官场之中,不愿接收这种美好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大自然怀抱呢?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0页10/16联络全诗,说说你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情此境中田园生活含有些人生真正意义,想区分出来,却忘了该用怎样语言来表示了。实际上,作者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真意,又何须去区分、去用语言表示呢?世界上美好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示,只能专心灵去感受它。(总结全篇、点明主旨)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1页11/16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田园风光?表示了诗人怎样心境?

在东边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漂亮,成群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田园风光图景,表示诗人回归自然后悠闲自得心境。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2页12/16诗的主题

这首诗经过描写优美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厌弃、对田园生活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人生追求。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3页13/16思索:结合我们学过陶渊明其它诗文,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陶渊明思想精神?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总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初来说,是对黑暗官场一个反叛,加此有其主动意义。不过,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主动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一面。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4页14/16艺术特色:1、情、景、理交融艺术特色前四句叙事含理(人境——无喧——心远——地偏);中间四句写景寓理(采菊——见山——日夕——鸟还);最终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整首诗余音绕梁,回味悠长。2、平易朴素语言中富于情趣与理趣。公开课饮酒其五课件第15页15/16◆生活在闹市中,却没有车马嚣喧。

◆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境高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